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阳春三月,正是草长莺飞的时节,我默背着黄庭坚的《清明》,和妻女一道驱车去井研黄钵乡拜谒沈焕章先生的墓。
作为后人,直到今天才来看他,那残缺的墓地仍然固守着他特有的风采。其实我们知道,沈焕章先生并没有留下自己太多的痕迹,但对历史来说,任何痕迹都是多余的,他早已融入中华传统文化的血脉中,让后人永远有一种神秘感和敬畏感。
环顾四周,只见山水辉映,分外妩媚,静谧的小河毫无声息地流淌着,一丛竹林依偎在它的身旁,错综复杂的枝丫在清明时节显得古怪而诡异,薄薄的岚雾在墓地的四周时而清晰,时而朦胧地飘荡着,而被井研忘却的一代宿儒沈焕章先生就这样静静地躺在这里。
其实我的内心有一种可能揭开真象的期待。许多年前,我曾写过一篇《记忆中的祝福》的散文,记叙了沈焕章先生与郭沫若的师生情缘,后来这篇文章发表在《当代小说》中。今天当我第一次走过弯弯山道,来到沈焕章先生的墓前,只见矮矮的一堆黄土只有几根枯草摇曳,孤单和寂寞,为墓地增添了些许凄凉。望着井研的山水,想着沈焕章先生的过往,我的眼前又浮现出郭沫若恩师的形象。
沈焕章,谱名朝文,井研县黄钵乡人,生于咸丰七年,家中有7人先后考中秀才,时称“书香世家”。光绪十三年,沈焕章先生受郭沫若父亲之聘,去“绥山馆”执教,绥山山馆的名字就是沈焕章先生取的。品味郭沫若《少年时代》的经典片断,重新认识历史,郭沫若在发蒙读书之前,沈焕章先生就来到了郭家,郭沫若的大哥、二哥和五哥便与沈焕章的长子沈伯松从其受业,郭沫若拜在沈焕章先生门下是后来的事情。
对于沈焕章,需要我们有一种仰视的目光,他一生博学,永远保持着一个文化人精神的完美。在他很年轻时便考取了廪膳生员,相当于今天的财政供养人员,其独特的教学方法给郭沫若以深刻的影响,后来郭沫若在他的著述中这样写道:“像他那样忠于职守,能够离开我见,能够专以儿童为本的人,我平生之所见绝少。”
是的,沈焕章先生具有非常强大的内心能量,他以大自然为师,喜欢在教书的空闲带学生去郊游,他指着“天边路若霁”的峨眉山树影,让学生们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尽情抒发自己的感受,这对郭沫若浪漫主义的情怀不无启迪。
作为老师,能够让学生的心火燃烧起来,就是一种魅力,沈焕章先生为郭沫若提供的精神上和心理上的帮助,清晰地刻印在我们的记忆中。我非常喜欢沈焕章先生的教学方式,尤其是对诗文习作的批改。郭沫若少年即显诗人天赋,大渡河的翩翩帆影以及对岸的远山寒树,都会让他诗情迸发。然而每当他呈上自己写作的诗词,沈焕章先生并不急于修改,而是将不当的字句圈出,并批上“圈处思之,勉力求之”让郭沫若自己发现问题的所在,并尽力改正。
当时流行的这样一句俗语,“不打不成人,打到做官人”。沈焕章先生教育学生十分严格,郭沫若自然也逃脱不了老师的三尺竹片,有人认为这是沈焕章先生的迂腐,而郭沫若却不这样认为,他在文章中写着这样的话:“他起初打过学生,但并不是出于恶意。”
其实在我看来更重要的是,沈焕章先生培养了郭沫若的挑战精神,而这种培养需要老师的胸襟,不是每一个人都有这样的气魄,郭沫若求真的品质正是受了沈焕章先生的启蒙和影响,正如郭沫若说,“这真是给我很大的启发,我的好议论的脾气,好做翻案文章的脾气,或者就是从这儿养成的罢。”
外来文化通过这条山路进入井研,进入黄钵,进入到沈焕章先生的心中,沈焕章见识之广,视野之宽绝非常人所及,他从不限制郭沫若的兴趣爱好,对于课外的阅读,只要不损学生成长,他都给予鼓励。有一次郭母发现郭沫若偷看《西厢记》,怕儿子变坏,而沈焕章却不以为然,他不但没有批评郭沫若反而指导郭沫若如何品读书中的诗词,让郭沫若大为感动。
有关沈焕章先生的教学成就,何止郭沫若。郭沫若的大哥郭开文也考中秀才,沈焕章的长子郭伯松于1920年考入北平政法学堂,更在井研传为佳话,在沈伯松离开井研北上求学之前,黄钵的乡亲为之摆了三天的流水席以示庆贺。可惜的是,曾经让沈焕章引以为骄傲的长子因路途偶遇风寒,后来病逝于北平,与沈伯松情同手足的郭开文亲赴北平主办沈伯松的丧事,并把他安排在北京西郊。
沈伯松的病故,对沈焕章的打击很大,他晚年的日子更加难过,他辞去了牛华溪小学的工作重回沙湾开馆办学,对于老师晚年的处境,郭沫若的心中充满了心痛,他在与兄弟的信中这样写到:“兄弟来信,说沈先生带着二女一兄与孙子同居,沈先生怎么能兼顾这么多呢?既要教书、带孙子,我想起都觉得泪涔涔的。”
后来,沈焕章先生去重庆执教并病逝于重庆,郭沫若委托郭开文亲自扶送灵柩回归故乡,黄钵的乡亲排成十里长队迎接沈焕章先生,所经之外,唢呐呜咽,鼓声篷篷,他教育教过的学生失声痛苦,郭开文还在沈焕章先生的墓地旁守墓三月。
沈焕章先生已离开我们多年了,面对那没有墓碑的坟头,只是多了岁月沉淀下的沧桑,丛生的杂草和厚厚的尘埃极易引人“流年似水”的感叹,人生总是充满沉重与残酷的坎坷,但更增大了我们对沈焕章先生仰视的角度。当我们走下山来,回头凝望沈焕章先生残留的生活片断,我想世上应该有一个永恒的公道所在,面对一束文化的光芒,怀念还在继续着,想念他的不只是他的后人,还有井研的乡亲。
从此关山隔故情
一个诗人无论走多远,无论客旅何处,但心中那份乡情或者归情,都要回到自己魂牵梦绕的家乡,这样的心愿,也成为范成大传达人生真善的载体。在他那浸透疼痛感的书写中,让我们一步一步地随着他的诗篇,走向时间和历史深处。
范成大,南宋诗人,生于江苏苏州。虽少年家贫,但他自幼饱读诗书,28岁就中了进士,深受宋孝宗倚重。他的诗歌,是心灵的诉求,是人性自由的歌唱,直到今天,读起来仍让我们感到新鲜水灵,缠绵悱恻而又神情向往。
还原一段真实的历史,我把目光定格在范成大入蜀客旅乐山的那段时间里。我们知道,范成大曾出任巴蜀地区封疆大吏,不仅政绩卓著,而且留下了许多诗歌和文章,特别是他离开四川时写作的《吴船录》广为后人称道,同时也唤起了我的阅读热情。 是的,范成大入蜀后,一路有诗歌记其行踪,然而,生活本身比想象更精彩。这使范成大的诗歌不仅具有文学价值,而且具有很高的文献史料价值。他把四川独特的民俗和自然风光,都记载在他的诗歌中。
翻阅《石湖居士诗集》,我们看到,范成大的诗,从江西派入手,后学习中、晚唐诗,继承了白居易、王建、张籍等诗人新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终于自成一家。范成大的诗,风格平易浅显、题材广泛,清新妩媚。特别是范成大在四川的两组纪行诗,大量描写了巴蜀的壮丽河山,构成了一幅优美的山水图画,特别是峨眉山的秀美之景,呈献出范成大独特的诗歌风貌。
大峨两山相对开,小峨迤逦中峨来。
三峨之秀甲天下,何须涉海寻蓬莱。
昔我登临彩云表,独骑白鹤招青鸟。
石龛石洞何参差,时遇仙人拾瑶草。
丹岩瀑布连天河,大鹏图南不可过。
昼昏雷雨起林麓,夜深星斗栖岩阿。
四时青黛如彩绘,岷嶓蔡蒙实相对。
昔生三苏草木枯,但愿再出三苏辈。
这首诗歌描绘了峨眉山的秀丽的风光,以细腻的笔触表达了诗人热爱祖国山河的豪迈情怀。范成大由广西移镇四川,开始他在四川的士宦生涯,他所到之处,所观之景,所见之物,所思之想在他的纪行诗中都有完整的汇载。
乐山,范成大在那里停留了一段时间,他游览九顶、凌云以及大佛,登临万景楼,认为“汉嘉登临界山水之胜,既豪西州,而万景所见,又甲于一郡。”由于这样的美学思想,乐山的山山水水无不进入诗人的视野并纳入笔端,从而使这些诗承载起范成大内化隐忍的性情及人格的力量。
范成大的诗,并不纯粹去写山写水,而是把景和情融合在一起,形成新的意境。作为一种幸福的尺度,写作是为了作证,为历史作证,为时间作证。范成大将他所见的名胜古迹和自然景观形诸笔端,具有独特的史料价值。
今天,我们穿越历史的纵深,站在时间之外,以清澈的心思来思辩、梳理范成大在乐山的那段行程,我们看到诗人对乐山历史文化以及诗歌的眷恋,同时也让我们体验到一种形而上的人生感悟。
有理由相信,范成大的书写和启示价值永远不会过时。作为南宋中兴四大诗人之一,范成大由宋孝宗任命而入蜀为官,进入成都府,尽管他在四川为官的时间大概只有两年,但他描写四川以及乐山风土之情、社会现实、宴饮酬唱的诗歌,让我们看到一种大的气象在他的笔下妖娆地呈现,也为后人考证乐山的自然人文景观的变迁提供了宝贵的材料,范成大在乐山写下的《万景楼》、《凌云九顶》可以作证。
冥鸿无伴鹤孤飞,回首尘笼一笑嬉。
八十四盘新拄杖,万三千乘旧牙旗。
石梯碧滑云生後,木叶红斑雪霁时。
说与同行莫惆怅,人间捷径转嶔巇。
研读范成大的人生,我们发现,入蜀为官是范成大一生的重要经历之一,尽管从入蜀到出蜀,只有两年的时间,而且学界也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认识,但他在四川期间创作的诗歌,构成了诗人生命里无法摆脱的委婉清丽和峻拔之气,只要细心阅读《八十四盘》,我们看到,这首诗动人心弦、发人深省、饱含哲理,那种胸襟怀抱,那种思想境界,那种攀登精神,无不展现范成大辉煌的一生。
对范成大的热爱由来已久,如何对范成大在蜀中的诗文创作进行深入的考察和研究,并从中读出那种耐人寻思的味,这就需要以诗人所处的现实状态出发,去探录诗人内心最隐密的地方。范成大在乐山,难免有一种思乡的情怀,而这种浓厚的乡土情怀,让他产生一种归隐的情绪,仿佛魂牵梦萦的西湖正在等待他的回归,《将至吴中》可见他的故乡的亲近与眷恋。
这样的感觉再一次占据我的心,并让我从某句诗中读出独有的快感和痛苦,这种快感和痛苦,缘于范成大的生活历练。范成大前期作品与秦观相近,后期作品则近于苏轼。范成大的作品在南宋末年即产生了显著的影响,范成大的诗文的价值具有决定性的意义,直到今天,仍然闪现着诗性的价值和情感的光芒。
是的,范成大在四川为官仅有两年的时间,但他热爱着脚下的那片沃土,深深地眷恋着巴蜀大地的一草一木,并以此为骄傲。范成大对四川特别是乐山的山山水水,有一种敏感的警觉,而那种警觉捍卫了宋词的尊严,也还原了宋词的庄严气象和美学风貌。
重建宋词的魅力和传奇,融入诗人不一样的情怀和感悟,这种艺术上的原创性,激活了我阅读的兴奋点,让我在《吴船录》那个可供我心灵栖息的渡口,做一次心灵的呼吸。范成大的诗体现了内化的自然美,清新质朴,雅俗共赏,感情真挚,活泼有味,诗中那浓厚的生活气息,拥有直击人心的强度和丰富人心的厚度,并让自身获得应有的重量。
惊鸿一瞥剑霜堂
剑霜堂是牛华溪行将消失的一处景观,它如一部残破的史诗,记录着古镇曾经的过往。作为独具特色的古建筑,我们拥有它,就不会忘记牛华溪往日的灿烂与繁荣。我相信再美丽的未来,也比不上一个真实的现在。
当大哥打来电话,说因为商业开发的原因,剑霜堂马上要拆除了,我的心里顿时涌起从未有过的遗憾与失望。为了给记忆留下最后的痕迹,我决定回一趟老家,看看剑霜堂最后的样子,看看牛华溪最后的样子,以便未来的人生有时间去留恋去珍惜它苍老的容颜。
穿越历史和人世的苍茫,牛华溪自古店铺林立,商家云集,盐业的繁荣带给牛华溪文化的兴盛,关于剑霜堂美好的记忆以及它背后的故事至今还珍藏在人们的心里。很多东西一旦承载历史、文化之后,它会变得更为厚重,也会变得更加沧桑。
当我匆匆赶回牛华溪,只见大哥面露悲色,似乎再也不愿回忆剑霜堂当年的一幕幕场景,而是显出一种惶恐不安。我能理解大哥心中的难过。剑霜堂作为牛华溪盐业文明的最后物证很快就要被拆除了,那一段历史的脉络也将无情的割断,怎不让一直生活在牛华溪的大哥悲愤。
面对一种衰败甚至逝去的文化,总是很容易有一种历史的沧桑感。四川的盐场不少,但规模和数量都数犍乐盐场为盛。牛华溪旧称犍乐盐场,凿井制盐始于秦代,但得以兴盛是清朝乾隆时期,乾隆皇帝鼓励民众开井制盐。牛华溪人先在红岩子开井,继向吴家山、浸水坳一带延伸,乾隆九年,在牛华溪设盐课司大使署,到了道光年间,该片区的井盐产量居全国之冠,号称“川省第一场”,所以有人说在道光以前,四川真正的盐都在牛华溪。 每个人都有不同寻常的回忆,牛华溪的老人们对于这段历史总是津津乐道,也让我们看到了牛华溪灿烂的人文延绵,并与中华文化生生相依。那些曲折幽深的老街,那些温暧宁静的四合院才是他们真正的家。面对牛华溪盐业文明最后的存在,剑霜堂便在人们的心中留下深深的印痕,更多的是心灵深处的亲近和折服。
剑霜堂位于牛华溪震华山下,流花溪畔,是牛华溪盐商和市民为记念四川盐务局局长缪秋杰而出资修建,它傍溪而立,水波倒映,其风貌与自然山水相辉映,那古色古香的斗角飞檐,成为牛华溪人不可多得的好去处,对于牛华溪盐业的繁荣,牛华溪人是感恩的,剑霜堂可以作证。
在这样细节性的描述中还原缪秋杰的真相,文化与历史正沿着时间轴深深的渗透牛华溪这片土地的每一个角落。缪秋杰,字剑霜,江苏江阴人,1935年秋,作为盐务管理行家调任四川。在川期间,他坚持“裕国、便民、惠商、恤灶”的宗旨,大力整治盐务机关作风,严惩贪污腐败,严格而扎实地抓好“场务、运务、销务、税务、缉务”五大盐政管理,使四川各大盐场风清正,也使牛华溪流金淌银。
抗日战争爆发后,全国的海盐产区先后落入敌手,供盐紧缺,作为四川盐业的主管,缪秋杰千方百计发展川盐生产,并争取共产党的支持,通过地下党和叶剑英取得联系,用棉布换取解放区的花马盐,不但满足了后方的军需民食,对抗战作出有益的贡献,而且客观上冲破了国民党对陕甘宁边区的经济封锁,谱写出牛华溪灿烂而富有特色的历史传奇。
历史文化最为朴实的传承来自于口耳相传,来自于水井门旁的一个传说,相自于槐树下的一个故事。牛华溪在清朝咸丰年间“川盐济楚”的时候就名振川、滇、黔、楚。盐在过去,一直是国家命脉,民生大计,所以“食盐脉,打井盐,供民食”便成为人行处心积虑的大事,牛华溪因盐而兴,成为四川一大名镇。
我常常都在想,其实一切物质的东西往往是最难以留住的,人们今天怀念的,并不是它外在的形体,而是其中承载的文化与历史。查阅叶圣陶先生的《嘉沪通信》,我们可以看到,1939年初,在乐山武汉大学任教的叶圣陶先生写给友人的一封信,“距乐山二三十里均为产盐区,闻盐井之开掘与盐汁之抽取,皆有可观,缓日将一访之,再以所见奉告。”后来叶圣陶先生到牛华溪这段史实,书上没有记载,但听牛华溪的老人说,叶圣陶先生到牛华后,闻讯郭沫若的亲人和恩师沈焕章的不少后人在牛华溪,他还一一登门拜访。
自西汉到清末,犍乐盐场成为历代朝廷财政赋税的重要源地,深远浓厚的盐业文化让牛华溪名振天下。1942年,由于物价飞涨,为了防止食盐囤积居奇,国民党政府设行“盐专卖”制度,在牛华溪设置官盐局。廖秋杰主政四川后,狠抓盐业生产,采取“民制,官收,商运、商销”政策,促进了盐的产运和民食供应,也充裕了抗战税源。
每个人在面对自己未知的命运的时候,总会发现世界的生活都碎片化为个人的生活。1948年,缪秋杰在中共的帮助下,去香港并于第二年返回北京,任中央人民政府参事,直到1966年病逝,享年77岁。
现代文明带来的急剧转变打破了这种一脉相承,作为牛华溪盐商纪念缪秋杰的标志性建筑,作为重要的制盐工业遗产,剑霜堂很快就要拆除了,家园在何处,文化的传承何以为继,那份感伤与留恋,让我感到城市越来越发达,人口越来越多,然而人与人之间却变得疏离,越来越孤独。
望着曾经沧海后即将灰飞烟灭的剑霜堂,感慨岁月流逝中的巨变,然而无论关于未来再周密的安排再完美的幻想,总是会被现实篡改,我曾经生活的古镇牛华溪在我的记忆中变得越来越模糊了。啊,人类的建设在于破坏,然而商业大潮永远无法遮蔽廖秋杰,他永远在这个小镇的角落里守着最原始的坚持。
作为后人,直到今天才来看他,那残缺的墓地仍然固守着他特有的风采。其实我们知道,沈焕章先生并没有留下自己太多的痕迹,但对历史来说,任何痕迹都是多余的,他早已融入中华传统文化的血脉中,让后人永远有一种神秘感和敬畏感。
环顾四周,只见山水辉映,分外妩媚,静谧的小河毫无声息地流淌着,一丛竹林依偎在它的身旁,错综复杂的枝丫在清明时节显得古怪而诡异,薄薄的岚雾在墓地的四周时而清晰,时而朦胧地飘荡着,而被井研忘却的一代宿儒沈焕章先生就这样静静地躺在这里。
其实我的内心有一种可能揭开真象的期待。许多年前,我曾写过一篇《记忆中的祝福》的散文,记叙了沈焕章先生与郭沫若的师生情缘,后来这篇文章发表在《当代小说》中。今天当我第一次走过弯弯山道,来到沈焕章先生的墓前,只见矮矮的一堆黄土只有几根枯草摇曳,孤单和寂寞,为墓地增添了些许凄凉。望着井研的山水,想着沈焕章先生的过往,我的眼前又浮现出郭沫若恩师的形象。
沈焕章,谱名朝文,井研县黄钵乡人,生于咸丰七年,家中有7人先后考中秀才,时称“书香世家”。光绪十三年,沈焕章先生受郭沫若父亲之聘,去“绥山馆”执教,绥山山馆的名字就是沈焕章先生取的。品味郭沫若《少年时代》的经典片断,重新认识历史,郭沫若在发蒙读书之前,沈焕章先生就来到了郭家,郭沫若的大哥、二哥和五哥便与沈焕章的长子沈伯松从其受业,郭沫若拜在沈焕章先生门下是后来的事情。
对于沈焕章,需要我们有一种仰视的目光,他一生博学,永远保持着一个文化人精神的完美。在他很年轻时便考取了廪膳生员,相当于今天的财政供养人员,其独特的教学方法给郭沫若以深刻的影响,后来郭沫若在他的著述中这样写道:“像他那样忠于职守,能够离开我见,能够专以儿童为本的人,我平生之所见绝少。”
是的,沈焕章先生具有非常强大的内心能量,他以大自然为师,喜欢在教书的空闲带学生去郊游,他指着“天边路若霁”的峨眉山树影,让学生们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尽情抒发自己的感受,这对郭沫若浪漫主义的情怀不无启迪。
作为老师,能够让学生的心火燃烧起来,就是一种魅力,沈焕章先生为郭沫若提供的精神上和心理上的帮助,清晰地刻印在我们的记忆中。我非常喜欢沈焕章先生的教学方式,尤其是对诗文习作的批改。郭沫若少年即显诗人天赋,大渡河的翩翩帆影以及对岸的远山寒树,都会让他诗情迸发。然而每当他呈上自己写作的诗词,沈焕章先生并不急于修改,而是将不当的字句圈出,并批上“圈处思之,勉力求之”让郭沫若自己发现问题的所在,并尽力改正。
当时流行的这样一句俗语,“不打不成人,打到做官人”。沈焕章先生教育学生十分严格,郭沫若自然也逃脱不了老师的三尺竹片,有人认为这是沈焕章先生的迂腐,而郭沫若却不这样认为,他在文章中写着这样的话:“他起初打过学生,但并不是出于恶意。”
其实在我看来更重要的是,沈焕章先生培养了郭沫若的挑战精神,而这种培养需要老师的胸襟,不是每一个人都有这样的气魄,郭沫若求真的品质正是受了沈焕章先生的启蒙和影响,正如郭沫若说,“这真是给我很大的启发,我的好议论的脾气,好做翻案文章的脾气,或者就是从这儿养成的罢。”
外来文化通过这条山路进入井研,进入黄钵,进入到沈焕章先生的心中,沈焕章见识之广,视野之宽绝非常人所及,他从不限制郭沫若的兴趣爱好,对于课外的阅读,只要不损学生成长,他都给予鼓励。有一次郭母发现郭沫若偷看《西厢记》,怕儿子变坏,而沈焕章却不以为然,他不但没有批评郭沫若反而指导郭沫若如何品读书中的诗词,让郭沫若大为感动。
有关沈焕章先生的教学成就,何止郭沫若。郭沫若的大哥郭开文也考中秀才,沈焕章的长子郭伯松于1920年考入北平政法学堂,更在井研传为佳话,在沈伯松离开井研北上求学之前,黄钵的乡亲为之摆了三天的流水席以示庆贺。可惜的是,曾经让沈焕章引以为骄傲的长子因路途偶遇风寒,后来病逝于北平,与沈伯松情同手足的郭开文亲赴北平主办沈伯松的丧事,并把他安排在北京西郊。
沈伯松的病故,对沈焕章的打击很大,他晚年的日子更加难过,他辞去了牛华溪小学的工作重回沙湾开馆办学,对于老师晚年的处境,郭沫若的心中充满了心痛,他在与兄弟的信中这样写到:“兄弟来信,说沈先生带着二女一兄与孙子同居,沈先生怎么能兼顾这么多呢?既要教书、带孙子,我想起都觉得泪涔涔的。”
后来,沈焕章先生去重庆执教并病逝于重庆,郭沫若委托郭开文亲自扶送灵柩回归故乡,黄钵的乡亲排成十里长队迎接沈焕章先生,所经之外,唢呐呜咽,鼓声篷篷,他教育教过的学生失声痛苦,郭开文还在沈焕章先生的墓地旁守墓三月。
沈焕章先生已离开我们多年了,面对那没有墓碑的坟头,只是多了岁月沉淀下的沧桑,丛生的杂草和厚厚的尘埃极易引人“流年似水”的感叹,人生总是充满沉重与残酷的坎坷,但更增大了我们对沈焕章先生仰视的角度。当我们走下山来,回头凝望沈焕章先生残留的生活片断,我想世上应该有一个永恒的公道所在,面对一束文化的光芒,怀念还在继续着,想念他的不只是他的后人,还有井研的乡亲。
从此关山隔故情
一个诗人无论走多远,无论客旅何处,但心中那份乡情或者归情,都要回到自己魂牵梦绕的家乡,这样的心愿,也成为范成大传达人生真善的载体。在他那浸透疼痛感的书写中,让我们一步一步地随着他的诗篇,走向时间和历史深处。
范成大,南宋诗人,生于江苏苏州。虽少年家贫,但他自幼饱读诗书,28岁就中了进士,深受宋孝宗倚重。他的诗歌,是心灵的诉求,是人性自由的歌唱,直到今天,读起来仍让我们感到新鲜水灵,缠绵悱恻而又神情向往。
还原一段真实的历史,我把目光定格在范成大入蜀客旅乐山的那段时间里。我们知道,范成大曾出任巴蜀地区封疆大吏,不仅政绩卓著,而且留下了许多诗歌和文章,特别是他离开四川时写作的《吴船录》广为后人称道,同时也唤起了我的阅读热情。 是的,范成大入蜀后,一路有诗歌记其行踪,然而,生活本身比想象更精彩。这使范成大的诗歌不仅具有文学价值,而且具有很高的文献史料价值。他把四川独特的民俗和自然风光,都记载在他的诗歌中。
翻阅《石湖居士诗集》,我们看到,范成大的诗,从江西派入手,后学习中、晚唐诗,继承了白居易、王建、张籍等诗人新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终于自成一家。范成大的诗,风格平易浅显、题材广泛,清新妩媚。特别是范成大在四川的两组纪行诗,大量描写了巴蜀的壮丽河山,构成了一幅优美的山水图画,特别是峨眉山的秀美之景,呈献出范成大独特的诗歌风貌。
大峨两山相对开,小峨迤逦中峨来。
三峨之秀甲天下,何须涉海寻蓬莱。
昔我登临彩云表,独骑白鹤招青鸟。
石龛石洞何参差,时遇仙人拾瑶草。
丹岩瀑布连天河,大鹏图南不可过。
昼昏雷雨起林麓,夜深星斗栖岩阿。
四时青黛如彩绘,岷嶓蔡蒙实相对。
昔生三苏草木枯,但愿再出三苏辈。
这首诗歌描绘了峨眉山的秀丽的风光,以细腻的笔触表达了诗人热爱祖国山河的豪迈情怀。范成大由广西移镇四川,开始他在四川的士宦生涯,他所到之处,所观之景,所见之物,所思之想在他的纪行诗中都有完整的汇载。
乐山,范成大在那里停留了一段时间,他游览九顶、凌云以及大佛,登临万景楼,认为“汉嘉登临界山水之胜,既豪西州,而万景所见,又甲于一郡。”由于这样的美学思想,乐山的山山水水无不进入诗人的视野并纳入笔端,从而使这些诗承载起范成大内化隐忍的性情及人格的力量。
范成大的诗,并不纯粹去写山写水,而是把景和情融合在一起,形成新的意境。作为一种幸福的尺度,写作是为了作证,为历史作证,为时间作证。范成大将他所见的名胜古迹和自然景观形诸笔端,具有独特的史料价值。
今天,我们穿越历史的纵深,站在时间之外,以清澈的心思来思辩、梳理范成大在乐山的那段行程,我们看到诗人对乐山历史文化以及诗歌的眷恋,同时也让我们体验到一种形而上的人生感悟。
有理由相信,范成大的书写和启示价值永远不会过时。作为南宋中兴四大诗人之一,范成大由宋孝宗任命而入蜀为官,进入成都府,尽管他在四川为官的时间大概只有两年,但他描写四川以及乐山风土之情、社会现实、宴饮酬唱的诗歌,让我们看到一种大的气象在他的笔下妖娆地呈现,也为后人考证乐山的自然人文景观的变迁提供了宝贵的材料,范成大在乐山写下的《万景楼》、《凌云九顶》可以作证。
冥鸿无伴鹤孤飞,回首尘笼一笑嬉。
八十四盘新拄杖,万三千乘旧牙旗。
石梯碧滑云生後,木叶红斑雪霁时。
说与同行莫惆怅,人间捷径转嶔巇。
研读范成大的人生,我们发现,入蜀为官是范成大一生的重要经历之一,尽管从入蜀到出蜀,只有两年的时间,而且学界也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认识,但他在四川期间创作的诗歌,构成了诗人生命里无法摆脱的委婉清丽和峻拔之气,只要细心阅读《八十四盘》,我们看到,这首诗动人心弦、发人深省、饱含哲理,那种胸襟怀抱,那种思想境界,那种攀登精神,无不展现范成大辉煌的一生。
对范成大的热爱由来已久,如何对范成大在蜀中的诗文创作进行深入的考察和研究,并从中读出那种耐人寻思的味,这就需要以诗人所处的现实状态出发,去探录诗人内心最隐密的地方。范成大在乐山,难免有一种思乡的情怀,而这种浓厚的乡土情怀,让他产生一种归隐的情绪,仿佛魂牵梦萦的西湖正在等待他的回归,《将至吴中》可见他的故乡的亲近与眷恋。
这样的感觉再一次占据我的心,并让我从某句诗中读出独有的快感和痛苦,这种快感和痛苦,缘于范成大的生活历练。范成大前期作品与秦观相近,后期作品则近于苏轼。范成大的作品在南宋末年即产生了显著的影响,范成大的诗文的价值具有决定性的意义,直到今天,仍然闪现着诗性的价值和情感的光芒。
是的,范成大在四川为官仅有两年的时间,但他热爱着脚下的那片沃土,深深地眷恋着巴蜀大地的一草一木,并以此为骄傲。范成大对四川特别是乐山的山山水水,有一种敏感的警觉,而那种警觉捍卫了宋词的尊严,也还原了宋词的庄严气象和美学风貌。
重建宋词的魅力和传奇,融入诗人不一样的情怀和感悟,这种艺术上的原创性,激活了我阅读的兴奋点,让我在《吴船录》那个可供我心灵栖息的渡口,做一次心灵的呼吸。范成大的诗体现了内化的自然美,清新质朴,雅俗共赏,感情真挚,活泼有味,诗中那浓厚的生活气息,拥有直击人心的强度和丰富人心的厚度,并让自身获得应有的重量。
惊鸿一瞥剑霜堂
剑霜堂是牛华溪行将消失的一处景观,它如一部残破的史诗,记录着古镇曾经的过往。作为独具特色的古建筑,我们拥有它,就不会忘记牛华溪往日的灿烂与繁荣。我相信再美丽的未来,也比不上一个真实的现在。
当大哥打来电话,说因为商业开发的原因,剑霜堂马上要拆除了,我的心里顿时涌起从未有过的遗憾与失望。为了给记忆留下最后的痕迹,我决定回一趟老家,看看剑霜堂最后的样子,看看牛华溪最后的样子,以便未来的人生有时间去留恋去珍惜它苍老的容颜。
穿越历史和人世的苍茫,牛华溪自古店铺林立,商家云集,盐业的繁荣带给牛华溪文化的兴盛,关于剑霜堂美好的记忆以及它背后的故事至今还珍藏在人们的心里。很多东西一旦承载历史、文化之后,它会变得更为厚重,也会变得更加沧桑。
当我匆匆赶回牛华溪,只见大哥面露悲色,似乎再也不愿回忆剑霜堂当年的一幕幕场景,而是显出一种惶恐不安。我能理解大哥心中的难过。剑霜堂作为牛华溪盐业文明的最后物证很快就要被拆除了,那一段历史的脉络也将无情的割断,怎不让一直生活在牛华溪的大哥悲愤。
面对一种衰败甚至逝去的文化,总是很容易有一种历史的沧桑感。四川的盐场不少,但规模和数量都数犍乐盐场为盛。牛华溪旧称犍乐盐场,凿井制盐始于秦代,但得以兴盛是清朝乾隆时期,乾隆皇帝鼓励民众开井制盐。牛华溪人先在红岩子开井,继向吴家山、浸水坳一带延伸,乾隆九年,在牛华溪设盐课司大使署,到了道光年间,该片区的井盐产量居全国之冠,号称“川省第一场”,所以有人说在道光以前,四川真正的盐都在牛华溪。 每个人都有不同寻常的回忆,牛华溪的老人们对于这段历史总是津津乐道,也让我们看到了牛华溪灿烂的人文延绵,并与中华文化生生相依。那些曲折幽深的老街,那些温暧宁静的四合院才是他们真正的家。面对牛华溪盐业文明最后的存在,剑霜堂便在人们的心中留下深深的印痕,更多的是心灵深处的亲近和折服。
剑霜堂位于牛华溪震华山下,流花溪畔,是牛华溪盐商和市民为记念四川盐务局局长缪秋杰而出资修建,它傍溪而立,水波倒映,其风貌与自然山水相辉映,那古色古香的斗角飞檐,成为牛华溪人不可多得的好去处,对于牛华溪盐业的繁荣,牛华溪人是感恩的,剑霜堂可以作证。
在这样细节性的描述中还原缪秋杰的真相,文化与历史正沿着时间轴深深的渗透牛华溪这片土地的每一个角落。缪秋杰,字剑霜,江苏江阴人,1935年秋,作为盐务管理行家调任四川。在川期间,他坚持“裕国、便民、惠商、恤灶”的宗旨,大力整治盐务机关作风,严惩贪污腐败,严格而扎实地抓好“场务、运务、销务、税务、缉务”五大盐政管理,使四川各大盐场风清正,也使牛华溪流金淌银。
抗日战争爆发后,全国的海盐产区先后落入敌手,供盐紧缺,作为四川盐业的主管,缪秋杰千方百计发展川盐生产,并争取共产党的支持,通过地下党和叶剑英取得联系,用棉布换取解放区的花马盐,不但满足了后方的军需民食,对抗战作出有益的贡献,而且客观上冲破了国民党对陕甘宁边区的经济封锁,谱写出牛华溪灿烂而富有特色的历史传奇。
历史文化最为朴实的传承来自于口耳相传,来自于水井门旁的一个传说,相自于槐树下的一个故事。牛华溪在清朝咸丰年间“川盐济楚”的时候就名振川、滇、黔、楚。盐在过去,一直是国家命脉,民生大计,所以“食盐脉,打井盐,供民食”便成为人行处心积虑的大事,牛华溪因盐而兴,成为四川一大名镇。
我常常都在想,其实一切物质的东西往往是最难以留住的,人们今天怀念的,并不是它外在的形体,而是其中承载的文化与历史。查阅叶圣陶先生的《嘉沪通信》,我们可以看到,1939年初,在乐山武汉大学任教的叶圣陶先生写给友人的一封信,“距乐山二三十里均为产盐区,闻盐井之开掘与盐汁之抽取,皆有可观,缓日将一访之,再以所见奉告。”后来叶圣陶先生到牛华溪这段史实,书上没有记载,但听牛华溪的老人说,叶圣陶先生到牛华后,闻讯郭沫若的亲人和恩师沈焕章的不少后人在牛华溪,他还一一登门拜访。
自西汉到清末,犍乐盐场成为历代朝廷财政赋税的重要源地,深远浓厚的盐业文化让牛华溪名振天下。1942年,由于物价飞涨,为了防止食盐囤积居奇,国民党政府设行“盐专卖”制度,在牛华溪设置官盐局。廖秋杰主政四川后,狠抓盐业生产,采取“民制,官收,商运、商销”政策,促进了盐的产运和民食供应,也充裕了抗战税源。
每个人在面对自己未知的命运的时候,总会发现世界的生活都碎片化为个人的生活。1948年,缪秋杰在中共的帮助下,去香港并于第二年返回北京,任中央人民政府参事,直到1966年病逝,享年77岁。
现代文明带来的急剧转变打破了这种一脉相承,作为牛华溪盐商纪念缪秋杰的标志性建筑,作为重要的制盐工业遗产,剑霜堂很快就要拆除了,家园在何处,文化的传承何以为继,那份感伤与留恋,让我感到城市越来越发达,人口越来越多,然而人与人之间却变得疏离,越来越孤独。
望着曾经沧海后即将灰飞烟灭的剑霜堂,感慨岁月流逝中的巨变,然而无论关于未来再周密的安排再完美的幻想,总是会被现实篡改,我曾经生活的古镇牛华溪在我的记忆中变得越来越模糊了。啊,人类的建设在于破坏,然而商业大潮永远无法遮蔽廖秋杰,他永远在这个小镇的角落里守着最原始的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