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合作学习浅谈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mac0000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
  新课程改革在语文教学中所倡导的合作学习,主要是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针对以往教学过程中片面强调学生独立学习而提出的一种新的教学理念。从培养学习者的角度看,它能帮助学生建立健全人格,合作促成他們对于人与人相互依赖关系的同时,有助于形成合作、宽容、开放的品格。同时对培养他们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等诸多方面的能力有着现实的意义。因此,小组合作学习在学校教育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一、理解语文合作学习的理念。
  美国教育家华特·B·科勒斯涅克曾经说过一句著名的话:语文的外延几乎和生活的外延相等。因此,一个很引人注目的话也就应运而生了:把社会引进课堂!从这个意义上讲,社会化的大语文教学更需要引进语文教学的合作学习观。
  著名教育家雅斯培认为,教育不是有知带动无知的偶发事件,而是人们一同去发现真理,寻回自我的唯一途径。语文合作学习讲究的是和谐及共同发展,但合作教育并不排除学生的个性的发展。恰恰相反,合作学习是以尊重学生的个性为前提的。因为学生在作为教育对象出现时,除了怀有获得知识的欲望以外,还带着特定的情感和感知世界。
  纵观语文教育史,语文教育更有条件进行“切磋”、“推敲”和“商榷”等合作活动,更需要教学相长式的语文合作学习。“教师的职责现在已经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除了他的正式职能以外,他将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他必须集中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从事那些有效果和有创造性的活动:互相影响、讨论、激励、了解、鼓舞。”
  二、语文合作学习的原则。
  1、交流性原则。教师要促使学生在小组内充分与同学交流,与电脑交流,与其他组成员交流,也可以与教师交流。多层次的交流活动,使学生能摆脱教师这一权威的束缚,自由发表自己的言论,可以极大增加学生的参与意识。而现代教学观认为,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越来越成为衡量教学方法是否得当的一个重要标志。
  2、主体性原则。缺少了学生的自主参与这个“个体”,创造精神这个“魂”就无从体现。强化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潜能,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自主学习、主动发展。强调学生的主体并没有忽视教师的主导性,教师设计的软件要能引导学生积极展开思维,因此更要求教师“导”的科学,“导”的及时。
  3、反馈性原则。教学是一个动态过程,它必须通过信息反馈,才能实现有效的控制与调节。因此教师要通过电脑统计中反馈和巡回观察发现出来的问题,及时点拨:或引导小组讨论或引导全班一起探索研究来解决问题。
  4、创造性原则。课堂教学改革应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性思维能力作为主要的教学目标之一。在设计软件时应尽可能多的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发现情景,在组织学生研究讨论时应激励学生去发现和探索一些有创建的解题方法。
  三、注重合作学习的方式。
  1、注重师生之间的合作。布鲁纳认为现代教育方法是“教师与学生合作”的方法,前苏联合作教育派的教育家们指出,教育过程应该是“人际交往的过程,正是师生关系的问题已被提到了学校工作的首要地位之一”,素质教育需要良好的师生关系。这种师生关系必须以平等为基础。教师把自己当成学生中的普通一员,放下架子,与他们诚恳对话、交流,同他们合作,从而缩短师生间的距离建立轻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师生合作,强调学法,重视研究如何学,让学生有更多学习机会,更多思考空间,更多发表独立见解的余地,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中来。师生融合在一起,学生学习积极性倍增,体验到了合作的愉悦。小组合作学习不仅使学生各种能力得到了训练,而且还彻底地摆正了师生平等的关系,充分体现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利。
  2、注重全体学生相互间的合作。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是要让学生人人参与学习过程,人人尝试成功的喜悦。为此,教师首先要做好后进生的思想工作,鼓励他们积极动脑,大胆发言,勇于说出自己的意见,在合作中善于对别人的意见进行补充。在组内可安排他们优先发言,让他们先说出最容易想的解题策略,使他们体验成功的快乐。教师进行指导时,应重点指导后进生的学习操作活动,了解他们的学习思维状况,帮助他们解决操作问题。其次,注意分组的科学性,把性别、成绩、能力各不相同的学生编成一组,做到组内成员之间同组异质,相互帮助,共同提高,人人做活动的主体。这样,会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讨论的有效性。
  3、注重活动中的交流与合作。新课程理念提倡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在合作学习中可以极大地促进师生、生生的互动与交往。实际上合作交流也是一种课程资源,在合作交流中,可以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主动性,体现学生学习的个性特长。交流是认识升华的阶段,在交流的过程中能够拓展思路,增长知识,启迪智慧。我很重视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实践证明,小组合作能促进大家共同努力,共享成功的喜悦。在小组群体活动的互动中,优等生的才能得以施展,中等生得到锻炼,后进生得到帮助。这样,既可发挥学生间的互补作用,发展合作、交往的能力,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具有21世纪人类生存的基本能力——自主能力,从而为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奠定了基础。
  4、精选合作内容,丰富合作形式。小组合作交流是一种很好的教学形式,但是,并非任何时候都可以进行合作交流,而要选择恰当的时机,才能保证交流的有效进行。一般说来,动手操作时,进行小组合作,使组员养成一种与人配合默契、共同操作、共享成功的良好品质,同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在做组词、造句的练习时进行合作交流,能拓宽学生的思路。新教材有很多开放性的题目,其答案多样化,而学生考虑问题比较单一,往往想不到多种答案,这时采用小组合作交流,学生间互相激励,互相促进,在合作氛围下迸发出创新的火花,往往能想出意料不到的答案,从而拓展了思维,同时也培养了向别人学习的好习惯。此外,还可以根据教学内容采用合作游戏、合作表演、合作监督、合作竞赛、合作调查等多种形式,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合作精神。   四、合作学习的恰当评价。
  在合作学习中,教师应关注每一位学生,应及时给予督促指导,开展积极有效的学习评价,做到有的放矢,不使合作学习的评价成为好坏一锅粥,使学生觉得自己的劳动成果最终变的竹篮打水一场空。教师可以通过多种多样的评价方式。例如:比一比、评一评等方式,评出每次活动的优胜者给予奖励,以此来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增进相互督促,相互进取,最终达成合作学习的目标。在合作学习的评价中,教师不仅要关注学习结果,更要关注的是学习过程,同时也需要教师讲究评价的方式方法,做到指导与激励相结合,奖励与评比相结合。只有这样的学习评价才能提升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合作成就。
  总之,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在课堂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弥补教师不能面向全体学生进行教学的不足,尤其是对那些知识结构弱、能力水平低、个性内向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的学生来说更加重要。合作学习通过学生之间的互动使学生的知识技能互补,达到人人教我,我教人人的目的。
  张学军 陈天慧
  (凤州初级中学 陕西 凤县 721700)
  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
  新课程改革在语文教学中所倡导的合作学习,主要是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针对以往教学过程中片面强调学生独立学习而提出的一种新的教学理念。从培养学习者的角度看,它能帮助学生建立健全人格,合作促成他们对于人与人相互依赖关系的同时,有助于形成合作、宽容、开放的品格。同时对培养他们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等诸多方面的能力有着现实的意义。因此,小组合作学习在学校教育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一、理解语文合作学习的理念。
  美国教育家华特·B·科勒斯涅克曾经说过一句著名的话:语文的外延几乎和生活的外延相等。因此,一个很引人注目的话也就应运而生了:把社会引进课堂!从这个意义上讲,社会化的大语文教学更需要引进语文教学的合作学习观。
  著名教育家雅斯培认为,教育不是有知带动无知的偶发事件,而是人们一同去发现真理,寻回自我的唯一途径。语文合作学习讲究的是和谐及共同发展,但合作教育并不排除学生的个性的发展。恰恰相反,合作学习是以尊重学生的个性为前提的。因为学生在作为教育对象出现时,除了怀有获得知识的欲望以外,还带着特定的情感和感知世界。
  纵观语文教育史,语文教育更有条件进行“切磋”、“推敲”和“商榷”等合作活动,更需要教学相长式的语文合作学习。“教师的职责现在已经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除了他的正式职能以外,他将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他必须集中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从事那些有效果和有创造性的活动:互相影响、讨论、激励、了解、鼓舞。”
  二、语文合作学习的原则。
  1、交流性原则。教师要促使学生在小组内充分与同学交流,与电脑交流,与其他组成员交流,也可以与教师交流。多层次的交流活动,使学生能摆脱教师这一权威的束缚,自由发表自己的言论,可以极大增加学生的参与意识。而现代教学观认为,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越来越成为衡量教学方法是否得当的一个重要标志。
  2、主体性原则。缺少了学生的自主参与这个“个体”,创造精神这个“魂”就无从体现。强化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潜能,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自主学习、主动发展。强调学生的主体并沒有忽视教师的主导性,教师设计的软件要能引导学生积极展开思维,因此更要求教师“导”的科学,“导”的及时。
  3、反馈性原则。教学是一个动态过程,它必须通过信息反馈,才能实现有效的控制与调节。因此教师要通过电脑统计中反馈和巡回观察发现出来的问题,及时点拨:或引导小组讨论或引导全班一起探索研究来解决问题。
  4、创造性原则。课堂教学改革应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性思维能力作为主要的教学目标之一。在设计软件时应尽可能多的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发现情景,在组织学生研究讨论时应激励学生去发现和探索一些有创建的解题方法。
  三、注重合作学习的方式。
  1、注重师生之间的合作。布鲁纳认为现代教育方法是“教师与学生合作”的方法,前苏联合作教育派的教育家们指出,教育过程应该是“人际交往的过程,正是师生关系的问题已被提到了学校工作的首要地位之一”,素质教育需要良好的师生关系。这种师生关系必须以平等为基础。教师把自己当成学生中的普通一员,放下架子,与他们诚恳对话、交流,同他们合作,从而缩短师生间的距离建立轻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师生合作,强调学法,重视研究如何学,让学生有更多学习机会,更多思考空间,更多发表独立见解的余地,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中来。师生融合在一起,学生学习积极性倍增,体验到了合作的愉悦。小组合作学习不仅使学生各种能力得到了训练,而且还彻底地摆正了师生平等的关系,充分体现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利。
  2、注重全体学生相互间的合作。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是要让学生人人参与学习过程,人人尝试成功的喜悦。为此,教师首先要做好后进生的思想工作,鼓励他们积极动脑,大胆发言,勇于说出自己的意见,在合作中善于对别人的意见进行补充。在组内可安排他们优先发言,让他们先说出最容易想的解题策略,使他们体验成功的快乐。教师进行指导时,应重点指导后进生的学习操作活动,了解他们的学习思维状况,帮助他们解决操作问题。其次,注意分组的科学性,把性别、成绩、能力各不相同的学生编成一组,做到组内成员之间同组异质,相互帮助,共同提高,人人做活动的主体。这样,会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讨论的有效性。
  3、注重活动中的交流与合作。新课程理念提倡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在合作学习中可以极大地促进师生、生生的互动与交往。实际上合作交流也是一种课程资源,在合作交流中,可以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主动性,体现学生学习的个性特长。交流是认识升华的阶段,在交流的过程中能够拓展思路,增长知识,启迪智慧。我很重视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实践证明,小组合作能促进大家共同努力,共享成功的喜悦。在小组群体活动的互动中,优等生的才能得以施展,中等生得到锻炼,后进生得到帮助。这样,既可发挥学生间的互补作用,发展合作、交往的能力,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具有21世纪人类生存的基本能力——自主能力,从而为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奠定了基础。
  4、精选合作内容,丰富合作形式。小组合作交流是一种很好的教学形式,但是,并非任何时候都可以进行合作交流,而要选择恰当的时机,才能保证交流的有效进行。一般说来,动手操作时,进行小组合作,使组员养成一种与人配合默契、共同操作、共享成功的良好品质,同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在做组词、造句的练习时进行合作交流,能拓宽学生的思路。新教材有很多开放性的题目,其答案多样化,而学生考虑问题比较单一,往往想不到多种答案,这时采用小组合作交流,学生间互相激励,互相促进,在合作氛围下迸发出创新的火花,往往能想出意料不到的答案,从而拓展了思维,同时也培养了向别人学习的好习惯。此外,还可以根据教学内容采用合作游戏、合作表演、合作监督、合作竞赛、合作调查等多种形式,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合作精神。
  四、合作学习的恰当评价。
  在合作学习中,教师应关注每一位学生,应及时给予督促指导,开展积极有效的学习评价,做到有的放矢,不使合作学习的评价成为好坏一锅粥,使学生觉得自己的劳动成果最终变的竹篮打水一场空。教师可以通过多种多样的评价方式。例如:比一比、评一评等方式,评出每次活动的优胜者给予奖励,以此来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增进相互督促,相互进取,最终达成合作学习的目标。在合作学习的评价中,教师不仅要关注学习结果,更要关注的是学习过程,同时也需要教师讲究评价的方式方法,做到指导与激励相结合,奖励与评比相结合。只有这样的学习评价才能提升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合作成就。
  总之,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在课堂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弥补教师不能面向全体学生进行教学的不足,尤其是对那些知识结构弱、能力水平低、个性内向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的学生来说更加重要。合作学习通过学生之间的互动使学生的知识技能互补,达到人人教我,我教人人的目的。
其他文献
[摘要]写字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基础。针对低年级学生的特点,写字教学若是仅仅只凭借教师在课堂上的讲解,学生只会觉得枯燥无味,也很难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但是,如果通过竞赛、多媒体教学的形式就能够使低年级语文写字教学更加的生动活泼,富有趣味性,同时也优化了课堂教学过程。与此同时,在新课标当中也明确指出“写字是语文素养的重要部分”,以下是对低年级语文写字教学优化谈谈我的看法。
习作教学是一个常说常新的话题。多年来,它一直是基础教育中最受关注的焦点,大家都在思考:习作教学的困惑在哪里?学生习作能力差的根源在哪里?我们老师该做些什么?能做些什么?能做好什么?归根到底,是因为精髓把握不够,导致教学有效性的缺失。  作文,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作文训练,重在积累。积累,是作文教学的生长点,下面我就从积累的角度谈谈作文的教学一些有效方法。  一、丰富生活体验,使学生言之有物  生
期刊
传统的语文课堂注重灌输,教师一言堂,学生只是机械般地接受知识,完全没有独立思考的空间,这种教学一刀切,忽略了个体的差异,忽视学生兴趣的培养,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虽然自语文课程新标准发布以来,语文教学就开始进行改革。但应试教育的门槛使得语文的教学很难有质的改变,尤其是文言文的教学。  一、文言文教学的现状  1、教学内容繁多,过于追求知识的全面性  新课标要求: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的文言文。要达到
期刊
摘要:语文学科是一门人文应用学科,是语言工具训练与人文教育的结合,两者在语文教学中同等重要,不可以机械割裂开来。两者应该有机结合,使之相得益彰。但近年来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与“人文性”也颇有争议,“人文性”日渐崛起,“工具性”日渐沉寂。因此,本文就替“工具性”寻找正确地位,以及浅谈“大语文教育”的灵魂。 关键词:工具性 人文性 语文大语文  叶圣陶先生认为:“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把口头
【摘要】引导学生做生活中的有心人,走进生活,走进课堂,处处留心,学会积累,用“捡粪”精神学语文,提高语文素养,学会在生活和考试中“学以致用”。  【关键词】生活 语文 课堂 积累 素养 运用  有人认为学好语文最难,为什么呢?因为他们觉得似乎无论他们再怎么努力,起色似乎不大,总的感觉就像是有力无处使,也就是物理中的“不受力”,“做功为0”。事实上,这是由语文自身的特点决定的。语文知识面宽,什么字、
【摘要】语文教学,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使他们在动口动手实践训练中,形成自己的学习经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参与整个教学活动,是提高教学效率,完成教学任务的保证。  【关键词】传授知识 教给方法 形成经验 养成习惯 学习的主人  韩愈的《师说》里讲:“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说出了老师这种职业的基本任务。教育学生懂得做人的道理,学会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