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以创造力培养和教育解放为出发点,分析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的形成及体系构建。在认清中国传统教育弊端的基础上,陶行知在理论层面上提出以“六大解放”、培养真善美的“活人”为要义的创造教育思想,并把这些思想融入教学实践中,并取得显著成效。以创造力培养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及教育解放的理念对当下素质教育的推进和新课程改革的开展也提供了实践应用基础和理论指导方向。
关键词:陶行知;创造教育;六大解放
“敢探未发明的新理,敢入未开化的边疆”,[1]这是陶行知眼中的一流教育家所应具备的素质——敢于创造。洋化教育和传统教育弊端重重,陶行知摆脱了旧中国教育的枷锁,提出了创造教育思想。在他看来,师生要创造出值得彼此崇拜的个人,不仅教师要具备创造能力和意识,更要通过“六大解放”来释放学生的天性,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他的思想至今仍有现实意义,为我国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和教育改革的开展提供了借鉴价值。
一、 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的来源及形成过程
(一)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的产生
(1)杜威的教育理念对陶行知的影响
陶行知是杜威的学生,他的一系列教育思想在一定程度上是受老师杜威的启发而成。杜威作为美国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之一,从实用主义经验论和机能心理学出发,批判了传统的学校教育模式,并就“教育的本质是什么”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在杜威的理念中,“学校即社会”、“教育即生活”、“从做中学”。在深刻理解杜威的教育理念的基础上,陶行知结合中国的国情和当时的教育状况有创造性的总结出自己的思想:“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这种具有创造性的教育构思对当时“师为生纲”的传统教育理念造成了一定的冲击,也引起了大批知识分子的共鸣,在这个过程中,陶行知的创造教育思想慢慢开始有了自己的雏形。
(2)对旧中国的传统教育体制的批判
陶行知的创造教育思想在一定程度上是对旧中国既存的封建教育和帝国主义奴化教育的批判和革新,即所谓的破旧与立新。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初步形成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当时的中国教育学界几乎无大家可言,相比而言,西方国家的教育学研究在20世纪初期已经具有国际影响力了。国难当头的旧中国,需要用教育来唤醒无知和愚昧的民众,也需要用教育来培养大批栋梁之才,因此无论在教育内容或是形式上,都要做出变革性的调整和创新。陶行知正是认识到了这一点,加上他对中国的传统教育深恶痛绝,在系统的剖析和批判中国传统教育的基础上,有创造性的提出了具有时代气息的生活教育理论,并在生活教育理论的分支上形成了创造教育思想。
陶行知认为,旧中国传统的教育模式培养出的不是具有创造性的人才,“活教育教人变活,死教育教人变死” [5],这种所谓的人才在他看来几乎与“死人”无异,他对传统的教育模式进行了客观的批判,主要变现为两个方面:一是传统的旧教育在教学深度上只停留在机械的教学层面,根本不存在培养学生创造能力方面的内容与形式。他对当时的“会考”制度进行了有力的抨击,学生只会学习如何去应考,教师只会教考试会考到的知识,“会考”的选拨机制也毫无科学性可言。“毕业考过了接着就是会考,会考过了接着就是升学考。一连三个考赶下来,是会把肉儿赶跑了,把血色赶跑了,甚至有些是把性命赶跑了”[3]。二是传统的旧教育在教学广泛度即教学内容上课程设置极其片面,只有书本教育,无系统的德育、体育,只有教师与学生的教与学,没有学生自己动手实践的机会。这种教育模式培养出的学生大都是“井底之蛙”、“软手软脚”、“笨头笨脑”,无法对社会创造更大价值的财富。在批判的基础上,陶行知提倡关注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培养出真正的“活人”;并提出了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观,他认为,教育要创造的是真善美的活人,不再是只会死读书的书生,在破旧与立新的过程中,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的内容慢慢丰富起来。
(二)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的形成过程
陶行知的创造教育思想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大体看来,主要经历了两个阶段,以陶行知在1933年发表的文章《创造的教育》为分界线,在1933年之前,陶行知大力提倡试验教育,他曾说“非试验的教育方法,不足以达救国之目的也”。[4]试验教育在本质上就是“去旧”和“革新”,想要摆脱传统教育和洋化教育的桎梏,必须推行一套行之有效的教育理念和模式,而试验教育就是主张以新教育取代旧教育的教育理念,因此在当时受到了广大知识分子的推崇。试验教育大体有以下内容:(一)“提倡试验的心理学”,反对唯书本论的心理教育。(二)“设立试验的学校”,反对教育目的和方法一刀切的学校教育。(三)“注重应用统计法”教学,反对主观偶然的教育方法。(四)“注重试验的教学法”,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2]这一时期虽然没有创造教育鲜明的说法,但试验教育正在一步步发展成为创造教育,可以说这一阶段是创造教育的萌芽。
在1933年之后,陶行知明确提出了创造教育理念。《创造的教育》对创造二字进行阐述:创造两个字的意义是“由行动而发生思想,由思想产生新价值”,“行动是老子,思想是儿子,创造是孙子” [1]。随后,发表的文章《创造的社会教育论纲》、《民主教育》、《创造宣言》又对创造教育进行了深层次的阐述。这一时期的创造教育思想不仅在理论得到逐步的丰富和发展,更在实践上对原来创办的晓庄学校有了壮大和突破。从萌芽阶段到丰富发展,不难看出,陶行知的创造教育思想是基于当时中国的教育弊端而成形壮大的,陶行知创办学校的实践证明,创造教育思想适合当时中国教育的发展要求。
二、 创造教育思想内容解析
中西方教育学者对什么是创造教育有各自不同的定义,陶行知认为:“由行动而发生思想,由思想而产生价值,这就是创造的过程”。“创造教育就是以生活为教育,就是生活中才可求到教育”。由此可见,在陶行知的创造教育思想中,手脑并用是关键,他强调实践的价值,这是对中国传统教育的一大突破,除此之外,他的创造教育思想还包含以下内容: (一) 培养真善美的活人,注重全面发展的人才观
从陶行知的创造教育思想中,不难发现,他所指真善美的活人可以理解为手脑并用、德智共同发展的人。陶行知从人类文明几千年进化的历史中发现,历史遗留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无一不是手脑并用所创造出来的结果,他认为,中国传统教育的最大弊端就是忽视了手脑结合的力量。因此,立足于旧中国的教育状况,陶行知提出了要培养出手脑并用,有先进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的创造教育目标,这一教育目标从如今素质教育的衡量标准看来,也是具有可取之处的。陶行知根据自己的教育理念创办了晓庄师范学校,在试验教学的基础上,他的创造教育理念又得到了丰富和发展,后来,在总结自己的办学经验时,陶行知把教学培养目标进一步细化:“健康的体魄”、“农夫的身手”、“科学的头脑”、“艺术的兴趣”、“改造社会的精神”。[6]这五大目标不仅是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的集中体现,更是对他全面发展人才观的直观阐述。
(二)冲破传统教育的牢笼,提倡“六大解放”
在陶行知看来,个人的创造力不仅跟先天遗传因素有关,更和后天的教育方式密不可分。在旧中国传统教育的束缚下,创造力无从谈起,中国科技和工业发展要比西方国家落后百年甚至千年。在认清这一现状后,陶行知大力提倡培养儿童创造力的发展,并提出六大解放。一、解放头脑。头脑支配行动,不解放头脑,创造力无从谈起。中国传统的教条、世俗、迷信把人的头脑无形的禁锢了,要培养儿童创造力,就要先把这些错误的价值观从人脑中剔除,让学习和创造的本能不受这些世俗偏见的影响。二、解放双手。让儿童在学习的过程中,手脑并用,鼓励并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三、解放嘴。对中国传统教育而言,嘴只是学生背诵诗文的器官,不允许发问和质疑,学生的创造力被这种专制的教学方式扼杀了。因此要解放嘴,让学生质疑,鼓励学生发问,培养学生思考的能力。四、解放眼睛。传统的教育让学生看到的只是书本上的内容,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必须拓宽他们的视野,因此要解放他们的双眼,让他们从自然,社会多种渠道中观察反思,看清问题的本质。五、解放空间。学校不是唯一可以学习知识的场所,自由的环境更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造力。要让他们从家庭和学校中解放出来,亲近自然,感受社会,去“搜集丰富的资料、扩大认识的眼界、以发挥其内在创造力”。六、解放时间。让他们有更多自己可以支配的时间,发展个性。这六大解放对人才的培养提供了一套科学的机制,至今仍具参考价值。
(三)探究以创造力培养为核心的教学模式
陶行知认为,教学做合一是实施创造教育最有效的教学模式,教学做合一是指:“事情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要根据做的法子”。这种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模式最大限度的体现了师生在教与学中的互动,让学生以兴趣为出发点,以老师的指导为方向,以自身实践为基础,发挥自己创造力;也让老师从学生的个性出发,从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出发,以课堂教学为基础,体现自身的指导价值。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法不仅为创造教育的实施树立了崭新的旗帜,更为素质教育的开展提供了成功的典范。
三、 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的现代价值
(一)陶行知的创造教育思想深刻诠释了素质教育的要旨,对当下素质教育要求下教育体制的推进和实施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指导和实践范例
在新课程改革实施和推进的背景下,素质教育的要求正在被逐步践行。这种以学生素质发展为核心的教育理念和陶行知的创造教育思想不谋而合,在一定程度上,陶行知的创造教育思想是素质教育的先驱体现。六大解放、真善美的活人等理念均提倡解放学生的创造天性、全面拓展学生的素质,而这正是素质教育的要旨。
陶行知的创造教育思想提高了我们对创造教育理论的认识水平,同时对于当下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这一问题也提供了理论指导,如他提出的教学做合一、手脑并用、启发自动的教学方法,就对中学教学课堂的改革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陶行知先生创办的晓庄师范学校是在他本人教育思想的指导下运作的,而在学校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中,他的教育思想也在渐渐成熟和丰富。办学实践和教育思想相互依托共同发展的模式至今并不多见,办学的实践也证明,陶行知的创造教育思想是可行的。因此,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我们更要借鉴陶行知所提倡的方式。
(二)对教师和学生的角色重新定位,有助于新课改背景下师生新型二元关系的构建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这一经典名句是古人对教师这一职业的定位,在感叹教师职业魅力之余,恐怕古人联想更多的是教师的威严。在鲁迅的散文中,但凡提及到教师,便是对教师的敬仰、畏惧,这也是传统师生关系的一个缩影,教师是不容置疑的权威,学生则是不容反对的求知者。这种不平等的师生关系在陶行知眼中是严重畸形的,完全扼杀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力。他倡导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以体现教师价值、学生创造力为要义。他说:“教师的成功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先生之最大的快乐,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说的正确些,先生创造学生,学生也创造先生,学生先生合作创造出值得彼此崇拜之活人。” [3]而这一论述也深刻揭示了素质教育要求下的师生关系,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教师是指导者,学生是践行者,师生互动共同解决问题。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学生的个性发展被提到重要位置,要陪养学生的个性发展,教师必须认清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让教师学生合作创造出彼此崇拜之活人。
参考文献:
[1]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三卷[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
[2]金林祥.论陶行知的创造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0.
[3]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四卷[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
[4]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一卷[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
[5] 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二卷[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
[6]陶行知全集编委会.陶行知全集(第1-4卷)[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
作者简介:
袁婷婷,女,汉族,河南省南阳市人,硕士,毕业于河南师范大学,于1990年出生,目前主要从事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方向的相关研究。
关键词:陶行知;创造教育;六大解放
“敢探未发明的新理,敢入未开化的边疆”,[1]这是陶行知眼中的一流教育家所应具备的素质——敢于创造。洋化教育和传统教育弊端重重,陶行知摆脱了旧中国教育的枷锁,提出了创造教育思想。在他看来,师生要创造出值得彼此崇拜的个人,不仅教师要具备创造能力和意识,更要通过“六大解放”来释放学生的天性,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他的思想至今仍有现实意义,为我国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和教育改革的开展提供了借鉴价值。
一、 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的来源及形成过程
(一)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的产生
(1)杜威的教育理念对陶行知的影响
陶行知是杜威的学生,他的一系列教育思想在一定程度上是受老师杜威的启发而成。杜威作为美国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之一,从实用主义经验论和机能心理学出发,批判了传统的学校教育模式,并就“教育的本质是什么”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在杜威的理念中,“学校即社会”、“教育即生活”、“从做中学”。在深刻理解杜威的教育理念的基础上,陶行知结合中国的国情和当时的教育状况有创造性的总结出自己的思想:“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这种具有创造性的教育构思对当时“师为生纲”的传统教育理念造成了一定的冲击,也引起了大批知识分子的共鸣,在这个过程中,陶行知的创造教育思想慢慢开始有了自己的雏形。
(2)对旧中国的传统教育体制的批判
陶行知的创造教育思想在一定程度上是对旧中国既存的封建教育和帝国主义奴化教育的批判和革新,即所谓的破旧与立新。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初步形成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当时的中国教育学界几乎无大家可言,相比而言,西方国家的教育学研究在20世纪初期已经具有国际影响力了。国难当头的旧中国,需要用教育来唤醒无知和愚昧的民众,也需要用教育来培养大批栋梁之才,因此无论在教育内容或是形式上,都要做出变革性的调整和创新。陶行知正是认识到了这一点,加上他对中国的传统教育深恶痛绝,在系统的剖析和批判中国传统教育的基础上,有创造性的提出了具有时代气息的生活教育理论,并在生活教育理论的分支上形成了创造教育思想。
陶行知认为,旧中国传统的教育模式培养出的不是具有创造性的人才,“活教育教人变活,死教育教人变死” [5],这种所谓的人才在他看来几乎与“死人”无异,他对传统的教育模式进行了客观的批判,主要变现为两个方面:一是传统的旧教育在教学深度上只停留在机械的教学层面,根本不存在培养学生创造能力方面的内容与形式。他对当时的“会考”制度进行了有力的抨击,学生只会学习如何去应考,教师只会教考试会考到的知识,“会考”的选拨机制也毫无科学性可言。“毕业考过了接着就是会考,会考过了接着就是升学考。一连三个考赶下来,是会把肉儿赶跑了,把血色赶跑了,甚至有些是把性命赶跑了”[3]。二是传统的旧教育在教学广泛度即教学内容上课程设置极其片面,只有书本教育,无系统的德育、体育,只有教师与学生的教与学,没有学生自己动手实践的机会。这种教育模式培养出的学生大都是“井底之蛙”、“软手软脚”、“笨头笨脑”,无法对社会创造更大价值的财富。在批判的基础上,陶行知提倡关注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培养出真正的“活人”;并提出了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观,他认为,教育要创造的是真善美的活人,不再是只会死读书的书生,在破旧与立新的过程中,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的内容慢慢丰富起来。
(二)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的形成过程
陶行知的创造教育思想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大体看来,主要经历了两个阶段,以陶行知在1933年发表的文章《创造的教育》为分界线,在1933年之前,陶行知大力提倡试验教育,他曾说“非试验的教育方法,不足以达救国之目的也”。[4]试验教育在本质上就是“去旧”和“革新”,想要摆脱传统教育和洋化教育的桎梏,必须推行一套行之有效的教育理念和模式,而试验教育就是主张以新教育取代旧教育的教育理念,因此在当时受到了广大知识分子的推崇。试验教育大体有以下内容:(一)“提倡试验的心理学”,反对唯书本论的心理教育。(二)“设立试验的学校”,反对教育目的和方法一刀切的学校教育。(三)“注重应用统计法”教学,反对主观偶然的教育方法。(四)“注重试验的教学法”,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2]这一时期虽然没有创造教育鲜明的说法,但试验教育正在一步步发展成为创造教育,可以说这一阶段是创造教育的萌芽。
在1933年之后,陶行知明确提出了创造教育理念。《创造的教育》对创造二字进行阐述:创造两个字的意义是“由行动而发生思想,由思想产生新价值”,“行动是老子,思想是儿子,创造是孙子” [1]。随后,发表的文章《创造的社会教育论纲》、《民主教育》、《创造宣言》又对创造教育进行了深层次的阐述。这一时期的创造教育思想不仅在理论得到逐步的丰富和发展,更在实践上对原来创办的晓庄学校有了壮大和突破。从萌芽阶段到丰富发展,不难看出,陶行知的创造教育思想是基于当时中国的教育弊端而成形壮大的,陶行知创办学校的实践证明,创造教育思想适合当时中国教育的发展要求。
二、 创造教育思想内容解析
中西方教育学者对什么是创造教育有各自不同的定义,陶行知认为:“由行动而发生思想,由思想而产生价值,这就是创造的过程”。“创造教育就是以生活为教育,就是生活中才可求到教育”。由此可见,在陶行知的创造教育思想中,手脑并用是关键,他强调实践的价值,这是对中国传统教育的一大突破,除此之外,他的创造教育思想还包含以下内容: (一) 培养真善美的活人,注重全面发展的人才观
从陶行知的创造教育思想中,不难发现,他所指真善美的活人可以理解为手脑并用、德智共同发展的人。陶行知从人类文明几千年进化的历史中发现,历史遗留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无一不是手脑并用所创造出来的结果,他认为,中国传统教育的最大弊端就是忽视了手脑结合的力量。因此,立足于旧中国的教育状况,陶行知提出了要培养出手脑并用,有先进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的创造教育目标,这一教育目标从如今素质教育的衡量标准看来,也是具有可取之处的。陶行知根据自己的教育理念创办了晓庄师范学校,在试验教学的基础上,他的创造教育理念又得到了丰富和发展,后来,在总结自己的办学经验时,陶行知把教学培养目标进一步细化:“健康的体魄”、“农夫的身手”、“科学的头脑”、“艺术的兴趣”、“改造社会的精神”。[6]这五大目标不仅是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的集中体现,更是对他全面发展人才观的直观阐述。
(二)冲破传统教育的牢笼,提倡“六大解放”
在陶行知看来,个人的创造力不仅跟先天遗传因素有关,更和后天的教育方式密不可分。在旧中国传统教育的束缚下,创造力无从谈起,中国科技和工业发展要比西方国家落后百年甚至千年。在认清这一现状后,陶行知大力提倡培养儿童创造力的发展,并提出六大解放。一、解放头脑。头脑支配行动,不解放头脑,创造力无从谈起。中国传统的教条、世俗、迷信把人的头脑无形的禁锢了,要培养儿童创造力,就要先把这些错误的价值观从人脑中剔除,让学习和创造的本能不受这些世俗偏见的影响。二、解放双手。让儿童在学习的过程中,手脑并用,鼓励并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三、解放嘴。对中国传统教育而言,嘴只是学生背诵诗文的器官,不允许发问和质疑,学生的创造力被这种专制的教学方式扼杀了。因此要解放嘴,让学生质疑,鼓励学生发问,培养学生思考的能力。四、解放眼睛。传统的教育让学生看到的只是书本上的内容,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必须拓宽他们的视野,因此要解放他们的双眼,让他们从自然,社会多种渠道中观察反思,看清问题的本质。五、解放空间。学校不是唯一可以学习知识的场所,自由的环境更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造力。要让他们从家庭和学校中解放出来,亲近自然,感受社会,去“搜集丰富的资料、扩大认识的眼界、以发挥其内在创造力”。六、解放时间。让他们有更多自己可以支配的时间,发展个性。这六大解放对人才的培养提供了一套科学的机制,至今仍具参考价值。
(三)探究以创造力培养为核心的教学模式
陶行知认为,教学做合一是实施创造教育最有效的教学模式,教学做合一是指:“事情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要根据做的法子”。这种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模式最大限度的体现了师生在教与学中的互动,让学生以兴趣为出发点,以老师的指导为方向,以自身实践为基础,发挥自己创造力;也让老师从学生的个性出发,从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出发,以课堂教学为基础,体现自身的指导价值。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法不仅为创造教育的实施树立了崭新的旗帜,更为素质教育的开展提供了成功的典范。
三、 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的现代价值
(一)陶行知的创造教育思想深刻诠释了素质教育的要旨,对当下素质教育要求下教育体制的推进和实施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指导和实践范例
在新课程改革实施和推进的背景下,素质教育的要求正在被逐步践行。这种以学生素质发展为核心的教育理念和陶行知的创造教育思想不谋而合,在一定程度上,陶行知的创造教育思想是素质教育的先驱体现。六大解放、真善美的活人等理念均提倡解放学生的创造天性、全面拓展学生的素质,而这正是素质教育的要旨。
陶行知的创造教育思想提高了我们对创造教育理论的认识水平,同时对于当下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这一问题也提供了理论指导,如他提出的教学做合一、手脑并用、启发自动的教学方法,就对中学教学课堂的改革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陶行知先生创办的晓庄师范学校是在他本人教育思想的指导下运作的,而在学校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中,他的教育思想也在渐渐成熟和丰富。办学实践和教育思想相互依托共同发展的模式至今并不多见,办学的实践也证明,陶行知的创造教育思想是可行的。因此,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我们更要借鉴陶行知所提倡的方式。
(二)对教师和学生的角色重新定位,有助于新课改背景下师生新型二元关系的构建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这一经典名句是古人对教师这一职业的定位,在感叹教师职业魅力之余,恐怕古人联想更多的是教师的威严。在鲁迅的散文中,但凡提及到教师,便是对教师的敬仰、畏惧,这也是传统师生关系的一个缩影,教师是不容置疑的权威,学生则是不容反对的求知者。这种不平等的师生关系在陶行知眼中是严重畸形的,完全扼杀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力。他倡导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以体现教师价值、学生创造力为要义。他说:“教师的成功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先生之最大的快乐,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说的正确些,先生创造学生,学生也创造先生,学生先生合作创造出值得彼此崇拜之活人。” [3]而这一论述也深刻揭示了素质教育要求下的师生关系,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教师是指导者,学生是践行者,师生互动共同解决问题。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学生的个性发展被提到重要位置,要陪养学生的个性发展,教师必须认清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让教师学生合作创造出彼此崇拜之活人。
参考文献:
[1]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三卷[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
[2]金林祥.论陶行知的创造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0.
[3]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四卷[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
[4]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一卷[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
[5] 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二卷[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
[6]陶行知全集编委会.陶行知全集(第1-4卷)[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
作者简介:
袁婷婷,女,汉族,河南省南阳市人,硕士,毕业于河南师范大学,于1990年出生,目前主要从事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方向的相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