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大学毕业生作为承载社会、家庭及自身高期望值的特殊群体,自我定位比较高,成才期望强,家庭对其要求也很高,目前越来越严峻的就业环境给大学生带来很大的心理压力,在就业过程中不同程度地呈现出急功近利、追求安逸、从众与相互攀比、逃避与依赖、自卑与自大等心理问题。本文根据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心理问题的各种表现,通过对大学生由于出现片面扩大自我利益的追求、求职一次到位的传统观念影响、自我发展的障碍、个人独立决策能力不强、自卑与自大相互交织五种心理现象相关分析,提出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调整合理就业期望值、尽早实施职业生涯规划、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就业前指导和宣传等相应的调适方法,以期强化大学生面对就业竞争的心理素质,提高就业竞争力,适应社会发展需求。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表现;成因分析;调适
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已成为当今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随着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过渡到“大众化教育”,近几年,由于大学全面扩招,大学毕业生数量成倍增长,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问题变得日益突出。2002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只有145万,而2008年实际需要就业的大学生已达600多万。每年数以百万计的毕业生处于失业,或者隐性失业状态,这种现象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也成为各级政府关心的问题。激烈的就业竞争和严峻的就业形势也使在校大学生产生了较为严重的思想压力。大学生群体是个体由青年期到成年期成长过程中一个特殊的群体,集多种特殊性于一身,处于“第二次心理断乳期”、“心理延续尝负期”,面临多重价值观、人格的再构成,同时由于环境中诱发因素的作用,使得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比个体一生中的其他阶段,或处于这一时期的其他群体明显要差。为了帮助高校毕业生更好地认识这些问题,为就业做好心理准备和心理调适,我们先剖析大学生就业时究竟存在哪些心理问题。
一、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主要表现
(一)许多大学生未能正确认识自己,认识社会,对就业岗位存在期望过高造成急功近利心理。主要表现在对就业岗位性质、薪酬等方面的盲目期待和存有在工作中一步到位的天真梦想。
(二)许多大学生对于有风险、有挑战性的职业兴趣不高,追求安逸心理。绝大多数大学生更不敢自己创业,倾向于选择职业相对稳定,待遇较好的公务员、事业单位、大型国企等。
(三)大学毕业生在就业后,同学之间经常交流工作生活的体会,从而产生从众与相互攀比心理。许多大学生更看重别人的岗位的优点,如工资、福利待遇等,却没有考虑自己的能力和自己工作岗位的发展空间。
(四)一些大学生虽然知道就业形势的严峻性,但根本不予关心,每天用逃避与依赖心理生活在梦想之中。无论是家人的督促还是老师的帮助对于他们毫无作用,或者自认为考上大学就是取得成功,始终逃避将来必须面临择业或创业的现实。
(五)大学毕业生在就业中存在自卑与自大相互交织的心理现象,两者有时会相互转化。自卑的大学生不敢正视现实,对自己的长处估计不够,怀疑自己的能力,不善于发现适合自己的职业岗位,在对自己的抱怨、贬低中失去了求职的勇气,丧失就业机会。也有的大学生自认为自己是名牌大学学生,或者所学的是紧俏专业,“皇帝女儿不愁嫁”观念产生自大心理。
二、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表现的成因
(一)造成急功近利心理的原因是由于大学生片面扩大自我利益的追求,缺乏对自身能力及就业环境的客观评价。急功近利心理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就业取向,造成就业困难,即便实现就业也会在遇到挫折时产生很大的心理负担。
(二)追求安逸心理主要由于求职一次到位的传统观念造成的,受家庭传统文化影响的干部、知识分子家庭尤甚。近年来千军万马闯独木桥的现象比比皆是,一个公务员职位数十人甚至数百人竞争的现象稀松平常。即使选择企業也首先以企业的归属和大小而论,似乎不太在意对企业的发展前景的分析,甚至全然不顾“人职匹配”的客观合理性。这种心理使许多大学毕业生错失了就业机会,或在找到其它岗位后也对工作不能全心投入,影响将来的个人发展。
(三)大学毕业生跳槽虽然是一种合法的自我选择,但从众与相互攀比产生的盲目流动成为大学生自我发展的障碍和企业用工的一个难题。大学生形成择业“从众”心理现象主要是由于缺乏择业主动性,缺乏对现实就业市场和政策的充分了解,缺乏对就业信息的主动收集与分析判断,对自己的职业目标、需要、价值观以及自身特点等没有明确认识,在就业时不能正视自己的能力、素质和择业的客观环境,随大流和相互攀比而造成的心理问题。
(四)择业依赖心理形成现象主要是由于个人独立决策能力不强,缺乏进取精神而造成的。这种心理往往表现为不主动出击,消极逃避就业市场,抱着“等、靠、要”的依赖思想,依赖家人通融社会关系,试图通过关系就业;依赖老师、学校送工作上门,总念着“车到山前必有路”;即便有就业岗位选择的机会,也要向千里之外的家长寻求决策帮助、对职业左顾右盼,拿不定主意,这种心理往往会贻误择业时机。大学生往往都有“十年寒窗苦,一举成名时”的自我满足心理,因此择业的期望值也相当高,在就业地域的趋向、就业单位的选择和就业岗位的意向等方面有许多不切实际的自我设计,而一旦遭遇挫折,便容易产生逃避心理。
(五)自卑与自大心理是大学生在就业中表现为对自己缺乏客观的评价,同时对职业缺乏深入的了解和认识。现代大学毕业生多囿于校园,生活经历较简单,未曾经历过多少波折,心理承受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较差,情绪波动性大,情感较为脆弱,缺乏应对挫折的心理准备。一次次就业失败的心理暗示必然会导致就业自卑心理的产生,进而使大学生择业行为发生偏差。一些大学生在求职比较顺利时则容易自大,认为自己已经“满腹经纶”、“学富五车”,任何工作都会得心应手,在求职中自觉高人一等、自命不凡,自己理所当然的能够得到一个理想的职业,给自己设定了过高的就业期望值,结果同样是不能顺利就业,从而陷入自卑与自大相互交织的心理现象。
三、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调适
我们必须承认,大学生是一个承载社会、家长及自身期望值很高的群体。这种高期望值必然会使大学生在就业取向上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和心理问题,并随着毕业的临近而日益显现。就业本身就是毕业生认识和适应社会的一个过程,在求职过程中遇到困难,甚至经过几次挫折才最后成功是正常的;在就业中遇到许多心理冲突、困惑,产生一些不良情绪也是正常的。要教育高校毕业生在遇到就业问题时及时调整心态,从容、冷静地面对就业这一人生重大课题,并做出正确、理智的选择。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指导和引导:
(一)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传统的就业观念认为人们工作就是为了满足生存需要,但是对于现代社会的人来说,职业对个体的意义已经远不是如此简单,职业可以满足人们从低层次到高层次的多方面需要。在择业时不能只考虑工作的经济收入、工作条件、地点等因素,更要考虑职业对自我一生发展的影响与作用,应看重职业能否帮助实现自我价值。因此,要在充分考察社会需要的基础上,树立自我职业发展、才能发挥、事业成功的职业价值观。对于那些虽然现在工作条件不怎么样,但发展空间大,能让自己充分发挥作用的单位要优先考虑;对于那些现在经济发展水平不太高,但发展潜力大,创业机会多的工作地点也要重视。总之,盲目到一些表面上看来不错,但不适合自己,自己才能不能得到有效发挥的单位去工作,是不会让自己的满意的。与其将来后悔,不如现在就改变自己,建立适应我国当前市场经济发展、人才需求规律合理的职业价值观,以指导自己正确择业。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不能等到学生毕业之际才开展。新生入学后,学校在传输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更要注重对其进行就业指导,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学习最终就是为了就业,针对性更强;帮助学生增强竞争意识,让他们清楚地认识到必须通过硬本领、好技能来提高就业竞争能力,在各种条件下都能吃苦耐劳,正确面对困难,才会有好的就业机会;帮助学生认识自我、规划职业生涯,做好就业推荐,使学校成为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推进器。此外,还要加强毕业生就业后的教育,巩固就业率。要注重学生就业前的吃苦耐劳、艰苦创业意识的教育,要使学生面对现实,降低过高的就业期望值。
(二)调整合理就业期望值。就业市场化、自主择业给毕业生带来了机遇与实惠,但许多大学生对“市场”残酷的一面认识不足,对就业市场的客观实际了解不够。经过对就业市场、就业形势的客观了解与深刻体验后,高校毕业生必须面对现实、接受现实,不能怨天尤人。同时要适当调整就业期望值,有一种说法是“求上得中、求中得下”,意思是说对事情的期望值不要太高,因为事情的结果往往和所预想的有一定差距,要有从最坏处着想,向最好处努力的思想准备,应采取“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办法,也就是说,在择业时不要期望太高,可以先选择一个职业,不断提高自己的社会生存能力、增加工作经验,然后再凭借自己的努力,通过正当的职业流动,来逐步实现自我价值。在职业生涯规划和职业发展观念上重新确定自己正确的人生轨迹,要树立长远的职业发展观念,放弃过去那种择业就是“一次到位”,这就是说要树立长远的职业发展观念,不要求绝对安稳的观念。在择业时要看得长远一些,学会规划自己整个人生的职业生涯。
(三)尽早实施职业生涯规划。一个成功的职业生涯规划不仅需要大学生通过自我反省、社会比较、心理测评等方式对自己的性格特点、兴趣特长等有清楚的了解,还需要对社会现实及发展趋势有清晰的认识,这可以帮助大学生重新审视自己,结合社会实际,给自己一个合理的定位。
学校通过开设就业指导课,使大学生在入学开始就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帮助大学生尽早确定自己的人生轨迹。职业生涯规划可以激发大学生自身内部的动力,促使他们不断地完善自己。将就业指导课程贯穿整个大学阶段,将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相联系,对影响职业生涯的因素进行分析总结,根据职业和社会发展的具体要求,不断调整实施方案,满足未来职业岗位的需求,也是求职择业的基本保证。
(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在学校教育中要强调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尤其应注意以下人格特征的培养:乐观自信、积极进取、善于合作、勇于创新、意志坚强、谦虚礼貌、自立自强、耐挫性高、自控力强、善于调节自己的情绪等。健全的人格特征是成功就业的基础和保障。
针对大学生普遍表现出来的就业心理问题,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可利用报纸、网络、广播等形式介绍一般知识,以缓解学生的情绪。对个别因就业压力过大引起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要及时开展个体心理咨询,对其进行系统的指导。同时心理健康机构还应为大学生就业提供心理学的帮助,使他们正确地认识自我、发展自我,提高毕业生的职业成熟度和心理抗挫能力。
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提高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一个人的心理承受能力,是战胜自己,战胜他人最重要的素质。高校毕业生在求职中遇到各种挫折,这时,应该用冷静和坦然的态度待之,客观地分析自己失败的原因,进行正确的归因。正确认识社会、正确认识自己,从而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并不断地发展自己,提升自我,促进自我成熟。
(五)加强就业前指导和宣传。除了加强对学生的心理调适,校方更要为学生多做具体的工作,扶上马,送一程,尽最大可能帮助學生走出就业困境。首先学校开设更适合市场需求的专业。在专业设置方面,校方一定要对就业市场有足够的了解,避免盲目设置而造成的就业困难;其次,要做好学生推荐工作。坚持优生优送原则,这有利于激发学生努力学习理论知识,刻苦钻研操作技能。尽量让用人单位与学生见面,实行笔试、面试、体能测试等多种形式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考核,学生也要根据企业情况决定去留;再次,必须完善学校就业网络信息系统。高校要着手抓就业网络建设,完善毕业生信息网络、用工需求信息网络、毕业生动态管理网络,使学生与用人单位间保持密切联系,增加就业机会。就业指导工作应群策群力,齐抓共管。特别要发挥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的引导作用,让他们将就业的相关信息和理论渗透在教学活动中,通过教学活动达到指导学生就业的目的,对学生进行行之有效的指导。加强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了解社会需求,认识自我,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技巧,为创业和就业打下基础。
综上所述,解决学生就业心理问题是帮助学生完成就业的关键。帮助大学生树立先就业,再择业的就业观念,使学生能够顺应社会的发展,择业的需要。同时学校还应该改变传统的以教为主的教学模式,加强各种就业技能训练,帮助学生逐步掌握学习专业知识与提高技能有机结合的方法,提升其综合素质,全面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参考文献
[1]张弛主编.大学生就业指导[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7.
[2]刘慧.浅谈大学生就业心理素质的培养[J].教育与职业,2003(9):50-52.
[3]康文.大学毕业生择业心理的研究[J].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
533-535.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表现;成因分析;调适
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已成为当今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随着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过渡到“大众化教育”,近几年,由于大学全面扩招,大学毕业生数量成倍增长,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问题变得日益突出。2002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只有145万,而2008年实际需要就业的大学生已达600多万。每年数以百万计的毕业生处于失业,或者隐性失业状态,这种现象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也成为各级政府关心的问题。激烈的就业竞争和严峻的就业形势也使在校大学生产生了较为严重的思想压力。大学生群体是个体由青年期到成年期成长过程中一个特殊的群体,集多种特殊性于一身,处于“第二次心理断乳期”、“心理延续尝负期”,面临多重价值观、人格的再构成,同时由于环境中诱发因素的作用,使得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比个体一生中的其他阶段,或处于这一时期的其他群体明显要差。为了帮助高校毕业生更好地认识这些问题,为就业做好心理准备和心理调适,我们先剖析大学生就业时究竟存在哪些心理问题。
一、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主要表现
(一)许多大学生未能正确认识自己,认识社会,对就业岗位存在期望过高造成急功近利心理。主要表现在对就业岗位性质、薪酬等方面的盲目期待和存有在工作中一步到位的天真梦想。
(二)许多大学生对于有风险、有挑战性的职业兴趣不高,追求安逸心理。绝大多数大学生更不敢自己创业,倾向于选择职业相对稳定,待遇较好的公务员、事业单位、大型国企等。
(三)大学毕业生在就业后,同学之间经常交流工作生活的体会,从而产生从众与相互攀比心理。许多大学生更看重别人的岗位的优点,如工资、福利待遇等,却没有考虑自己的能力和自己工作岗位的发展空间。
(四)一些大学生虽然知道就业形势的严峻性,但根本不予关心,每天用逃避与依赖心理生活在梦想之中。无论是家人的督促还是老师的帮助对于他们毫无作用,或者自认为考上大学就是取得成功,始终逃避将来必须面临择业或创业的现实。
(五)大学毕业生在就业中存在自卑与自大相互交织的心理现象,两者有时会相互转化。自卑的大学生不敢正视现实,对自己的长处估计不够,怀疑自己的能力,不善于发现适合自己的职业岗位,在对自己的抱怨、贬低中失去了求职的勇气,丧失就业机会。也有的大学生自认为自己是名牌大学学生,或者所学的是紧俏专业,“皇帝女儿不愁嫁”观念产生自大心理。
二、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表现的成因
(一)造成急功近利心理的原因是由于大学生片面扩大自我利益的追求,缺乏对自身能力及就业环境的客观评价。急功近利心理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就业取向,造成就业困难,即便实现就业也会在遇到挫折时产生很大的心理负担。
(二)追求安逸心理主要由于求职一次到位的传统观念造成的,受家庭传统文化影响的干部、知识分子家庭尤甚。近年来千军万马闯独木桥的现象比比皆是,一个公务员职位数十人甚至数百人竞争的现象稀松平常。即使选择企業也首先以企业的归属和大小而论,似乎不太在意对企业的发展前景的分析,甚至全然不顾“人职匹配”的客观合理性。这种心理使许多大学毕业生错失了就业机会,或在找到其它岗位后也对工作不能全心投入,影响将来的个人发展。
(三)大学毕业生跳槽虽然是一种合法的自我选择,但从众与相互攀比产生的盲目流动成为大学生自我发展的障碍和企业用工的一个难题。大学生形成择业“从众”心理现象主要是由于缺乏择业主动性,缺乏对现实就业市场和政策的充分了解,缺乏对就业信息的主动收集与分析判断,对自己的职业目标、需要、价值观以及自身特点等没有明确认识,在就业时不能正视自己的能力、素质和择业的客观环境,随大流和相互攀比而造成的心理问题。
(四)择业依赖心理形成现象主要是由于个人独立决策能力不强,缺乏进取精神而造成的。这种心理往往表现为不主动出击,消极逃避就业市场,抱着“等、靠、要”的依赖思想,依赖家人通融社会关系,试图通过关系就业;依赖老师、学校送工作上门,总念着“车到山前必有路”;即便有就业岗位选择的机会,也要向千里之外的家长寻求决策帮助、对职业左顾右盼,拿不定主意,这种心理往往会贻误择业时机。大学生往往都有“十年寒窗苦,一举成名时”的自我满足心理,因此择业的期望值也相当高,在就业地域的趋向、就业单位的选择和就业岗位的意向等方面有许多不切实际的自我设计,而一旦遭遇挫折,便容易产生逃避心理。
(五)自卑与自大心理是大学生在就业中表现为对自己缺乏客观的评价,同时对职业缺乏深入的了解和认识。现代大学毕业生多囿于校园,生活经历较简单,未曾经历过多少波折,心理承受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较差,情绪波动性大,情感较为脆弱,缺乏应对挫折的心理准备。一次次就业失败的心理暗示必然会导致就业自卑心理的产生,进而使大学生择业行为发生偏差。一些大学生在求职比较顺利时则容易自大,认为自己已经“满腹经纶”、“学富五车”,任何工作都会得心应手,在求职中自觉高人一等、自命不凡,自己理所当然的能够得到一个理想的职业,给自己设定了过高的就业期望值,结果同样是不能顺利就业,从而陷入自卑与自大相互交织的心理现象。
三、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调适
我们必须承认,大学生是一个承载社会、家长及自身期望值很高的群体。这种高期望值必然会使大学生在就业取向上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和心理问题,并随着毕业的临近而日益显现。就业本身就是毕业生认识和适应社会的一个过程,在求职过程中遇到困难,甚至经过几次挫折才最后成功是正常的;在就业中遇到许多心理冲突、困惑,产生一些不良情绪也是正常的。要教育高校毕业生在遇到就业问题时及时调整心态,从容、冷静地面对就业这一人生重大课题,并做出正确、理智的选择。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指导和引导:
(一)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传统的就业观念认为人们工作就是为了满足生存需要,但是对于现代社会的人来说,职业对个体的意义已经远不是如此简单,职业可以满足人们从低层次到高层次的多方面需要。在择业时不能只考虑工作的经济收入、工作条件、地点等因素,更要考虑职业对自我一生发展的影响与作用,应看重职业能否帮助实现自我价值。因此,要在充分考察社会需要的基础上,树立自我职业发展、才能发挥、事业成功的职业价值观。对于那些虽然现在工作条件不怎么样,但发展空间大,能让自己充分发挥作用的单位要优先考虑;对于那些现在经济发展水平不太高,但发展潜力大,创业机会多的工作地点也要重视。总之,盲目到一些表面上看来不错,但不适合自己,自己才能不能得到有效发挥的单位去工作,是不会让自己的满意的。与其将来后悔,不如现在就改变自己,建立适应我国当前市场经济发展、人才需求规律合理的职业价值观,以指导自己正确择业。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不能等到学生毕业之际才开展。新生入学后,学校在传输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更要注重对其进行就业指导,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学习最终就是为了就业,针对性更强;帮助学生增强竞争意识,让他们清楚地认识到必须通过硬本领、好技能来提高就业竞争能力,在各种条件下都能吃苦耐劳,正确面对困难,才会有好的就业机会;帮助学生认识自我、规划职业生涯,做好就业推荐,使学校成为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推进器。此外,还要加强毕业生就业后的教育,巩固就业率。要注重学生就业前的吃苦耐劳、艰苦创业意识的教育,要使学生面对现实,降低过高的就业期望值。
(二)调整合理就业期望值。就业市场化、自主择业给毕业生带来了机遇与实惠,但许多大学生对“市场”残酷的一面认识不足,对就业市场的客观实际了解不够。经过对就业市场、就业形势的客观了解与深刻体验后,高校毕业生必须面对现实、接受现实,不能怨天尤人。同时要适当调整就业期望值,有一种说法是“求上得中、求中得下”,意思是说对事情的期望值不要太高,因为事情的结果往往和所预想的有一定差距,要有从最坏处着想,向最好处努力的思想准备,应采取“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办法,也就是说,在择业时不要期望太高,可以先选择一个职业,不断提高自己的社会生存能力、增加工作经验,然后再凭借自己的努力,通过正当的职业流动,来逐步实现自我价值。在职业生涯规划和职业发展观念上重新确定自己正确的人生轨迹,要树立长远的职业发展观念,放弃过去那种择业就是“一次到位”,这就是说要树立长远的职业发展观念,不要求绝对安稳的观念。在择业时要看得长远一些,学会规划自己整个人生的职业生涯。
(三)尽早实施职业生涯规划。一个成功的职业生涯规划不仅需要大学生通过自我反省、社会比较、心理测评等方式对自己的性格特点、兴趣特长等有清楚的了解,还需要对社会现实及发展趋势有清晰的认识,这可以帮助大学生重新审视自己,结合社会实际,给自己一个合理的定位。
学校通过开设就业指导课,使大学生在入学开始就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帮助大学生尽早确定自己的人生轨迹。职业生涯规划可以激发大学生自身内部的动力,促使他们不断地完善自己。将就业指导课程贯穿整个大学阶段,将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相联系,对影响职业生涯的因素进行分析总结,根据职业和社会发展的具体要求,不断调整实施方案,满足未来职业岗位的需求,也是求职择业的基本保证。
(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在学校教育中要强调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尤其应注意以下人格特征的培养:乐观自信、积极进取、善于合作、勇于创新、意志坚强、谦虚礼貌、自立自强、耐挫性高、自控力强、善于调节自己的情绪等。健全的人格特征是成功就业的基础和保障。
针对大学生普遍表现出来的就业心理问题,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可利用报纸、网络、广播等形式介绍一般知识,以缓解学生的情绪。对个别因就业压力过大引起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要及时开展个体心理咨询,对其进行系统的指导。同时心理健康机构还应为大学生就业提供心理学的帮助,使他们正确地认识自我、发展自我,提高毕业生的职业成熟度和心理抗挫能力。
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提高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一个人的心理承受能力,是战胜自己,战胜他人最重要的素质。高校毕业生在求职中遇到各种挫折,这时,应该用冷静和坦然的态度待之,客观地分析自己失败的原因,进行正确的归因。正确认识社会、正确认识自己,从而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并不断地发展自己,提升自我,促进自我成熟。
(五)加强就业前指导和宣传。除了加强对学生的心理调适,校方更要为学生多做具体的工作,扶上马,送一程,尽最大可能帮助學生走出就业困境。首先学校开设更适合市场需求的专业。在专业设置方面,校方一定要对就业市场有足够的了解,避免盲目设置而造成的就业困难;其次,要做好学生推荐工作。坚持优生优送原则,这有利于激发学生努力学习理论知识,刻苦钻研操作技能。尽量让用人单位与学生见面,实行笔试、面试、体能测试等多种形式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考核,学生也要根据企业情况决定去留;再次,必须完善学校就业网络信息系统。高校要着手抓就业网络建设,完善毕业生信息网络、用工需求信息网络、毕业生动态管理网络,使学生与用人单位间保持密切联系,增加就业机会。就业指导工作应群策群力,齐抓共管。特别要发挥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的引导作用,让他们将就业的相关信息和理论渗透在教学活动中,通过教学活动达到指导学生就业的目的,对学生进行行之有效的指导。加强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了解社会需求,认识自我,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技巧,为创业和就业打下基础。
综上所述,解决学生就业心理问题是帮助学生完成就业的关键。帮助大学生树立先就业,再择业的就业观念,使学生能够顺应社会的发展,择业的需要。同时学校还应该改变传统的以教为主的教学模式,加强各种就业技能训练,帮助学生逐步掌握学习专业知识与提高技能有机结合的方法,提升其综合素质,全面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参考文献
[1]张弛主编.大学生就业指导[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7.
[2]刘慧.浅谈大学生就业心理素质的培养[J].教育与职业,2003(9):50-52.
[3]康文.大学毕业生择业心理的研究[J].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
533-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