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食品检验方法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与规范性。食品检测作为研究与评定食品质量的一门学科,主要按照化学、物理以及生物化学相关的理论以及技术,结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从而对食品进行质量检测,确保食品的合格。在现代食品检测过程中,进行规范性研讨已经成为了当前保障食品安全的关键手段,能够有效提升食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本文主要通过分析食品检验方法规范性建设现状,从而具体阐述加强食品检验方法规范性策略。
关键词:食品检测方法;规范性;探讨
随着当前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食品检验规则以及方法在检测食品安全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现代食品安全保障体系建设过程中,最为关键的因素是食品检测技术以及方法。在食品抽检中,由于某些检测机关在检验方法上运用不得当,导致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大打折扣。基于这种检测方法不规范以及检测结果表述不准确的情况,我国食品安全评价以及管理受到了严重的影响。由此可知,加快食品检测方法规范性建设已经成为了当前社会发展中的关键任务。
一、当前食品检验方法存在的问题
目前,在现行食品检验中,食品检验内容多样化,从广义上来讲,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第一,食品营养成分分析;第二,食品中污染物质分析;第三,食品辅助材料及食品添加剂分析;第四,食品感官鉴定。通常狭义的食品检测主要是指依据相关的食品卫生标准,对食品的包装、标志、理化指标以及其他卫生指标进行检测。在现阶段,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虽然食品检测方法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完善,但是在实际检测过程中还存在诸多不足,导致食品监管工作难以开展,主要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阐述。
第一,食品检验结果表述不规范。例如在进行食品脱色试验表述时,主要利用三种分析方法:一是食品包装聚乙烯法,二是食品包装聚苯乙烯法,三是聚丙烯法。利用这种成型品卫生标准分析方法进行描述:“首先取一个干净的待测食具,利用棉花擦试接触食品的部位,同时注意棉花要含有百分之六十五的乙醇以及冷餐油。在擦试的过程中,要进行往返擦试,次数为100次,注意此时棉花上不能染有颜色,同时浸泡液内也不得染有其他颜色”。在这个总体的描述过程中,判别颜色的方法主要因人而异,同时判别色彩的人也仅仅浮于主观目测,具有局限性,尤其是针对淡黄色以及淡蓝色等。从某种程度上来讲,使用“不得染有其他颜色”来进行描述不具备合理性,这种存在于主观上的笼统概述不能用科学来验证。从整体上来讲,对颜色的描述出现歧义。首先,在判别浸泡液颜色时,利用分光光度法以及比色管目测法进行测定,通过吸收峰波长,从而进行对照,但是在相关的标准方法没有明确规定。其次,浸泡主要是按照每平方厘米加2 ml的规范来进行,在溶液过稀的情况下,致使颜色被掩盖,从而导致难以判别,但在国家食品检测标准中对蒸发浓缩后的颜色没有明确判断。
第二,检验方法适用范围没有明确划分。例如在味精卫生标准分析方法中,对待测味精麸酸钠含量的两种检验方法没有明确规定适用范围。因此导致在实际检测的过程中,常常将其范围扩大,误认为适用于任何味精麸酸钠含量的检测。在这种范围不规范的情况下,利用这些检测方法来进行时,大部分味精中麸酸钠含量值出现偏低的状况。因此,要明确规定味精卫生标准分析方法的适用范围。
第三,检验结果表述与卫生标准要求在定量与定性上不能实现统一。例如在利用纸片法进行餐具大肠菌群的检测结果中,主要按照纸片颜色进行判定。在这个过程中,依据是否产酸产气来对可疑纸片进行确认试验,不能满足国家相关食品检测定量要求。
二、加强食品检验方法规范性策略
笔者综合自身多年工作经验,提出了加强食品检验规范性建设的策略,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加强食品检测分析工作
食品检测分析工作作为提高食品检验方法规范性的重要途径,在整个食品检测过程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食品检测基础分析工作中,能够规范食品检验方式以及检验方法,从而提高食品检验结果的精准度。食品检测基础分析工作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分析食品检验所接触的基础信息;第二,分析相关检测过程中的文字表述准确性。从整体上来讲,食品检测分析工作最大限度地规范了食品检验人员的检验方法,有助于对食品检验结果进行科学判断。同时,在实际检测操作过程中,食品检测人员利用不同检测方法所出现的结果进行合理对比,在强化检测结果的适用范围的过程中,避免了不同检测方法造成的结果差异。
(二)强化检验过程中的文字使用规范工作
在实际检测操作过程中,不断强化文字使用规范工作,能够促进食品检验方法规范性建设,有利于提高食品检测人员对相关检测方法的认识以及掌握,最大限度地提高了食品检验结果的精准度。文字使用规范工作主要表现在食品检验结果文件的制订程序中,通过规范使用文字,从而完善检测制度,提高食品检测方法规范性。具体而言,要求相关表述要符合专业语法特征,避免在阅读过程中造成歧义。同时,对于难以理解以及把握的语句要利用注释方法进行详细地阐述说明,防止理解错误,避免检测结果发生偏差,从根本上促进检测结果准确率的提高。因此,基于这种检验结果语言描述不规范的情况,相关的食品检测机构要强化规范性建设,统一检测结果的语言描述格式。
(三)积极分析企业产品标准规范性工作
在现阶段,企业产品具体检验标准不明确。基于这种现状,企业需要结合自身产品的特征,从而构建完善、系统的检验方法。在制定产品检验方法的过程中,要严格执行国家相关标准,综合各种理化指标,参考具体的资料以及文献,从而确定检测项目。同时,从某种程度上来看,企业在遵守国家标准的基础下,要规范语言使用格式,提高产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四)促进设备技术发展规范化建设
在现阶段,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一些新型检验设备得到了进一步的深化发展,同时应用的领域也越来越广泛。具体而言,这些新型检测设备具有三个方面的优点:一是检测精准度高,二是检测时间短,三是操作简单。因此,在现代食品检测过程中,要积极运用这些先进的检测设备,提高食品检测方法的先进性以及合理性,从而促进食品检测方法规范性建设。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虽然我国在食品检验方法的制定上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是在食品检验方法的运用过程中,由于实际操作不规范,检验结构不准确,导致各个检验机构的检验结果存在很大的差异,严重威胁着我国食品监督以及检验工作的顺利开展。基于这种现状,影响到了我国食品企业市场竞争力的提升。因此,不断加快食品检验方法规范性建设已经成为我国食品安全管理中的核心工作,积极利用现代检验设备,强化食品检测的基础分析工作,注重文字的规范使用,加强企业产品标准的规范性分析以及设备技术的规范化发展,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检验结果的精准度,保障现代食品安全。
参考文献:
[1]许晓箐.食品检验报告实施质量控制的建议[J].中国质量技术监督,2011(05).
[2]康丽榕,郑燕燕.浅谈我国食品检验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J].科技信息,2010(04).
[3]郑冰,苏淑娴.完善我国食品检验检测体系的思考[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0(09).
[4]李有为.对我国食品检验检测体系的探讨[J].科技资讯,2010(17).
[5]陈晶.浅论影响食品检验准确性的因素[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0(09).
关键词:食品检测方法;规范性;探讨
随着当前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食品检验规则以及方法在检测食品安全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现代食品安全保障体系建设过程中,最为关键的因素是食品检测技术以及方法。在食品抽检中,由于某些检测机关在检验方法上运用不得当,导致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大打折扣。基于这种检测方法不规范以及检测结果表述不准确的情况,我国食品安全评价以及管理受到了严重的影响。由此可知,加快食品检测方法规范性建设已经成为了当前社会发展中的关键任务。
一、当前食品检验方法存在的问题
目前,在现行食品检验中,食品检验内容多样化,从广义上来讲,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第一,食品营养成分分析;第二,食品中污染物质分析;第三,食品辅助材料及食品添加剂分析;第四,食品感官鉴定。通常狭义的食品检测主要是指依据相关的食品卫生标准,对食品的包装、标志、理化指标以及其他卫生指标进行检测。在现阶段,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虽然食品检测方法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完善,但是在实际检测过程中还存在诸多不足,导致食品监管工作难以开展,主要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阐述。
第一,食品检验结果表述不规范。例如在进行食品脱色试验表述时,主要利用三种分析方法:一是食品包装聚乙烯法,二是食品包装聚苯乙烯法,三是聚丙烯法。利用这种成型品卫生标准分析方法进行描述:“首先取一个干净的待测食具,利用棉花擦试接触食品的部位,同时注意棉花要含有百分之六十五的乙醇以及冷餐油。在擦试的过程中,要进行往返擦试,次数为100次,注意此时棉花上不能染有颜色,同时浸泡液内也不得染有其他颜色”。在这个总体的描述过程中,判别颜色的方法主要因人而异,同时判别色彩的人也仅仅浮于主观目测,具有局限性,尤其是针对淡黄色以及淡蓝色等。从某种程度上来讲,使用“不得染有其他颜色”来进行描述不具备合理性,这种存在于主观上的笼统概述不能用科学来验证。从整体上来讲,对颜色的描述出现歧义。首先,在判别浸泡液颜色时,利用分光光度法以及比色管目测法进行测定,通过吸收峰波长,从而进行对照,但是在相关的标准方法没有明确规定。其次,浸泡主要是按照每平方厘米加2 ml的规范来进行,在溶液过稀的情况下,致使颜色被掩盖,从而导致难以判别,但在国家食品检测标准中对蒸发浓缩后的颜色没有明确判断。
第二,检验方法适用范围没有明确划分。例如在味精卫生标准分析方法中,对待测味精麸酸钠含量的两种检验方法没有明确规定适用范围。因此导致在实际检测的过程中,常常将其范围扩大,误认为适用于任何味精麸酸钠含量的检测。在这种范围不规范的情况下,利用这些检测方法来进行时,大部分味精中麸酸钠含量值出现偏低的状况。因此,要明确规定味精卫生标准分析方法的适用范围。
第三,检验结果表述与卫生标准要求在定量与定性上不能实现统一。例如在利用纸片法进行餐具大肠菌群的检测结果中,主要按照纸片颜色进行判定。在这个过程中,依据是否产酸产气来对可疑纸片进行确认试验,不能满足国家相关食品检测定量要求。
二、加强食品检验方法规范性策略
笔者综合自身多年工作经验,提出了加强食品检验规范性建设的策略,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加强食品检测分析工作
食品检测分析工作作为提高食品检验方法规范性的重要途径,在整个食品检测过程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食品检测基础分析工作中,能够规范食品检验方式以及检验方法,从而提高食品检验结果的精准度。食品检测基础分析工作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分析食品检验所接触的基础信息;第二,分析相关检测过程中的文字表述准确性。从整体上来讲,食品检测分析工作最大限度地规范了食品检验人员的检验方法,有助于对食品检验结果进行科学判断。同时,在实际检测操作过程中,食品检测人员利用不同检测方法所出现的结果进行合理对比,在强化检测结果的适用范围的过程中,避免了不同检测方法造成的结果差异。
(二)强化检验过程中的文字使用规范工作
在实际检测操作过程中,不断强化文字使用规范工作,能够促进食品检验方法规范性建设,有利于提高食品检测人员对相关检测方法的认识以及掌握,最大限度地提高了食品检验结果的精准度。文字使用规范工作主要表现在食品检验结果文件的制订程序中,通过规范使用文字,从而完善检测制度,提高食品检测方法规范性。具体而言,要求相关表述要符合专业语法特征,避免在阅读过程中造成歧义。同时,对于难以理解以及把握的语句要利用注释方法进行详细地阐述说明,防止理解错误,避免检测结果发生偏差,从根本上促进检测结果准确率的提高。因此,基于这种检验结果语言描述不规范的情况,相关的食品检测机构要强化规范性建设,统一检测结果的语言描述格式。
(三)积极分析企业产品标准规范性工作
在现阶段,企业产品具体检验标准不明确。基于这种现状,企业需要结合自身产品的特征,从而构建完善、系统的检验方法。在制定产品检验方法的过程中,要严格执行国家相关标准,综合各种理化指标,参考具体的资料以及文献,从而确定检测项目。同时,从某种程度上来看,企业在遵守国家标准的基础下,要规范语言使用格式,提高产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四)促进设备技术发展规范化建设
在现阶段,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一些新型检验设备得到了进一步的深化发展,同时应用的领域也越来越广泛。具体而言,这些新型检测设备具有三个方面的优点:一是检测精准度高,二是检测时间短,三是操作简单。因此,在现代食品检测过程中,要积极运用这些先进的检测设备,提高食品检测方法的先进性以及合理性,从而促进食品检测方法规范性建设。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虽然我国在食品检验方法的制定上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是在食品检验方法的运用过程中,由于实际操作不规范,检验结构不准确,导致各个检验机构的检验结果存在很大的差异,严重威胁着我国食品监督以及检验工作的顺利开展。基于这种现状,影响到了我国食品企业市场竞争力的提升。因此,不断加快食品检验方法规范性建设已经成为我国食品安全管理中的核心工作,积极利用现代检验设备,强化食品检测的基础分析工作,注重文字的规范使用,加强企业产品标准的规范性分析以及设备技术的规范化发展,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检验结果的精准度,保障现代食品安全。
参考文献:
[1]许晓箐.食品检验报告实施质量控制的建议[J].中国质量技术监督,2011(05).
[2]康丽榕,郑燕燕.浅谈我国食品检验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J].科技信息,2010(04).
[3]郑冰,苏淑娴.完善我国食品检验检测体系的思考[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0(09).
[4]李有为.对我国食品检验检测体系的探讨[J].科技资讯,2010(17).
[5]陈晶.浅论影响食品检验准确性的因素[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