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祭

来源 :情感读本·道德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ergreghrtgtrg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老屋听见雨声,应该是在昨晚
  至深夜,香樟樹承担了水的情绪
  一下子就老了。和老屋隔着几重田埂
  遥相呼应
  晨光从远处来,最早被烟囱发现
  然后告诉对面山头打鸣的公鸡
  仰天长啸便是一天开始最真实的触感
  多少年了,故乡没有时间
  只有四季轮回
  奶奶从炉灶里取出炭火,
  给我讲她没有电灯的童年
  杜鹃鸟衔来了新雨走漏了风声
  远山在雨雾里隆起坚硬的弧度
  我靠着老树
  扯着嗓门吆喝爷爷起床吃饭
其他文献
编完这期刊物,正值清明期间。  这天,一大早就上了龙泉山,到父母坟前祭扫。天空原本晴好,待焚香化纸时,却突然飘起了雨。大姐说,下雨留人呀,这是爸妈舍不得我们。刹间,无语,凝咽。  “苦日子过完了,妈妈却老了;好日子开始了,妈妈却走了。这就是我苦命的妈妈。妈妈健在时,我远游;我回来时,妈妈却远走了。这就是你不孝的儿子。”  这是网上热传的一首写给母亲的祭诗,读罢,不禁黯然落泪。  之于孩子,天下父母
期刊
我跑了几百个十公里,我企图用更多的里程去覆盖那个遥远秋天的下午。没有观众,没有掌声,我想象着有一双眼睛在看着我。  那是我中学时代的最后一届运动会。当时我瘦得像一根竹竿,体育成绩不值一提,只有长跑还拿得出手。体育委员拿着报名表拉人,各个项目都有人报了,唯独男子十公里还空着。   忘了是被谁怂恿,还是为了一个无聊的赌注,一时热血上头——我跑!   那时我十八岁,豪言壮语说得那么容易,此前我最多跑
期刊
我想象着那样的一幅画面,该是多么震撼而温暖啊!  一  同事曹姐46岁那年,才知道自己是父母抱养来的孩子。那天,80多岁的老父亲把她叫到跟前,声音颤抖着告诉她,自己其实并不是她的亲生父亲,而是46年前,他在一家医院抱养的她。   说出这个埋藏多年的秘密,父亲如释重负,继而紧紧握着她的手,眼里含泪说道:“孩子,请原谅我的自私,瞒了你这么多年。找到你的亲生父母,这是老爸最后的心愿,否则我死不瞑目。”
期刊
那一天,群花在我眼前渐渐淡化,只剩那只老丑的狗,在翻滚讴歌,我第一次看懂了那么丑陋的美丽。  久雨乍晴,春天的山径上鸟腾花喧,无一声不是悦耳之声,无一色不是悦目之色。   忽然,跑来一只狗,很难看的狗,杂毛不黑不黄脱落殆半,眼光游移戒惧,一看就知道是野狗。经过谨慎的研判,它断定我是个无害的生物,便忽然在花前软趴趴地躺下,然后扭来扭去地打起滚来。   我的第一个反应是厌恶,因为这么好的阳光,这么
期刊
我们正要离开,忽见病房的窗户外,有张苍老而熟悉的面孔——外公颤抖着手,将一朵娇艳的玫瑰花放在窗臺上。  情人节那天中午,接到母亲的电话,沙哑的声音里隐带哭腔,我意识到家里出了事。果然,母亲说外公失踪了,我心里陡然一惊,赶紧坐车前往母亲家。   回到家,母亲迎了上来,急切地说:“上午9点多钟,你外公说出去一会儿,我以为他到楼下溜达,谁知半天不见回来。”母亲红了眼圈,声音哽咽起来,“你父亲外出寻找,
期刊
打开自己的日记,老人的目光迅速落到了某一天的内容上,因为那天的记载和其他天相比是如此简略。  阁楼上光线很暗,一个身材高大的老人弯着腰走向小窗下的一堆箱子。掸去上面的蛛网,他取下最顶上的那个盒子,借助微弱的光线,小心地拿出了里面的一摞旧相册,用昏花的双眼搜寻着自己上来想要找的东西。  他希望在这些老照片中找回已经逝去的生命中那些美好的记忆。他默默地、耐心地翻看着这些藏埋已久的宝藏,不久就迷失在记忆
期刊
让大家能在这场恐怖的战争中和平地共聚一室;在这个圣诞之夜我们承诺不分敌我,友好相处,分享这顿并不丰盛的圣诞晚餐……  已故美国总统里根在纪念二战胜利40周年的演讲中,讲述了一个感人的圣诞故事,鼓励国家之间的宽恕与和解。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故事发生在1944年的圣诞夜。此时,欧洲战局已经出现逆转,越来越不利于纳粹德国,盟军在诺曼底登陆,对德军发起反攻,德军节节败退。  但希特勒不甘失败,于1
期刊
下辈子,再也不和你做死党,因为我难舍这样的分离……  哭什么哭,越哭越丑。才吼完,你便甩给我一个冷冰冰的背,毅然决然地离去,留下一连串拉杆箱的“吱吱”声……   可抬眼间,我分明看到了你抬手拭泪的背影。此刻,我多希望你能再回过头,喊我一声“柔丫头”,可你没有,一次都没有。   没良心的家伙,我恨恨地,几乎是咬牙切齿,死党有你,我也是醉了。只是,望着夕阳下你落寞远去的背影,我的心还是被柔柔地撞击
期刊
儿子患自闭症,他放弃生意卖房四处求医,三年来他坚持教孩子写会数百汉字并坚信——  爸爸、婆婆、成都……元旦前夕的一个上午,绵阳塘汛镇一间出租屋内,张先生念着汉字,他9岁的儿子林娃子就指着墙上对应的汉字。练习完认字后,林娃子拿出笔和本子,开始在本子上写父亲说的汉字。整个过程,林娃子都没有说话。这样的情景,自从林娃子被确诊为自闭症且治疗效果不佳后,林先生每天都在和儿子重复上演着。  六年前,林娃子被确
期刊
“妈妈,再见!”儿子摘下脖子上深红的围巾挥舞着跟着车跑,声音粗犷而洪亮,直到他的身影越来越远,最后只剩下一抹嫣红。  那一年我刚刚离婚不久,由于工作和生活上的压力,想离开老家去另一个陌生的地方发展。在单位请了长假,我便带着不满两周岁的儿子坐上了南下的火车。  很多年以后,我偶然看了一集電视剧《玉观音》,女主人公背着孩子告别亲人走上吊桥的那个画面深深地刺痛了我。我至今也没敢继续往下看,她和我多么相似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