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综合实践活动课是从学生的真实生活与发展的需要出发,从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然后通过探究、服务、制作、体验等方式,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的跨学科实践性课程。但随着教学活动的开展,在当前的教学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遇到了一些问题,不完善的教学方式也造成了一些弊病。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创新教学方法,提升课堂教学的活力;在实践活动中,教师要为学生创造开放的学习环境,从而拓展教学资源,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关键词:小学教学;综合实践;教学策略
在小学教学阶段,综合实践课是立足于学生的生活,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一门课程。但是现实教学中,有很多因素在影响着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实施。例如为了创新,很多课堂打着“新”的旗号,看似热闹,但实则却因为方式的不恰当或是内容的空洞不贴切导致学生在一堂课上收获甚少。因此,我们既要提倡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又要积极寻找恰当的教学方式,让课堂教学既不过于拘板,又不至于放任自流。本文就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所遇到的一些问题和教学策略作简要分析。
一、当前课程教学现状以及存在的弊病
在当前小学综合实践课程教学阶段,由于课程比较灵活,影响因素又比较多,活动场所大,教学方法较多,教师管理难度大等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成为阻碍课程开展的一种阻力。而且在教师队伍建设上,学校建设力度不足;有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于注重形式和结果,忽略了教学的本质与过程,造成教学资源的浪费、精力的缺失。
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置的意义
对于小学生来说,综合实践课程是一门有效的可以提升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创新意识,提升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等综合素质的课程。而且在小学阶段,学生可塑性比较强,通过综合实践课程的学习,这对于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和为学生打下坚实的学习基础是非常有必要的。
对于教师来讲,综合实践课,教师不仅仅是在授课,教师也得到了一个学习的机会。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需要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方法,检验自己的授课标准,重新制定教学目标,因此,教室也是在进行锻炼,从而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和教学素质,丰富教学经验。
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效教学的策略
(一)创新教学方法,提升课堂教学活力
课程改革的许多理念不断深入人心,有些教师为了突出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主体作用,大大降低了自己的存在感和作用。殊不知,这样做的后果只是带来了“起哄式”的热闹,学生并没有真正从中学到知识。因此,教师不能放弃自己的引领角色,当教学活动的走向有偏差时,要及时进行制止纠正,使其回归正轨。
例如,在《巧手制作——不倒翁》这一主题活动中,虽然课程主体是学生,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是需要起到引领学生的作用。比如,可以引导学生准备制作不倒翁的材料,学习制作不倒翁的制作流程,引导学生一步步,通过亲手实践,让学生感受在实践课上通过实践所获得的乐趣,和手动制作能力的提升。
(二)重视实践活动,创造开放的学习环境
实践活动是实践活动课程学习中的一种重要形式,丰富的实践活动能够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更多的情感过程,是使学生提升综合素养的有效途径。教师可不必拘泥于传统方式,调研、采访等形式都可以作为实践活动的具体形式,以促使学生从丰富多彩的活动中直接获取实践经验和知识认知。
例如,在《生活垃圾的研究》一课中,可以让学生从生活中观察周边的生活垃圾,将生活垃圾大致进行分类,然后思考这些垃圾的处理方法。但是方法并不是单一的,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从网络上选取资料。比如,如何辨别周边的生活垃圾进行正确分类等。通过让学生在生活中、网络上进行调查、思考,加强学生对于生活的认识,也提高了学生的生活实践能力。
(三)拓展课程资源,培养学生综合素养
基于綜合实践活动课程实践性较强这个特点,若要让学生在教学实践活动中获得综合素养,教师就不能局限于课本和辅导书上的教学素材,要有针对性地拓展课程资源,丰富学生的实践认知,开阔眼界。
例如,对于传统节日的调查,学生和老师如果将视野仅仅局限在课本教学上,那么学生对于传统节日的了解也只能是停于表面,老师在讲课过程中也只能是一带而过。这样的教学是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的,而且学生对于这门课程的学习也就失去了意义。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除了要基于课本,还要拓展课程资源,丰富教学内容,让学生从多方面对课程加强了解,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综上所言,在小学综合实践课程中,虽然面对着诸多的困难和诸多不确定性因素,但是教师需要立足于课堂教学实践,一切以当前的实践教学为标准,从学生兴趣出发,创新教学方法,提升课堂教学活力。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学生和老师要学会开放式学习和思考,不能仅仅停留在课本知识上,还要适当地拓展课程资源,丰富教学内容。
参考文献:
[1]赵兵.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师指导策略的研究[J].小学教学研究,2017(07):76.
[2]柳艳娜.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与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J].中国校外教育,2017(08):65.
关键词:小学教学;综合实践;教学策略
在小学教学阶段,综合实践课是立足于学生的生活,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一门课程。但是现实教学中,有很多因素在影响着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实施。例如为了创新,很多课堂打着“新”的旗号,看似热闹,但实则却因为方式的不恰当或是内容的空洞不贴切导致学生在一堂课上收获甚少。因此,我们既要提倡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又要积极寻找恰当的教学方式,让课堂教学既不过于拘板,又不至于放任自流。本文就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所遇到的一些问题和教学策略作简要分析。
一、当前课程教学现状以及存在的弊病
在当前小学综合实践课程教学阶段,由于课程比较灵活,影响因素又比较多,活动场所大,教学方法较多,教师管理难度大等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成为阻碍课程开展的一种阻力。而且在教师队伍建设上,学校建设力度不足;有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于注重形式和结果,忽略了教学的本质与过程,造成教学资源的浪费、精力的缺失。
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置的意义
对于小学生来说,综合实践课程是一门有效的可以提升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创新意识,提升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等综合素质的课程。而且在小学阶段,学生可塑性比较强,通过综合实践课程的学习,这对于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和为学生打下坚实的学习基础是非常有必要的。
对于教师来讲,综合实践课,教师不仅仅是在授课,教师也得到了一个学习的机会。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需要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方法,检验自己的授课标准,重新制定教学目标,因此,教室也是在进行锻炼,从而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和教学素质,丰富教学经验。
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效教学的策略
(一)创新教学方法,提升课堂教学活力
课程改革的许多理念不断深入人心,有些教师为了突出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主体作用,大大降低了自己的存在感和作用。殊不知,这样做的后果只是带来了“起哄式”的热闹,学生并没有真正从中学到知识。因此,教师不能放弃自己的引领角色,当教学活动的走向有偏差时,要及时进行制止纠正,使其回归正轨。
例如,在《巧手制作——不倒翁》这一主题活动中,虽然课程主体是学生,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是需要起到引领学生的作用。比如,可以引导学生准备制作不倒翁的材料,学习制作不倒翁的制作流程,引导学生一步步,通过亲手实践,让学生感受在实践课上通过实践所获得的乐趣,和手动制作能力的提升。
(二)重视实践活动,创造开放的学习环境
实践活动是实践活动课程学习中的一种重要形式,丰富的实践活动能够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更多的情感过程,是使学生提升综合素养的有效途径。教师可不必拘泥于传统方式,调研、采访等形式都可以作为实践活动的具体形式,以促使学生从丰富多彩的活动中直接获取实践经验和知识认知。
例如,在《生活垃圾的研究》一课中,可以让学生从生活中观察周边的生活垃圾,将生活垃圾大致进行分类,然后思考这些垃圾的处理方法。但是方法并不是单一的,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从网络上选取资料。比如,如何辨别周边的生活垃圾进行正确分类等。通过让学生在生活中、网络上进行调查、思考,加强学生对于生活的认识,也提高了学生的生活实践能力。
(三)拓展课程资源,培养学生综合素养
基于綜合实践活动课程实践性较强这个特点,若要让学生在教学实践活动中获得综合素养,教师就不能局限于课本和辅导书上的教学素材,要有针对性地拓展课程资源,丰富学生的实践认知,开阔眼界。
例如,对于传统节日的调查,学生和老师如果将视野仅仅局限在课本教学上,那么学生对于传统节日的了解也只能是停于表面,老师在讲课过程中也只能是一带而过。这样的教学是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的,而且学生对于这门课程的学习也就失去了意义。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除了要基于课本,还要拓展课程资源,丰富教学内容,让学生从多方面对课程加强了解,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综上所言,在小学综合实践课程中,虽然面对着诸多的困难和诸多不确定性因素,但是教师需要立足于课堂教学实践,一切以当前的实践教学为标准,从学生兴趣出发,创新教学方法,提升课堂教学活力。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学生和老师要学会开放式学习和思考,不能仅仅停留在课本知识上,还要适当地拓展课程资源,丰富教学内容。
参考文献:
[1]赵兵.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师指导策略的研究[J].小学教学研究,2017(07):76.
[2]柳艳娜.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与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J].中国校外教育,2017(08):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