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祝福》中说:“一边的对联已经脱落,松松的卷了放在长桌上,一边的还在,道是‘事理通达心气和平’。”已经脱落的一边的对联,小说中没有说,是什么呢?
鲁迅先生创作小说“力避行文的唠叨,只要觉得够将意思传给别人了,就宁可什么陪衬拖带也没有”,在《〈呐喊〉自序》中又说“既然是呐喊,则当然须听将令的了,所以我往往不恤用了曲笔,在《药》的瑜儿的坟上平空添了一个花环”。由此看来,出现的这副对联,恰似“添了一个花环”一般而藏有深意。鲁迅创作经验告诉我们:他的小说和诗歌多是形象思维的生动产物。像这里“脱落”“松松的卷了放在长桌上”“一边的还在”对联,就是形象思维营造的一个精美的细节意象,是他内心冲动所获得的最充分的表现。
诗人庞德说:“一个意象就是在一刹那时间里呈现理智和情感的复合物的东西。”可以说这个细节意象既蕴涵作者的情感诉求,更经由其理智的精心过滤。
若问已经脱落的一边的对联是什么,就必须知道“事理通达心气和平”的出处。检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的《论语·季氏》得知:朱熹对“不学诗,无以言”的注解是“事理通达,而心气和平,故能言”,对“不学礼,无以立”的注解是“品节详明,而德性坚定,故能立”。据此,“已经脱落”的“一边的对联”应该是“品节详明德性坚定”。根据对联“仄起平收”的规则,“品节详明德性坚定”应是上联,而“事理通达心气和平”是下联。
鲁迅先生为何选这样一副对联?又“一边的上联已经脱落,松松的卷了放在长桌上”?
书房一般是读书人精神的栖息地,同时也会打上时代思想文化的烙印。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封建卫道士的书房就是存储封建精英文化的地方。因此,这副对联也可算得上是封建思想的集中概括和表现。因为它宣扬的是理学家立身处世的标准,意思是理解了孔孟之道,待人接物就能通情达理、心平气和了。
近代史告诉我们,辛亥革命虽然并未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封建思想、封建势力仍然压迫着下层百姓,尤其是妇女,但它却结束了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统治。“五四”运动高举“民主与科学”的旗帜,喊出“打倒封建礼教”的口号,以彻底反帝反封建为己任,妇女解放也成为思想解放、社会解放的重要内容。在此背景下,封建思想的坚决捍卫者鲁四老爷的书房定然会显得有几分凌乱。而艺术上讲究对称、平衡的对联,此时一边的“已经脱落”,意味着在辛亥革命的炮声中,封建思想开始出现不平衡了,动摇了;“五四”阵阵的口号声,虽未使“书房”轰然倒塌,却也使其呈现明显的倾斜之势。
让上联“品节祥明德行坚定”脱落,首先是表明作者对“品行贞节”的态度。鲁迅一向痛恶封建思想封建礼教,同情劳动妇女。在《我之节烈观》中写道:“节烈很难很苦,既不利人,又不利己。……要除去世上害己害人的昏迷和强暴。……要除去制造并赏玩别人苦痛的昏迷和强暴。”1924年前后,鲁迅写了大量的文章抨击束缚妇女的封建伦理道德。有一篇是《论雷峰塔的倒掉》:法海禅师躲在蟹壳里,白蛇娘娘压在塔底下。“莫非他造塔的时候,竟没有想到塔是终究要倒的?活该!”“雷峰塔”倒掉后人们都拍手叫好。小说中脱落的上联也像“雷峰塔”的倒掉一样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上联“脱落”也暗示着祥林嫂命运,衬托人物性格,展示故事情节。随着上联的脱落,鲁镇也开始出现了不祥和的事,祥林嫂悲惨的死就是很好的证明。同时,鲁四老爷与人为善的德行也不坚定了,他逐渐变得冷酷、自私、伪善。在得知祥林嫂死的消息后,他不仅没有施舍同情,反而骂她为“谬种”。所以“脱落”的品节恰恰是鲁四老爷所严重缺失的品性。
上联既然脱落,为何要“松松的卷了放在长桌上”?因为“呐喊中彷徨,在彷徨中呐喊”的鲁迅,这一时期基本上还是一个革命民主主义者,还不可能用马克思主义来分析观察社会,对革命前途时常感到迷茫,而小说集《彷徨》就反映了其时忧愤的心情。反映在作品中,辛亥革命以后,帝制政权虽被推翻,但取而代之的却是地主阶级军阀官僚的统治,封建社会的基础并没有被彻底摧毁。如果封建势力卷土重来,那么这“松松卷放”的上联,就像假洋鬼子“革命”之时盘在头顶的“辫子”,很有可能被封建士大夫再次挂到原来的位置上。如果革命成功,这对联便会被革命者扔进历史的垃圾篓里。
“呜呼,我说不出话”的鲁迅,要让“事理通达心气和平”这联诉说什么呢?
鲁四老爷是一个讲理学的老监生,他的书房装饰自然要体现出他自己的人格修养、道德追求,因此在书房里挂这副对联是合乎情理的。但时至新年,早已脱落的对联仍“松松的卷了”放在那里没有挂上去,就不那么合情合理了。事实上,在鲁四老爷眼里,理学家的自我修养只是个幌子,对联也就只是这么“挂一挂”充个门面,并没有想经常去看它,更不打算践行上面的标准,因此他并不将脱落的对联放在心上。另外,他标榜“事理通达心气和平”,现实中他既不通情,也不达理,相反他是一个地道的封建礼教的守护者。他自私伪善,冷酷无情。对祥林嫂的寡妇身份,他不是皱眉,就是满口的“可恶”;对祥林嫂的离家出逃,他深恶痛绝,甚至把祝福时分惨死街头的祥林嫂骂成“谬种”;他轻视、打击、摧残祥林嫂,迫使祥林嫂一步步走向死亡。如果联系脱落的上联“品节详明德行坚定”,我们就更能深刻地体会到这一细节是对鲁四老爷极端虚伪的揭露和讽刺。“透过一副残缺的对联,一个旧礼教的化身,一个假道学先生,便栩栩如生呼之欲出了。”(印文权《含蓄蕴藉耐人寻味——对<祝福>中残缺对联的理解》《语文报·高一版》727期)
电视剧《走向共和》中孙中山说:“四书荼毒生灵,五经钝化人心,三纲生产奴才,五常捆绑性情,这是文化之病。”因此,透过“事理通达心气和平”,我们可以感受到封建礼教对广大国民精神的麻醉与毒害。
祥林嫂,一个勤劳、质朴的农村妇女,与中国广大农民一样,她对生活的要求并不高,基本停留在生存的层次上,但就是这样一个可怜的要求,也被封建礼教和冷漠的社会拒绝了。更为可悲的是,“想做奴隶而不得”的祥林嫂,为了心气和平,“我真傻,真的”反复沉痛自责而不能;为了心气和平,花十二千大钱到土地庙里捐一条门槛,当作替身,给千人踏万人跨,救赎这一世的罪名而不通。一生顺从礼教,到头来却被封建礼教活活吞噬;受尽“事理通达心气和平”迫害,却又自觉不自觉地去维护封建礼教与迷信。对联,实际上揭示了祥林嫂人生悲剧产生的社会原因,即当时社会浓厚的封建思想和森严的道德礼教。
经典阐释者们认为,经典的每一字、每一句后面都有重大的政治和道德的含义与历史事实的依据。这就需要读者细读经典,找出这些依据,阐发这种意义。因此,细读这副对联的描写,从中窥见人物的性格特点及人物生活的典型环境。这一个环境描写的细节意象,正如孙绍振教授所言,表层意象虽一望而知,但其潜在的情志却含蓄隽永耐人寻味。
李晓奎,语文教研员,现居江苏邳州。责任编校:左晓光
鲁迅先生创作小说“力避行文的唠叨,只要觉得够将意思传给别人了,就宁可什么陪衬拖带也没有”,在《〈呐喊〉自序》中又说“既然是呐喊,则当然须听将令的了,所以我往往不恤用了曲笔,在《药》的瑜儿的坟上平空添了一个花环”。由此看来,出现的这副对联,恰似“添了一个花环”一般而藏有深意。鲁迅创作经验告诉我们:他的小说和诗歌多是形象思维的生动产物。像这里“脱落”“松松的卷了放在长桌上”“一边的还在”对联,就是形象思维营造的一个精美的细节意象,是他内心冲动所获得的最充分的表现。
诗人庞德说:“一个意象就是在一刹那时间里呈现理智和情感的复合物的东西。”可以说这个细节意象既蕴涵作者的情感诉求,更经由其理智的精心过滤。
若问已经脱落的一边的对联是什么,就必须知道“事理通达心气和平”的出处。检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的《论语·季氏》得知:朱熹对“不学诗,无以言”的注解是“事理通达,而心气和平,故能言”,对“不学礼,无以立”的注解是“品节详明,而德性坚定,故能立”。据此,“已经脱落”的“一边的对联”应该是“品节详明德性坚定”。根据对联“仄起平收”的规则,“品节详明德性坚定”应是上联,而“事理通达心气和平”是下联。
鲁迅先生为何选这样一副对联?又“一边的上联已经脱落,松松的卷了放在长桌上”?
书房一般是读书人精神的栖息地,同时也会打上时代思想文化的烙印。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封建卫道士的书房就是存储封建精英文化的地方。因此,这副对联也可算得上是封建思想的集中概括和表现。因为它宣扬的是理学家立身处世的标准,意思是理解了孔孟之道,待人接物就能通情达理、心平气和了。
近代史告诉我们,辛亥革命虽然并未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封建思想、封建势力仍然压迫着下层百姓,尤其是妇女,但它却结束了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统治。“五四”运动高举“民主与科学”的旗帜,喊出“打倒封建礼教”的口号,以彻底反帝反封建为己任,妇女解放也成为思想解放、社会解放的重要内容。在此背景下,封建思想的坚决捍卫者鲁四老爷的书房定然会显得有几分凌乱。而艺术上讲究对称、平衡的对联,此时一边的“已经脱落”,意味着在辛亥革命的炮声中,封建思想开始出现不平衡了,动摇了;“五四”阵阵的口号声,虽未使“书房”轰然倒塌,却也使其呈现明显的倾斜之势。
让上联“品节祥明德行坚定”脱落,首先是表明作者对“品行贞节”的态度。鲁迅一向痛恶封建思想封建礼教,同情劳动妇女。在《我之节烈观》中写道:“节烈很难很苦,既不利人,又不利己。……要除去世上害己害人的昏迷和强暴。……要除去制造并赏玩别人苦痛的昏迷和强暴。”1924年前后,鲁迅写了大量的文章抨击束缚妇女的封建伦理道德。有一篇是《论雷峰塔的倒掉》:法海禅师躲在蟹壳里,白蛇娘娘压在塔底下。“莫非他造塔的时候,竟没有想到塔是终究要倒的?活该!”“雷峰塔”倒掉后人们都拍手叫好。小说中脱落的上联也像“雷峰塔”的倒掉一样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上联“脱落”也暗示着祥林嫂命运,衬托人物性格,展示故事情节。随着上联的脱落,鲁镇也开始出现了不祥和的事,祥林嫂悲惨的死就是很好的证明。同时,鲁四老爷与人为善的德行也不坚定了,他逐渐变得冷酷、自私、伪善。在得知祥林嫂死的消息后,他不仅没有施舍同情,反而骂她为“谬种”。所以“脱落”的品节恰恰是鲁四老爷所严重缺失的品性。
上联既然脱落,为何要“松松的卷了放在长桌上”?因为“呐喊中彷徨,在彷徨中呐喊”的鲁迅,这一时期基本上还是一个革命民主主义者,还不可能用马克思主义来分析观察社会,对革命前途时常感到迷茫,而小说集《彷徨》就反映了其时忧愤的心情。反映在作品中,辛亥革命以后,帝制政权虽被推翻,但取而代之的却是地主阶级军阀官僚的统治,封建社会的基础并没有被彻底摧毁。如果封建势力卷土重来,那么这“松松卷放”的上联,就像假洋鬼子“革命”之时盘在头顶的“辫子”,很有可能被封建士大夫再次挂到原来的位置上。如果革命成功,这对联便会被革命者扔进历史的垃圾篓里。
“呜呼,我说不出话”的鲁迅,要让“事理通达心气和平”这联诉说什么呢?
鲁四老爷是一个讲理学的老监生,他的书房装饰自然要体现出他自己的人格修养、道德追求,因此在书房里挂这副对联是合乎情理的。但时至新年,早已脱落的对联仍“松松的卷了”放在那里没有挂上去,就不那么合情合理了。事实上,在鲁四老爷眼里,理学家的自我修养只是个幌子,对联也就只是这么“挂一挂”充个门面,并没有想经常去看它,更不打算践行上面的标准,因此他并不将脱落的对联放在心上。另外,他标榜“事理通达心气和平”,现实中他既不通情,也不达理,相反他是一个地道的封建礼教的守护者。他自私伪善,冷酷无情。对祥林嫂的寡妇身份,他不是皱眉,就是满口的“可恶”;对祥林嫂的离家出逃,他深恶痛绝,甚至把祝福时分惨死街头的祥林嫂骂成“谬种”;他轻视、打击、摧残祥林嫂,迫使祥林嫂一步步走向死亡。如果联系脱落的上联“品节详明德行坚定”,我们就更能深刻地体会到这一细节是对鲁四老爷极端虚伪的揭露和讽刺。“透过一副残缺的对联,一个旧礼教的化身,一个假道学先生,便栩栩如生呼之欲出了。”(印文权《含蓄蕴藉耐人寻味——对<祝福>中残缺对联的理解》《语文报·高一版》727期)
电视剧《走向共和》中孙中山说:“四书荼毒生灵,五经钝化人心,三纲生产奴才,五常捆绑性情,这是文化之病。”因此,透过“事理通达心气和平”,我们可以感受到封建礼教对广大国民精神的麻醉与毒害。
祥林嫂,一个勤劳、质朴的农村妇女,与中国广大农民一样,她对生活的要求并不高,基本停留在生存的层次上,但就是这样一个可怜的要求,也被封建礼教和冷漠的社会拒绝了。更为可悲的是,“想做奴隶而不得”的祥林嫂,为了心气和平,“我真傻,真的”反复沉痛自责而不能;为了心气和平,花十二千大钱到土地庙里捐一条门槛,当作替身,给千人踏万人跨,救赎这一世的罪名而不通。一生顺从礼教,到头来却被封建礼教活活吞噬;受尽“事理通达心气和平”迫害,却又自觉不自觉地去维护封建礼教与迷信。对联,实际上揭示了祥林嫂人生悲剧产生的社会原因,即当时社会浓厚的封建思想和森严的道德礼教。
经典阐释者们认为,经典的每一字、每一句后面都有重大的政治和道德的含义与历史事实的依据。这就需要读者细读经典,找出这些依据,阐发这种意义。因此,细读这副对联的描写,从中窥见人物的性格特点及人物生活的典型环境。这一个环境描写的细节意象,正如孙绍振教授所言,表层意象虽一望而知,但其潜在的情志却含蓄隽永耐人寻味。
李晓奎,语文教研员,现居江苏邳州。责任编校:左晓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