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吴老师:阿呆,你怎么啦,愁眉苦脸的?
阿呆:我在发愁作文怎么写呢!这次老师要求我们写一个特点鲜明、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人(见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习作七”),写谁呢,怎么写呢?愁死我啦!
文君:题目里不是写得清清楚楚吗?本次习作的主人公可以是身边熟悉的人,也可以是偶然见到的陌生人。
吴老师:话虽如此,我还是建议大家从身边的人入手,选择本次习作的主人公。“特点鲜明”“印象深刻”是我们本次习作的关键词,唯有了解、熟悉这个人,我们才容易从他(她)身上找出特点和典型事例呀!
阿呆:这点我也想到了,还是身边的人熟悉、好写。可我身边都是一群普通人,能有什么特点哪?!
文君:这可不一定,“世界上没有两片叶子是一模一样的。”外貌、性格、衣着、谈吐,每个人各不相同。就说咱们两兄妹吧,我就是个急脾气,你呢,永远不着急……
吴老师:哈哈,文君说得很对。捣蛋鬼、闷葫芦、败家子、爱臭美、“磨拖啰拉”(磨蹭、拖拉、啰唆的总称)……人与人之间千差万别,抓住了他们的这些特点,把他们的事迹具体地写出来才能成就一篇佳作。
阿呆:吴老师,在一篇文章中是不是只写一个人的一种品质就可以了?
吴老师:不一定哟。我们在文中可以记述一人一品质,也可以采用一人几事一品质的方法,还可以采用一人几事几品质的方法。比如咱们即将看到的这篇例文——《家有“糊涂虫”》,刘泉初同学就通过妈妈忘带手机、吃蛇果不洗皮、弄丢压岁钱三件事来展现妈妈“糊涂”的特点,这就是一人三事一品质。
别忘了给文章起一个新奇、有趣的标题,如《“窝头”很忙》《我们班的“抄人”》《我们班的“高富帅”》《我们家的“磨拖啰拉”》《白冰姿其人其事》,等等。
好了,我们先来看看例文,边看边说吧——
例文
家有“糊涂虫”
河北省邢台市育才小学五年级 刘泉初
说起我的妈妈,她可是一个十足的“糊涂虫”,不信你就往下看:
一天,我和妈妈准备去商场购物。刚走到小区门口,妈妈发现忘带手机了,就让我回家帮她拿。我打开家门,四下搜索。電脑桌上、床上、书桌上、电视柜上、阳台上、大衣柜里……我全翻遍了,就是找不到妈妈的手机。万般无奈,我只好硬着头皮跑到楼下交差。妈妈见我没有找到就大发雷霆:“你说你,都这么大了,找个手机都找不到!你说说,你还能干点儿啥?”我低着头红着脸不知如何是好。“好啦!今天不去商场啦!真是气死我了!”
就在我们转身上楼时,“丁零零——”一阵熟悉的铃声响起,“是妈妈的手机铃声!”我激动得喊起来。妈妈打开自己的小包,手机正在包里“唱歌”呢!妈妈当即转怒为喜,一边打电话,一边往楼下走,仿佛什么事也没发生过!我的妈呀!你真是个糊涂虫!
说妈妈糊涂,可一点儿也不假。一天,爸爸接我回家时顺便买了几个不常见的蛇果,为了保鲜,商家在果皮上打了一层蜡。妈妈一见这水果水灵灵的那么诱人,洗都不洗,拿起来就吃。她咬了一口,咂摸咂摸嘴,说:“这是什么破水果呀!油腻腻的,还贵得吓人!他爸,你真不会过日子!以后千万不要再买什么洋水果了,那都是骗人的!”我和爸爸听了哈哈大笑。
妈妈有时还糊涂得不讲理。我的压岁钱一直由妈妈保管。一天,妈妈找不着我那500元压岁钱了,就把我叫到跟前:“说!你那压岁钱哪儿去了?”
“不是在您那儿吗?您给我保管着呢!”
“可是现在没有了!说,是不是你自己偷着花了?你要是不说实话,今天没有你的好果子吃!说,到底哪儿去了!!”
我一时百口莫辩,委屈得哭了。
第二天,妈妈和我在书房里看书。当妈妈拿起她正看的那本书时,突然从书里掉出了几张钞票,拿起来数一数正好500元,正是我那“失踪”的压岁钱。
看吧,我就说我妈是一个“糊涂虫”!
阿呆:哈哈,小作者的妈妈数落“我”的话,和我妈妈批评我时说的话一模一样。
文君:这样的语言描写符合人物性格、身份,很精彩!
文君:小作者的动作描写也很棒呀!洗都不洗、拿起来就吃、还咂摸嘴……单是这一连串的动作描写就已经让我笑得肚子疼了。
吴老师:三件小事,分别从三个方面展现出妈妈的“糊涂”,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活灵活现。
阿呆:我在发愁作文怎么写呢!这次老师要求我们写一个特点鲜明、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人(见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习作七”),写谁呢,怎么写呢?愁死我啦!
文君:题目里不是写得清清楚楚吗?本次习作的主人公可以是身边熟悉的人,也可以是偶然见到的陌生人。
吴老师:话虽如此,我还是建议大家从身边的人入手,选择本次习作的主人公。“特点鲜明”“印象深刻”是我们本次习作的关键词,唯有了解、熟悉这个人,我们才容易从他(她)身上找出特点和典型事例呀!
阿呆:这点我也想到了,还是身边的人熟悉、好写。可我身边都是一群普通人,能有什么特点哪?!
文君:这可不一定,“世界上没有两片叶子是一模一样的。”外貌、性格、衣着、谈吐,每个人各不相同。就说咱们两兄妹吧,我就是个急脾气,你呢,永远不着急……
吴老师:哈哈,文君说得很对。捣蛋鬼、闷葫芦、败家子、爱臭美、“磨拖啰拉”(磨蹭、拖拉、啰唆的总称)……人与人之间千差万别,抓住了他们的这些特点,把他们的事迹具体地写出来才能成就一篇佳作。
阿呆:吴老师,在一篇文章中是不是只写一个人的一种品质就可以了?
吴老师:不一定哟。我们在文中可以记述一人一品质,也可以采用一人几事一品质的方法,还可以采用一人几事几品质的方法。比如咱们即将看到的这篇例文——《家有“糊涂虫”》,刘泉初同学就通过妈妈忘带手机、吃蛇果不洗皮、弄丢压岁钱三件事来展现妈妈“糊涂”的特点,这就是一人三事一品质。
别忘了给文章起一个新奇、有趣的标题,如《“窝头”很忙》《我们班的“抄人”》《我们班的“高富帅”》《我们家的“磨拖啰拉”》《白冰姿其人其事》,等等。
好了,我们先来看看例文,边看边说吧——
例文
家有“糊涂虫”
河北省邢台市育才小学五年级 刘泉初
说起我的妈妈,她可是一个十足的“糊涂虫”,不信你就往下看:
一天,我和妈妈准备去商场购物。刚走到小区门口,妈妈发现忘带手机了,就让我回家帮她拿。我打开家门,四下搜索。電脑桌上、床上、书桌上、电视柜上、阳台上、大衣柜里……我全翻遍了,就是找不到妈妈的手机。万般无奈,我只好硬着头皮跑到楼下交差。妈妈见我没有找到就大发雷霆:“你说你,都这么大了,找个手机都找不到!你说说,你还能干点儿啥?”我低着头红着脸不知如何是好。“好啦!今天不去商场啦!真是气死我了!”
就在我们转身上楼时,“丁零零——”一阵熟悉的铃声响起,“是妈妈的手机铃声!”我激动得喊起来。妈妈打开自己的小包,手机正在包里“唱歌”呢!妈妈当即转怒为喜,一边打电话,一边往楼下走,仿佛什么事也没发生过!我的妈呀!你真是个糊涂虫!
说妈妈糊涂,可一点儿也不假。一天,爸爸接我回家时顺便买了几个不常见的蛇果,为了保鲜,商家在果皮上打了一层蜡。妈妈一见这水果水灵灵的那么诱人,洗都不洗,拿起来就吃。她咬了一口,咂摸咂摸嘴,说:“这是什么破水果呀!油腻腻的,还贵得吓人!他爸,你真不会过日子!以后千万不要再买什么洋水果了,那都是骗人的!”我和爸爸听了哈哈大笑。
妈妈有时还糊涂得不讲理。我的压岁钱一直由妈妈保管。一天,妈妈找不着我那500元压岁钱了,就把我叫到跟前:“说!你那压岁钱哪儿去了?”
“不是在您那儿吗?您给我保管着呢!”
“可是现在没有了!说,是不是你自己偷着花了?你要是不说实话,今天没有你的好果子吃!说,到底哪儿去了!!”
我一时百口莫辩,委屈得哭了。
第二天,妈妈和我在书房里看书。当妈妈拿起她正看的那本书时,突然从书里掉出了几张钞票,拿起来数一数正好500元,正是我那“失踪”的压岁钱。
看吧,我就说我妈是一个“糊涂虫”!
阿呆:哈哈,小作者的妈妈数落“我”的话,和我妈妈批评我时说的话一模一样。
文君:这样的语言描写符合人物性格、身份,很精彩!
文君:小作者的动作描写也很棒呀!洗都不洗、拿起来就吃、还咂摸嘴……单是这一连串的动作描写就已经让我笑得肚子疼了。
吴老师:三件小事,分别从三个方面展现出妈妈的“糊涂”,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活灵活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