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校公益社团为大学生提供了实践锻炼、服务社会的平台,是高校“实践育人”的重要抓手。但是在朝着专业化迈进的过程中,公益社团面临着人员关系松散、规范化程度不高、专业性不强、活动创新性不足、经费渠道单一以及激励机制缺乏等问题,本文将从社团定位、制度建设、校内外资源整合、“官方”支持以及对接大学生创业就业等方面探索公益社团的可持续发展路径。
【关键词】高校;公益社团;困境;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随着公益事业的大力推进,高校中的公益社团蓬勃发展,这类社团以开展公益活动为内容,以服务社会为目标。它在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丰富校园文化的同时,也为社会发展贡献了一份力量,符合当前开放型社会对高等教育的要求。高校应充分重视并支持此类社团的发展,将其作为“实践育人”工作的重要抓手,实现高校育人与社会效应双重目标。
一、专业类公益社团范例—上海政法学院减防灾&应急救援社简介
从2009年开始,每年的5月12日是全国“防灾减灾日”,而绝大多数公众缺乏防灾减灾意识,连最基本的减防灾知识和避灾自救技能都未能掌握。上海政法学院减防灾&应急救援社团于2014年10月正式成立,是长三角地区首例。社团成员来自全校各个院系,由校外专业的减防灾和救援人士对社团成员进行山地、水上、地震逃生及灾害中自救、互救技能进行系统培训。截止目前,社团已在校内校外开展多次减防灾宣讲活动,受到社会广泛关注与好评。
二、公益社团的现状及面临的问题
可以预见,除了助老助残等传统、初级的志愿服务活动,依托学生和高校资源,高校公益社团正朝着更加专业化的方向迈进,从而能够为社会提供更多有价值的服务,但是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种种问题,制约着社团的可持续发展。
第一,社团人员关系松散,成员责任感不强。社团虽然有准入和退出制度,但人事关系并非强制,有些同学在入社时很有热情,参加一两次活动后兴趣减退便要求退出或者就算未退社也基本“销声匿迹”。社员开展公益活动并没有报酬,还需要占据自己的部分时间,需要具备奉献精神和责任心,很多同学责任感不强,表现较为随意,经常找各种借口逃避社团活动。
第二,社团规范化程度不够。相比起团学组织,社团的部门架构和制度建设相对欠缺。有些部门形同虚设,未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而是以个人为主体处理相关事务,这样容易因个人因素如人员更替影响社团正常运行。另外,社团准入退出制度、成员培训制度、骨干培养制度、绩效考核制度、财务管理制度、日常管理制度等不完善,对既有制度的执行状况不佳,规范化程度不够,导致社团运作容易处于一团混乱之中,造成人力、物力各项资源的浪费。社团骨干未纳入学生干部培养体系,相比班级和团学组织的学生干部,社团成员和骨干更像一支非“正规军”。
第三,社团活动形式单一,专业性及创新性不足。很多公益社团常年重复开展类似活动,活动流于形式,实际意义不大,导致出现受助对象排斥活动开展的现象,使得社团处境十分尴尬。虽然此类公益社团成员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但是由于社员主力集中在热情度高的低年级同学,人员更新快,服务缺乏长期性,活动不连续。学校专业教师往往对社团的关注度不高,社员不能定期接受专业培训,知识和技能欠缺,导致社团专业性不够。社团活动局限于常规的领域和形式,常常是一些事务性的工作,未能充分发挥社团成员的智力和潜力,社员容易出现低价值的自我评价。同时也造成了资源的浪费。社团活动创新力不足,未采取项目化运营等可持续发展模式。
第四,社团经费渠道不足。因为社团开展公益活动不收取费用,主要经费来源于学校团委和社团挂靠院系,但是社团数量众多,经费有限,学校也往往力不从心。虽然有的社团会在某些活动中得到校外企业赞助,但是数额有限且往往具备偶然性,无法保持长期供给。而资金不足又会影响活动的开展的规模及效果,社员自掏腰包先行垫付的情况时有发生,从而影响到社团成员的积极性。
第五,社团发展同学生个人成长目标结合不紧密。很多同学最初进入社团的时候是对公益活动抱有热情的,但是却由于学业、就业等各种原因不得不放弃社团活动。尤其是在社团专业同本身所学专业相差甚远的情况下,会给社员造成社团活动与自身发展毫无关系的印象,参加社团只是为了体验下公益活动,缺乏钻研的动力。以减防灾社团为例,社员以政法、经济类专业为主,经调查,社员未来就业方向基本同所学专业一致,没有人考虑以减防灾行业作为自己未来的发展道路,多数人认为社团活动与个人未来没有关系。此外,社团活动游离于高校的人才培养体系之外,官方认可度不高,导致很多大学生只是把参加社团作为调剂大学生活的方式之一。
三、高校公益社团脱困对策及可持续发展路径
第一,明确社团定位问题。首先需明确公益社团不仅仅是学生体验公益活动的平台,它的目标应该是集实践育人、公益服务与人才培养于一体,缺少任何一个方面,社团的功能都是不完整的。其次,同社会上的NGO相比,虽然高校社团在定位和功能上有所差别,但还是有很多相似之处。社团需要走出去,采取校内校外相结合的方式,在社团建设与公益活动开展上借鉴NGO的模式走规范化、专业化、社会化的道路。
第二,加强社团内部规范化建设。首先,完善的组织架构是社团做大做强的基础,需要改变指导老师或者社长直接处理大小事务的模式,实现部门化运作。社团骨干除具备所需专业知识外,还应学习科学管理的知识,设计合理的组织结构、优化配置资源要素、建立通畅的信息渠道以及加强成员队伍建设等。其次,需要建立起科学管理的各项制度,如成员准入退出制度、骨干培养制度、成员培训制度、财务管理制度、绩效考核制度、档案管理制度等。
第三,高校团组织搭建桥梁,整合其他高校及社会各方资源打造精品项目。社团发展需要各种资源,高校团委是社团的管理机构,除了提供场地和补贴之外,可以尝试建立“公益孵化基地”,建立综合平台,集专业培训、管理咨询、公益竞标、宣传推广、监管评估各项功能为一体,邀请其他高校加入,联络NGO、企业、媒体、政府部门在技术、资金、宣传、政策上扶持社团发展。为社团提供公益博览会、公益创意大赛、志愿服务广交会等大型高端活动的信息并争取参加的机会,打造高质量项目参与公益项目竞标,在争取更多发展资金的同时提升社团的专业水平。社团在开展日常基础性活动时,不应该停留在浅层次或形式化的活动上,应该做好服务的系统性规划,创新活动内容和形式,培养市场竞争意识。
第四,提高社团的“官方”认可度,建立完善的激励措施。一直以来,社团的成立和发展存在自发性和散漫性,可以通过课程化建设,将公益社团的建设纳入学校的选修课体系,利用大学丰富的教学资源开设社团组织管理、专业技能培训、项目方案设计等课程,不仅使得社团建设正规化、体系化、专业化。社员通过参与公益社团活动可以取得相应的学分,还可以大大提高社员的积极性。其次,还可以探索公益积分制,综合社员参与公益活动的次数、质量、社会评价等因素给予公益积分,同评奖评优直接挂钩。另外,将社团骨干纳入学生干部培养体系,由“野战军”变为“正规军”。目前,上海政法学院依托减防灾社团开设了减防灾试点课程,反响较好,还邀请社团参与了学校军训、社区管理等校级的官方事务,不仅扩大了社团的知名度,还提升了社员的自我认可度。
第五,对接大学生就业创业。社会对公益有着巨大的需求,公益活动也可以做成一番事业,在校大学生可以将公益社团作为平台,通过参与公益项目的立项、实施、结项,在公益活动中体验商业运作模式,培养创新能力、团队精神、市场意识和商业素养,助力大学生实现公益创业的梦想。大学生就业压力大,如果能将公益与就业创业结合在一起,公益社团的活力也将大大增强,形成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李波,李媛.《新公共管理视角下高校公益社团的运行机制研究》.《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5)
[2]陈媛.《创新性公益实践活动对高校公益社团发展的启示》.《南方论刊》,2013(5)
[3]金武州.《高校公益型学生社团长效发展机制研究:基于与NGO的比较分析》.《学校党建与思政教育》,2014(7)
[4]周小骥等.《高校学生公益类社团课程化建设初探》.《教育与教学研究》,2013(8)
[5]王梦婷.《高校公益类社团发展研究》.《商业经济》,2013(3)
[6]陈龙涛等.《构建高校学生社团与社会公益组织联合体系探析》.《杨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4(2)
[7]潘翠兰.《对高校公益型学生社团建设的思考》.《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4)
(作者单位:上海政法学院)
【关键词】高校;公益社团;困境;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随着公益事业的大力推进,高校中的公益社团蓬勃发展,这类社团以开展公益活动为内容,以服务社会为目标。它在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丰富校园文化的同时,也为社会发展贡献了一份力量,符合当前开放型社会对高等教育的要求。高校应充分重视并支持此类社团的发展,将其作为“实践育人”工作的重要抓手,实现高校育人与社会效应双重目标。
一、专业类公益社团范例—上海政法学院减防灾&应急救援社简介
从2009年开始,每年的5月12日是全国“防灾减灾日”,而绝大多数公众缺乏防灾减灾意识,连最基本的减防灾知识和避灾自救技能都未能掌握。上海政法学院减防灾&应急救援社团于2014年10月正式成立,是长三角地区首例。社团成员来自全校各个院系,由校外专业的减防灾和救援人士对社团成员进行山地、水上、地震逃生及灾害中自救、互救技能进行系统培训。截止目前,社团已在校内校外开展多次减防灾宣讲活动,受到社会广泛关注与好评。
二、公益社团的现状及面临的问题
可以预见,除了助老助残等传统、初级的志愿服务活动,依托学生和高校资源,高校公益社团正朝着更加专业化的方向迈进,从而能够为社会提供更多有价值的服务,但是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种种问题,制约着社团的可持续发展。
第一,社团人员关系松散,成员责任感不强。社团虽然有准入和退出制度,但人事关系并非强制,有些同学在入社时很有热情,参加一两次活动后兴趣减退便要求退出或者就算未退社也基本“销声匿迹”。社员开展公益活动并没有报酬,还需要占据自己的部分时间,需要具备奉献精神和责任心,很多同学责任感不强,表现较为随意,经常找各种借口逃避社团活动。
第二,社团规范化程度不够。相比起团学组织,社团的部门架构和制度建设相对欠缺。有些部门形同虚设,未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而是以个人为主体处理相关事务,这样容易因个人因素如人员更替影响社团正常运行。另外,社团准入退出制度、成员培训制度、骨干培养制度、绩效考核制度、财务管理制度、日常管理制度等不完善,对既有制度的执行状况不佳,规范化程度不够,导致社团运作容易处于一团混乱之中,造成人力、物力各项资源的浪费。社团骨干未纳入学生干部培养体系,相比班级和团学组织的学生干部,社团成员和骨干更像一支非“正规军”。
第三,社团活动形式单一,专业性及创新性不足。很多公益社团常年重复开展类似活动,活动流于形式,实际意义不大,导致出现受助对象排斥活动开展的现象,使得社团处境十分尴尬。虽然此类公益社团成员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但是由于社员主力集中在热情度高的低年级同学,人员更新快,服务缺乏长期性,活动不连续。学校专业教师往往对社团的关注度不高,社员不能定期接受专业培训,知识和技能欠缺,导致社团专业性不够。社团活动局限于常规的领域和形式,常常是一些事务性的工作,未能充分发挥社团成员的智力和潜力,社员容易出现低价值的自我评价。同时也造成了资源的浪费。社团活动创新力不足,未采取项目化运营等可持续发展模式。
第四,社团经费渠道不足。因为社团开展公益活动不收取费用,主要经费来源于学校团委和社团挂靠院系,但是社团数量众多,经费有限,学校也往往力不从心。虽然有的社团会在某些活动中得到校外企业赞助,但是数额有限且往往具备偶然性,无法保持长期供给。而资金不足又会影响活动的开展的规模及效果,社员自掏腰包先行垫付的情况时有发生,从而影响到社团成员的积极性。
第五,社团发展同学生个人成长目标结合不紧密。很多同学最初进入社团的时候是对公益活动抱有热情的,但是却由于学业、就业等各种原因不得不放弃社团活动。尤其是在社团专业同本身所学专业相差甚远的情况下,会给社员造成社团活动与自身发展毫无关系的印象,参加社团只是为了体验下公益活动,缺乏钻研的动力。以减防灾社团为例,社员以政法、经济类专业为主,经调查,社员未来就业方向基本同所学专业一致,没有人考虑以减防灾行业作为自己未来的发展道路,多数人认为社团活动与个人未来没有关系。此外,社团活动游离于高校的人才培养体系之外,官方认可度不高,导致很多大学生只是把参加社团作为调剂大学生活的方式之一。
三、高校公益社团脱困对策及可持续发展路径
第一,明确社团定位问题。首先需明确公益社团不仅仅是学生体验公益活动的平台,它的目标应该是集实践育人、公益服务与人才培养于一体,缺少任何一个方面,社团的功能都是不完整的。其次,同社会上的NGO相比,虽然高校社团在定位和功能上有所差别,但还是有很多相似之处。社团需要走出去,采取校内校外相结合的方式,在社团建设与公益活动开展上借鉴NGO的模式走规范化、专业化、社会化的道路。
第二,加强社团内部规范化建设。首先,完善的组织架构是社团做大做强的基础,需要改变指导老师或者社长直接处理大小事务的模式,实现部门化运作。社团骨干除具备所需专业知识外,还应学习科学管理的知识,设计合理的组织结构、优化配置资源要素、建立通畅的信息渠道以及加强成员队伍建设等。其次,需要建立起科学管理的各项制度,如成员准入退出制度、骨干培养制度、成员培训制度、财务管理制度、绩效考核制度、档案管理制度等。
第三,高校团组织搭建桥梁,整合其他高校及社会各方资源打造精品项目。社团发展需要各种资源,高校团委是社团的管理机构,除了提供场地和补贴之外,可以尝试建立“公益孵化基地”,建立综合平台,集专业培训、管理咨询、公益竞标、宣传推广、监管评估各项功能为一体,邀请其他高校加入,联络NGO、企业、媒体、政府部门在技术、资金、宣传、政策上扶持社团发展。为社团提供公益博览会、公益创意大赛、志愿服务广交会等大型高端活动的信息并争取参加的机会,打造高质量项目参与公益项目竞标,在争取更多发展资金的同时提升社团的专业水平。社团在开展日常基础性活动时,不应该停留在浅层次或形式化的活动上,应该做好服务的系统性规划,创新活动内容和形式,培养市场竞争意识。
第四,提高社团的“官方”认可度,建立完善的激励措施。一直以来,社团的成立和发展存在自发性和散漫性,可以通过课程化建设,将公益社团的建设纳入学校的选修课体系,利用大学丰富的教学资源开设社团组织管理、专业技能培训、项目方案设计等课程,不仅使得社团建设正规化、体系化、专业化。社员通过参与公益社团活动可以取得相应的学分,还可以大大提高社员的积极性。其次,还可以探索公益积分制,综合社员参与公益活动的次数、质量、社会评价等因素给予公益积分,同评奖评优直接挂钩。另外,将社团骨干纳入学生干部培养体系,由“野战军”变为“正规军”。目前,上海政法学院依托减防灾社团开设了减防灾试点课程,反响较好,还邀请社团参与了学校军训、社区管理等校级的官方事务,不仅扩大了社团的知名度,还提升了社员的自我认可度。
第五,对接大学生就业创业。社会对公益有着巨大的需求,公益活动也可以做成一番事业,在校大学生可以将公益社团作为平台,通过参与公益项目的立项、实施、结项,在公益活动中体验商业运作模式,培养创新能力、团队精神、市场意识和商业素养,助力大学生实现公益创业的梦想。大学生就业压力大,如果能将公益与就业创业结合在一起,公益社团的活力也将大大增强,形成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李波,李媛.《新公共管理视角下高校公益社团的运行机制研究》.《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5)
[2]陈媛.《创新性公益实践活动对高校公益社团发展的启示》.《南方论刊》,2013(5)
[3]金武州.《高校公益型学生社团长效发展机制研究:基于与NGO的比较分析》.《学校党建与思政教育》,2014(7)
[4]周小骥等.《高校学生公益类社团课程化建设初探》.《教育与教学研究》,2013(8)
[5]王梦婷.《高校公益类社团发展研究》.《商业经济》,2013(3)
[6]陈龙涛等.《构建高校学生社团与社会公益组织联合体系探析》.《杨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4(2)
[7]潘翠兰.《对高校公益型学生社团建设的思考》.《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4)
(作者单位:上海政法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