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词典的数字化给词典使用带来了巨大变化,这一变化也反映了读者内在的词典意识。词典意识是读者对于词典的重要性的认识和对词典优劣的甄别能力。读者只有具备词典意识才能尽享词典之便利,使好词典物尽其用。文章在基于大学英语学习者手机词典使用调查的基础上,探讨和分析了大学英语学习者的词典意识,并提出了增强词典意识的建议。
关键词:数字化时代 手机词典 使用调查 词典意识
数字化给当今人类生活的诸多领域烙上了深刻的时代印记,它也给英语词典的使用带来了巨大变化:便携式掌上电子词典、光盘词典、在线词典相继出现,其中便携式掌上电子词典近些年来更是广受青睐,对传统的纸质词典造成了猛烈冲击。近几年来随着手机在大学生中日渐普及,一种新型词典——内置于手机的电子词典(以下简称手机词典)——悄然出现,并迅速流行,受到大学生的欢迎和喜爱。据笔者在教学过程中的粗略观察,至少有三分之一的大学生拥有并经常使用手机词典。手机词典虽诞生不久,发展却十分迅猛,这一现象不容忽视。为进一步了解大学生对手机词典的使用情况,笔者对吉林省四所高校进行了一次调查研究。
一、调查设计
本次调查采取问卷和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对吉林省四所大学的非英语专业学生词典使用情况进行调查。为使调查结果能够比较全面客观地反映问题,在选择学校和班级时我们考虑了学校之间的差异和学生专业的差别。因此,我们抽查了不同梯度的四所院校,在班级的选择上,文科类和理工科类各占一半。被抽查的四所院校是:吉林大学、吉林财经大学、长春理工大学和长春信息经济学院,其中吉林大学为国家重点大学,长春信息经济学院为独立学院,其他两所为省属院校。每所院校抽取四个自然班,其中吉林大学和长春理工大学抽取的都是理工科班级,吉林财经大学和长春信息经济学院抽取的都是文科班级。被调查对象选定为大一和大二学生,因为前两个学年中大学英语是必修课,学生对词典的使用更经常、更普遍,学生与词典的关系也更为密切。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612份,其中8份因回答不完整而视为无效,故有效问卷为604份,具体分布情况为:吉林大学127人、吉林财经大学158人、长春理工大学135人、长春信息经济学院184人。总计大一学生296人、大二学生308人,其中文科类342人、理工科类262人。问卷的设计参考了郎建国、李晋(2003)和邓琳(2006:172-181)采用的部分题目,共包含五个方面的内容:使用词典的类型和频率、查阅词典的目的(查阅哪些信息)、影响词典选择的因素、所用词典是否能满足需求、是否需要词典使用指导。访谈的对象是参加此次问卷调查的部分学生,目的是对大学生在选择和使用词典等方面的心理活动做深入了解。问卷中把电子词典进一步区分为掌上电子词典和手机词典,并在做问卷前向学生说明。
此外,笔者还对当前市场上一些知名品牌手机的内置词典做了随机抽样调查。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1.使用词典的类型和频率
从使用词典的类型来看,大学生拥有纸质词典和电子词典的数量接近,分别为543和501,后者(83%)(表内百分比数据均为调查对象中选择该项的人数占全部人数的百分比,下同)直逼前者(90%)。纸质词典中,各种四、六级词汇手册(43%)占据近半数,英汉双解(27%)和英汉词典(17%)各不足三分之一,英英词典(3%)则寥寥无几;电子词典中,手机词典的占有率(57%)大大超出掌上电子词典(27%),作为后起之秀的手机词典成为电子词典的主力军。从词典的使用频率来看(主要参考经常使用和频繁使用两项数据),使用频率较高的词典是手机词典、掌上电子词典和各种四、六级词汇手册,其次是英汉和英汉双解词典,最后是英英词典。
通过进一步的访谈揭示,词典的拥有和使用之间存在差距。主要表现为:一部分学生原本手中拥有纸质英汉词典或英汉双解词典,却因其携带不便而很少使用。拥有电子词典,尤其是手机词典之后,更是将其束之高阁;还有一部分学生自己虽没有电子词典,但时常借其他同学的使用。
2.查阅词典的目的
上表显示,大学生最常查阅的词典信息是英语单词的汉语释义、发音和拼写,其次是英文释义、例句、搭配及语法信息等,最不常查阅的是文化百科知识。通过访谈了解到,英文释义、例句、搭配及语法等信息查阅需求较低有几个原因:一是一些学生想当然地认为查词典就是查英语单词的汉语释义、发音或拼写,根本没有意识到还可以查阅其他方面的信息。更何况大学生使用词典最主要的用途就是查阅生词的词义(Tang 1997;Weschler&Pitts 2000;Wang2003),汉语释义往往能满足解码任务需求。二是有的学生虽然清楚例句和语法等信息的重要性,但却常常因要查的生词多,无暇一一顾及而作罢,还有学生则是因疏懒而不愿查阅。三是大学生所经常使用的手机词典、掌上电子词典和各种四、六级词汇手册等袖珍便携词典不提供或很少提供这些信息。上述情况有时相互叠加,如无暇或懒于查阅又无处查阅等。
3.影响词典选择的因素
上表显示:查阅快捷、信息全面、携带方便是影响词典选择的三个最主要因素。颇具意味的是,在这三个要素中,信息全面与携带方便彼此矛盾:传统纸质学习词典质量可靠,信息全面,但恰恰因此而厚重且携带不便;电子词典携带方便,但所提供信息却不够全面。据笔者调查了解,目前市场上的手机词典还不太成熟,功能相对简陋,不及掌上电子词典(尽管后者也不够完善)。手机词典所提供的信息基本局限于:单词的音标、词性和汉语释义,而其英语释义、短语、例句、语法和语用等信息则告阙如(参见本文“手机词典市场调查”一节)。尽管如此,广大学生对手机词典还是青睐有加,笔者结合访谈分析原因如下:
(1)携带方便:手机词典、掌上电子词典、四六级词汇手册都因此受到欢迎。由于一二年级基础课程多,每天要带的书也多,上课地点又时常不固定,这样,厚重的纸质词典就成了不小的负担。
(2)查阅快捷:用纸质词典查找单词速度慢,浪费时间。与此相比,大学生更习惯于用手机键盘输入单词。况且手机词典还有智能提示功能,有时不必输入所有字母即可检索到该单词,更加省时省力。 (3)功能多样:一部电子词典可具备英英、英汉、汉英词典等多种功能。体积小,容量大,这正是现代化数字产品无与伦比的优势。
(4)合二为一,经济划算:手机词典既是手机又是词典,既省钱又方便。掌上电子词典起码要200~400元,甚至更贵,与掌上电子词典相比,手机在今天是必须购置且随时要携带的通讯工具,因而手机词典更受欢迎。
(5)满足基本需求:上文提到,大学生使用词典最主要的用途就是查阅生词的词义,在这种情况下,提供了单词音标和汉语释义的手机词典能基本上满足或应付学生的这种解码任务需求,这是手机词典尽管功能简陋却能大行其道的重要原因。
4.所用词典能否满足需求
问卷统计结果表明,77%的学生认为所用词典能满足需求,仅23%认为不能。值得一提的是,在认为不能的学生中,48%使用手机词典,29%使用掌上电子词典,13%使用各种四、六级词汇手册。他们所反映的问题集中在:短语、搭配、例句、语法等信息缺乏。这说明:认为所用词典不能满足需求的绝大部分人,对于电子词典及各种词汇手册存在的不足有清楚认识;而那些认为所用词典能满足需求的人情况则较复杂,通过访谈获知:一部分人使用的是纸质学习词典,他们认为可以满足需求;一部分人对于词典的优劣及自己的需求缺乏清晰的认识;还有一部分人对于电子词典及词汇手册所存在缺点有清楚认识,但却因疏懒而不予理会。
5.是否需要词典使用指导
问卷统计结果表明:26%的学生认为需要词典使用指导,而74%认为不需要。通过访谈了解到,需要提供使用指导的主要对象是纸质学习词典使用者,学生在提高查阅速度、取舍多义词义项、理解各种标识符号等方面需要帮助。
结合访谈分析,不需要词典使用指导的学生有三种情况:一是有些学生对词典已经有较全面了解,确实不需要指导;二是有些学生对词典使用指导持无所谓的态度,而事实上他们对学习词典的了解并不多;三是有些学生简单地认为“查词典还用教吗”,而实际上他们对学习词典的各项功能及如何甄别词典优劣并不了然。
6.手机词典市场调查
笔者对当前市场上一些知名品牌手机的内置词典(不含手机联网词典)做了调查,涉及诺基亚、摩托罗拉、三星、联想、海尔、步步高、金立、LG、OPPO、TCL等十个品牌,每个品牌随机考察了三款不同型号。
需要说明的是:某些品牌下不同型号手机内置了同一种词典,还有某些不同品牌手机也内置了同一种词典。因此,在调查的全部30款的手机中,实际上只安装有九种不同规格的词典。调查发现:不同手机词典在宏观和微观结构设置上没有明确统一的标准,如词目数量、收词原则、词条结构等方面都是各行其是,随意性大。如表4所示(表中数据是提供某项信息的手机词典数量占所调查总量的比例),音标、词性、汉语释义三项是绝大部分手机词典的基本功能,甚至是一部分手机词典的全部功能,而英语释义、例句、短语、语法和语用等信息在不同程度上匮乏,提供比例分别为1/30、21/30、23/30、7/30和0/30。在释义语言上,只有一部词典给出了英语释义,可见英汉词典是当前手机词典的绝对主体,但仅仅依靠汉语释义必然会限制读者对词义的准确理解;例句方面,虽然多达21部词典都提供例句,但其中有13部是同一种词典,而在这部被多个品牌安装的词典中,例句极少,比如单词“apply”和“fancy”各只有一个例句。其余词典例句数量稍多但也明显不足,上文所提两个单词的例句数量仅为3~6个,而在《朗文当代高级英语辞典》第4版(以下简称《朗文》)和《牛津高阶英语词典》第6版(以下简称《牛津》)中则分别为12个和14个。例句对于二语学习者而言至关重要,不可或缺,“没有例证就会使得词典的标准严重降低”(兹古斯塔1983:360)。此外,由于手机屏幕较小,提供例句的词典一般把词汇义项和例句分开处理,各种义项集中在一页显示,例句则通过链接方式另辟页面显示,这就给例句与义项的对应造成困难,查询和阅读起来也不太方便;短语方面,大部分词典只收入了少量较为常用的固定短语,而对学界近年所关注的预制语块或类联接等更宽泛的搭配信息则没有涉及;手机词典中的语法信息一般包括了动词过去式和分词、动词是否及物、形容词比较级和最高级变化形式等,但缺乏名词是否可数、名词单复数变化、动词的时态和语态使用特点等信息;在所有手机词典中,均没有诸如词汇语体风格、使用频率等语用信息的标注。最后值得一提的是,几乎所有手机词典都没有标明词典来源(如《牛津》、《朗文》或是自主研发),这就使得词典质量缺乏权威性和可信度。综上,总体来看,现行手机词典功能简陋,还相当不成熟。
三、结论与建议
本次调查的几项主要结果——电子词典,尤其是手机词典,被大学生过度使用,单词汉语释义和发音被列为最经常查阅的信息,三分之二强的大学生认为不需要词典使用指导——从不同侧面揭示出这样一个结论:大学生词典意识淡薄,对于词典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词典优劣缺乏足够的甄别能力。张新华(2002)曾指出,要强调和重视词典的读者意识。但须知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若读者没有词典意识,词典编纂得再好也无法被充分利用,编纂者再用心良苦也是枉然。因此,要想读者尽享词典之便利,好词典能够物尽其用,那么不仅编者必须具备读者意识,读者也必须具备词典意识。词典的读者意识和读者的词典意识二者缺一不可。针对大学生词典意识的淡薄及电子词典尤其是手机词典的过度使用,笔者提出如下建议:
1.开设词典使用课程。国内曾有研究者提出过此项建议(赵卫2004;万江波,凌秋虹2005)。但目前,要在全国高校为非语言专业学生普遍开设该课程,存在诸多困难:不仅要有具备系统全面的词典知识的师资,还要有学生对这门课感兴趣,这些都对学校和学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此可以说,这是一个长期目标,需要高校尤其是广大外语教师做出长期不懈的努力。现在,有条件的高校可以先做起来,其他高校再陆续实行。
2.举办词典使用指导讲座或报告。与开设词典使用课程相比,举办词典使用指导讲座或报告在时间、场地上比较灵活,教师易于准备,学生容易参加,积极性也会较高。尤其在大一新生入学之际,为他们提供词典选择和使用的指导愈加适时且必要。笔者认为这是现阶段最为可行的办法。
3.教师平时课上引导。要想使读者真正树立词典意识并使其读者意识得以内化,除了不定期的讲座或报告,教师还应积极主动地在上课时见缝插针,借助一些实例向学生讲授词典选择和使用的知识,介绍、比较、推荐词典,纠正对词典的一些偏见与误解。这样耳濡目染,潜移默化,效果才能持久牢固。
4.引导学生合理使用电子词典。当前,手机词典刚刚出现不久,尚属起步阶段,功能相对简陋,质量比较粗糙。与之相比,掌上电子词典已经经历了较长时间的发展和几代产品的更新,功能和质量相对成熟,但仍旧存在很多问题(章宜华2007)。所以,无论掌上电子词典还是手机词典都有待进一步研发和完善。在这种情况下,学生过度使用这类词典隐患重重,教师有必要向学生指出这一点,引导其不用或少用这类词典。那么随着电子词典的不断完善,它对学习者的外语学习是否能起到与纸质词典相同的作用,甚至有朝一日会取而代之?这一问题已经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并进行了一些相关研究,但却并未得出一致的结论(Tang 1997;De Schryver 2003;Wang 2003;Koyama&Takeuchi 2004;Kobayashi2008)。更多人倾向于认为:电子词典与纸质词典各有所长,适用于不同的目的,现在断言电子词典会取代纸质词典还为时尚早。正如章宜华(2007)所言:“要认识到,电子词典与纸介质词典是两种不同类型的词典,它们的功能和用途应该是互补的,而不是相互取代的。”
关键词:数字化时代 手机词典 使用调查 词典意识
数字化给当今人类生活的诸多领域烙上了深刻的时代印记,它也给英语词典的使用带来了巨大变化:便携式掌上电子词典、光盘词典、在线词典相继出现,其中便携式掌上电子词典近些年来更是广受青睐,对传统的纸质词典造成了猛烈冲击。近几年来随着手机在大学生中日渐普及,一种新型词典——内置于手机的电子词典(以下简称手机词典)——悄然出现,并迅速流行,受到大学生的欢迎和喜爱。据笔者在教学过程中的粗略观察,至少有三分之一的大学生拥有并经常使用手机词典。手机词典虽诞生不久,发展却十分迅猛,这一现象不容忽视。为进一步了解大学生对手机词典的使用情况,笔者对吉林省四所高校进行了一次调查研究。
一、调查设计
本次调查采取问卷和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对吉林省四所大学的非英语专业学生词典使用情况进行调查。为使调查结果能够比较全面客观地反映问题,在选择学校和班级时我们考虑了学校之间的差异和学生专业的差别。因此,我们抽查了不同梯度的四所院校,在班级的选择上,文科类和理工科类各占一半。被抽查的四所院校是:吉林大学、吉林财经大学、长春理工大学和长春信息经济学院,其中吉林大学为国家重点大学,长春信息经济学院为独立学院,其他两所为省属院校。每所院校抽取四个自然班,其中吉林大学和长春理工大学抽取的都是理工科班级,吉林财经大学和长春信息经济学院抽取的都是文科班级。被调查对象选定为大一和大二学生,因为前两个学年中大学英语是必修课,学生对词典的使用更经常、更普遍,学生与词典的关系也更为密切。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612份,其中8份因回答不完整而视为无效,故有效问卷为604份,具体分布情况为:吉林大学127人、吉林财经大学158人、长春理工大学135人、长春信息经济学院184人。总计大一学生296人、大二学生308人,其中文科类342人、理工科类262人。问卷的设计参考了郎建国、李晋(2003)和邓琳(2006:172-181)采用的部分题目,共包含五个方面的内容:使用词典的类型和频率、查阅词典的目的(查阅哪些信息)、影响词典选择的因素、所用词典是否能满足需求、是否需要词典使用指导。访谈的对象是参加此次问卷调查的部分学生,目的是对大学生在选择和使用词典等方面的心理活动做深入了解。问卷中把电子词典进一步区分为掌上电子词典和手机词典,并在做问卷前向学生说明。
此外,笔者还对当前市场上一些知名品牌手机的内置词典做了随机抽样调查。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1.使用词典的类型和频率
从使用词典的类型来看,大学生拥有纸质词典和电子词典的数量接近,分别为543和501,后者(83%)(表内百分比数据均为调查对象中选择该项的人数占全部人数的百分比,下同)直逼前者(90%)。纸质词典中,各种四、六级词汇手册(43%)占据近半数,英汉双解(27%)和英汉词典(17%)各不足三分之一,英英词典(3%)则寥寥无几;电子词典中,手机词典的占有率(57%)大大超出掌上电子词典(27%),作为后起之秀的手机词典成为电子词典的主力军。从词典的使用频率来看(主要参考经常使用和频繁使用两项数据),使用频率较高的词典是手机词典、掌上电子词典和各种四、六级词汇手册,其次是英汉和英汉双解词典,最后是英英词典。
通过进一步的访谈揭示,词典的拥有和使用之间存在差距。主要表现为:一部分学生原本手中拥有纸质英汉词典或英汉双解词典,却因其携带不便而很少使用。拥有电子词典,尤其是手机词典之后,更是将其束之高阁;还有一部分学生自己虽没有电子词典,但时常借其他同学的使用。
2.查阅词典的目的
上表显示,大学生最常查阅的词典信息是英语单词的汉语释义、发音和拼写,其次是英文释义、例句、搭配及语法信息等,最不常查阅的是文化百科知识。通过访谈了解到,英文释义、例句、搭配及语法等信息查阅需求较低有几个原因:一是一些学生想当然地认为查词典就是查英语单词的汉语释义、发音或拼写,根本没有意识到还可以查阅其他方面的信息。更何况大学生使用词典最主要的用途就是查阅生词的词义(Tang 1997;Weschler&Pitts 2000;Wang2003),汉语释义往往能满足解码任务需求。二是有的学生虽然清楚例句和语法等信息的重要性,但却常常因要查的生词多,无暇一一顾及而作罢,还有学生则是因疏懒而不愿查阅。三是大学生所经常使用的手机词典、掌上电子词典和各种四、六级词汇手册等袖珍便携词典不提供或很少提供这些信息。上述情况有时相互叠加,如无暇或懒于查阅又无处查阅等。
3.影响词典选择的因素
上表显示:查阅快捷、信息全面、携带方便是影响词典选择的三个最主要因素。颇具意味的是,在这三个要素中,信息全面与携带方便彼此矛盾:传统纸质学习词典质量可靠,信息全面,但恰恰因此而厚重且携带不便;电子词典携带方便,但所提供信息却不够全面。据笔者调查了解,目前市场上的手机词典还不太成熟,功能相对简陋,不及掌上电子词典(尽管后者也不够完善)。手机词典所提供的信息基本局限于:单词的音标、词性和汉语释义,而其英语释义、短语、例句、语法和语用等信息则告阙如(参见本文“手机词典市场调查”一节)。尽管如此,广大学生对手机词典还是青睐有加,笔者结合访谈分析原因如下:
(1)携带方便:手机词典、掌上电子词典、四六级词汇手册都因此受到欢迎。由于一二年级基础课程多,每天要带的书也多,上课地点又时常不固定,这样,厚重的纸质词典就成了不小的负担。
(2)查阅快捷:用纸质词典查找单词速度慢,浪费时间。与此相比,大学生更习惯于用手机键盘输入单词。况且手机词典还有智能提示功能,有时不必输入所有字母即可检索到该单词,更加省时省力。 (3)功能多样:一部电子词典可具备英英、英汉、汉英词典等多种功能。体积小,容量大,这正是现代化数字产品无与伦比的优势。
(4)合二为一,经济划算:手机词典既是手机又是词典,既省钱又方便。掌上电子词典起码要200~400元,甚至更贵,与掌上电子词典相比,手机在今天是必须购置且随时要携带的通讯工具,因而手机词典更受欢迎。
(5)满足基本需求:上文提到,大学生使用词典最主要的用途就是查阅生词的词义,在这种情况下,提供了单词音标和汉语释义的手机词典能基本上满足或应付学生的这种解码任务需求,这是手机词典尽管功能简陋却能大行其道的重要原因。
4.所用词典能否满足需求
问卷统计结果表明,77%的学生认为所用词典能满足需求,仅23%认为不能。值得一提的是,在认为不能的学生中,48%使用手机词典,29%使用掌上电子词典,13%使用各种四、六级词汇手册。他们所反映的问题集中在:短语、搭配、例句、语法等信息缺乏。这说明:认为所用词典不能满足需求的绝大部分人,对于电子词典及各种词汇手册存在的不足有清楚认识;而那些认为所用词典能满足需求的人情况则较复杂,通过访谈获知:一部分人使用的是纸质学习词典,他们认为可以满足需求;一部分人对于词典的优劣及自己的需求缺乏清晰的认识;还有一部分人对于电子词典及词汇手册所存在缺点有清楚认识,但却因疏懒而不予理会。
5.是否需要词典使用指导
问卷统计结果表明:26%的学生认为需要词典使用指导,而74%认为不需要。通过访谈了解到,需要提供使用指导的主要对象是纸质学习词典使用者,学生在提高查阅速度、取舍多义词义项、理解各种标识符号等方面需要帮助。
结合访谈分析,不需要词典使用指导的学生有三种情况:一是有些学生对词典已经有较全面了解,确实不需要指导;二是有些学生对词典使用指导持无所谓的态度,而事实上他们对学习词典的了解并不多;三是有些学生简单地认为“查词典还用教吗”,而实际上他们对学习词典的各项功能及如何甄别词典优劣并不了然。
6.手机词典市场调查
笔者对当前市场上一些知名品牌手机的内置词典(不含手机联网词典)做了调查,涉及诺基亚、摩托罗拉、三星、联想、海尔、步步高、金立、LG、OPPO、TCL等十个品牌,每个品牌随机考察了三款不同型号。
需要说明的是:某些品牌下不同型号手机内置了同一种词典,还有某些不同品牌手机也内置了同一种词典。因此,在调查的全部30款的手机中,实际上只安装有九种不同规格的词典。调查发现:不同手机词典在宏观和微观结构设置上没有明确统一的标准,如词目数量、收词原则、词条结构等方面都是各行其是,随意性大。如表4所示(表中数据是提供某项信息的手机词典数量占所调查总量的比例),音标、词性、汉语释义三项是绝大部分手机词典的基本功能,甚至是一部分手机词典的全部功能,而英语释义、例句、短语、语法和语用等信息在不同程度上匮乏,提供比例分别为1/30、21/30、23/30、7/30和0/30。在释义语言上,只有一部词典给出了英语释义,可见英汉词典是当前手机词典的绝对主体,但仅仅依靠汉语释义必然会限制读者对词义的准确理解;例句方面,虽然多达21部词典都提供例句,但其中有13部是同一种词典,而在这部被多个品牌安装的词典中,例句极少,比如单词“apply”和“fancy”各只有一个例句。其余词典例句数量稍多但也明显不足,上文所提两个单词的例句数量仅为3~6个,而在《朗文当代高级英语辞典》第4版(以下简称《朗文》)和《牛津高阶英语词典》第6版(以下简称《牛津》)中则分别为12个和14个。例句对于二语学习者而言至关重要,不可或缺,“没有例证就会使得词典的标准严重降低”(兹古斯塔1983:360)。此外,由于手机屏幕较小,提供例句的词典一般把词汇义项和例句分开处理,各种义项集中在一页显示,例句则通过链接方式另辟页面显示,这就给例句与义项的对应造成困难,查询和阅读起来也不太方便;短语方面,大部分词典只收入了少量较为常用的固定短语,而对学界近年所关注的预制语块或类联接等更宽泛的搭配信息则没有涉及;手机词典中的语法信息一般包括了动词过去式和分词、动词是否及物、形容词比较级和最高级变化形式等,但缺乏名词是否可数、名词单复数变化、动词的时态和语态使用特点等信息;在所有手机词典中,均没有诸如词汇语体风格、使用频率等语用信息的标注。最后值得一提的是,几乎所有手机词典都没有标明词典来源(如《牛津》、《朗文》或是自主研发),这就使得词典质量缺乏权威性和可信度。综上,总体来看,现行手机词典功能简陋,还相当不成熟。
三、结论与建议
本次调查的几项主要结果——电子词典,尤其是手机词典,被大学生过度使用,单词汉语释义和发音被列为最经常查阅的信息,三分之二强的大学生认为不需要词典使用指导——从不同侧面揭示出这样一个结论:大学生词典意识淡薄,对于词典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词典优劣缺乏足够的甄别能力。张新华(2002)曾指出,要强调和重视词典的读者意识。但须知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若读者没有词典意识,词典编纂得再好也无法被充分利用,编纂者再用心良苦也是枉然。因此,要想读者尽享词典之便利,好词典能够物尽其用,那么不仅编者必须具备读者意识,读者也必须具备词典意识。词典的读者意识和读者的词典意识二者缺一不可。针对大学生词典意识的淡薄及电子词典尤其是手机词典的过度使用,笔者提出如下建议:
1.开设词典使用课程。国内曾有研究者提出过此项建议(赵卫2004;万江波,凌秋虹2005)。但目前,要在全国高校为非语言专业学生普遍开设该课程,存在诸多困难:不仅要有具备系统全面的词典知识的师资,还要有学生对这门课感兴趣,这些都对学校和学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此可以说,这是一个长期目标,需要高校尤其是广大外语教师做出长期不懈的努力。现在,有条件的高校可以先做起来,其他高校再陆续实行。
2.举办词典使用指导讲座或报告。与开设词典使用课程相比,举办词典使用指导讲座或报告在时间、场地上比较灵活,教师易于准备,学生容易参加,积极性也会较高。尤其在大一新生入学之际,为他们提供词典选择和使用的指导愈加适时且必要。笔者认为这是现阶段最为可行的办法。
3.教师平时课上引导。要想使读者真正树立词典意识并使其读者意识得以内化,除了不定期的讲座或报告,教师还应积极主动地在上课时见缝插针,借助一些实例向学生讲授词典选择和使用的知识,介绍、比较、推荐词典,纠正对词典的一些偏见与误解。这样耳濡目染,潜移默化,效果才能持久牢固。
4.引导学生合理使用电子词典。当前,手机词典刚刚出现不久,尚属起步阶段,功能相对简陋,质量比较粗糙。与之相比,掌上电子词典已经经历了较长时间的发展和几代产品的更新,功能和质量相对成熟,但仍旧存在很多问题(章宜华2007)。所以,无论掌上电子词典还是手机词典都有待进一步研发和完善。在这种情况下,学生过度使用这类词典隐患重重,教师有必要向学生指出这一点,引导其不用或少用这类词典。那么随着电子词典的不断完善,它对学习者的外语学习是否能起到与纸质词典相同的作用,甚至有朝一日会取而代之?这一问题已经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并进行了一些相关研究,但却并未得出一致的结论(Tang 1997;De Schryver 2003;Wang 2003;Koyama&Takeuchi 2004;Kobayashi2008)。更多人倾向于认为:电子词典与纸质词典各有所长,适用于不同的目的,现在断言电子词典会取代纸质词典还为时尚早。正如章宜华(2007)所言:“要认识到,电子词典与纸介质词典是两种不同类型的词典,它们的功能和用途应该是互补的,而不是相互取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