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居城市里的故事

来源 :语数外学习·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宜居城市里的故事”是2014年北京市的中考作文题,面对这样一道作文题,你会如何构思呢?不妨借鉴一下下面这位同学的考场作文吧。
  拉着那只沉重的行李箱,我开始了一段不知何时会结束的旅行……走过一座又一座的城市,只想找到一个能够将心灵安顿好的地方。到那个时候,我会为整个行程画上句号。
  天色渐晚,我不由得加快了前行的脚步。在如血的晚霞中,我隐约看到了一排排的房屋。再往前走一段路,一座城市出现在了我的面前。
  “嗬,又到了一站,就在这里住下来,体会一下这座城市的情感。”这样想着,我走进了这座城市。
  “远方的客人,您好啊!欢迎您!”一位居民热情地和我打招呼。
  “您好,我是一个旅行者,想在这里歇歇脚,请问附近有经济实惠的旅馆吗?”
  “没有旅馆,不过我们这里有很多空房子,是专门为远方的客人准备的,您若想入住,随时欢迎。”说完,他将我带到了一间房子前。
  “您就住这一间吧,里面有您需要的生活用品。如果您感觉舒适,想住多久就住多久好了。”
  我向这位居民道谢后,将行李搬进了房间。房间的设计很简洁,里面的陈设也很简单,干净整洁,让人一看就觉得舒适。我感到疲惫不堪,简单整理了一下行李,便躺在床上沉沉地睡着了。
  不知过了多久,一阵悦耳的鸟鸣声将我唤醒。睁开双眼,我发现天色已大亮,柔和的阳光洒满了整个房间。伸一个懒腰,旅途的疲劳一下子全都消散。吃完早点,我走出房间,准备去看看这座城市的建筑,去感受一下这里的风土人情。
  走在街上,我忽然有了一种归属感。这里,没有林立的高楼大厦,有的只是一些朴素而又整齐的屋舍;这里没有灯红酒绿的繁华,有的只是自然的美景;这里没有车水马龙的嘈杂,有的只是简单生活的闲适。
  漫步在平整的街道上,和每一位热情的居民打声招呼;走在公园里,能够闻到花草散发出的阵阵清香;傍晚回来,左邻右舍们聚在一起,聊着说不尽的话题。
  在这座城市里,我感受到了一种自然之美,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的友好、和谐,更找到了久违的轻松与自由。我发现,我已经深深地爱上了这座城市。
  在如水的月光下,我向身边的一位老人询问这座城市的名字,他捋了捋苍白的胡须,很自豪地告诉我:“心城。”
  心城,心灵之城。我想,我的旅程应该结束了。
  【点评】
  从“宜居城市里的故事”这个作文题看,在写作时既要体现“宜居”的特点,又得讲述一个“故事”,要将二者结合起来,这自然是有一定的难度的。作者以寻找心灵的栖息之城为线索展开叙述,比较巧妙。故事里既有现实生活中我们比较熟悉的事物,又带有一些神话色彩,寄予了作者美好的理想。此外,落笔于“心城”,也使“宜居”有了更为丰富的内涵。
  略显不足的是,对故事里这座城市的描写有些浮于表面,缺乏生动的细节描写。此外,由于缺乏对故事背景的交代,使得一些“宜居”的情景给人以乌托邦的感觉。
  【写作指路】
  城市是现代人最为熟悉的场所,有很多可写的东西,因此找准写作的切入点十分重要。如果文章的标题本身有一定的要求,就必须找准标题的侧重点,如2014年北京市的这道中考作文题,在写作时,就要抓准“宜居”这个点去着力表现,如果写城市的其他方面就不符合题目要求。如果文题没有这方面的限制,就可从自己最熟悉、感触最深、最有内涵的点切入。例如,《城市的标识》的作者就是从小处着眼,独具慧眼地发现并表现城市中的树这一“城市符号”。不同城市的树不仅具有其独特的地理意义,更渗透了独有的社会内涵,耐人寻味。《旷野与城市》着眼于旷野与城市的关系,反思人类的行为,从另一个角度看待城市,引人深思。总之,要善于从城市这一我们最熟悉的事物中找寻出其最独特的点进行写作,以引起读者的情感共鸣。
其他文献
有一首歌中唱道:“种桃、种李、种春风……”我有心田半亩,愿用它来种下青春.rn韶华易逝,流逝如掌中沙的,只是年轻的光景,而真正的青春,是一种昂然的生命力,是一份努力绽放的
《纪念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是美国著名作家威廉·福克纳的代表作之一。以往对这篇小说的研究,多着眼于分析文章的叙事特征、象征意义、主题等。本文拟从权力话语的角度,探讨
日子一天天过去了.rn一个星期,一个月,一年,一眨眼时间很快就过去了.我们的青春是那么的短暂,原本你以为那会是漫长的旅程,可是一眨眼,青春就要对你挥手作别.rn转眼间又到了
进入大学后,大学生的身心发展逐渐趋向成熟,人际交往也成为必须提高的一项技能。人际关系的好坏不仅事关大学生学习、生活,更是影响他们健康成长的关键。而异性之间的人际交往,更
“呵呵,你抓不到我吧……”院子里传出一阵欢笑声,哦,是我们几个小伙伴在嬉戏打闹,不过这对我们来说是小儿科.不信,听我细说,我们建过“房子”,搞过野炊,还抓过蛐蛐儿.rn先跟
《〈红颜的红尘〉中的“讲古”》一文从蛇、黑炭、地皮菇几个角度阐述“讲古”这一口头叙述方式在文学作品《红颜的红尘》中的体现.“讲古”中的故事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较
有没有这样的时刻,那一瞬间,你彻底地沉醉于某件事物当中,并被它的美好深深感动?我有。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在网上看到了白先勇先生策划的青春版《牡丹亭》的视频。那是我第一
本文探讨了在“教与学并重”的教学模式下,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并结合多媒体技术基础及应用课程的教学实践,探讨了教师如何在教学设计、多种媒体资源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