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语文教学要取得预期成效,必须基于学生的生命成长,进行匠心独运的设计。
一、语文课堂教学设计要着眼于学习过程
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是学生获得人生经验和生命体验的过程,是师生互动、心灵对话、唤醒各自沉睡潜能、共创奇迹的过程。我们倡导为学生的学习而设计教学。
学生在课堂上是文化的继承者,也是文化的创造者。无论采用什么方法,都应当首先关注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关注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教师的教应当为学生的学服务,教学设计要能够充分按照课堂教学的基本规律而相机诱导、即时处理,并为此留下最大的弹性空间。如果说那些必须达成的教学目标是必须实行的教学步骤,无多大伸缩性可言的话,那么,达到这些基本目标,完成这些基本任务的途径、方法、过程、手段则应当根据具体的学情,灵活多变。
二、语文课堂教学设计要突出两大要素,
1 突出思维训练。思维能力的培养与发展,是语文课程诸种因素中的核心因素,一切语文训练莫不是在思维指导下进行的,思维训练在语文教学中是非常必要和十分重要的。语文作为人们沟通彼此思想的工具,无论是表情达意,还是传思载道,都属于思维范畴。语言和思维能力互为表里,任何语文活动都是思维活动,听和读是通过语言来理解别人的思想,说和写是通过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抓住了思维训练,也就抓住了语文训练的核心。因而,语文课堂教学必须进行思维训练,语文课堂教学设计必须突出思维训练这。一要素。
2 突出语言训练。语文教学的核心是语言教育,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是组织、引导学生学习语言,培养和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语文课堂教学设计,就是要引导学生以教材为依托,去感受语言,领悟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学生在有意识的语言训练和长期的语言实践中,对字词句的含义,对语法、修辞、逻辑、文学的规则等的认识,往往以“格”的形式在大脑中沉淀下来。学生形成的“格”越多、越固定,他的语感也就越强。语感强的人,在阅读文章、听取谈话的时候,可以迅速领会,判断其正误、优劣;在运用语言的时候,可以不假思索地借助“格”自由地表情达意,写出优美的文章,说出得体的话语。因而,语文课堂教学设计的重点,要放在引导学生品味课文的语言上。
三、语文课堂教学设计要分析三个因素
1 分析教学内容和任务。这是教学设计的基础。教学内容分析的指向是教学内容的知识类型。根据现代知识分类学,可以将一般知识分为三大类: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教师应区分设计方案所涉及的知识类型,用以确定学生学习的类型和课堂教学的结构类型、教学实施的行为类型。
分析教学任务可以看做一种教学设计技术。其基本程序是:从预期的学习目标开始,运用逆向设问法,反复提问并回答“学生要掌握这一水平的技能,需要预先获得哪些更简单的技能”,分析一直递进到学生原有的学习起点为止。
分析教学内容和分析教学任务各司教学设计的一个立面,二者联系紧密,互为补充。分析教学内容可以揭示教学知识内部的构成及其联系,并据以确定实施这些内容的有效途径;分析教学任务可以揭示教学结果的构成成分及其关系,并据此确定促使这些能力或倾向习得的有效教学元素。
2 分析教学条件和资源。分析教学条件和资源,对提高课堂教学绩效、拓宽教学视野,促使语文课程现代化、社会化,优化语文课堂教学,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依据功能特点,教学课程资源可以分为素材性和条件性两类。素材性课程资源是学生学习和掌握的对象,如知识、技能、经验、活动方式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及培养目标等;条件性课程资源决定学生学习和掌握的水平、课程实施的广度和效益,如人力、场所、媒介、设备、环境等。素材性课程资源和条件性课程资源之间并无明显区别,有的如图书馆、互联网等不少课程资源,往往既是课程的素材,又是课程的条件。
在进行语文课堂教学设计的时候,要对教学条件和资源进行分析,对素材性和条件性两大课程资源,特别是素材性课程资源进行加工、改造,以删节、组合、主题贯穿、类型化、再现、表演等方式,使教学素材发生变换、深化、升华、活化,以切合特定的教学目标,提高教学设计的科学性、艺术性。
3 分析学生学习心理。学生语文学习的需要和动机,直接影响语文教学质量。语文课堂教学设计要重视分析学生的语文学习心理,只有分析学生学习语文的需要和动机,进而分析学生学习语文兴趣,真正寻找到培养、保护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才能设计出有针对性的课堂教学活动。因而,在教学设计中教师要注重分析、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并采取各种有力的措施,把学生的兴趣和需求纳入合理的轨道,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使学生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如教学《石钟山记》,我们不妨根据教学中学生对苏轼的结论提出的质疑,设计一堂探究型学习课。让学生在课外查阅、收集相关资料,并分小组对资料进行分析整理,提出自己的观点,然后在课堂上交流讨论。在这一过程中,增强学生对“不臆断”“重实践”观点的感性认识,把“实践第一”“勇于探索”的精神自然而然、恰到好处地植根于学生的头脑中。
四、语文课堂教学设计要处理好四种关系
1 预设与生成的关系。预设,包括筹划与设计。生成,就是创生、建构或成长。我们必须认识到,预设与生成相辅相成,教学具有预设性与生成性的双重特征,二者各有其客观依据和重要意义,都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有效手段。
语文课堂教学设计要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教学的有效生成不能没有预设。有人以为新课程以学生为主,课堂教学就是动态生成,应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让生成决定课堂,教学设计越简单越好,甚至不用备课,这是完全错误的。放羊式课堂,上到哪里算哪里,是贻害无穷的。课堂教学需要教师的精心预设,科学、艺术的预设使课堂生成与课前预设互动共生。教师要真正吃透教学目标,深入解读文本,把握解决问题的策略,努力创设和谐的教学情境,实现有效的动态生成,保证课堂教学的优质高效。
2 认知与审美的关系。语文教育活动绝不仅仅是一个纯粹的语言的习得过程,它更是师生双向的、积极的生命运动过程。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审美教育有助于促进人的知、情、意的全面发展。学生学习任务重、压力大,有的还生活单调枯燥,长此以往,会成为机械的人、乏味的人,因而,我们要关注学生的情感发展,要使他们成为具有健康情感、富有生活情趣的人。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体味到语言文字美、书写艺术美、作品形象美、人物情感美等。帮助他们认识到客观世界、 精神世界处处存在美,学习、工作、生活处处需要美,时时注意把实用目标、科学规律和审美要求结合起来,提高学习、工作和生活的质量。
因而,我们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时,要处理好认知与审美的关系,既要关注认知,关注文本的特点,挖掘文本本身的内涵,又不能被知识、文本束缚住手脚,不能让学生按图索骥地在老师的提问中找答案;而应该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余地和想象空间。在学生个性化的主体体验、教师的主导点拨中,培养学生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能力和审美创造能力。
3 探究与文本的关系。让学生养成探究意识,逐步提高探究能力。是新课程所倡导的,也是学生生命成长的内在需要。而文本则是教师组织教学的重要凭借,测试命题的基本依据,也是学生获取语文知识的主要源泉。
有人在教学中不尊重文本,只是把文本视同话题作文的材料;“话题”一旦引出,整个教学活动设计就抛开了文本。如有教师教学《米洛斯的维纳斯》时,并未从这篇文艺随笔的文体特点入手,引导学生探究、解读作者是如何阐发对维纳斯的感悟和认识的,没有让学生体悟文艺随笔与议论文的不同之处,从而进一步体会作者的审美思想及表达方式,而是抛开课文,只抓住“美”这个话题,组织学生探讨“什么是美”“什么样的人才是美的”。如果离开文本过度发挥,语文课就会打水漂,就不是语文课。
语文课堂教学设计要科学地处理探究与文本的关系,一定要以“课标”为“标”,以“文本”为“本”。语文教学首先应当引导学生感受、品读、体味和热爱文本。
4 工具与人文的关系。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工具性”着眼于语文课程培养学生语文运用能力的实用功能和课程的实践性特点。“人文性”着眼于语文课程对学生的思想感情的熏陶感染功能以及课程所具有的人文学科的特点。工具是“皮”,人文是“毛”;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在课程设计和实施中,应注意在“工具”和“人文”两种倾向之间,始终保持一种张力,努力将两个方向的目标融合在一起。
工具性和人文性是统一的,两者之间存在辩证关系和整合关系。知识固然是重要的,但追求纯粹的知识是不可取的。人文也很重要,但只追求人文而忽略了知识,就缺失了语文课程的本质。所以,应找准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结合点,最大程度地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这是教学设计有效性的前提。课标版教材的文本文质兼美,内蕴丰富,是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引导学生获得审美体验和提高审美情趣的重要凭借。在教学设计中,紧紧立足于文本,在阅读教学,写作教学等教学环节中有机地、有意识地渗透人文素养的培养,就能达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参考文献:
[1]周庆元《语文教学设计论》,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12月第1版。
[2]傅书华《个体生命“不在”的中学语文教学》,《语文教学通讯》2007年第7—8期。
[3]吴伟昌《试论钱梦龙、魏书生的语文教学艺术》,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G31·中学语文教学》1995年第8期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4月第l版。
[5]邵瑞珍《学与教的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6]区培民《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年9月第1版。
[7]巢宗祺等《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解读》,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4月第1版。
一、语文课堂教学设计要着眼于学习过程
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是学生获得人生经验和生命体验的过程,是师生互动、心灵对话、唤醒各自沉睡潜能、共创奇迹的过程。我们倡导为学生的学习而设计教学。
学生在课堂上是文化的继承者,也是文化的创造者。无论采用什么方法,都应当首先关注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关注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教师的教应当为学生的学服务,教学设计要能够充分按照课堂教学的基本规律而相机诱导、即时处理,并为此留下最大的弹性空间。如果说那些必须达成的教学目标是必须实行的教学步骤,无多大伸缩性可言的话,那么,达到这些基本目标,完成这些基本任务的途径、方法、过程、手段则应当根据具体的学情,灵活多变。
二、语文课堂教学设计要突出两大要素,
1 突出思维训练。思维能力的培养与发展,是语文课程诸种因素中的核心因素,一切语文训练莫不是在思维指导下进行的,思维训练在语文教学中是非常必要和十分重要的。语文作为人们沟通彼此思想的工具,无论是表情达意,还是传思载道,都属于思维范畴。语言和思维能力互为表里,任何语文活动都是思维活动,听和读是通过语言来理解别人的思想,说和写是通过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抓住了思维训练,也就抓住了语文训练的核心。因而,语文课堂教学必须进行思维训练,语文课堂教学设计必须突出思维训练这。一要素。
2 突出语言训练。语文教学的核心是语言教育,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是组织、引导学生学习语言,培养和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语文课堂教学设计,就是要引导学生以教材为依托,去感受语言,领悟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学生在有意识的语言训练和长期的语言实践中,对字词句的含义,对语法、修辞、逻辑、文学的规则等的认识,往往以“格”的形式在大脑中沉淀下来。学生形成的“格”越多、越固定,他的语感也就越强。语感强的人,在阅读文章、听取谈话的时候,可以迅速领会,判断其正误、优劣;在运用语言的时候,可以不假思索地借助“格”自由地表情达意,写出优美的文章,说出得体的话语。因而,语文课堂教学设计的重点,要放在引导学生品味课文的语言上。
三、语文课堂教学设计要分析三个因素
1 分析教学内容和任务。这是教学设计的基础。教学内容分析的指向是教学内容的知识类型。根据现代知识分类学,可以将一般知识分为三大类: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教师应区分设计方案所涉及的知识类型,用以确定学生学习的类型和课堂教学的结构类型、教学实施的行为类型。
分析教学任务可以看做一种教学设计技术。其基本程序是:从预期的学习目标开始,运用逆向设问法,反复提问并回答“学生要掌握这一水平的技能,需要预先获得哪些更简单的技能”,分析一直递进到学生原有的学习起点为止。
分析教学内容和分析教学任务各司教学设计的一个立面,二者联系紧密,互为补充。分析教学内容可以揭示教学知识内部的构成及其联系,并据以确定实施这些内容的有效途径;分析教学任务可以揭示教学结果的构成成分及其关系,并据此确定促使这些能力或倾向习得的有效教学元素。
2 分析教学条件和资源。分析教学条件和资源,对提高课堂教学绩效、拓宽教学视野,促使语文课程现代化、社会化,优化语文课堂教学,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依据功能特点,教学课程资源可以分为素材性和条件性两类。素材性课程资源是学生学习和掌握的对象,如知识、技能、经验、活动方式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及培养目标等;条件性课程资源决定学生学习和掌握的水平、课程实施的广度和效益,如人力、场所、媒介、设备、环境等。素材性课程资源和条件性课程资源之间并无明显区别,有的如图书馆、互联网等不少课程资源,往往既是课程的素材,又是课程的条件。
在进行语文课堂教学设计的时候,要对教学条件和资源进行分析,对素材性和条件性两大课程资源,特别是素材性课程资源进行加工、改造,以删节、组合、主题贯穿、类型化、再现、表演等方式,使教学素材发生变换、深化、升华、活化,以切合特定的教学目标,提高教学设计的科学性、艺术性。
3 分析学生学习心理。学生语文学习的需要和动机,直接影响语文教学质量。语文课堂教学设计要重视分析学生的语文学习心理,只有分析学生学习语文的需要和动机,进而分析学生学习语文兴趣,真正寻找到培养、保护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才能设计出有针对性的课堂教学活动。因而,在教学设计中教师要注重分析、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并采取各种有力的措施,把学生的兴趣和需求纳入合理的轨道,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使学生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如教学《石钟山记》,我们不妨根据教学中学生对苏轼的结论提出的质疑,设计一堂探究型学习课。让学生在课外查阅、收集相关资料,并分小组对资料进行分析整理,提出自己的观点,然后在课堂上交流讨论。在这一过程中,增强学生对“不臆断”“重实践”观点的感性认识,把“实践第一”“勇于探索”的精神自然而然、恰到好处地植根于学生的头脑中。
四、语文课堂教学设计要处理好四种关系
1 预设与生成的关系。预设,包括筹划与设计。生成,就是创生、建构或成长。我们必须认识到,预设与生成相辅相成,教学具有预设性与生成性的双重特征,二者各有其客观依据和重要意义,都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有效手段。
语文课堂教学设计要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教学的有效生成不能没有预设。有人以为新课程以学生为主,课堂教学就是动态生成,应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让生成决定课堂,教学设计越简单越好,甚至不用备课,这是完全错误的。放羊式课堂,上到哪里算哪里,是贻害无穷的。课堂教学需要教师的精心预设,科学、艺术的预设使课堂生成与课前预设互动共生。教师要真正吃透教学目标,深入解读文本,把握解决问题的策略,努力创设和谐的教学情境,实现有效的动态生成,保证课堂教学的优质高效。
2 认知与审美的关系。语文教育活动绝不仅仅是一个纯粹的语言的习得过程,它更是师生双向的、积极的生命运动过程。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审美教育有助于促进人的知、情、意的全面发展。学生学习任务重、压力大,有的还生活单调枯燥,长此以往,会成为机械的人、乏味的人,因而,我们要关注学生的情感发展,要使他们成为具有健康情感、富有生活情趣的人。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体味到语言文字美、书写艺术美、作品形象美、人物情感美等。帮助他们认识到客观世界、 精神世界处处存在美,学习、工作、生活处处需要美,时时注意把实用目标、科学规律和审美要求结合起来,提高学习、工作和生活的质量。
因而,我们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时,要处理好认知与审美的关系,既要关注认知,关注文本的特点,挖掘文本本身的内涵,又不能被知识、文本束缚住手脚,不能让学生按图索骥地在老师的提问中找答案;而应该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余地和想象空间。在学生个性化的主体体验、教师的主导点拨中,培养学生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能力和审美创造能力。
3 探究与文本的关系。让学生养成探究意识,逐步提高探究能力。是新课程所倡导的,也是学生生命成长的内在需要。而文本则是教师组织教学的重要凭借,测试命题的基本依据,也是学生获取语文知识的主要源泉。
有人在教学中不尊重文本,只是把文本视同话题作文的材料;“话题”一旦引出,整个教学活动设计就抛开了文本。如有教师教学《米洛斯的维纳斯》时,并未从这篇文艺随笔的文体特点入手,引导学生探究、解读作者是如何阐发对维纳斯的感悟和认识的,没有让学生体悟文艺随笔与议论文的不同之处,从而进一步体会作者的审美思想及表达方式,而是抛开课文,只抓住“美”这个话题,组织学生探讨“什么是美”“什么样的人才是美的”。如果离开文本过度发挥,语文课就会打水漂,就不是语文课。
语文课堂教学设计要科学地处理探究与文本的关系,一定要以“课标”为“标”,以“文本”为“本”。语文教学首先应当引导学生感受、品读、体味和热爱文本。
4 工具与人文的关系。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工具性”着眼于语文课程培养学生语文运用能力的实用功能和课程的实践性特点。“人文性”着眼于语文课程对学生的思想感情的熏陶感染功能以及课程所具有的人文学科的特点。工具是“皮”,人文是“毛”;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在课程设计和实施中,应注意在“工具”和“人文”两种倾向之间,始终保持一种张力,努力将两个方向的目标融合在一起。
工具性和人文性是统一的,两者之间存在辩证关系和整合关系。知识固然是重要的,但追求纯粹的知识是不可取的。人文也很重要,但只追求人文而忽略了知识,就缺失了语文课程的本质。所以,应找准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结合点,最大程度地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这是教学设计有效性的前提。课标版教材的文本文质兼美,内蕴丰富,是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引导学生获得审美体验和提高审美情趣的重要凭借。在教学设计中,紧紧立足于文本,在阅读教学,写作教学等教学环节中有机地、有意识地渗透人文素养的培养,就能达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参考文献:
[1]周庆元《语文教学设计论》,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12月第1版。
[2]傅书华《个体生命“不在”的中学语文教学》,《语文教学通讯》2007年第7—8期。
[3]吴伟昌《试论钱梦龙、魏书生的语文教学艺术》,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G31·中学语文教学》1995年第8期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4月第l版。
[5]邵瑞珍《学与教的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6]区培民《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年9月第1版。
[7]巢宗祺等《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解读》,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4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