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从古至今,在中西方的音乐中,复调音乐是作为多声部音乐的一种创作思维和表现技巧。其中它不仅与主调音乐主体相互配合,为听众呈现出一种形态多样且灵活的音调;且复调音乐又有一定的独立性,可用自己的创作思维和表现技巧谱写一种独立的音乐作品,其实音乐专业的复调音乐是从西方国家传入我国的,但是我们在对复调音乐进行音乐形式和表现手法分析时,其中涉及了复调音乐在我国传统音乐中蕴含的一种手法。
关键词:中方复调音乐 西方复调音乐 对比
中图分类号:J61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7)02-0090-03
复调音乐课是我国高等学院音乐专业的理论性和技术性都很强的一门专业课程。在对其有较深入的研究后就会发现,复调音乐其中的理论都是来自于西方国家音乐的复调式音乐理论,同时在我们对于复调音乐的学习中,我国的民族音乐也有复调音乐的影子存在,其实这两者既有相似处,也都有各自的特色,这样就形成了丰富的复调音乐表现形式,成为全世界人类音乐文化中的一个瑰宝。下文就是对于中西方复调音乐的音乐形式和表现手法做一个对比,从而能更全方位的了解复调音乐。
一、浅析复调音乐的发展及对比手法
(一)复调音乐的发展
复调音乐其实是“多声部音乐”的一种,它是以两到四个有同等意义且有各自独立的曲调组成,它们前后叠置并同时协作进行作为基础。在横纵关系上面,横表示的是各声部的节奏、力度及旋律的起伏等,在纵关系上,各声部又能很好的彼此配合形成完美的和声效果。复调音乐相对于单声部音乐和主调音乐而言,前者更注重于每个声部的旋律性,各个声部间形成强烈的对比,又或者各个声部间可以相互补。
其中复调音乐可分为三类,分别是:“对位音乐”“卡农”“支声复调”。
“对位音乐”简称“对位”,是复调音乐用对比的方法所创作,也叫对位式的复调音乐。代表作品有我国伟大作曲家创作的钢琴独奏曲《牧童短笛》。
“卡农”是在模仿的基础上所创作的复调音乐。代表作品主要有《黄河大合唱》中四部輪唱曲《保卫黄河》,德国著名作曲家帕赫贝尔欧创作的《大调卡农》等。
“支声复调”又称“称腔式复调”,是用衬托的手法所创作的复调音乐。其中很多音乐都常用衬托、呼应等手法,尤其是在民族民间音乐中,其中这种手法加入会使音乐更具有感情,更丰富多彩。代表作品有巴赫的《赋格的艺术》,我国著名侗族民歌《向阳花开朵朵红》,女声二重唱《遵义会议放光辉》等。[1]
复调音乐产生于9世纪的欧洲,最早的表现形式是奥尔加农,复调音乐的巅峰时期是15世纪后半期和16世纪,这阶段产生了许多优秀的作品,如帕莱斯特里纳的无伴奏合唱。在18世纪,复调音乐在创作结构和技术方面愈发娴熟完善,德国著名作曲家J.S巴赫把器乐赋格曲发挥得淋漓尽致,为器乐复调音乐技术做了一个很好的开端。在18世纪后,主调音乐逐渐取代了复调音乐的地位。
在我国,专业复调音乐的创作起步较晚,由于特殊的情况,有学者提出我国传统音乐是否为纯粹的单音音乐?答案为否,我国传统的戏曲、器乐、音乐都有一定的复调因素,这些传统音乐中都具有我国音乐特色的创造力及我国人民的音乐审美。所以,复调音乐并不是西方专有的。受到我国古代哲学家及音乐美学的思想特征,在音乐理论方面并没有一个严谨的系统理论,包括复调音乐的发展与总结,所以我国专业复调音乐的创作及研究从起步开始就朝着吸收国外优秀复调音乐理论出发,并且总结当代音乐创作过程中的复调创作手法及特点,以此具有我国当代复调音乐创作理论。[2]
(二)复调音乐的对比手法
对比手法对复调音乐创作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对比是复调音乐创作的基础,它能够将和声与作曲法艺术相互融合,反映了复调音乐创作就是各声部纵向结合中和声与对位的巧妙处理及安排,使音乐具有多声部的音响效果。
对比手法在复调音乐创作中包括了模仿复调的范围,有些模仿手法体现出了对比手法的作用,比如倒影模仿,其自身就是模仿,但是由于音区及方向的置换导致其具有对比性质。再以模仿手法为基础的赋格曲中,由于使用对比手法使作曲家的智慧能够充分的体现在复调题材中。所以,研究对比手法并不仅仅局限于复调对比,而是应用于各种复调形式中。[3]
二、中方复调音乐的音乐形式和表现手法
在我国复调音乐多存在于民间传统音乐中,以少数民族为代表,还包括戏曲在复调音乐的曲艺音乐文化、宗教音乐文化等都有复调音乐形式的存在。尤其是称腔式复调音乐最为流行,也是我国音乐文化中最为珍贵的。20世纪,在中西方文化的不断的深交中,欧洲复调音乐文化渐渐的传入我国。在这个过程中,我国一些作曲家就将复调音乐与我国传统的民族音乐文化相结合,并创造出了许多著名的、具有我国特色的音乐作品,逐渐的形成了我国独具一格的崭新的音乐传统文化。
我国的传统音乐文化历史悠久,伴随着我国的进步和发展。它们通过民间、剧团等方式来传承我国的文化,以歌曲、戏曲、舞蹈等形式发展流传至今。其实复调音乐一直在我国的传统音乐中,比如各少数民族的号子、民歌、戏曲中,都有多种多样的音乐形式存在。
其中我国在传统音乐中的复调音乐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在统一的节奏上面的音调中出现的多声部复调;
2.在音乐中长音上的多声部复调;
3.在不同声部中分和中形成的支声部复调;
4.在不同声部中产生前呼后应形式中所产生的复调。
经以上叙述可见,复调音乐在我国传统音乐中也有存在,这也是我国传统音乐文化中的瑰宝。[4]
三、西方复调音乐的音乐形式和表现手法
上文对于复调音乐的浅析中提到,复调音乐最早发展于西方的欧洲国家,在9世纪到16世纪,复调音乐由初期到发展时期最终到复调音乐的巅峰时期,在这个漫长的岁月中,也孕育了一大批优秀的作曲家,如著名意大利作曲家帕里斯特列那、拉索等人。再到18世纪,将复调音乐推向了一个崭新的高峰,德国著名作曲家巴赫的出现影响并奠定了复调音乐的音乐形式。之后的复调音乐中也加入了一些新的元素,如维也纳古典音乐和欧洲浪漫主义音乐,复调音乐和主调音乐互相辉映,一直发展到今天。 用复调音乐的表现手法作为基本结构来创作的作品其具有一定的逻辑性和程式性,通常用复调小曲和创意曲等名称来作为称呼。这些形式不同的乐曲本身也可以作为独立的作品存在。复调音乐的基本思维是独立、互补的,在多声部音乐中广为流行,其中不同声部的位置互换变形结合,音乐主题的逆行、时值扩大与缩小等,都可作为无限运用,所以,复调音乐形式除了可作为独立音乐以外,还可在其他音乐创作领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它们在主调音乐中灵活运用,共同完成和创作更加完美的音乐。
复调音乐和主调音乐是互相对应的,它是由几个各自独立的旋律线结合在一起,相互配合并构成多声部音乐。它的特点就是根据旋律线的流动和旋律之间的相互交流互赢所构成,使复调音乐在旋律上面出现较少的重音现象,避免节拍的重音,由于这些现象,打破了以往在旋律上的方整性和节拍上的规律性,使旋律呈现出一种连绵起伏的状态,这就是西方复调音乐的主要特征。这种打破方整性旋律的技术,可以很好的体现复调音乐的意义,其中它最多表现在完全为复调音乐的作品上面,比如创意曲和赋格曲等方面。[5]由于各声部不同形态的差异,复调音乐也可分为三种最基本的类型:
1.对比式。不同旋律的结合,和音调、节奏方面的跌宕起伏以及音乐形象等方面的表露,使它们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就构成了对比式的复调音乐,其中对比式复调音乐有以下几项对比元素:节奏方面的对比、声部处理方面的对比、演奏技巧方面的对比等。
2.模仿式。在不同声部中同一旋律的先后出現,在对于音乐材料的一次展现形成了主次分明、前后呼应的模仿关系,其中模仿式复调音乐有以下几项形式:扩大式模仿、卡农式模仿、简单式模仿等。
3.称腔式。是指在同一个旋律中不同变体的同步开展,这会在声部中有一些分支状态的产生,它们在主声部中有一个时而分开时而合并的关系;在节奏上面也是时而一致时而简单。[6]
四、中西方复调音乐中的表现手法
对于中方复调音乐的存在和西方复调音乐的了解中得知,这两者也有异曲同工之处。西方复调音乐是以结构上面的逻辑性和程式性作为表达手法的,多用技术性的作曲理论和创作模式,而中国复调音乐多层次的唱法以及中方古典乐器和唱腔所构成;其中西方复调音乐是乐器演奏方面占据大多数,人声方面居少数,而中方复调音乐演奏方面较为格式化;中方复调音乐具有较强的陈述性和自由感,而西方的复调音乐多表现为模仿、转调居多。[7]西方复调音乐在创作过程中多使用点对点、音对音的三度重叠和声音程对位法,但是东方复调音乐在创作过程中多使用应对答、腔对腔的二度自有重叠及四度自有重叠的衬托呼应演奏方法。中西方复调音乐从表现手法到声部之间的交错处理都有一样的妙处。中国传统音乐中的复调音乐一般都是以衬托呼应的多层次形式支声多声形态,具有丰富的多声音形式美,欧洲传统复调音乐一般多是组合音程,并且是由多个具有独立意义的声部进行组合,以此构成音响的和谐美。中西方复调音乐在不同的方面和不同的审美观点上,共同演绎了全世界人类对于音乐文化的信仰。[8]
五、结语
我们大家都知道,音乐是不分国界的,中方音乐和西方音乐虽然在音乐形式和表现手法中有所不同,但是它们的目的都是一样的,以不同的民族国家审美形式和不同国家的人文精神及文化,共同编写着人类音乐文化中的璀璨乐章。
参考文献:
[1]杨虎.东西方复调音乐的表现手法论析[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 (03):53-55.
[2]杨媛媛.复调音乐写作手法在中外音乐作品中的运用[J].速读旬刊,2015,(07).
[3]刘雪峰.复调音乐创作中对比手法的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4]程旭.复调音乐形式在中国民族民间音乐中的体现[J].北方音乐,2016,(22).
[5]王茕.从布鲁克纳《f小调第三弥撒曲》看复调音乐与宗教音乐关系[D].上海:上海音乐学院,2007年.
[6]禹永一.德彪西钢琴音乐中的衬腔复调手法研究[J].齐鲁艺苑,2014,(03):13-16.
[7]刘晨,李彩霞.复调音乐形式在电影叙事结构中的艺术呈现——以日本影片《幸福黄手绢》为例[J].音乐创作,2013,(12):126-127.
[8]周静.欧洲早期复调音乐宗教和世俗的融和[J].黄钟,2003,(S1):20-23.
关键词:中方复调音乐 西方复调音乐 对比
中图分类号:J61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7)02-0090-03
复调音乐课是我国高等学院音乐专业的理论性和技术性都很强的一门专业课程。在对其有较深入的研究后就会发现,复调音乐其中的理论都是来自于西方国家音乐的复调式音乐理论,同时在我们对于复调音乐的学习中,我国的民族音乐也有复调音乐的影子存在,其实这两者既有相似处,也都有各自的特色,这样就形成了丰富的复调音乐表现形式,成为全世界人类音乐文化中的一个瑰宝。下文就是对于中西方复调音乐的音乐形式和表现手法做一个对比,从而能更全方位的了解复调音乐。
一、浅析复调音乐的发展及对比手法
(一)复调音乐的发展
复调音乐其实是“多声部音乐”的一种,它是以两到四个有同等意义且有各自独立的曲调组成,它们前后叠置并同时协作进行作为基础。在横纵关系上面,横表示的是各声部的节奏、力度及旋律的起伏等,在纵关系上,各声部又能很好的彼此配合形成完美的和声效果。复调音乐相对于单声部音乐和主调音乐而言,前者更注重于每个声部的旋律性,各个声部间形成强烈的对比,又或者各个声部间可以相互补。
其中复调音乐可分为三类,分别是:“对位音乐”“卡农”“支声复调”。
“对位音乐”简称“对位”,是复调音乐用对比的方法所创作,也叫对位式的复调音乐。代表作品有我国伟大作曲家创作的钢琴独奏曲《牧童短笛》。
“卡农”是在模仿的基础上所创作的复调音乐。代表作品主要有《黄河大合唱》中四部輪唱曲《保卫黄河》,德国著名作曲家帕赫贝尔欧创作的《大调卡农》等。
“支声复调”又称“称腔式复调”,是用衬托的手法所创作的复调音乐。其中很多音乐都常用衬托、呼应等手法,尤其是在民族民间音乐中,其中这种手法加入会使音乐更具有感情,更丰富多彩。代表作品有巴赫的《赋格的艺术》,我国著名侗族民歌《向阳花开朵朵红》,女声二重唱《遵义会议放光辉》等。[1]
复调音乐产生于9世纪的欧洲,最早的表现形式是奥尔加农,复调音乐的巅峰时期是15世纪后半期和16世纪,这阶段产生了许多优秀的作品,如帕莱斯特里纳的无伴奏合唱。在18世纪,复调音乐在创作结构和技术方面愈发娴熟完善,德国著名作曲家J.S巴赫把器乐赋格曲发挥得淋漓尽致,为器乐复调音乐技术做了一个很好的开端。在18世纪后,主调音乐逐渐取代了复调音乐的地位。
在我国,专业复调音乐的创作起步较晚,由于特殊的情况,有学者提出我国传统音乐是否为纯粹的单音音乐?答案为否,我国传统的戏曲、器乐、音乐都有一定的复调因素,这些传统音乐中都具有我国音乐特色的创造力及我国人民的音乐审美。所以,复调音乐并不是西方专有的。受到我国古代哲学家及音乐美学的思想特征,在音乐理论方面并没有一个严谨的系统理论,包括复调音乐的发展与总结,所以我国专业复调音乐的创作及研究从起步开始就朝着吸收国外优秀复调音乐理论出发,并且总结当代音乐创作过程中的复调创作手法及特点,以此具有我国当代复调音乐创作理论。[2]
(二)复调音乐的对比手法
对比手法对复调音乐创作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对比是复调音乐创作的基础,它能够将和声与作曲法艺术相互融合,反映了复调音乐创作就是各声部纵向结合中和声与对位的巧妙处理及安排,使音乐具有多声部的音响效果。
对比手法在复调音乐创作中包括了模仿复调的范围,有些模仿手法体现出了对比手法的作用,比如倒影模仿,其自身就是模仿,但是由于音区及方向的置换导致其具有对比性质。再以模仿手法为基础的赋格曲中,由于使用对比手法使作曲家的智慧能够充分的体现在复调题材中。所以,研究对比手法并不仅仅局限于复调对比,而是应用于各种复调形式中。[3]
二、中方复调音乐的音乐形式和表现手法
在我国复调音乐多存在于民间传统音乐中,以少数民族为代表,还包括戏曲在复调音乐的曲艺音乐文化、宗教音乐文化等都有复调音乐形式的存在。尤其是称腔式复调音乐最为流行,也是我国音乐文化中最为珍贵的。20世纪,在中西方文化的不断的深交中,欧洲复调音乐文化渐渐的传入我国。在这个过程中,我国一些作曲家就将复调音乐与我国传统的民族音乐文化相结合,并创造出了许多著名的、具有我国特色的音乐作品,逐渐的形成了我国独具一格的崭新的音乐传统文化。
我国的传统音乐文化历史悠久,伴随着我国的进步和发展。它们通过民间、剧团等方式来传承我国的文化,以歌曲、戏曲、舞蹈等形式发展流传至今。其实复调音乐一直在我国的传统音乐中,比如各少数民族的号子、民歌、戏曲中,都有多种多样的音乐形式存在。
其中我国在传统音乐中的复调音乐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在统一的节奏上面的音调中出现的多声部复调;
2.在音乐中长音上的多声部复调;
3.在不同声部中分和中形成的支声部复调;
4.在不同声部中产生前呼后应形式中所产生的复调。
经以上叙述可见,复调音乐在我国传统音乐中也有存在,这也是我国传统音乐文化中的瑰宝。[4]
三、西方复调音乐的音乐形式和表现手法
上文对于复调音乐的浅析中提到,复调音乐最早发展于西方的欧洲国家,在9世纪到16世纪,复调音乐由初期到发展时期最终到复调音乐的巅峰时期,在这个漫长的岁月中,也孕育了一大批优秀的作曲家,如著名意大利作曲家帕里斯特列那、拉索等人。再到18世纪,将复调音乐推向了一个崭新的高峰,德国著名作曲家巴赫的出现影响并奠定了复调音乐的音乐形式。之后的复调音乐中也加入了一些新的元素,如维也纳古典音乐和欧洲浪漫主义音乐,复调音乐和主调音乐互相辉映,一直发展到今天。 用复调音乐的表现手法作为基本结构来创作的作品其具有一定的逻辑性和程式性,通常用复调小曲和创意曲等名称来作为称呼。这些形式不同的乐曲本身也可以作为独立的作品存在。复调音乐的基本思维是独立、互补的,在多声部音乐中广为流行,其中不同声部的位置互换变形结合,音乐主题的逆行、时值扩大与缩小等,都可作为无限运用,所以,复调音乐形式除了可作为独立音乐以外,还可在其他音乐创作领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它们在主调音乐中灵活运用,共同完成和创作更加完美的音乐。
复调音乐和主调音乐是互相对应的,它是由几个各自独立的旋律线结合在一起,相互配合并构成多声部音乐。它的特点就是根据旋律线的流动和旋律之间的相互交流互赢所构成,使复调音乐在旋律上面出现较少的重音现象,避免节拍的重音,由于这些现象,打破了以往在旋律上的方整性和节拍上的规律性,使旋律呈现出一种连绵起伏的状态,这就是西方复调音乐的主要特征。这种打破方整性旋律的技术,可以很好的体现复调音乐的意义,其中它最多表现在完全为复调音乐的作品上面,比如创意曲和赋格曲等方面。[5]由于各声部不同形态的差异,复调音乐也可分为三种最基本的类型:
1.对比式。不同旋律的结合,和音调、节奏方面的跌宕起伏以及音乐形象等方面的表露,使它们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就构成了对比式的复调音乐,其中对比式复调音乐有以下几项对比元素:节奏方面的对比、声部处理方面的对比、演奏技巧方面的对比等。
2.模仿式。在不同声部中同一旋律的先后出現,在对于音乐材料的一次展现形成了主次分明、前后呼应的模仿关系,其中模仿式复调音乐有以下几项形式:扩大式模仿、卡农式模仿、简单式模仿等。
3.称腔式。是指在同一个旋律中不同变体的同步开展,这会在声部中有一些分支状态的产生,它们在主声部中有一个时而分开时而合并的关系;在节奏上面也是时而一致时而简单。[6]
四、中西方复调音乐中的表现手法
对于中方复调音乐的存在和西方复调音乐的了解中得知,这两者也有异曲同工之处。西方复调音乐是以结构上面的逻辑性和程式性作为表达手法的,多用技术性的作曲理论和创作模式,而中国复调音乐多层次的唱法以及中方古典乐器和唱腔所构成;其中西方复调音乐是乐器演奏方面占据大多数,人声方面居少数,而中方复调音乐演奏方面较为格式化;中方复调音乐具有较强的陈述性和自由感,而西方的复调音乐多表现为模仿、转调居多。[7]西方复调音乐在创作过程中多使用点对点、音对音的三度重叠和声音程对位法,但是东方复调音乐在创作过程中多使用应对答、腔对腔的二度自有重叠及四度自有重叠的衬托呼应演奏方法。中西方复调音乐从表现手法到声部之间的交错处理都有一样的妙处。中国传统音乐中的复调音乐一般都是以衬托呼应的多层次形式支声多声形态,具有丰富的多声音形式美,欧洲传统复调音乐一般多是组合音程,并且是由多个具有独立意义的声部进行组合,以此构成音响的和谐美。中西方复调音乐在不同的方面和不同的审美观点上,共同演绎了全世界人类对于音乐文化的信仰。[8]
五、结语
我们大家都知道,音乐是不分国界的,中方音乐和西方音乐虽然在音乐形式和表现手法中有所不同,但是它们的目的都是一样的,以不同的民族国家审美形式和不同国家的人文精神及文化,共同编写着人类音乐文化中的璀璨乐章。
参考文献:
[1]杨虎.东西方复调音乐的表现手法论析[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 (03):53-55.
[2]杨媛媛.复调音乐写作手法在中外音乐作品中的运用[J].速读旬刊,2015,(07).
[3]刘雪峰.复调音乐创作中对比手法的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4]程旭.复调音乐形式在中国民族民间音乐中的体现[J].北方音乐,2016,(22).
[5]王茕.从布鲁克纳《f小调第三弥撒曲》看复调音乐与宗教音乐关系[D].上海:上海音乐学院,2007年.
[6]禹永一.德彪西钢琴音乐中的衬腔复调手法研究[J].齐鲁艺苑,2014,(03):13-16.
[7]刘晨,李彩霞.复调音乐形式在电影叙事结构中的艺术呈现——以日本影片《幸福黄手绢》为例[J].音乐创作,2013,(12):126-127.
[8]周静.欧洲早期复调音乐宗教和世俗的融和[J].黄钟,2003,(S1):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