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字当头

来源 :热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zxu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假如生命缺少内在差异,以至于人们害怕天堂里持久的幸福会变成持久的无聊,那么,无论生命在何种高度、以何种深度流淌,对我们来说,都显得空洞和无谓。
  ——西美尔
  
  无之种种
  这是一个“无”字当头的时代:
  无厘头。早年间,清华BBS的精英们将周星驰剖析得入木三分,打响了“大话”风的冲锋炮;IT专业高手以绝对敬业的作风,将盗版牒里的每句台词敲下,贴到网上;更有无数网络奇才发挥无穷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一遍遍刷新《大话西游》的“生活版”、“考研版”,将银屏上的无厘头文化培植到现实生活中——他们使无厘头和周星驰突破市井娱乐的局限,投射到更为广阔的现实空间。自此而下,民众无厘头式的集体狂欢此起彼伏……
  无聊。安迪·沃霍尔早就公然宣称:“我喜欢无聊的东西。”这个派对动物,总是衣着怪异、时尚出位地闪亮登场,他闪烁其辞、鸡零狗碎、东扯西拉、诡异乖张、自相矛盾、言不及意、混乱空洞,他喜欢同时做两件事情或同时看两台电视——因为这样可以显得很无聊,他喜欢吸尘、喜欢洗碟——因为这样可以显得很无聊,他喜欢15年来每天坚持看一部肥皂剧——因为这样可以显得很无聊……他那些丝网印的肖像,的确都很无聊,他推荐的电影《翠西女郎》超级无聊,而他自己的电影比《翠西女郎》还要无聊100倍,“是一种麻木的无聊。”可这有什么关系呢,无聊的感觉早已成为现代人的生存境况的言语标志之一,时下风行的网络偷菜游戏,正在将这种无聊集体化并为之正名。
  无用。中国本土设计师马可将自己旗下品牌之一命名为“无用”,“所有人都在追求有用,做个有用的人,做个有用的物件,买个有用的东西,是否有用甚至已成为我们做事的前提。 但眼前的有用和未来的价值往往不同,我想做些眼前未必有用但以后会有价值的事,我想把人们眼中无用的东西变得有用,我想人们不再以是否有用作为取舍的原则。我喜欢无用,才能赋予它新的价值。价值从不在物件本身,而在使用的人。”对马可而言,无用“不仅是创作,这也是的一种生存方式。”同样,小说家韩东坚称:“没用的东西就该拒之门外吗?我喜欢举的例子是星空,既不能吃,也不能穿,由于人类科技必然的限制也不能开采利用,但你取消星空试试。没有星空在上的生活是无法想象的。说小点,听音乐、看展览有用吗?好的,你说它们是无用之用,但为什么读小说不是无用之用呢?在你觉得无用的地方那用就体现出来了,它将静悄悄地改变你的人生。你会觉得功利、有用、个人奋斗和分秒必争并不是那么重要的,至少不是惟一的价值选择。读小说使人敏感,与粗鄙渐行渐远。”
  ……
  
  无用主义
  无他,这一切不过应了马克思的预言,“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社会结构的融化,古老的伦理、道德和责任消解后, “现代艺术和现代思想的中心论题之一,就是非神圣化。”(波德莱尔语)继一系列诸如正义、崇高、美、悲剧、爱情等古典价值衰微以后,一个精神归零后的新范畴——无用主义正应运而生。
  与无用相对的自然是有用。然而何为有用?启蒙运动带来了人性的再生,赋予了现代人以“自决”(self-determination)的权利;然而,以理性为旗帜的启蒙精神对社会的总体性设计,却造成了对个体意愿乃至行动的压制。严密的等级化社会分工体系试图甚至已经把每个人重构为整部社会机器的一个“零件”,人们使用效率和收益的观念来审视这个世界。于是,“什么东西有价值”的问题,实质上越来越被“什么东西值多少钱”的问题取代了,金钱就是现代生活的语法形式,金钱越来越成为所有价值的绝对的充分的表现形式和等价物,金钱夷平了一切,所有高贵的东西向它看齐,当千差万别的因素都能兑换成金钱,事物最特有的价值就受到了彻底的损害。
  现代社会的运行法则由此催生出现代生活的痼疾:生命感觉致命的萎缩。“货币给现代生活装上了一个无法停转的轮子,使生活这架机器成为一部永动机,由此产生了现代生活常见的骚动不安和狂热不休,然而,在个人灵魂的最深处,却是对生命本身的无聊感。”(西美尔语)
  现代人对生命意义的感受发生了彻底的改变。对此,有人选择了不断在自己的生命过程中添加各式各样的填充物,物质的享乐,精神的刺激,却总难以餍足这恒常的无聊感。也有人开始犬儒地践行无用主义,以同样的无聊和无用回应这个时代的精神气质。后者绝非直面存在之荒谬依然推石如常的西绪弗斯,可他们的无聊和无用,同样具有意义,在这个目标为手段所遮蔽、意义为工具所窒息的时代,在他们深具无聊精神特质的无用行为背后,是与传统的断裂,是对纷至沓来、层出不穷的新奇事物的感受,是对现实生活之短暂性、偶然性、不确定性、碎片性的敏锐体悟,也是对生命无聊感的消极而另类的顽抗。
其他文献
今年,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迎来了50周年纪念,博物馆为此计划了整年的庆祝活动:一部初次放映的纪录片,记录了博物馆设计师赖特的标志性建筑施工时的情景,一场展现赖特作品的特别展《从内到外》——此次展览吸引了37.2万名参观者,一举创下博物馆的展览记录;而瓦西里,康定斯基的油画作品全面回顾展则将从2009年9月18日持续到2010年1月13日:此外,博物馆还和谷歌合作,发起一个全球性的设计竞赛“设计庇护所
期刊
一百多年前的世纪之交,有一个男子蔑视却又深爱着这个世界。他将一枝瑰艳如血的鲜花插在纽扣上,孔雀一般昂首漫步在烟笼雾罩的伦敦街头,嚣张地刺破感染了La-Mal-DuSicle的郁郁寡欢的人群,把所有惊羡、诧异、厌恶和迷恋的目光通通抛在身后。他雕琢着自己的形象与话语,掷出机智又讽刺的言论,微笑着听它们炸响在崇拜者脑中的脆声。他惨淡经营自己的童话世界,用唯美的意象、疯狂的爱情、可笑的自欺和悲惨的结局。 
期刊
《热道》:您和王康是如何相识的呢?  林和生:我和王康是从“神交”开始的。七十年代末,我的朋友姜力挺考入了西师(现今的西南大学),并在那里结识了王康,一起兴办了“普通人文学社”,当时我人虽在乐山,但因为这层关系,也成了文学社刊物的主要撰稿者,与王康开始书信联络。直到1981年“普通人文学社”被公安局查封后,王康随姜力挺赴乐山作客,我们才第一次见面。    《热道》:您对他的第一印象是什么呢?  林
期刊
仿佛正应了大隐隐于市的古谚,王康的办公室就坐落在重庆沙坪坝区一个热闹的商业广场,楼下便是新世纪百货,红男绿女熙熙攘攘、鱼贯出入,谈论着赚钱、花钱、时尚新闻和八卦消息。走进电梯时,我忍不住揣测起王康每天走过这段路时的心境:这个繁华似锦却又危机四伏的社会,是否真能经历一场脱胎换骨,迎来现代的文艺复兴和理想的大同世界?  开门的是王康的同事,而他自己正穿着一套灰色的运动装,坐在沙发上看书,逆光的剪影为他
期刊
在成都这样的城市,要找闲人,似乎可以一抓一大把。但真正的无所事事的状态,是不值得书写的。有另一种闲,只是一种表面的简约,却有丰富的内在——李俊显然属于这后一种闲。  李俊是谁呢?当然也许他是谁并不太重要,重要的是他做的事情。正如他自己所说,他做事情的过程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目之所及,他的思想。所以摄影师也好,艺术家也好,仅仅是一种表层的身份而已。  最近一次见到李俊,他穿了一件蓝色的运动外套,慢悠
期刊
代表作用不仅仅在帮助贫困村户筹措发展资金、扶持富民产业、发展社会事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解决群众具体困难等方面,重要的是要通过活动,提高人大代表调查研究和执行代表职务的能力和水平。  (一)  人大代表在闭会期间的各种履职活动,是代表行使权利、履行义务、执行职务的体现,既是代表在人代会期间工作的保证与必要准备,又是代表在人代会期间工作的延伸和发展。充分发挥代表在闭会期间的职能作用,是各级人大及其常
期刊
我们所生活的城市,被人翻来覆去的研究了许多遍,从交通发展到CBD布局,从城市客的步行速度到幸福指数,再到建筑、绿化、城区水系……城市从某种程度上讲像是一个设计作品,而城市人则被分为设计师、管理人与使用者,设计师与管理人研究使用者的需求从而构建更方便使用的城市形态。到了今天,置身城市中的你似乎很难想到这座城市还缺什么,只有在太疲累或太迷茫的时候,才会想要去找一个让人可以停留、小憩的空间,在那里,思维
期刊
云门之名来自于中国古书《吕氏春秋》中的一句话:“黄帝时,大容作云门,大卷……”,相传存于五千年前黄帝时代的“云门”是中国最古老的舞蹈,却不知遭逢怎样的变故,舞容、舞步均已失传,只留下这个美丽的舞名。  去年的正月初六,台北县八里云门大排练场,早春潮湿冷峭的空气里夹杂着焦糊的味道。深夜的一场大火,将云门三十五年来累积的心血付之一炬,独一无二的布景、道具、音乐、资料、图书全数尽毁,只留下服装间和小排练
期刊
摘 要 以紫苏叶多糖提取液为原料,脱色率和多糖损失率为指标,采用树脂脱色技术,通过正交试验法确定紫苏叶多糖的最佳脱色工艺条件。结果表明,紫苏叶多糖的最佳树脂脱色工艺条件为:树脂用量5.0%,pH6.0,温度70 ℃,时间60 min,紫苏叶多糖提取液脱色率达95.30%,多糖损失率为15.50%。脱色效果较为理想。  关键词 紫苏叶;多糖;脱色工艺;树脂;正交试验设计  中图分类号 TS201.4
期刊
Dassault, 法国达索集团的历史开始于 1915 年,数学天才 Marcel Bloch 设计了彼时最高效的飞机螺旋桨后,成立了一家公司,成功制造出各种飞机,直到他在二战期间被德国人逮捕入狱。 Marcel 的兄弟 Paul 是法国地下组织的英雄,他的代号是“坦克”,法语是 char d'assault。我们有兴趣去了解这些历史,都因该公司现在致力于向全球Falcon(猎鹰喷气式商务客机)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