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山水》教学设计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imei521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较之以往的语文课程标准,新版课程标注准(2011年版)对小学语文阅读板块的教学要求更加全面,更加注重师生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收获的情感体验。本文选取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的一篇经典范文《桂林山水》,以收获情感体验为主要目标,加强对具体的学生、学情分析,探索更新教学设计方案。
  一、教学设计基础
  (一)教材分析
  《桂林山水》为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二篇范文。该单元范文主要以景观描写为主,包含古诗词、散文游记等丰富的文章体裁。
  教学本单元范文,应指导学生在反复诵读、品味语言的基础上,体会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不断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与向往之情。
  《桂林山水》作为一篇简短的现代写景散文,在本单元中排在《古诗词三首》之后。写景古诗词,重在引导学生体会何为“情景交融”。这一点,同样可在《桂林山水》的教学过程中实现知识技能的迁移。教师可继续引导学生学习体会“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以“情景交融”为突破口,体会作者对桂林山水的赞美与热爱之情。
  《桂林山水》一文最大的特色是排比、对比等写作手法的巧妙运用以及“危峰兀立、怪石嶙峋”等部分极具张力的词语的使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分析体会这类语句的妙处,从对语言的分析过度到对情感的体会上来。
  (二)学情分析
  四年级是小学从中年级跨入高年级的过渡年级,新版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四年级的学生在阅读上能够体验情感,展开想象,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积累语文课文中的优美词语与精彩句段。
  因此,《桂林山水》一文的教学要把握住内容概括、展开想象、体验情感、积累语句等几个关键步骤。
  本教案基于我国城市、城镇小学的课堂教学展开设计,适用性较为广泛。学生学情一般表现为:综合素质较高,表达欲较强,想象力较为丰富,但分析总结能力、情感感知能力及语言概括能力较弱。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方面要多启发,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多设问,吸引学生积极作答,一方面要具备一定的把控能力,将教学过程控制在不脱离文本、不脱离教材、不脱离语文教学的范畴,在分析、概括、表达等学生素质亟待提升的关键环节,细心把控,耐心引导,循循善诱,逐渐达到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积淀。
  (三)教学内容选取
  基于上述对《桂林山水》一文的分析,除去第一课时涉及到的基础的字词疏通、文章段落分层、文章内容概括总结、部分文学常识的介绍之外,本教案将教学内容的重点聚焦到“词语、手法、感情”三大方面。引导学生通过对印象深刻的“词语”和“写作手法”进行分析,深入体会和感受作者想要表达的“赞美”与“热爱”两种主要的感情,达到“由语言进入情感”的核心课堂环节的设计目的,从而丰富教学过程中师生的情感体验。
  教学课时设计:两课时。第一课时,基础知识梳理,初步感知;第二课时,体会、品位文章语言与情感,深入了解文章思想内涵。本教案重点对第二课时教学过程进行展开。
  (四)教学方法选取
  其一,在使用新媒体等教学工具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不能过早地进行照片、视频的直接展示,以免破坏学生的想象能力与感知体验。
  其二,采取“总—分”的課堂教学设计,把控课堂走向。直接给予学生答案——文章表达了作者对桂林山水的赞美与热爱,让同学们为答案寻找论据——结合文中自己印象深刻的词语或表达手法,找出到底哪里表现了赞美,哪里表现了热爱。
  其三,反问、设问等手法交叉运用,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二、教学设计方案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方面要求学习与掌握重点字词语音的、了解基础文学常识,积累优美词句;过程与方法方面要求展开想象、体验感情、表达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要求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与向往之情。
  教学重点:带领学生学习掌握字、词、语音、文学常识等基础知识;引导学生赏析与品位文章的用词与手法;启发学生不断展开想象、获得文学情感体验。
  教学难点:启发学生不断展开想象、获得文学情感体验;掌控课堂的语文教学走向,防止变成“满堂闹”,语文课变成“地理课”、“实践活动课”。
  教学过程:
  1.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结尾时,不少同学都说从这篇文章中看出了作者对桂林山水的赞美与热爱之情。可是具体体现在文章中的哪些地方呢?
  2.设问。
  老师会为大家朗读一遍课文,在这个过程中,同学们边听边思考一个问题,文中到底哪里表现了作者对桂林山水的赞美和热爱之情呢?
  老师希望同学们用铅笔在文中划出自己印象深刻的语句,朗诵完毕,老师会请几位同学交流发言。
  老师进行范读,同学们思考。
  3.交流与引导。
  (1)学生交流,体会作者思想感情
  你说从这句话看出了作者的赞美与热爱之情,那么作者在这句话里赞美了桂林山水的哪些景色呢?这个景色有什么特点?为了描写出这些特点,作者运用了哪些写作手法?通过这些手法,更加突出了作者的什么情感?
  教师根据学生分享的句子,引导学生通过情感——景色——特点——手法——情感的路线,灵活展开教学,将景物特点的分析以及写作手法的运用作为辅助与过程略为淡化,将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逐步收拢到师生阅读的情感体验中来。
  (2)教师引导,丰富自我情感体验
  刚才同学们通过分享、鉴赏语句,体会了作者对桂林山水独特的赞美和热爱之情。那么,老师想请大家思考一个问题,这个广袤的世界上,未必就没有比桂林更好的山,未必就没有比桂林更清的水,可是作者偏偏就是最喜欢桂林的山水,是为什么呢?
  老师觉得,可能是作者在桂林游览期间发生了难以忘怀的际遇,或者因为其他的人和事对桂林山水产生了特殊的感情。那么有没有同学愿意简单地跟大家分享一处你印象最深刻的景色,并跟大家讲讲这景色背后的故事和情感呢?
  刚刚两位同学都分析了自己最爱的景色以及自己喜爱它原因,这也就是我们在上一单元学习的写景状物的诗词中最经典的情景交融写作手法。
  以后,大家再遇到类似的写景诗词、写景散文需要鉴赏时,要从情景交融的角度,理解景物被作者赋予的特殊意义,才能更好地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记住了吗?
  4.作业布置:写一段200字的短文,描写你印象最深刻的一处景色,并讲出这处景色与你的故事,表达你的情感。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人们的教育意识逐渐提高,因此对于基础教育的关注程度也逐渐提高。语文是众多基础学科中最为重要的,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还可以使得学生对于中国的传统文化有充分的了解。因此,在语文的教学中,尤其是小学语文教学,一定要注重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实现素质教育。小学阶段是学生识字、理解的基础阶段,在这个阶段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对今后语文学科的学习和其他学科的理解都有很
期刊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新媒体的呈现方式日益多样化,而信息传播的途径与速度也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这对整个广播电台新闻记者的信息采编提出了更高的挑战。因此,需要新闻记者不断的提升自我的采访技巧。  【关键词】:新时期;新闻记者;采访;技巧;策略  一、引言  隨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新媒体的呈现方式日益多样化,而信息传播的途径与速度也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使得整个社会对新闻媒体的质量标准有了更高的要
期刊
【摘要】:教学工作应该是由全员进行决定的,要想做到良好的教学质量就必须有一个完整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来进行管理调控,又因为教学工作是一个全过程中逐渐建立起来的,所以教学质量的形成过程也是要在整个全过程中去考虑。从而建立一个全员参与,科学合理的教学质量管理体系。也就是在现如今这个教学质量不够完善的时期,本文将会就本科高校的相关教学质量管理体系以及整体的运行机制进行一个全面的讨论和研究,力求找出问题所在
期刊
【摘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上的“手机控”现象频繁出现,对思政教师的教学有很大的冲击,如何提升思政课的“抬头率”并正确引导学生合理利用手机功能是我们需要解决的一大难题。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智能手机;正确运用  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重要阵地,也是树立社会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立德树人的核心
期刊
【摘要】:声画结合是纪录片独有的艺术魅力,他可以为人类视觉提供最直观的形象,也可以为人类听觉提供想象,联想,情感等手段所形成的内心视像。解说词不是可以进行独立阅读的文学作品,也不是一般的工作总结或发言报告,它必须始终依赖于画面,在与画面的有机配合中发挥其作用。本文主要就纪录片解说词与画面的关系及解说词的功能作用作具体阐述。  【关键词】:解说词;纪录片;画面关系;重要作用  1解说词的谋篇与布局 
期刊
【摘要】:经过不断地更新教学方法和教学的理念,在美术教学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依然发现了很多的问题,比如学生不够重视这一学科,教师的教学思维存在局限性等等。  【关键词】:高中美术;教学思路;策略  引言  美术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艺术是一门以直观形象感人的视觉艺术,其主要是以艺术作品为载体,在作品中实现教学目标。高中美术是学生接触的美术学习的最初阶段,高中
期刊
【摘要】:中国地大物博,属于多民族融合国家,民族民俗文化丰富。侗戏便是侗族人民在长期劳动生活中创造出的艺术形式,已逐渐发展为我国民间戏曲重要戏种之一,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研究侗戏起源与发展历程对促进我国民间艺术发扬与传承有重要意义。本文将针对侗戏的起源及发展历程展开探讨。  【关键词】:民间艺术;戏曲;侗戏;起源;发展历程  1 引言  侗戏是侗族文明重要组成
期刊
教学片段:  一、整体观察,初步感知。  1、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节日期间公园、街道到处张灯结彩,彩旗招展。增添了节日的喜庆气氛。(出示教材30页场景图)  师:这是其中的一个美丽场景,我们一起看这一幅图,说一说图中有什么?(生:盆花、彩灯、彩旗),再仔细观察,你还能发现什么? (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和同桌交流,最后组织学生汇报。生:彩灯是按红紫绿紫四个为一组排下去的、彩旗是按红红黄黄四面为一
期刊
尚“奇”的美学观念在晚明可谓风靡一时,各个艺术文化领域都表现的淋漓尽致,书法领域也同样如此。不论是董其昌所提倡的“生”,还是傅山所鼓吹的“丑拙”,其都具有“奇”的特质。明末清初的大幅行草立轴作品往往追求一种跌宕多姿的气势,徐渭的奔放旷达、倪元璐的奇崛姿肆、王铎的飞腾跳掷,奇崛多变是他们表现的共同手段,往往出人意料之外,各有意造,以此来强化作品的形式感。而这种形式感是在强烈的对比关系中所产生。  蔡
期刊
小时候,我的邻居大伯是一名木匠,在我的记忆里,他总是不停的在家里精心打磨桌子、凳子。那也是我记忆深处欢乐的一段时光,因为我总喜欢去他那里,所以大伯会把剩下的残料积木给我当玩具,我也会每天在那些剩余的残料里乐此不疲的玩耍。  如今,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很多老工艺和老工匠逐渐淡出了我们的日常生活,各式各样不同材料新奇的家具涌现市场,虽外表好看,但用不了几年就会出现脱皮、裂纹的问题。大伯也已经不做木匠很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