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和其他小学课程相比,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更加注重小学生的学习体验,并且对于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有很大的帮助。综合实践活动中包含着一条明线索和一条暗线索,明线索是学生进行的实践活动,而暗线索就是教师的方法指导,这两条线索会一直在学生综合实践活动中贯穿。下面这篇文章我们就一起来探讨一下教师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进行跟随式指导的过程。
关键词:跟随式指导;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分析与探讨
引言:
综合实践活动就是根据学生自身的经验与兴趣,以学生的社会生活和学习生活有关联的现实问题为内容,通过研究性学习方法对学生的创新精神进行培养,并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升。
一、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定位方法指导起点
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或者进行开题指导课的时候,通过与学生的交谈对学生在活动中使用的方法进行详细的了解,教师必须对学生掌握活动方法的现实基础有详细的了解,然后再对学生运用方法的实际水平做出客观的评价,对学生于方法指导的实际需求进行更加全面的了解。
比如说四年级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水环境的研究时,教师首先要了解学生三年级时已经到农贸市场中进行过实地考察,因此学生对于农贸市场的情况是有一些了解的,学生明白实地考察的过程就是在农贸市场中走走看看的过程。因此四年级的学生再次进行实地考察时应该进行更加深入的了解,将考察的重点放在对数据的整理与分析中。但是由于有些教师不管学生年段而在实地考察过程中将该方法全部指导一遍,这些教师认为只有将方法进行全部指导后才能称之为合格的方法指导,但其实这样一来却忽略了学生的年段。对学生认识某种方法的程度以及学生掌握的情况进行了解不是教师指导的懈怠,而是为了更加顺利地进行方法指导。教师通过学情入手,按照学生熟悉程度以及学生的活动需求将数據整理与分析方法指导课在学生进行活动之前讲解给学生,教师跟随学生进行专项指导过程中明线索与暗线索交叉进行,教师推进方法指导的过程就是学生学习案例明方法的过程,而能够体现教师指导的过程就是学生进行交流与探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暗线索一直贯穿学生的学习过程,如果学生没有进行全面的归纳教师就可以帮助学生进行完善。
二、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巧用方法指导的形式
教师在策划与组织活动的过程中应该按照学生活动的具体内容来选择最合适的指导方法,比如说三年级的整理书包实践活动中,学生已经掌握了对书本作出分类的办法之后就需要学生进行实际操作,这个过程就是学生将思想意识转化为行动的一个过程,学生能够利用方法将实际问题解决掉就是小学综合实际活动的核心价值的体现,学生从整理书包到分类的过程中就是使用方法去解决现实中的问题。通过任务驱动的形式展示分一分、说一说、比一比、看一看的要求,学生将这些任务完成之后分类的方法也从学生头脑中的意识变成了学生自身的经验,这样一来学生就掌握了分类的方法。在这个活动中明线索的表现是非常活跃的,教师这条暗线索从表面看是可有可无的,但是一直跟随学生的学习进度,跟随式指导方法就体现在要求达成上面,另外教师通过手机蓝牙功能的利用能够将捕捉到的照片放给学生看,这个过程就是教师方法指导的整个过程。
三、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把握方法的节点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和其他小学课程相比,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更加注重小学生的学习体验,并且对于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有很大的帮助。因此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是动态的,小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开展过程中随时可能出现新的问题,对于综合实践活动的实际操作过程中的出现的新问题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将其解决掉,但是对于出现在方法层面中的新问题就需要教师的跟随指导才能将问题解决,所以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应该让学生将自己的问题暴露出来,然后再由教师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分析,通过各种方法将综合实践活动方法运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解决掉。
比如说五年级的研制天然染发剂中学生通过上网搜索等各种方式会得到关于自然染色物品的相关信息,学生根据科学教师与染发师的建议将抗白发天然染发剂的配方制出来,学生为了对自己制成的抗白发天然染发剂的效果进行验证于是回家给自己的奶奶或者外婆进行染发,在汇报实验结果的时候学生认为自己研究的天然染发剂是具有一定效果的,但是自己制成的抗白发天然染发剂却存在锁色效果不是很理想的问题,染到奶奶或者外婆头发上的颜色比较容易脱落。学生经过实践后遇到的问题再由教师对其进行指导就能将问题解决掉。学生将自制的染发剂给奶奶染上之后的三天奶奶的头发又冒出了白色,这时学生就会产生很大的困惑,教师没有将方法直接告诉学生,而是要求学生通过找资料等各种有效的方法将天然的锁色物品找出来。学生在教师的提示下进行实践与汇总会得到具有锁色功能的有柠檬和盐。学生综合实践活动中明线索非常突出,在学生综合活动中教师一直指导着学生,学生遇到问题且是小组没有力量解决的情况下才由教师进行指导,这种指导方法不是对学生进行授知式灌溉,而是要学生自己去体验这个过程并且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该不露痕迹对学生进行指导,教师应该在学生综合实践活动中必须学会示弱,教师只需要给学生做出一些提示,并且通过鼓励学生的方式将解决方法找出来。
四、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捕捉方法指导的契机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属于经验型课程,在方法指导课程评价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对其所用方法在综合活动中起到的作用进行感受,学生通过互评等方式见自己使用方法的能力提高上来,学生将掌握方法变成自己的技能。上文中整理书包的案例里学生从分类书本到将书本摆放整齐后已经将办法学会了,但是至于学生到底有没有将书本摆放整齐就需要教师进行适时的评价,这样一来才能将学生使用方法的技能提高上来。教师对整理结果评价之后再对其进行二度指导,每个小组的组长按照表中的数据进行评价,评价的过程就是为了让学生能够进行自我反思,将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升上去。教师的跟随式指导智能将评价与整改的时间提供给学生,让学生将自己书本分类过程中的不足完善起来,在这整个活动中学生这条明线索是非常明显的,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基本上看不出来教师对学生的指导,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对于学生的活动只是默默关注,通过表现性评价方法进行活动,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能够反思自己的行为,这也是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跟随式指导的一个明显的特点。
结束语
其实在这种双线并行的综合实践活动跟随式指导想要得到实际的效果,就需要教师在思想上重视综合实践活动,将传统的学科课程教法抛弃,教师对于综合实践活动方法的认知提升上来,对于学生运用方法的实际情况进行全面的掌握以及全程指导。
参考文献:
[1]陈延华.小学毕业班心理健康指导策略的实践分析[J].学周刊,2019(28):107.
[2]陈良红. 浅议小学综合实践的指导策略[A]. .教育理论研究(第十一辑)[C].: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9:1.
[3]赵兵.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师指导策略的研究[J].小学教学研究,2018(21):74-76.
[4]孙红霞.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跟随式指导的策略[J].教学与管理,2017(17):23-25.
关键词:跟随式指导;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分析与探讨
引言:
综合实践活动就是根据学生自身的经验与兴趣,以学生的社会生活和学习生活有关联的现实问题为内容,通过研究性学习方法对学生的创新精神进行培养,并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升。
一、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定位方法指导起点
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或者进行开题指导课的时候,通过与学生的交谈对学生在活动中使用的方法进行详细的了解,教师必须对学生掌握活动方法的现实基础有详细的了解,然后再对学生运用方法的实际水平做出客观的评价,对学生于方法指导的实际需求进行更加全面的了解。
比如说四年级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水环境的研究时,教师首先要了解学生三年级时已经到农贸市场中进行过实地考察,因此学生对于农贸市场的情况是有一些了解的,学生明白实地考察的过程就是在农贸市场中走走看看的过程。因此四年级的学生再次进行实地考察时应该进行更加深入的了解,将考察的重点放在对数据的整理与分析中。但是由于有些教师不管学生年段而在实地考察过程中将该方法全部指导一遍,这些教师认为只有将方法进行全部指导后才能称之为合格的方法指导,但其实这样一来却忽略了学生的年段。对学生认识某种方法的程度以及学生掌握的情况进行了解不是教师指导的懈怠,而是为了更加顺利地进行方法指导。教师通过学情入手,按照学生熟悉程度以及学生的活动需求将数據整理与分析方法指导课在学生进行活动之前讲解给学生,教师跟随学生进行专项指导过程中明线索与暗线索交叉进行,教师推进方法指导的过程就是学生学习案例明方法的过程,而能够体现教师指导的过程就是学生进行交流与探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暗线索一直贯穿学生的学习过程,如果学生没有进行全面的归纳教师就可以帮助学生进行完善。
二、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巧用方法指导的形式
教师在策划与组织活动的过程中应该按照学生活动的具体内容来选择最合适的指导方法,比如说三年级的整理书包实践活动中,学生已经掌握了对书本作出分类的办法之后就需要学生进行实际操作,这个过程就是学生将思想意识转化为行动的一个过程,学生能够利用方法将实际问题解决掉就是小学综合实际活动的核心价值的体现,学生从整理书包到分类的过程中就是使用方法去解决现实中的问题。通过任务驱动的形式展示分一分、说一说、比一比、看一看的要求,学生将这些任务完成之后分类的方法也从学生头脑中的意识变成了学生自身的经验,这样一来学生就掌握了分类的方法。在这个活动中明线索的表现是非常活跃的,教师这条暗线索从表面看是可有可无的,但是一直跟随学生的学习进度,跟随式指导方法就体现在要求达成上面,另外教师通过手机蓝牙功能的利用能够将捕捉到的照片放给学生看,这个过程就是教师方法指导的整个过程。
三、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把握方法的节点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和其他小学课程相比,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更加注重小学生的学习体验,并且对于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有很大的帮助。因此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是动态的,小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开展过程中随时可能出现新的问题,对于综合实践活动的实际操作过程中的出现的新问题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将其解决掉,但是对于出现在方法层面中的新问题就需要教师的跟随指导才能将问题解决,所以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应该让学生将自己的问题暴露出来,然后再由教师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分析,通过各种方法将综合实践活动方法运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解决掉。
比如说五年级的研制天然染发剂中学生通过上网搜索等各种方式会得到关于自然染色物品的相关信息,学生根据科学教师与染发师的建议将抗白发天然染发剂的配方制出来,学生为了对自己制成的抗白发天然染发剂的效果进行验证于是回家给自己的奶奶或者外婆进行染发,在汇报实验结果的时候学生认为自己研究的天然染发剂是具有一定效果的,但是自己制成的抗白发天然染发剂却存在锁色效果不是很理想的问题,染到奶奶或者外婆头发上的颜色比较容易脱落。学生经过实践后遇到的问题再由教师对其进行指导就能将问题解决掉。学生将自制的染发剂给奶奶染上之后的三天奶奶的头发又冒出了白色,这时学生就会产生很大的困惑,教师没有将方法直接告诉学生,而是要求学生通过找资料等各种有效的方法将天然的锁色物品找出来。学生在教师的提示下进行实践与汇总会得到具有锁色功能的有柠檬和盐。学生综合实践活动中明线索非常突出,在学生综合活动中教师一直指导着学生,学生遇到问题且是小组没有力量解决的情况下才由教师进行指导,这种指导方法不是对学生进行授知式灌溉,而是要学生自己去体验这个过程并且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该不露痕迹对学生进行指导,教师应该在学生综合实践活动中必须学会示弱,教师只需要给学生做出一些提示,并且通过鼓励学生的方式将解决方法找出来。
四、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捕捉方法指导的契机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属于经验型课程,在方法指导课程评价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对其所用方法在综合活动中起到的作用进行感受,学生通过互评等方式见自己使用方法的能力提高上来,学生将掌握方法变成自己的技能。上文中整理书包的案例里学生从分类书本到将书本摆放整齐后已经将办法学会了,但是至于学生到底有没有将书本摆放整齐就需要教师进行适时的评价,这样一来才能将学生使用方法的技能提高上来。教师对整理结果评价之后再对其进行二度指导,每个小组的组长按照表中的数据进行评价,评价的过程就是为了让学生能够进行自我反思,将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升上去。教师的跟随式指导智能将评价与整改的时间提供给学生,让学生将自己书本分类过程中的不足完善起来,在这整个活动中学生这条明线索是非常明显的,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基本上看不出来教师对学生的指导,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对于学生的活动只是默默关注,通过表现性评价方法进行活动,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能够反思自己的行为,这也是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跟随式指导的一个明显的特点。
结束语
其实在这种双线并行的综合实践活动跟随式指导想要得到实际的效果,就需要教师在思想上重视综合实践活动,将传统的学科课程教法抛弃,教师对于综合实践活动方法的认知提升上来,对于学生运用方法的实际情况进行全面的掌握以及全程指导。
参考文献:
[1]陈延华.小学毕业班心理健康指导策略的实践分析[J].学周刊,2019(28):107.
[2]陈良红. 浅议小学综合实践的指导策略[A]. .教育理论研究(第十一辑)[C].: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9:1.
[3]赵兵.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师指导策略的研究[J].小学教学研究,2018(21):74-76.
[4]孙红霞.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跟随式指导的策略[J].教学与管理,2017(17):2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