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国画课是我国艺术教育中大有教学价值的课。在初中美术课中,中国画课的教学未被重视,是个错误的观念。本文结合现行美术教材、美术课程标准和本人的教学实践经验,从三个方面试论美术课、中国画课之于初中美术课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中国画课;初中美术课;重要作用;审美
一、美术课是初中生重要的美育课堂、智育课堂和技能训练课堂
世人尚美,但人们对美的内涵认识有时是大相径庭的,审美情趣、品位会因人而异。而要提高审美情趣、品位等素养,就要进行审美教育。审美教育是能让人乐观向上,精神富足,有助于人的良好道德品质形成的。
简单地说,人们认识美、发现美和鉴赏美的素养,就是审美教育的主要内容。
由于老师职业的惯性,我曾观察过一些身边的小朋友:他们在幼儿园、小学低年级阶段,美方面喜欢的东西是一些“朴实的”“多元化的”“中国的”人和事物;但随着他们长大,到小学高年级乃至初中阶段,他们慢慢爱上“浮华的美”“单一的美”和“西化的美”……因此说,培养学生审美素养,在校的学习与培养十分重要。而美术课之于初中阶段,是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重要途径,其在初中审美教育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我们的初中美术课是初中一门基础文化课,是初中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美术课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爱国情怀、价值取向、智育素质、艺术能力,乃至将来步入社会参加工作的技能,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初中学生的生理与心理正处于发育阶段,正从少年向青年过渡,他们求知欲强,可塑性大,他们的审美感受能力极其敏感而强大。因为美术课是直观形象的,有生动的造型、有丰富的色彩和感人的艺术特征,因此它更能引起学生兴趣,有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初中阶段良好的审美教育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各方面的道德情操养成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其二,自古以来,美术课的审美教育作用就被人们所认识。我国历史上在教育内容里,都有德、智、体、美等方面的内容。初中美术课除了通过审美教育让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外,还能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美术课通过具体形象如线条、形体、结构、色彩、空间等绘画语言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记忆、想象和创造能力,而这些能力正是智力素质发展的重要因素。我们的美术课本里,美术课内容如“世界遗产的美、青铜艺术、汉唐雕塑、传统民族纹饰”等等,与丰富的美术常识有很多相关的历史知识、地理知识、人民风俗等内容,又拓展了学生心中的知识容量,裨益发展了智力。
其三,现在初中美术课还对学生进行美术知识传授与美术技能训练,培养学生在將来的社会工作上所需的各种美术修养和技能。我们环观当今社会,如绘画、雕塑等纯艺术行业,建筑、景观、室内装潢等与建设相关的行业,插画、动画、电影、游戏等与视觉相关的行业,服装、珠宝等时尚类行业,还有工业设计、商业设计等等各种行业,其实都需要大量美术人才。初中美术课是要求掌握一定的美术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一定的美术修养的,其对高中阶段进一步的美术学习乃及今后从事工作将有重要的积累和积极的帮助。
二、中国画课是初中美术课中传统文化传承,审美素养提升的重要课程
以上论到,初中美术课具有对学生审美情操、爱国情怀、价值取向的培育作用,而我们的中国画课是初中美术课中最能承载这些作用的课。
首先,中国画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粹之一,它融诗、书、画、印为一体,形成了包涵国家和民族的文化精神内涵的一个画科。中国画其独特的表现形式和厚重的价值取向自古以来影响一代代爱国感恩的人民群众。
中国画与书法、文学的关系极其密切,中国画的用笔用墨需要建立在书法笔墨基础之上的。古代许多国画大师如苏轼、赵孟頫、唐寅、吴昌硕等同时也是书法大家,他们深厚的书画笔墨是同根同源的。古代国画大师王维、苏轼同时又为文学大师,他们的国画作品与文学的结合,不同的笔抒发着自己同样的内心,这样的作品叫人千百年来爱不释手。因此,我们初中美术课堂进行中国画教学,必将中国画与广泛的文化情境、内容与学生交流领悟,必将中国画理解更为广阔的民族文化世界,必将中国画作品中所蕴含的民族自豪感、自信心等情怀理解透彻。这样,学生才能拓展视野,让学生从中国画作品中收获情感慰藉、道德价值。
其二,初中美术课的中国画课对学生的学习任务要求是“认识中国画、了解中国画、喜欢中国画、会以传统笔墨表达简单的中国画,产生美的悟性和创造力”;而审美素养的培育要求是让学生感受理解中国画的文化精神特质,传承民族文化精神。
在我从教18年的初中美术课看来,尤其在中国画课的教学经验里,我认为中国画课教学的审美教育是比较大而难的任务。真正让学生理解中国画,与国画精神产生共鸣需要长期努力的工作。例如,在我与初中学生探讨的中国画课堂上,有一节课画国画人物。学生们表现方法有以漫画人物表现手法表现的、也有以素描头像表现手法表现的,线条画得实实的、滑溜溜的,令我感受到了中国画教育教学的严峻性。
中国画的美,在于“似与不似之间”、在于具象与抽象之间、在于刚性与柔性之间、在于生命与沉寂之间,自然、和谐是中国画“美”的内涵。不同于西方传统绘画追求物象的真实,中国画追求的是一种“天人合一”的自然意象。这种人和自然的合一的和谐,让中国画的表达不以表面的描绘,而是更注重客观自然的感悟表露。
中国传统文化精神,有“自然、和谐、中庸、自强”的内涵精髓,因而中国画的“美”不也是在“这”其中吗?我们发现,传统的文化精神内涵会令我们个人的身上发出光彩。例如,人们尊老爱幼,在公交上都让座给有需要的人,不正是人与人之间“和谐”的体现吗?人们爱护环境、注意卫生,保护原生态,不正是人与自然万物之间“自然、融洽”吗?中国社会用“中庸”化解矛盾,以“自强”激励自我等,这不是我们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体现吗?我们的学生在校学会同学间、师生间团结与尊重,为学自强不息当然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最佳写照啦……中国画的审美素养在这里延伸远了些,但学习中国画,领悟中国画,我们就接受这祖国这种“美”的涵养……所有这些,都是美术课里中国画课不可或缺的作用。 三、中国画课是初中生美术知识积累,美术技能提高的必修课程
我们现在的初中美术课的美术知识、技能课的主要内容,归纳有大致下面四种。一是以构成、素描、色彩为主要内容的西方美术知识体系的美术课;二是以中国画、民族艺术为主要内容的东方美术知识体系的美术课;三是各类现代设计、各类媒体艺术的美术课;四是各类平面、立体的工艺美术操作课。其中,以构成、素描、色彩为主要内容的西方美术知识体系的美术课占比重较大。这里以“岭南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初中美术教材为举例。
在“岭南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初中美术教材中,七年级教材:有焦点透视课与人体比例学习课,有点、线、面、色的平面构成知识课;八年级教材:有汽车造型课、素描技能课、色彩技能课;九年级教材有立体构成课等等。而中国画、民族艺术为主要内容的东方美术知识体系的美术课也占有一定的比重,但完全以国画欣赏、技法学习的课,只在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有四课,分别是:第3课,鸟语花香;第4课,水墨探索;第5课,情景交融的山水画;第6课,传神写照的人物画。
诚然,我们不否定西方美术知识体系的美术课对初中学生美术基础知识、美术基本技能的丰富与提高之功,而且也是很必须的。但,我们看到中国画为代表的东方美术知识体系的美术课在课程设置中的弱化!我们的国粹----中国画,是不是并非当代初中学生学习美术知识与技能所必须的呢?答案是否定的……
上文说过,中国画不同于西方传统绘画追求物象的真实,中国画追求的是一种“天人合一”的自然意象,中国画的表达不以表面的描绘,而是更注重客观自然的感悟表露,这是说明中国画要有“生动的气韵”,即重神韵!但由此产生独特的单纯性,自然性的表现技巧却是非常锻炼人的,下面试以举例阐明。
第一,一幅中国画,画一条蛋形线条表示人的脸孔,其实人的脸孔周围并没有这条线,这条线是脸与背景的界线。西方绘画表现脸孔与背景的界并不画线,以块面、体积区分之。中国画的“形”是一个带有流动的线性的概念;西方绘画的“形”是一个堆砌式块面式的塑造的概念,这是两种艺术的不同概念。孰重孰轻?其实中国画这个单纯、自然的线也可以很丰富,很有技巧。中国画的绘画用笔是毛笔,软的笔不好把握,但由此表现出来的线条有刚柔、轻重、曲直、起收等等变化,久而久之,画多了中国画的学生可以更容易把握好其它用笔,任何线条的画种、字体了。又如,学生毛笔字写好了,写硬笔字就得心应手了;反过来,因硬笔字变化与表现力单一,想硬笔字写好了,写毛笔字就信手拈来却是不可能的!
第二,西方绘画的构图是用焦点透视(如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初中美术课需要学生懂得这些构图基础知识,它一般要求学生严格遵守此构图规则。但一些静物画构图采取三角形构图等会影响学生画面创造力,局限了。中国画构图不讲焦点透视,不受规律束缚,而是采用散点透视,它具有主次分明、穿插错落、疏密相间、虚实相生等特征。还有的,中国画的画幅可以横、竖、方、圆、扇等各种各样的篇幅和比例,具异常的大气、灵活、视觉力量。通过中国画教学实践证明,初中学生乐于探讨中国画构图、画幅处理的这些后,往往思维活跃,大胆而富有创造力。
第三,中国画是诗、书、画、印的结合体,这是中国画区别于其它画种的独特的形式美。学生要画一幅好的中国画,除了国画技法精通外,还需要有文学、书法、刻印等多方面的文化修养。中国画这种可以把几种艺术融为一体,相互辉映的画画风格,拉动了学生课后文化修养进一步探究学习,这在其它美术门类里是很少有的。通过我长期在美术教学实践、中国画课题研究以及我自己学习国画切身感受发现,一些兴趣于学习中国画的学生,他是在学习中国画过程中发现笔墨技法进步迟缓,进而会练习书法线条促进笔墨;然后在画面美方面又发现存在缺乏题款的文学素养,进而会在语文诗词等方面加强学习。可以说,中国画课延伸了学生的美术课堂,促进了学生文学艺术综合素养的整体提高。
这里就中国画课之于初中美术课重要作用我提出以上这些浅论。
徐悲鸿先生在1937年创作了一幅叫《风雨鸡鸣》的中國画,画面上一只矗立在岩石上的雄鸡,激昂地高声鸣叫,喻意唤起人民觉醒,加入抗日救亡的洪流之中。这幅画表达了画家对伸张正义、向往光明的爱国深情。还有更多中国画,用饱蘸深情的笔墨,赞美家乡的可爱,祖国山河的壮丽等等。中国画是博大精深的,有取之不尽的文化精髓和艺术源泉。中国画课是丰富多彩的,需要我们美术老师在教学实践上不断地探究,并为之付出不懈努力,使我们的民族艺术发扬光大,后继有人。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
[2]许蕊.略谈初中美术课堂教学中示范教学的作用和要点[J].新课程(教师),2010-12.
[3]时代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安徽省科学教育研究会.美术教育研究 [J].安徽出版集团,2010.
(此文为“增城区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课题--肌理在农村初中中国画教学的应用研究(课题编号:ZC201546)研究成果”论文)
【关键词】中国画课;初中美术课;重要作用;审美
一、美术课是初中生重要的美育课堂、智育课堂和技能训练课堂
世人尚美,但人们对美的内涵认识有时是大相径庭的,审美情趣、品位会因人而异。而要提高审美情趣、品位等素养,就要进行审美教育。审美教育是能让人乐观向上,精神富足,有助于人的良好道德品质形成的。
简单地说,人们认识美、发现美和鉴赏美的素养,就是审美教育的主要内容。
由于老师职业的惯性,我曾观察过一些身边的小朋友:他们在幼儿园、小学低年级阶段,美方面喜欢的东西是一些“朴实的”“多元化的”“中国的”人和事物;但随着他们长大,到小学高年级乃至初中阶段,他们慢慢爱上“浮华的美”“单一的美”和“西化的美”……因此说,培养学生审美素养,在校的学习与培养十分重要。而美术课之于初中阶段,是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重要途径,其在初中审美教育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我们的初中美术课是初中一门基础文化课,是初中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美术课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爱国情怀、价值取向、智育素质、艺术能力,乃至将来步入社会参加工作的技能,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初中学生的生理与心理正处于发育阶段,正从少年向青年过渡,他们求知欲强,可塑性大,他们的审美感受能力极其敏感而强大。因为美术课是直观形象的,有生动的造型、有丰富的色彩和感人的艺术特征,因此它更能引起学生兴趣,有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初中阶段良好的审美教育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各方面的道德情操养成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其二,自古以来,美术课的审美教育作用就被人们所认识。我国历史上在教育内容里,都有德、智、体、美等方面的内容。初中美术课除了通过审美教育让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外,还能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美术课通过具体形象如线条、形体、结构、色彩、空间等绘画语言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记忆、想象和创造能力,而这些能力正是智力素质发展的重要因素。我们的美术课本里,美术课内容如“世界遗产的美、青铜艺术、汉唐雕塑、传统民族纹饰”等等,与丰富的美术常识有很多相关的历史知识、地理知识、人民风俗等内容,又拓展了学生心中的知识容量,裨益发展了智力。
其三,现在初中美术课还对学生进行美术知识传授与美术技能训练,培养学生在將来的社会工作上所需的各种美术修养和技能。我们环观当今社会,如绘画、雕塑等纯艺术行业,建筑、景观、室内装潢等与建设相关的行业,插画、动画、电影、游戏等与视觉相关的行业,服装、珠宝等时尚类行业,还有工业设计、商业设计等等各种行业,其实都需要大量美术人才。初中美术课是要求掌握一定的美术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一定的美术修养的,其对高中阶段进一步的美术学习乃及今后从事工作将有重要的积累和积极的帮助。
二、中国画课是初中美术课中传统文化传承,审美素养提升的重要课程
以上论到,初中美术课具有对学生审美情操、爱国情怀、价值取向的培育作用,而我们的中国画课是初中美术课中最能承载这些作用的课。
首先,中国画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粹之一,它融诗、书、画、印为一体,形成了包涵国家和民族的文化精神内涵的一个画科。中国画其独特的表现形式和厚重的价值取向自古以来影响一代代爱国感恩的人民群众。
中国画与书法、文学的关系极其密切,中国画的用笔用墨需要建立在书法笔墨基础之上的。古代许多国画大师如苏轼、赵孟頫、唐寅、吴昌硕等同时也是书法大家,他们深厚的书画笔墨是同根同源的。古代国画大师王维、苏轼同时又为文学大师,他们的国画作品与文学的结合,不同的笔抒发着自己同样的内心,这样的作品叫人千百年来爱不释手。因此,我们初中美术课堂进行中国画教学,必将中国画与广泛的文化情境、内容与学生交流领悟,必将中国画理解更为广阔的民族文化世界,必将中国画作品中所蕴含的民族自豪感、自信心等情怀理解透彻。这样,学生才能拓展视野,让学生从中国画作品中收获情感慰藉、道德价值。
其二,初中美术课的中国画课对学生的学习任务要求是“认识中国画、了解中国画、喜欢中国画、会以传统笔墨表达简单的中国画,产生美的悟性和创造力”;而审美素养的培育要求是让学生感受理解中国画的文化精神特质,传承民族文化精神。
在我从教18年的初中美术课看来,尤其在中国画课的教学经验里,我认为中国画课教学的审美教育是比较大而难的任务。真正让学生理解中国画,与国画精神产生共鸣需要长期努力的工作。例如,在我与初中学生探讨的中国画课堂上,有一节课画国画人物。学生们表现方法有以漫画人物表现手法表现的、也有以素描头像表现手法表现的,线条画得实实的、滑溜溜的,令我感受到了中国画教育教学的严峻性。
中国画的美,在于“似与不似之间”、在于具象与抽象之间、在于刚性与柔性之间、在于生命与沉寂之间,自然、和谐是中国画“美”的内涵。不同于西方传统绘画追求物象的真实,中国画追求的是一种“天人合一”的自然意象。这种人和自然的合一的和谐,让中国画的表达不以表面的描绘,而是更注重客观自然的感悟表露。
中国传统文化精神,有“自然、和谐、中庸、自强”的内涵精髓,因而中国画的“美”不也是在“这”其中吗?我们发现,传统的文化精神内涵会令我们个人的身上发出光彩。例如,人们尊老爱幼,在公交上都让座给有需要的人,不正是人与人之间“和谐”的体现吗?人们爱护环境、注意卫生,保护原生态,不正是人与自然万物之间“自然、融洽”吗?中国社会用“中庸”化解矛盾,以“自强”激励自我等,这不是我们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体现吗?我们的学生在校学会同学间、师生间团结与尊重,为学自强不息当然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最佳写照啦……中国画的审美素养在这里延伸远了些,但学习中国画,领悟中国画,我们就接受这祖国这种“美”的涵养……所有这些,都是美术课里中国画课不可或缺的作用。 三、中国画课是初中生美术知识积累,美术技能提高的必修课程
我们现在的初中美术课的美术知识、技能课的主要内容,归纳有大致下面四种。一是以构成、素描、色彩为主要内容的西方美术知识体系的美术课;二是以中国画、民族艺术为主要内容的东方美术知识体系的美术课;三是各类现代设计、各类媒体艺术的美术课;四是各类平面、立体的工艺美术操作课。其中,以构成、素描、色彩为主要内容的西方美术知识体系的美术课占比重较大。这里以“岭南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初中美术教材为举例。
在“岭南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初中美术教材中,七年级教材:有焦点透视课与人体比例学习课,有点、线、面、色的平面构成知识课;八年级教材:有汽车造型课、素描技能课、色彩技能课;九年级教材有立体构成课等等。而中国画、民族艺术为主要内容的东方美术知识体系的美术课也占有一定的比重,但完全以国画欣赏、技法学习的课,只在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有四课,分别是:第3课,鸟语花香;第4课,水墨探索;第5课,情景交融的山水画;第6课,传神写照的人物画。
诚然,我们不否定西方美术知识体系的美术课对初中学生美术基础知识、美术基本技能的丰富与提高之功,而且也是很必须的。但,我们看到中国画为代表的东方美术知识体系的美术课在课程设置中的弱化!我们的国粹----中国画,是不是并非当代初中学生学习美术知识与技能所必须的呢?答案是否定的……
上文说过,中国画不同于西方传统绘画追求物象的真实,中国画追求的是一种“天人合一”的自然意象,中国画的表达不以表面的描绘,而是更注重客观自然的感悟表露,这是说明中国画要有“生动的气韵”,即重神韵!但由此产生独特的单纯性,自然性的表现技巧却是非常锻炼人的,下面试以举例阐明。
第一,一幅中国画,画一条蛋形线条表示人的脸孔,其实人的脸孔周围并没有这条线,这条线是脸与背景的界线。西方绘画表现脸孔与背景的界并不画线,以块面、体积区分之。中国画的“形”是一个带有流动的线性的概念;西方绘画的“形”是一个堆砌式块面式的塑造的概念,这是两种艺术的不同概念。孰重孰轻?其实中国画这个单纯、自然的线也可以很丰富,很有技巧。中国画的绘画用笔是毛笔,软的笔不好把握,但由此表现出来的线条有刚柔、轻重、曲直、起收等等变化,久而久之,画多了中国画的学生可以更容易把握好其它用笔,任何线条的画种、字体了。又如,学生毛笔字写好了,写硬笔字就得心应手了;反过来,因硬笔字变化与表现力单一,想硬笔字写好了,写毛笔字就信手拈来却是不可能的!
第二,西方绘画的构图是用焦点透视(如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初中美术课需要学生懂得这些构图基础知识,它一般要求学生严格遵守此构图规则。但一些静物画构图采取三角形构图等会影响学生画面创造力,局限了。中国画构图不讲焦点透视,不受规律束缚,而是采用散点透视,它具有主次分明、穿插错落、疏密相间、虚实相生等特征。还有的,中国画的画幅可以横、竖、方、圆、扇等各种各样的篇幅和比例,具异常的大气、灵活、视觉力量。通过中国画教学实践证明,初中学生乐于探讨中国画构图、画幅处理的这些后,往往思维活跃,大胆而富有创造力。
第三,中国画是诗、书、画、印的结合体,这是中国画区别于其它画种的独特的形式美。学生要画一幅好的中国画,除了国画技法精通外,还需要有文学、书法、刻印等多方面的文化修养。中国画这种可以把几种艺术融为一体,相互辉映的画画风格,拉动了学生课后文化修养进一步探究学习,这在其它美术门类里是很少有的。通过我长期在美术教学实践、中国画课题研究以及我自己学习国画切身感受发现,一些兴趣于学习中国画的学生,他是在学习中国画过程中发现笔墨技法进步迟缓,进而会练习书法线条促进笔墨;然后在画面美方面又发现存在缺乏题款的文学素养,进而会在语文诗词等方面加强学习。可以说,中国画课延伸了学生的美术课堂,促进了学生文学艺术综合素养的整体提高。
这里就中国画课之于初中美术课重要作用我提出以上这些浅论。
徐悲鸿先生在1937年创作了一幅叫《风雨鸡鸣》的中國画,画面上一只矗立在岩石上的雄鸡,激昂地高声鸣叫,喻意唤起人民觉醒,加入抗日救亡的洪流之中。这幅画表达了画家对伸张正义、向往光明的爱国深情。还有更多中国画,用饱蘸深情的笔墨,赞美家乡的可爱,祖国山河的壮丽等等。中国画是博大精深的,有取之不尽的文化精髓和艺术源泉。中国画课是丰富多彩的,需要我们美术老师在教学实践上不断地探究,并为之付出不懈努力,使我们的民族艺术发扬光大,后继有人。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
[2]许蕊.略谈初中美术课堂教学中示范教学的作用和要点[J].新课程(教师),2010-12.
[3]时代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安徽省科学教育研究会.美术教育研究 [J].安徽出版集团,2010.
(此文为“增城区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课题--肌理在农村初中中国画教学的应用研究(课题编号:ZC201546)研究成果”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