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英语教学需要正确的理论指导。根据语言学的研究成果,初中英语教学应该着重于交际能力的培养,听说能力要先行,克服母语障碍以及加大词汇方面的积累。
【关键词】英语教学;交际能力; 听说;母语障碍;词汇
第二语言的学习成功与否与认知因素和社会因素相关。社会因素包括自然环境、课堂环境和社区环境。课堂环境是一种与其他社会生活隔离的、有计划的环境。课堂是最主要的学习环境,学生的学习依赖于课堂上发生的一切[1],其中教师是关键,因为学生要从老师那里学到第二语言。因此,教师的教学活动对学生学习英语起到重要作用,对学习成果具有重要影响。教师的角色跟以前大不相同。教师不再仅仅是知识的提供者;教师应该决定教学内容;设计教学任务并选择和发展教学适合他的学生的材料。因此,教师要具备足够的外语水平,能够理解课程的目的,懂得不止有一种正确的实现方法,能够辨别学习者的需要,能够评估和改编或设计材料,能够调配教学内容和适合自己班级状况的教学途径[2]。如果老师的教学方法不恰当,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就目前中国学生英语水平来说,英语教学依然存在一些误区,有待于进一步改进。笔者认为,可以从语言学中借鉴一些正确的理论,进而创造性的运用到英语教学中,提高英语教学水平。
一、英语教学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
语言是系统符号,是以语音为物质外壳,以语义为意义内容的,音义结合的词汇建筑材料和语法组织规律的体系。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进行思维和传递信息的工具,是人类保存认识成果的载体[3][。从对语言的最基本的定义中,可以认为语言是为交流服务的工具,而掌握一种工具最有效的方法莫过于不断地使用它。传统的灌输教学中教师紧紧的跟随课本,强调语法,阅读和写作。中国的学生最希望老师注重英语功能性应用[4]。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应该以学生有效的掌握这种语言工具为出发点和归宿。也就是说,一切的教学活动应该围绕提高学生使用英语交流的能力为主,英语交际能力更准确的体现了学生的实际水平。
70年代在社会语言学和心里语言学基础上产生的交际学认为,学生用语言进行交际活动是受情景制约的,学生感知情景、产生意念,用语言表达意念、才能进行交际活动[5]。在英语教学中,并不是所有的语言都与当前生活相关联,因此,摆在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创设情景模式,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使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语言实践,激发他们潜在的能力,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因此在训练过程中,不要过多地做语言形式的练习,要使语言与语义相联系;要使语言技能发展成灵活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
创设情景模式,既生动又直观,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应该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尤其在教学中的情景模式通过体态语言可以加深学生对话语的理解,有助于被感知的语言材料进入长时记忆,从而增强认知效果[6]。在教学情景模式中,教师可随时观察学生的表现,了解他们对语言知识、表演技能和话语能力等的综合学习效果,根据实时信息及时做出调控。这就要求老师具备更高的语言素质,更多时候要求老师能够独创情景,为同学提供更生动有效的课堂环境。无论何种模式,老师在初学语言的学习者面前都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这一点绝对不能忽视。
二、英语学习的关键是听和说
日常生活中存在这样一些人,他们可能不认识也不会书写自己的母语,但是他们照常可以无障碍的与人交流。这种现象说明听说能力在交流中占有决定性的作用,听说是交流的基础,是必要条件。因此,在教学中应该把听说能力的培养放在首位。这样的好处有三点:第一,避免"哑巴英语";第二,有助于语感的培养;第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然而,强调听说的重要性并不意味着读写能力可以忽视,二者相辅相成。听说是读写的基础和前提,听说能力的提高会带动读写能力的进步。
在掌握第二语言的过程中, "说"似乎是最难发展的技巧。Bailey认为以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成年学习者说英语会尤其困难,因为说不同于读和写,它的发生具有"实时性"[7]。现代教学方法中的全身反应法认为语言理解应该先于表达,听说应该先于读写。它的特点是要求学生按照使用目标语给出的指令做出身体的反应,以达到强化记忆的效果目的[8]。全身反应法适合第二语言学习的早期阶段,对于处于英语学习的初级阶段的初中学生来说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提高听说能力的手段除了全身反应法以外,还有很多其他的形式,例如,自编对话表演,组织英语讲演、英语竞猜等活动。这些活动能极大地锻炼学生,从而也带动全体学生,产生"滚雪球"的效应。
英语听说水平与文化密不可分。文化差异是一种资源,而不仅仅是需要克服的障碍[9]。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随时穿插西方文化的讲解,让学生在实际运用中了解两种文化的差异之处,进而掌握大量的西方社交文化知识。通过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让学生不仅会听会说,而且要听说得得体。这就是听说的高境界,也是对教师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学习者要克服母语障碍
第一语言的习得者一般为认知能力尚未发展成熟的儿童,在自然语境中习得的,是本能的活动。第二语言的习得者一般为具有很高智力水平的青少年或成人,通过课堂正式教学,有意识的习得的。儿童习得第一语言时的劣势是认知能力尚未发展成熟;优势是没有任何语言先入为主。与之相反,第二语言的习得者的优势是具备了很高的智力水平,能够比较容易地概括和掌握第二语言的规则,并运用这些规则来指导自己的习得;劣势是已经具备的母语知识会影响第二语言的学习,即母语障碍[10]。母语障碍实际上是第二语言思维的问题。因为第二语言的习得者有了第一语言,可以用第一语言思维,所以会很难再用其他的语言去思维。
马克思在谈到学习外语时特别强调忘掉自己的母语,可见第一语言的习得确会为其它语言的学习带来障碍。而事实上完全忘记自己的母语是不可能的。马克思能够学习二十多种外语,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这些外语与他的母语--德语一样,属于印欧语系。两种语言之间的相似程度决定着第二语言学习的速度,两种语言之间在句法、词汇以及语音系统方面的相似程度越高,学习第二语言的速度越快[11]。汉语属于汉藏语系,英语属于印欧语系,两种语系相差很远,这就加大了中国学生学习英语的难度。可见,中国学生学不好英语也有其客观原因。
另外,思维方式也是影响第二语言习得者的一个重要因素。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具有语言天分的人,他们说英语的时候能够很自然的排除汉语的强烈干扰,其实这主要是由于他们的思维方式决定的。思维方式分为图像式和语言型。思维方式是语言型的人看到英语首先会翻译成汉语去理解,而思维方式是图像式的不必经过翻译成母语这个过程,而脱口而出。这种思维方式的差别还体现在阅读速度上,语言型思维的人只能阅读比较简单的文章,遇到复杂一些的文章阅读速度明显减慢,而图像式思维的人就不存在这种情况。
要尽量减少母语障碍对第二语习得者的影响可以从影响因素着手。构建理想外语学习环境。在自然、真实的环境中,有助于学生的注意力从语言形式转移到信息沟通上。加大外语接触量和练习量,可理解性语言的输入是语言习得的关键。通过大量的输入使外语的使用达到自动化,以抵抗已达自动化的母语。改错要适可而止,不易见错就改,过度改错的最大坏处是挫伤学习积极性[12]。
综上所述,第二语言的习得要争取克服第一语言的障碍,早点建立图像式思维,摆脱第一语言的束缚。
四、学习过程中要注重词汇的积累
熟练应用一门语言的前提是掌握该语言的基本词汇,所以对第二语言学习者来说掌握必要的词汇很重要的。由于语系的差别,英语词汇对中国的学生具有较大的难度。词汇属性复杂,要真正掌握一个词汇必须掌握它的意义、发音、书写形式、语体风格、情态色彩、与其他词的语义关联、语法属性等。由于人的记忆机制和能力的限制,即使教师可以一次把一个词的方方面面都讲清楚,学习者也不可能一次理解学会,尤其对于处在英语学习的初期阶段的初中学生根本无法做到。鉴于这方面的原因,教师,可以设计不同的语境让词汇多次出现,让学生一次次"地部分学习"和逐步积累,最后达到真正掌握。
小结
教学实践要更多地接受理论的指导,才能取得实质性的进展。好的英语教学方法应该建立在对英语自身的特点和学习规律的深刻了解之上。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首先要考虑教学目标,不同的教学目标要求相应地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教育教学观念是制约教师教育教学行为的重要因素,对教学有着极大的影响。第二语言的学习是一个艰苦的过程,作为教学工程中的重要角色--教师在学习过程中极其重要。教师首先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抛弃不正确的观念,用正确的先进的理论指导教学工作,努力给学生创设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方式和学习习惯。这是我国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和客观要求,也是提高学生英语水平的根本途径。
【参考文献】
[1] Wang, Y.-h., et al. Data mining for adaptive learning sequence in English language instruction. Expert Systems with Applications (2008),doi:10.1016/j.eswa.2008.09.008
[2]Martin Wedell. Developing a capacity to make "English for Everyone"worthwhile: Reconsidering outcomes and how to start achieving them[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2008 (28) 628-639
[3]叶蛮声,徐通锵.语言学纲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4] Nunan, D., 2003. The impact of English as a global language on educational policies and practices in the Asia-Pacific region.TESOL Quarterly. 37(4), 589-613.
[5]刘运清. Act教学模式初探[J]. 中国教育学刊.1999, (5): 58-50
[6]张凡. 变被动机械学习为主动创新学习的几点思考[J]. 教育探索. 2004, 151(1):13-13
[7]Erdoan Bada , Bilal Genc. Pausing preceding and following to in to-infinitives: A study with implications to reading and speaking skills in ELT[J]. Journal of Pragmatics. 2008 (40): 1939-1949
[8]叶丽芳.TPR全身反应法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教育科学:教学参考.2006,(2):17-17
[9]鲁曙明,姬建国等.应用语言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10]裴晓真.第一与第二语言的习得差异对英语教学的启示[J].当代教育科学. 2004(19):57-58
[11]斯坦伯格,西瑞尼.心理语言学导论[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社公司北京公司.2007
[12]刘泽海.母语与第二语言习得研究[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8, 28(6): 100-101
作者简介:戴旭(1972--),男,湖南郴州人,中学一级教师,本科,研究方向:初中英语的教学与研究
【关键词】英语教学;交际能力; 听说;母语障碍;词汇
第二语言的学习成功与否与认知因素和社会因素相关。社会因素包括自然环境、课堂环境和社区环境。课堂环境是一种与其他社会生活隔离的、有计划的环境。课堂是最主要的学习环境,学生的学习依赖于课堂上发生的一切[1],其中教师是关键,因为学生要从老师那里学到第二语言。因此,教师的教学活动对学生学习英语起到重要作用,对学习成果具有重要影响。教师的角色跟以前大不相同。教师不再仅仅是知识的提供者;教师应该决定教学内容;设计教学任务并选择和发展教学适合他的学生的材料。因此,教师要具备足够的外语水平,能够理解课程的目的,懂得不止有一种正确的实现方法,能够辨别学习者的需要,能够评估和改编或设计材料,能够调配教学内容和适合自己班级状况的教学途径[2]。如果老师的教学方法不恰当,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就目前中国学生英语水平来说,英语教学依然存在一些误区,有待于进一步改进。笔者认为,可以从语言学中借鉴一些正确的理论,进而创造性的运用到英语教学中,提高英语教学水平。
一、英语教学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
语言是系统符号,是以语音为物质外壳,以语义为意义内容的,音义结合的词汇建筑材料和语法组织规律的体系。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进行思维和传递信息的工具,是人类保存认识成果的载体[3][。从对语言的最基本的定义中,可以认为语言是为交流服务的工具,而掌握一种工具最有效的方法莫过于不断地使用它。传统的灌输教学中教师紧紧的跟随课本,强调语法,阅读和写作。中国的学生最希望老师注重英语功能性应用[4]。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应该以学生有效的掌握这种语言工具为出发点和归宿。也就是说,一切的教学活动应该围绕提高学生使用英语交流的能力为主,英语交际能力更准确的体现了学生的实际水平。
70年代在社会语言学和心里语言学基础上产生的交际学认为,学生用语言进行交际活动是受情景制约的,学生感知情景、产生意念,用语言表达意念、才能进行交际活动[5]。在英语教学中,并不是所有的语言都与当前生活相关联,因此,摆在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创设情景模式,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使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语言实践,激发他们潜在的能力,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因此在训练过程中,不要过多地做语言形式的练习,要使语言与语义相联系;要使语言技能发展成灵活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
创设情景模式,既生动又直观,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应该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尤其在教学中的情景模式通过体态语言可以加深学生对话语的理解,有助于被感知的语言材料进入长时记忆,从而增强认知效果[6]。在教学情景模式中,教师可随时观察学生的表现,了解他们对语言知识、表演技能和话语能力等的综合学习效果,根据实时信息及时做出调控。这就要求老师具备更高的语言素质,更多时候要求老师能够独创情景,为同学提供更生动有效的课堂环境。无论何种模式,老师在初学语言的学习者面前都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这一点绝对不能忽视。
二、英语学习的关键是听和说
日常生活中存在这样一些人,他们可能不认识也不会书写自己的母语,但是他们照常可以无障碍的与人交流。这种现象说明听说能力在交流中占有决定性的作用,听说是交流的基础,是必要条件。因此,在教学中应该把听说能力的培养放在首位。这样的好处有三点:第一,避免"哑巴英语";第二,有助于语感的培养;第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然而,强调听说的重要性并不意味着读写能力可以忽视,二者相辅相成。听说是读写的基础和前提,听说能力的提高会带动读写能力的进步。
在掌握第二语言的过程中, "说"似乎是最难发展的技巧。Bailey认为以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成年学习者说英语会尤其困难,因为说不同于读和写,它的发生具有"实时性"[7]。现代教学方法中的全身反应法认为语言理解应该先于表达,听说应该先于读写。它的特点是要求学生按照使用目标语给出的指令做出身体的反应,以达到强化记忆的效果目的[8]。全身反应法适合第二语言学习的早期阶段,对于处于英语学习的初级阶段的初中学生来说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提高听说能力的手段除了全身反应法以外,还有很多其他的形式,例如,自编对话表演,组织英语讲演、英语竞猜等活动。这些活动能极大地锻炼学生,从而也带动全体学生,产生"滚雪球"的效应。
英语听说水平与文化密不可分。文化差异是一种资源,而不仅仅是需要克服的障碍[9]。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随时穿插西方文化的讲解,让学生在实际运用中了解两种文化的差异之处,进而掌握大量的西方社交文化知识。通过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让学生不仅会听会说,而且要听说得得体。这就是听说的高境界,也是对教师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学习者要克服母语障碍
第一语言的习得者一般为认知能力尚未发展成熟的儿童,在自然语境中习得的,是本能的活动。第二语言的习得者一般为具有很高智力水平的青少年或成人,通过课堂正式教学,有意识的习得的。儿童习得第一语言时的劣势是认知能力尚未发展成熟;优势是没有任何语言先入为主。与之相反,第二语言的习得者的优势是具备了很高的智力水平,能够比较容易地概括和掌握第二语言的规则,并运用这些规则来指导自己的习得;劣势是已经具备的母语知识会影响第二语言的学习,即母语障碍[10]。母语障碍实际上是第二语言思维的问题。因为第二语言的习得者有了第一语言,可以用第一语言思维,所以会很难再用其他的语言去思维。
马克思在谈到学习外语时特别强调忘掉自己的母语,可见第一语言的习得确会为其它语言的学习带来障碍。而事实上完全忘记自己的母语是不可能的。马克思能够学习二十多种外语,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这些外语与他的母语--德语一样,属于印欧语系。两种语言之间的相似程度决定着第二语言学习的速度,两种语言之间在句法、词汇以及语音系统方面的相似程度越高,学习第二语言的速度越快[11]。汉语属于汉藏语系,英语属于印欧语系,两种语系相差很远,这就加大了中国学生学习英语的难度。可见,中国学生学不好英语也有其客观原因。
另外,思维方式也是影响第二语言习得者的一个重要因素。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具有语言天分的人,他们说英语的时候能够很自然的排除汉语的强烈干扰,其实这主要是由于他们的思维方式决定的。思维方式分为图像式和语言型。思维方式是语言型的人看到英语首先会翻译成汉语去理解,而思维方式是图像式的不必经过翻译成母语这个过程,而脱口而出。这种思维方式的差别还体现在阅读速度上,语言型思维的人只能阅读比较简单的文章,遇到复杂一些的文章阅读速度明显减慢,而图像式思维的人就不存在这种情况。
要尽量减少母语障碍对第二语习得者的影响可以从影响因素着手。构建理想外语学习环境。在自然、真实的环境中,有助于学生的注意力从语言形式转移到信息沟通上。加大外语接触量和练习量,可理解性语言的输入是语言习得的关键。通过大量的输入使外语的使用达到自动化,以抵抗已达自动化的母语。改错要适可而止,不易见错就改,过度改错的最大坏处是挫伤学习积极性[12]。
综上所述,第二语言的习得要争取克服第一语言的障碍,早点建立图像式思维,摆脱第一语言的束缚。
四、学习过程中要注重词汇的积累
熟练应用一门语言的前提是掌握该语言的基本词汇,所以对第二语言学习者来说掌握必要的词汇很重要的。由于语系的差别,英语词汇对中国的学生具有较大的难度。词汇属性复杂,要真正掌握一个词汇必须掌握它的意义、发音、书写形式、语体风格、情态色彩、与其他词的语义关联、语法属性等。由于人的记忆机制和能力的限制,即使教师可以一次把一个词的方方面面都讲清楚,学习者也不可能一次理解学会,尤其对于处在英语学习的初期阶段的初中学生根本无法做到。鉴于这方面的原因,教师,可以设计不同的语境让词汇多次出现,让学生一次次"地部分学习"和逐步积累,最后达到真正掌握。
小结
教学实践要更多地接受理论的指导,才能取得实质性的进展。好的英语教学方法应该建立在对英语自身的特点和学习规律的深刻了解之上。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首先要考虑教学目标,不同的教学目标要求相应地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教育教学观念是制约教师教育教学行为的重要因素,对教学有着极大的影响。第二语言的学习是一个艰苦的过程,作为教学工程中的重要角色--教师在学习过程中极其重要。教师首先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抛弃不正确的观念,用正确的先进的理论指导教学工作,努力给学生创设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方式和学习习惯。这是我国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和客观要求,也是提高学生英语水平的根本途径。
【参考文献】
[1] Wang, Y.-h., et al. Data mining for adaptive learning sequence in English language instruction. Expert Systems with Applications (2008),doi:10.1016/j.eswa.2008.09.008
[2]Martin Wedell. Developing a capacity to make "English for Everyone"worthwhile: Reconsidering outcomes and how to start achieving them[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2008 (28) 628-639
[3]叶蛮声,徐通锵.语言学纲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4] Nunan, D., 2003. The impact of English as a global language on educational policies and practices in the Asia-Pacific region.TESOL Quarterly. 37(4), 589-613.
[5]刘运清. Act教学模式初探[J]. 中国教育学刊.1999, (5): 58-50
[6]张凡. 变被动机械学习为主动创新学习的几点思考[J]. 教育探索. 2004, 151(1):13-13
[7]Erdoan Bada , Bilal Genc. Pausing preceding and following to in to-infinitives: A study with implications to reading and speaking skills in ELT[J]. Journal of Pragmatics. 2008 (40): 1939-1949
[8]叶丽芳.TPR全身反应法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教育科学:教学参考.2006,(2):17-17
[9]鲁曙明,姬建国等.应用语言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10]裴晓真.第一与第二语言的习得差异对英语教学的启示[J].当代教育科学. 2004(19):57-58
[11]斯坦伯格,西瑞尼.心理语言学导论[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社公司北京公司.2007
[12]刘泽海.母语与第二语言习得研究[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8, 28(6): 100-101
作者简介:戴旭(1972--),男,湖南郴州人,中学一级教师,本科,研究方向:初中英语的教学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