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挂靠基金项目:伊犁州科研规划课题(YLJYK2019-321);新疆应用职业技术学院教改项目(JG2020YB11);
摘要: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无论对于个人、组织、乃至国家,都是保持长期和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石。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首要基地,承担着挖掘青年潜力、为国家培养具有开拓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的使命,因此响应“科技强国”的号召,改革和优化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对于现代高校来说势在必行。本文以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培养为落脚点,通过对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主要因素的分析,尝试提出多层次的大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保障措施和培养方案,以期在帮助大学生个体获得全面发展的同时更好地实现现代高校的教育目标。
关键词: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大学生;现代高校
一、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保障
(一)明确创新与实践人才培养的思路和方向
高校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根本要求就是在办学理念中融入创新与实践要素。经过“四次教育思想大讨论”,基本明确了现代高校的人才培养改革思路是“四个转变”和“四个融为一体”。其中,“四个转变”即将高校单一的人才培养功能转变为集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科学研究于一体的功能;将以往的窄口径专业转变为宽口径专业;将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转变为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将单向传授的教学模式转变为双向互动的教学模式。“四个融为一体”即将科研、人才培养、社会服务融为一体;将创新与知识教育融为一体;将思想道德与素质培养融为一体;将科研与教学融为一体。
(二)加强创新创业领航队伍的建设
大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需要一支同样具有创新精神的指导教师队伍来领航,为此,应当在当前高校教师绩效考核方案与职务构成的基础上进行教育教学绩效评价体系的革新,适当提升实习、实训、实验等领域的教师在职称考核中的比重。在岗前培训、教师进修研修、课程轮训等项目中融入与创新创业相关的内容,培养一支专门化的培养教学团队,带领广大的高校专任教师为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方面的理论及实践指导,周期性地产出示范性成果。每个学院可以结合专业特色,在学院内部另外设立大学生创新创业指导机构,将专业与创新创业有机融合起来,构建“专业——创新——创业”的教育指导架构,鼓励专业内部创新、用创新激活创业,在积极的创新创业实践中沉淀本专业的社会价值。
二、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建议
(一)制定创新与实践培养学年计划
大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内部的政策引领和外部的条件支撑,在内部,应构建针对各学年的创新与实践培养教育计划。具体而言,在大二学期要着重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究能力,以深入基地实习为抓手,为大学生提供在实习实践中发现问题、反思漏洞、改进提升的机会,帮助大学生初步建立工程意识。通过“创新学分”对在自己的专业或兴趣爱好领域生成具有创新性智力劳动成果的大学生予以肯定和鼓励,该学分可以是强制性的,即要求每个大学生在毕业之前必须获得至少2分的创新学分,增强大学生对创新的重视并身体力行地展开创新实践;在大三学期要为大学生提供参与创新项目的机会,成绩较为优异或具有专业特长的学生可以申请加入学校的各类课题组,同时建立“导师制”,由具有创新教育指导能力的导师为学生的创新和科研实践提供指导。
(二)改革创新与实践教育培养机制
首先要以鼓励创新、支持实践为导向,革新高校的人才培养与考核机制。构建创新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将大学生在校期间的专利发明、论文成果、创新实验等转化为学分,支持大学生为进行创新实践而保留学籍、调整修业年限,消除大学生对无法修满基础学分而放弃进行创新实践的顾虑。在校内选取部分专业作为卓越创新人才培养的试点,同时将校外资源引入校内,与试点相结合成立“创新学院”,来自试点及其他专业的优秀大学生在“创新学院”中进行互动、接受集中的创新培训和指导。将以往教师教授、学生聆听的教学方式转变为启发式、参与式、项目式教学,教师将先进的、前沿的思想技术理论引入课堂中,向大学生展示创新思想与实践对生活、对时代的具体影响,激发大学生的创新动力和创业灵感。
(三)搭建创新人才培养课程平台
具有创新性的高校人才培养课程平台是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重要基础。在“四个转变”和“四个融为一体”理念的引领下,高校要致力于培养专业面广、基础扎实、善于思考、勤于实践的复合型专门人才。首先要压缩长线专业、发展优势专业、改造传统专业、合并相近专业,使学校的专业结构更加合理,人才培养的层次更加简约和清晰;其次要探索大类招生、分流培养的模式,着重走“产学研”相结合的路线,加强学校与企业、生产及科研单位之间的互动,用社会需求为大学生的创新实践提供灵感和牵引。为将创新人才的培养落到实处,高校还可以尝试构建本科专业责任教授与主要课程责任教授、公共基础课责任教授与优秀主讲教师相结合的制度,对能够担当上述重任的教师按月发放津贴,激励教师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大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中来。
总之,大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多维度、多层次的艰巨任务,必须以专业的教师指导队伍和明确的培养方向为保障,通过制定创新与实践培养学年计划、改革创新与实践教育培养机制、搭建创新人才培养课程平台、強化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等手段来实现。
参考文献:
[1]张式强. 素质教育、创新教育与课堂教学[J]. 广东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1,12(2):27-30.
[2]张桂春,张萍,刘新海等. 大学生素质教育中如何培养创新能力[J]. 科学教育,2005,11(6):70.
摘要: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无论对于个人、组织、乃至国家,都是保持长期和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石。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首要基地,承担着挖掘青年潜力、为国家培养具有开拓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的使命,因此响应“科技强国”的号召,改革和优化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对于现代高校来说势在必行。本文以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培养为落脚点,通过对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主要因素的分析,尝试提出多层次的大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保障措施和培养方案,以期在帮助大学生个体获得全面发展的同时更好地实现现代高校的教育目标。
关键词: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大学生;现代高校
一、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保障
(一)明确创新与实践人才培养的思路和方向
高校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根本要求就是在办学理念中融入创新与实践要素。经过“四次教育思想大讨论”,基本明确了现代高校的人才培养改革思路是“四个转变”和“四个融为一体”。其中,“四个转变”即将高校单一的人才培养功能转变为集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科学研究于一体的功能;将以往的窄口径专业转变为宽口径专业;将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转变为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将单向传授的教学模式转变为双向互动的教学模式。“四个融为一体”即将科研、人才培养、社会服务融为一体;将创新与知识教育融为一体;将思想道德与素质培养融为一体;将科研与教学融为一体。
(二)加强创新创业领航队伍的建设
大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需要一支同样具有创新精神的指导教师队伍来领航,为此,应当在当前高校教师绩效考核方案与职务构成的基础上进行教育教学绩效评价体系的革新,适当提升实习、实训、实验等领域的教师在职称考核中的比重。在岗前培训、教师进修研修、课程轮训等项目中融入与创新创业相关的内容,培养一支专门化的培养教学团队,带领广大的高校专任教师为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方面的理论及实践指导,周期性地产出示范性成果。每个学院可以结合专业特色,在学院内部另外设立大学生创新创业指导机构,将专业与创新创业有机融合起来,构建“专业——创新——创业”的教育指导架构,鼓励专业内部创新、用创新激活创业,在积极的创新创业实践中沉淀本专业的社会价值。
二、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建议
(一)制定创新与实践培养学年计划
大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内部的政策引领和外部的条件支撑,在内部,应构建针对各学年的创新与实践培养教育计划。具体而言,在大二学期要着重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究能力,以深入基地实习为抓手,为大学生提供在实习实践中发现问题、反思漏洞、改进提升的机会,帮助大学生初步建立工程意识。通过“创新学分”对在自己的专业或兴趣爱好领域生成具有创新性智力劳动成果的大学生予以肯定和鼓励,该学分可以是强制性的,即要求每个大学生在毕业之前必须获得至少2分的创新学分,增强大学生对创新的重视并身体力行地展开创新实践;在大三学期要为大学生提供参与创新项目的机会,成绩较为优异或具有专业特长的学生可以申请加入学校的各类课题组,同时建立“导师制”,由具有创新教育指导能力的导师为学生的创新和科研实践提供指导。
(二)改革创新与实践教育培养机制
首先要以鼓励创新、支持实践为导向,革新高校的人才培养与考核机制。构建创新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将大学生在校期间的专利发明、论文成果、创新实验等转化为学分,支持大学生为进行创新实践而保留学籍、调整修业年限,消除大学生对无法修满基础学分而放弃进行创新实践的顾虑。在校内选取部分专业作为卓越创新人才培养的试点,同时将校外资源引入校内,与试点相结合成立“创新学院”,来自试点及其他专业的优秀大学生在“创新学院”中进行互动、接受集中的创新培训和指导。将以往教师教授、学生聆听的教学方式转变为启发式、参与式、项目式教学,教师将先进的、前沿的思想技术理论引入课堂中,向大学生展示创新思想与实践对生活、对时代的具体影响,激发大学生的创新动力和创业灵感。
(三)搭建创新人才培养课程平台
具有创新性的高校人才培养课程平台是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重要基础。在“四个转变”和“四个融为一体”理念的引领下,高校要致力于培养专业面广、基础扎实、善于思考、勤于实践的复合型专门人才。首先要压缩长线专业、发展优势专业、改造传统专业、合并相近专业,使学校的专业结构更加合理,人才培养的层次更加简约和清晰;其次要探索大类招生、分流培养的模式,着重走“产学研”相结合的路线,加强学校与企业、生产及科研单位之间的互动,用社会需求为大学生的创新实践提供灵感和牵引。为将创新人才的培养落到实处,高校还可以尝试构建本科专业责任教授与主要课程责任教授、公共基础课责任教授与优秀主讲教师相结合的制度,对能够担当上述重任的教师按月发放津贴,激励教师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大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中来。
总之,大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多维度、多层次的艰巨任务,必须以专业的教师指导队伍和明确的培养方向为保障,通过制定创新与实践培养学年计划、改革创新与实践教育培养机制、搭建创新人才培养课程平台、強化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等手段来实现。
参考文献:
[1]张式强. 素质教育、创新教育与课堂教学[J]. 广东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1,12(2):27-30.
[2]张桂春,张萍,刘新海等. 大学生素质教育中如何培养创新能力[J]. 科学教育,2005,11(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