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对随书光盘的管理现状进行了分析,对网络化管理及其可行性作了进一步的剖析,并介绍了一种比较方便实用的光盘发布系统。
关键词:随书光盘 著录 筛选 人员要求 光盘发布 系统
随着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和出版发行业的不断发展,随书光盘作为电子附件越来越多地进入各图书馆,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文献载体形态,逐渐成为图书馆文献资源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随书光盘起初以计算机科学类书为主,内容多是程序实例的源代码或是相关的电子文档和共享软件,而后扩展到语言、文学、艺术、经济、教育、机械、工程、建筑及综合性工具书等诸多学科,内容多为图书内容的补充材料和辅助工具。近年来,因其物理体积小、信息容量大、感官性强,图书的附盘率显著上升。这种基于光电技术的电子出版物已引起了图书馆的高度重视,业界纷纷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以使其发挥最大的文献价值。本文分析了随书光盘的管理和利用现状。
1. 随书光盘的管理现状
1.1 书、盘一并典藏流通
有些中小型封闭式借阅的图书馆,由于文献数量有限,随书光盘的数量较小,对此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不作任何加工处理,而是与其它图书一并不加区别地典藏流通,读者借书时直接借走光盘。在流通中造成光盘的污损、使用寿命的缩短,甚至丢失、替换。
也有些中小型馆对随书光盘作了粗加工:在书的最后一页粘贴光盘袋,验收后做好光盘的备份工作,使用复本与其他图书一并参与流通。这种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光盘的利用率和读者对图书内容的理解能力,也最大程度地方便了读者,但对光盘的保养、维护以及图书的流通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这种模式最不易管理,工作人员需花费大量时间判断图书是否附盘,检查光盘有无损坏以及损坏的程度。
1.2 书、盘分开典藏和流通
根据光盘的特点,有些图书馆将随书光盘与图书分别典藏和流通,光盘送入光盘库保存。读者在流通库借出图书后,根据已经著录的图书的信息,再到光盘典藏库借阅相对应的光盘。为延长光盘的使用寿命,将母盘保存不外借,将刻录的副盘借给读者。对有刻录光盘需求的读者,图书馆可以开展代刻光盘业务。
随书光盘必须借助于计算机、视听设备等才能进行阅读。也可以将著录好的光盘在电子阅览室集中,作为特种文献收藏,统一管理。图书馆的电子阅览室必须提供一个防湿、防尘的阅读光盘的硬件环境,满足没有计算机的读者的阅读要求。要配备专业的图书馆员负责,帮助读者使用光盘,理解光盘的内容,以便提供优质服务。
这种方式同样存在着许多不便:读者书、盘不能同时借,要分两步走,浪费时间,影响读者对随书光盘的利用,同时也增加了图书馆员的工作量。
2. 随书光盘的网络化管理
2.1 网络化管理的可行性与优缺点
由于大中型图书馆拥有光盘资源上网的物质保障和技术支持,随书光盘的网络化管理越来越得到这类图书馆的认可。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光盘资源的网上阅读、资源共享已成为图书馆提供信息服务的主要途径之一。目前,图书馆界一直在探索最有效的方式,曾经引入过光盘塔设备供客户端联网查询,但因装入的光盘数量、用户数量和速度受限等原因被业界放弃。比较先进的是将光盘的数字化资源放置于存储设备(如FTP服务器、Web服务器、光盘网络镜像服务器)供特定用户通过网络访问。将所有光盘内容拷贝到服务器硬盘上,进行馆内局域网内部共享,供读者网上浏览、检索或下载。
随书光盘的网络化管理使光盘损坏、丢失机率几乎降为零,而且在局域网内用户可不受时间空间限制使用,实现了随书光盘内容信息的共享,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光盘因外借周期造成的时滞,提高了随书光盘的利用率和服务效率。这种方式虽然比较先进,但随书光盘数量不断增加,将所有的光盘资源上网需投入强大的人力物力,且因版权风险,必须限制在合理范围内使用。
2.2 网络化管理的要求
随书光盘的网络化管理对图书的著录、光盘的筛选以及图书馆员的素质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2.1 著录
实现网上信息资源共享是现代图书馆发展的方向,而书目数据的标准化、规范化是实现文献信息网络化和资源共享的前提,这已是我们图书馆界的共识。对随书光盘验收后进行著录,揭示光盘信息,使其便于检索,目前尚无统一的标准和成熟的经验。《中国文献编目规则》、《中国机读目录格式实用手册(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年出版了新版本)》、《国际标准书目著录(电子资源)》、《计算机文档国际标准书目著录》作为业界著录的根据,在具体掌握上业内人士各有侧重。
对附盘图书的著录应依据《中国文献编目规则》之规定:“以印刷型图书为主体的多载体文献,应作为一部完整的图书著录。它所包含的其它载体信息,应作为附件著录于本项末尾。”随书光盘的MARC(machine-readable catalogue)格式与其依附的图书虽有许多内容大致相同,但不能直接套用,因为著录的对象毕竟不同。为便于网上查询,在著录时要注意盘与书两条数据之间的参照和连接问题。在这方面,安徽教育学院图书馆的著录方法笔者比较认同。他们在对光盘进行著录时,给MARC数据增加了856电子文献地址与检索字段的$a与$u子字段,$a子字段著录含有域名的主机名(Host name),$u子字段著录统一资源地址,该字段含有指明光盘有效的电子地址、查询光盘的检索方式等存放获取随书光盘所需的信息,它可以通过指示符和不同子字段的组合,提供不同网络协议导航所获得的各类型数据库,实现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与随书光盘信息数据库资源的链接。[1]
2.2.2 筛选
据有关部门统计,图书附盘率占5%—20%[2],而且有逐年递增趋势,需要的存储空间也随之不断增加,这就给有限的存储空间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再者,计算机类图书的随盘占了很高的比例,而因计算机科学的飞速发展,此类图书的时效性也会缩短,需要不断更新。例如某些工具软件的教程,所配光盘往往随着软件的升级版本的部分内容失去时效[3],这类光盘就需要及时从系统中剔除,以释放空间。另一方面,随着图书不断购进,相同或相似内容的随书光盘数量不断增加,对新光盘的选择及对已有光盘的剔除、替代以节约资源空间,就成为光盘资源的网络管理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在光盘更新的过程中,图书馆的相关数据、光盘发布信息中用户的访问量以及读者的反馈信息,是对已有的光盘资源需求较为直观的反映。而对新光盘的筛选就比较复杂,已有同类资源的利用率是一个参考因素。
2.2.3 人员素质
图书馆工作人员要适应随书光盘的网络化管理,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图书情报专业知识,还要具备一定的计算机硬件、软件及网络知识。目前,图书馆工作者对计算机硬件、软件方面及网络技术的知识还是比较欠缺的,工作人员大多只会一般的操作,而从事光盘管理和辅导工作,对计算机硬件、软件及网络技术方面的知识要求则较高。这一现状,也成了制约图书馆开展现代技术服务的瓶颈。所以加强计算机知识的提升就显得尤为重要。另外,随书光盘所包括的内容涉及面非常广泛,工作人员只有具备渊博的知识,才能够帮助读者学习和理解光盘内容,答疑解惑。正如世界著名的图书馆学家、情报学家兰开斯特曾经指出的那样:“明天的图书馆员都将是情报顾问。”值得庆幸的是,图书馆员队伍实际上正处于年轻化、知识化的过渡期,从大学毕业分配来馆的本科生、研究生逐年增多,这些具备一定网络知识并拥有图书情报专业知识的高素质人才将是图书馆的后备力量。
3. 一款光盘资源发布系统简介
目前,图书馆界多使用杭州麦达公司的eshot光盘资源发布系统。该系统为随书光盘的统一管理和利用提供了完整的解决方案。它有光盘上载系统,也有Web发布界面,读者可以通过在线浏览和下载ISO文件到本地的方式,直接对自己所需的图书随书光盘资料进行检索、在线浏览、部分下载或是全盘下载,来获取自己所需要或感兴趣的随书光盘内容,方便了读者,也简化了图书馆的管理。本系统自动化接口工具为图书编目人员提供了MARC记录录入功能,根据记录的ISBN号生成资源访问的链接。编目人员可以方便地将该链接复制到OPAC(Online Public Access Catalogue)系统著录的856字段中。同时还提供了Web页面直接生成资源链接的功能。
总之,随书光盘丰富了图书馆馆藏文献的载体形式,应该科学管理和合理利用,充分发掘其文献价值。但是目前各图书馆在这一新出版形式的处理方面,因条件和读者对象的不同,管理和利用模式也各有不同。各图书馆要因馆制宜,绝不能照搬别人的模式。只有借鉴有用的经验,探求适合自身发展的最佳管理模式,才能更好地发挥这一电子文献资源的独特作用。
参考文献:
[1]李新宇.随书光盘的著录与管理模式研究[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5).
[2]吴松华.随书光盘的管理与利用[J].图书馆学刊,2005,(2).
[3]肖庆,赵庆明.光盘发布系统中随书光盘的筛选问题[J].四川图书馆学报,2006,(3).
关键词:随书光盘 著录 筛选 人员要求 光盘发布 系统
随着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和出版发行业的不断发展,随书光盘作为电子附件越来越多地进入各图书馆,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文献载体形态,逐渐成为图书馆文献资源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随书光盘起初以计算机科学类书为主,内容多是程序实例的源代码或是相关的电子文档和共享软件,而后扩展到语言、文学、艺术、经济、教育、机械、工程、建筑及综合性工具书等诸多学科,内容多为图书内容的补充材料和辅助工具。近年来,因其物理体积小、信息容量大、感官性强,图书的附盘率显著上升。这种基于光电技术的电子出版物已引起了图书馆的高度重视,业界纷纷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以使其发挥最大的文献价值。本文分析了随书光盘的管理和利用现状。
1. 随书光盘的管理现状
1.1 书、盘一并典藏流通
有些中小型封闭式借阅的图书馆,由于文献数量有限,随书光盘的数量较小,对此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不作任何加工处理,而是与其它图书一并不加区别地典藏流通,读者借书时直接借走光盘。在流通中造成光盘的污损、使用寿命的缩短,甚至丢失、替换。
也有些中小型馆对随书光盘作了粗加工:在书的最后一页粘贴光盘袋,验收后做好光盘的备份工作,使用复本与其他图书一并参与流通。这种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光盘的利用率和读者对图书内容的理解能力,也最大程度地方便了读者,但对光盘的保养、维护以及图书的流通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这种模式最不易管理,工作人员需花费大量时间判断图书是否附盘,检查光盘有无损坏以及损坏的程度。
1.2 书、盘分开典藏和流通
根据光盘的特点,有些图书馆将随书光盘与图书分别典藏和流通,光盘送入光盘库保存。读者在流通库借出图书后,根据已经著录的图书的信息,再到光盘典藏库借阅相对应的光盘。为延长光盘的使用寿命,将母盘保存不外借,将刻录的副盘借给读者。对有刻录光盘需求的读者,图书馆可以开展代刻光盘业务。
随书光盘必须借助于计算机、视听设备等才能进行阅读。也可以将著录好的光盘在电子阅览室集中,作为特种文献收藏,统一管理。图书馆的电子阅览室必须提供一个防湿、防尘的阅读光盘的硬件环境,满足没有计算机的读者的阅读要求。要配备专业的图书馆员负责,帮助读者使用光盘,理解光盘的内容,以便提供优质服务。
这种方式同样存在着许多不便:读者书、盘不能同时借,要分两步走,浪费时间,影响读者对随书光盘的利用,同时也增加了图书馆员的工作量。
2. 随书光盘的网络化管理
2.1 网络化管理的可行性与优缺点
由于大中型图书馆拥有光盘资源上网的物质保障和技术支持,随书光盘的网络化管理越来越得到这类图书馆的认可。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光盘资源的网上阅读、资源共享已成为图书馆提供信息服务的主要途径之一。目前,图书馆界一直在探索最有效的方式,曾经引入过光盘塔设备供客户端联网查询,但因装入的光盘数量、用户数量和速度受限等原因被业界放弃。比较先进的是将光盘的数字化资源放置于存储设备(如FTP服务器、Web服务器、光盘网络镜像服务器)供特定用户通过网络访问。将所有光盘内容拷贝到服务器硬盘上,进行馆内局域网内部共享,供读者网上浏览、检索或下载。
随书光盘的网络化管理使光盘损坏、丢失机率几乎降为零,而且在局域网内用户可不受时间空间限制使用,实现了随书光盘内容信息的共享,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光盘因外借周期造成的时滞,提高了随书光盘的利用率和服务效率。这种方式虽然比较先进,但随书光盘数量不断增加,将所有的光盘资源上网需投入强大的人力物力,且因版权风险,必须限制在合理范围内使用。
2.2 网络化管理的要求
随书光盘的网络化管理对图书的著录、光盘的筛选以及图书馆员的素质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2.1 著录
实现网上信息资源共享是现代图书馆发展的方向,而书目数据的标准化、规范化是实现文献信息网络化和资源共享的前提,这已是我们图书馆界的共识。对随书光盘验收后进行著录,揭示光盘信息,使其便于检索,目前尚无统一的标准和成熟的经验。《中国文献编目规则》、《中国机读目录格式实用手册(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年出版了新版本)》、《国际标准书目著录(电子资源)》、《计算机文档国际标准书目著录》作为业界著录的根据,在具体掌握上业内人士各有侧重。
对附盘图书的著录应依据《中国文献编目规则》之规定:“以印刷型图书为主体的多载体文献,应作为一部完整的图书著录。它所包含的其它载体信息,应作为附件著录于本项末尾。”随书光盘的MARC(machine-readable catalogue)格式与其依附的图书虽有许多内容大致相同,但不能直接套用,因为著录的对象毕竟不同。为便于网上查询,在著录时要注意盘与书两条数据之间的参照和连接问题。在这方面,安徽教育学院图书馆的著录方法笔者比较认同。他们在对光盘进行著录时,给MARC数据增加了856电子文献地址与检索字段的$a与$u子字段,$a子字段著录含有域名的主机名(Host name),$u子字段著录统一资源地址,该字段含有指明光盘有效的电子地址、查询光盘的检索方式等存放获取随书光盘所需的信息,它可以通过指示符和不同子字段的组合,提供不同网络协议导航所获得的各类型数据库,实现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与随书光盘信息数据库资源的链接。[1]
2.2.2 筛选
据有关部门统计,图书附盘率占5%—20%[2],而且有逐年递增趋势,需要的存储空间也随之不断增加,这就给有限的存储空间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再者,计算机类图书的随盘占了很高的比例,而因计算机科学的飞速发展,此类图书的时效性也会缩短,需要不断更新。例如某些工具软件的教程,所配光盘往往随着软件的升级版本的部分内容失去时效[3],这类光盘就需要及时从系统中剔除,以释放空间。另一方面,随着图书不断购进,相同或相似内容的随书光盘数量不断增加,对新光盘的选择及对已有光盘的剔除、替代以节约资源空间,就成为光盘资源的网络管理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在光盘更新的过程中,图书馆的相关数据、光盘发布信息中用户的访问量以及读者的反馈信息,是对已有的光盘资源需求较为直观的反映。而对新光盘的筛选就比较复杂,已有同类资源的利用率是一个参考因素。
2.2.3 人员素质
图书馆工作人员要适应随书光盘的网络化管理,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图书情报专业知识,还要具备一定的计算机硬件、软件及网络知识。目前,图书馆工作者对计算机硬件、软件方面及网络技术的知识还是比较欠缺的,工作人员大多只会一般的操作,而从事光盘管理和辅导工作,对计算机硬件、软件及网络技术方面的知识要求则较高。这一现状,也成了制约图书馆开展现代技术服务的瓶颈。所以加强计算机知识的提升就显得尤为重要。另外,随书光盘所包括的内容涉及面非常广泛,工作人员只有具备渊博的知识,才能够帮助读者学习和理解光盘内容,答疑解惑。正如世界著名的图书馆学家、情报学家兰开斯特曾经指出的那样:“明天的图书馆员都将是情报顾问。”值得庆幸的是,图书馆员队伍实际上正处于年轻化、知识化的过渡期,从大学毕业分配来馆的本科生、研究生逐年增多,这些具备一定网络知识并拥有图书情报专业知识的高素质人才将是图书馆的后备力量。
3. 一款光盘资源发布系统简介
目前,图书馆界多使用杭州麦达公司的eshot光盘资源发布系统。该系统为随书光盘的统一管理和利用提供了完整的解决方案。它有光盘上载系统,也有Web发布界面,读者可以通过在线浏览和下载ISO文件到本地的方式,直接对自己所需的图书随书光盘资料进行检索、在线浏览、部分下载或是全盘下载,来获取自己所需要或感兴趣的随书光盘内容,方便了读者,也简化了图书馆的管理。本系统自动化接口工具为图书编目人员提供了MARC记录录入功能,根据记录的ISBN号生成资源访问的链接。编目人员可以方便地将该链接复制到OPAC(Online Public Access Catalogue)系统著录的856字段中。同时还提供了Web页面直接生成资源链接的功能。
总之,随书光盘丰富了图书馆馆藏文献的载体形式,应该科学管理和合理利用,充分发掘其文献价值。但是目前各图书馆在这一新出版形式的处理方面,因条件和读者对象的不同,管理和利用模式也各有不同。各图书馆要因馆制宜,绝不能照搬别人的模式。只有借鉴有用的经验,探求适合自身发展的最佳管理模式,才能更好地发挥这一电子文献资源的独特作用。
参考文献:
[1]李新宇.随书光盘的著录与管理模式研究[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5).
[2]吴松华.随书光盘的管理与利用[J].图书馆学刊,2005,(2).
[3]肖庆,赵庆明.光盘发布系统中随书光盘的筛选问题[J].四川图书馆学报,20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