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些年,当互联网以惊人的速度进入我们的生活,为人类创造了奇迹般的效益的同时,伴随而来的淫秽色情和低俗内容传播一刻也没有停止过。孩子们进入网吧受到限制,通过计算机上网有了过滤软件保护……而如今,手机黄毒又以更大的覆盖面使他们深受其害。
未成年人的辨别能力、自制能力差,心理尚未发育成熟,有强烈的模仿欲和好奇心,有一种将所看到的内容亲身尝试一下的潜意识。尤其是接受淫秽色情信息刺激时。难免想入非非。在全国未成年人犯罪调查中我们了解到,犯强奸罪的占11.3%,排在全部犯罪类型的第二位,这些孩子中有79.3%的人通过不同渠道接触过淫秽色情信息,因“一时冲动”而犯罪的不在少数。德国教育学家维尔纳·格罗高尔教授曾在一份研究报告中指出,一个人如果在儿童时期通过各种媒体过多接触色情暴力内容。成年后更容易走上性犯罪道路。格罗高尔教授是对18名青年性犯罪者进行长达一年半的跟踪研究后得出这一结论的。他指出,充斥了色情暴力内容的媒体对人的消极影响往往在几年后才真正表现出来。
在我国,禁止传播淫秽网络信息写进了《未成年人保护法》,政府采取各种措施加大了对网络淫秽色情的打击整治力度,公安机关清除网络淫秽色情信息、关闭淫秽色情网站和栏目、破获网络淫秽色·隋案件、抓获犯罪嫌疑人,取得了积极的成效。国家九部门刚刚又启动了新一轮在全国范围内联合开展深入整治互联网和手机媒体淫秽色情及低俗信息专项行动……这一切,无疑对淫秽色情信息的制作和传播者以强有力的震慑,但是网上淫秽色情及低俗信息传播活动仍然十分猖獗。应当承认。互联网发展始终被黄毒困扰是世界范围的难题,随着网络技术的成熟,我们力度再大的打击整治。也难以避免那些无法拒绝的内容越来越多,也无力彻底阻止互联网不良信息的广为传播。面对种种禁而不止、“按下葫芦起来瓢”的情况,我们应当清醒地认识到,仅靠外部攻势是不够的,在建立打击整治网络淫秽色情长效机制的同时,更需要建立网络素养教育的长效机制,这是增强自身“免疫力”,自觉抵御网络黄毒侵袭的上策。
当下,正值甲型流感病毒泛滥。在外部大环境同样的情况下。是否被感染、重症者是否死亡,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个人营造的小环境和自身的免疫力。对于大众而言,医生倡导的勤洗手、多通风、少去人多的地方、预防接种……都是通过自身条件的改变来抵御病毒侵袭。同样的道理,对付网络黄毒,外部的防控措施是非常必要的,然而最关键的依然是自身的作用。对于未成年的孩子来说,尤其需要老师、家长、社会给予他们必要的网络素养教育,当黄毒袭来的时候,以“自己的抵抗力”去应对。
计算机、手机上网的大趋势势不可挡,良莠不齐的各类信息扑面而来。同时不可否认的现实是。对孩子们进行网络素养教育是当今教育的一个盲点。所谓网络素养主要是指网络受众利用网络接受和传播信息以及在网络生活过程中应具备的素质和修养,其核心是强调对网络媒介信息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评判能力、能动的反应能力等等,网络素养教育则是以提高网络素养为目的的教育活动,主要包括:网络认知教育——了解网络传播的特点、辨别虚拟社会与现实社会、网络的积极作用和可能的负面影响、如何利用网络促进自身成长;网络道德教育——学习在网络世界判断是非真假,提高辨别善恶美丑和抵御负面信息的能力;网络法律教育——提高网络安全意识、了解使用规则、举报不良网站和信息、学会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不受侵害;以及网络操作技巧等等。总之。网络素养教育是网络社会的一种通识教育。是抵御黄毒、提高自身免疫力的根本之道。是学校、家庭、社会作为教育载体应当承担的责任。
网络素养教育与其他教育有所不同的是,面对新兴的互联网,成年人与孩子站在同一起跑线上,而孩子们接受各种信息的能力和使用网络的技巧往往超过成年人。那种仅仅把孩子当做网络黄毒被动的受害者的认识受到强有力的挑战。有这样一个真实的例子:母亲出差回来发现上初中的儿子从网上下载了大量与性相关的信息。母亲非常紧张,担心儿子从此会走上歧途。于是,她接受朋友的建议。给网络分级、加密。她正在电脑前琢磨怎么分级时,儿子进来了,看了一眼电脑就对妈妈说:“妈,你在分级吧,我来帮你!”这类现象令身为教育者的老师、家长甚为尴尬,而当孩子沉迷网络、当孩子受黄毒侵害的时候。往往束手无策。于是有人将网络视为“洪水猛兽”大加排斥。事实上,企望用剥夺、限制、打压的手法对付网络黄毒往往适得其反,孩子们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很有可能在成年人视线之外吸收更多的不良信息。
对老师和家长来说,明智的态度是客观地认识网络、认识孩子、认识自身的缺陷,认识到提高自身的网络素养对于解决孩子问题的重要;明智的做法是与孩子共同学习、启发孩子自我教育,在与孩子们的良性互动中,在充分挖掘网络自身的教育功能和发挥孩子能动作用的过程中,达到提高网络素养的目的。
如果有了自身的强有力的“免疫力”,抵御黄毒便不再是难题。我们将和孩子一起成为网络的主人而不是网络的奴隶!
未成年人的辨别能力、自制能力差,心理尚未发育成熟,有强烈的模仿欲和好奇心,有一种将所看到的内容亲身尝试一下的潜意识。尤其是接受淫秽色情信息刺激时。难免想入非非。在全国未成年人犯罪调查中我们了解到,犯强奸罪的占11.3%,排在全部犯罪类型的第二位,这些孩子中有79.3%的人通过不同渠道接触过淫秽色情信息,因“一时冲动”而犯罪的不在少数。德国教育学家维尔纳·格罗高尔教授曾在一份研究报告中指出,一个人如果在儿童时期通过各种媒体过多接触色情暴力内容。成年后更容易走上性犯罪道路。格罗高尔教授是对18名青年性犯罪者进行长达一年半的跟踪研究后得出这一结论的。他指出,充斥了色情暴力内容的媒体对人的消极影响往往在几年后才真正表现出来。
在我国,禁止传播淫秽网络信息写进了《未成年人保护法》,政府采取各种措施加大了对网络淫秽色情的打击整治力度,公安机关清除网络淫秽色情信息、关闭淫秽色情网站和栏目、破获网络淫秽色·隋案件、抓获犯罪嫌疑人,取得了积极的成效。国家九部门刚刚又启动了新一轮在全国范围内联合开展深入整治互联网和手机媒体淫秽色情及低俗信息专项行动……这一切,无疑对淫秽色情信息的制作和传播者以强有力的震慑,但是网上淫秽色情及低俗信息传播活动仍然十分猖獗。应当承认。互联网发展始终被黄毒困扰是世界范围的难题,随着网络技术的成熟,我们力度再大的打击整治。也难以避免那些无法拒绝的内容越来越多,也无力彻底阻止互联网不良信息的广为传播。面对种种禁而不止、“按下葫芦起来瓢”的情况,我们应当清醒地认识到,仅靠外部攻势是不够的,在建立打击整治网络淫秽色情长效机制的同时,更需要建立网络素养教育的长效机制,这是增强自身“免疫力”,自觉抵御网络黄毒侵袭的上策。
当下,正值甲型流感病毒泛滥。在外部大环境同样的情况下。是否被感染、重症者是否死亡,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个人营造的小环境和自身的免疫力。对于大众而言,医生倡导的勤洗手、多通风、少去人多的地方、预防接种……都是通过自身条件的改变来抵御病毒侵袭。同样的道理,对付网络黄毒,外部的防控措施是非常必要的,然而最关键的依然是自身的作用。对于未成年的孩子来说,尤其需要老师、家长、社会给予他们必要的网络素养教育,当黄毒袭来的时候,以“自己的抵抗力”去应对。
计算机、手机上网的大趋势势不可挡,良莠不齐的各类信息扑面而来。同时不可否认的现实是。对孩子们进行网络素养教育是当今教育的一个盲点。所谓网络素养主要是指网络受众利用网络接受和传播信息以及在网络生活过程中应具备的素质和修养,其核心是强调对网络媒介信息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评判能力、能动的反应能力等等,网络素养教育则是以提高网络素养为目的的教育活动,主要包括:网络认知教育——了解网络传播的特点、辨别虚拟社会与现实社会、网络的积极作用和可能的负面影响、如何利用网络促进自身成长;网络道德教育——学习在网络世界判断是非真假,提高辨别善恶美丑和抵御负面信息的能力;网络法律教育——提高网络安全意识、了解使用规则、举报不良网站和信息、学会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不受侵害;以及网络操作技巧等等。总之。网络素养教育是网络社会的一种通识教育。是抵御黄毒、提高自身免疫力的根本之道。是学校、家庭、社会作为教育载体应当承担的责任。
网络素养教育与其他教育有所不同的是,面对新兴的互联网,成年人与孩子站在同一起跑线上,而孩子们接受各种信息的能力和使用网络的技巧往往超过成年人。那种仅仅把孩子当做网络黄毒被动的受害者的认识受到强有力的挑战。有这样一个真实的例子:母亲出差回来发现上初中的儿子从网上下载了大量与性相关的信息。母亲非常紧张,担心儿子从此会走上歧途。于是,她接受朋友的建议。给网络分级、加密。她正在电脑前琢磨怎么分级时,儿子进来了,看了一眼电脑就对妈妈说:“妈,你在分级吧,我来帮你!”这类现象令身为教育者的老师、家长甚为尴尬,而当孩子沉迷网络、当孩子受黄毒侵害的时候。往往束手无策。于是有人将网络视为“洪水猛兽”大加排斥。事实上,企望用剥夺、限制、打压的手法对付网络黄毒往往适得其反,孩子们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很有可能在成年人视线之外吸收更多的不良信息。
对老师和家长来说,明智的态度是客观地认识网络、认识孩子、认识自身的缺陷,认识到提高自身的网络素养对于解决孩子问题的重要;明智的做法是与孩子共同学习、启发孩子自我教育,在与孩子们的良性互动中,在充分挖掘网络自身的教育功能和发挥孩子能动作用的过程中,达到提高网络素养的目的。
如果有了自身的强有力的“免疫力”,抵御黄毒便不再是难题。我们将和孩子一起成为网络的主人而不是网络的奴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