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究教学策略,在新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l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发展的需要,在世纪之交,我国启动了一系列的教育教学改革。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即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人有幸参加了自2002年开始实施的初中历史新课程的教改实验活动。经过两年以来的教改实践,我对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有了较多的认识和思考。在此拟就初中历史新课程与创新教学谈谈自己的看法。
  全面落实素质教育是这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中心,而创新是落实素质教育的关键。那么,在中学历史的教学中,如何进行创新教育呢?笔者认为,通过教师创造性地“教”引导学生创造性地“学”,这是一条基本的途径。具体落实到教学,我的做法是:
  一、创设和谐民主宽松的教学环境。建立平等、民主、合作的新型师生关系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体现的基本理念之一,它也是创新教学能否顺利进行的重要前提。因为心理学研究表明,良好的心境、积极的情感对学生的发展有积极的作用。如果创设出良好的学习环境,就会让学生原本具有的欲望以极其自然且又最佳的形态发挥出来。如果学生充满不安全感,生怕说错话,担心被扣帽子、被讥笑、被训斥,那么学生就不能敞开胸怀,不敢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这样就可能极大地妨碍了学生的独立思考,妨碍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深入交流、探讨,更谈不上创新,甚至会使学生产生反感,从而封闭自己的心灵。因此,创设一个和谐、民主、宽松的教学环境,就是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教师要使学生敢于创新,就应尊重、关心、支持、赏识和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并努力消除学生的恐惧感。如有的学生认为:清政府“闭关锁国”政策有积极的一面,它可以在一定的时间内防止列强的入侵。但有的学生不同意此看法,认为是消极性为主,造成中国的与世隔绝,从而落后挨打。一位教育家说得好,“不怕学生观点错,就怕学生没有观点。”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就应激励学生敢于突破权威,敢于“质疑”。教师要充分肯定学生的“标新立异”,努力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想象力,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新热情。如:有的学生对农民战争在中国历史上的作用提出自己的看法,认为它推动了中国封建社会的前进,有的学生认为农民战争破坏了社会经济的发展,阻碍了历史的发展。此外,教师还要关注生生关系,学生在课堂中“标新立异”虽然会得到老师的鼓励和称赞,但他们更担心被同学看成出风头,怕答错被同学讥笑而压制自己表现欲望。因此,教师要深入到学生中去,倾听每一个学生的见解,观察每一个学生的表现,注意把创新机会留给每一位学生。为此,在课堂上,教师要尽量创造机会让学生互相合作,鼓励、唤醒全体学生的参与意识,认真倾听学生的发言,赞赏学生的独创之处,改变评价方式,引进奖励机制,变单一的试卷考试为多种方式的能力考核。总之,只有创设和谐、民主、宽松的学生环境,学生才会积极“质疑”,敢于创新,乐于创新。
  二、通过多种方式、方法,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不是一种单一的能力,而是由多种能力构成的一种综合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不是空中楼阁,没有一定的历史知识和经验作为依托就谈不上创新。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求知。教师在授课中,要创设一些问题情境,调动学生自主参与。自主性也是创造性思维的特点之一,它强调的是思维主体的意识性和自觉能动性。如我在讲隋朝大运河时,设问如下:假如你是当时的隋炀帝,你会下令开凿大运河吗?请说明理由。在讲授西安事变时,我创设了以下问题情境:假如你是当时的东北军一员,你是否主张杀掉蒋介石?为什么?把学生引入问题,引入当时的历史情境中去,感悟历史,抒发自己的看法。这样的问题,学生们感悟程度不一,看法不同,但都是发自内心的感触,有效地培养了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自主性,从而让学生的创新能力不断地得到培养。其次,教师要逐步放手,不仅要教会学生如何去学习,更重要的是要使学法渗透到教法之中。在唤起学生“质疑、思疑、追疑、释疑”中教会学生掌握历史思维方法。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抓住疑点,巧妙运用设疑技巧,适时地点拨学生发现疑点,激发其思维兴趣,培养其质疑的习惯。比如上“鸦片战争”一课,可以设疑,假如没有林则徐禁烟,英国会侵略中国吗?又如,中国民族工业为何分布在沿海地区而不是内地?教师设疑的目的是让学生明了教材处处有疑,学习中若不能质疑,说明并不懂得学习,学生的思维尤其是创造思维能力便无法培养。因此,教师要明确地告诉学生一些质疑的方法,如学习历史现象时,要先搞清楚“是什么?”探究“为什么?”懂得“说明了什么?”如上淝水之战时,我让学生思考,有人认为前秦才是统一中国的正义一方,对不对?为什么?前秦的失败说明了什么?以此来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和知识的迁移能力,使学生逐渐打破思维定势。这样,经过反复训练,养成习惯,就使学生由不会学到会学,由教师指导学习到独立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三、针对高中学生求知欲强,独立性高,且具备一定的思辩能力,加上本校考试压力相对较小,支配课时相对自由的条件,按自己的思路挖掘丰富、全面的史实,采用以学生为主体的多种教学方式,为每个同学提供成功的机会,让成功的愉悦转化为创造的原动力。如社会调查,课堂讨论,小组合作辨论,撰写历史小论文等来激活学生的学习,让他们每每有所新发现以证实自己能力,从而更加自信。教师要善于捕捉来自学生思维的灵感,智慧的火花,不失时机地将其延伸为思维的过程,拓展为创造能力。比如,在讨论岳飞时,学生指出:岳飞若是先率领军队打败金兵再回去,将会出现怎样的历史局面?又如评价武则天的辩论课上,一个学生认为:由于武则天是女的,历史上妇女地位低下,她当了皇帝违反了封建社会的常规。有的同学认为她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应肯定。有的认为她残暴,应否定。有的认为应客观地公正地评价武则天,既有进步性,又有消极的一面。再如:在分析唐朝繁荣原因的小论文里,有一个学生分析道,隋唐时期,由于科举制的创立、学校制度的完备,使这时的人口素质得到提高,特别是官吏素质的提高,使这一时期政府的管理水平得到提高,是促进唐朝繁荣的原因之一。这说明同学们通过独立思考,学以致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这也正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
  总之,创新教育是时代和历史赋予给我们教育工作者的重任。创新教育必须遵循“教育必须面向全体学生,达到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两者有机统一。”历史教师必须当好“学习指导者”和参与者、组织者的角色,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逐渐自主营造创新学习的方法,帮助学生形成观察历史,认识历史的观点、态度,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其他文献
在学校工作总要接触到学生,面对一群处于青春期发育过程中的少男少女,首先应该了解他们的生理和心理发育特点,然后才能根据具体情况来解决和处理问题。我在这些方面作了一些工作,有一些体会。  中学工作中主要的就是充分启发学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学习知识,这个工作一直也是比较难做的,如果适当考虑到学生的心理因素,也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在教学过程中,应及时树立学生的信心,尤其是对那些在学习的某一方
摘要:汇编语言是计算机相关专业的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也是公认的难教难学的课程。本文从汇编语言本身的特点、学生对学习汇编语言重要性的认识以及教师的教学等三个方面分析了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并提出了一些解决办法。  关键词:汇编语言 重要性 debug 教学方法  在计算机及相关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中,汇编语言有着重要的地位。它是认识计算机系统的重要途径,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掌握它有助于提高学生对计
预算管理工作的有效推进,有利于对财政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整体分析及研究,有利于合理调配事业单位内部的有关资源,可以确保事业单位的长期稳定发展.但是,当前部分事业单位在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本次体育课程的改革以及新课程标准的出台正是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制定的。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
自信心是一个人对自身力量的认识和充分估计,是一种良好的心理品质,也是一个人克服困难、自强不息、取得成功的内在动力。一位哲人曾说过:“谁拥有了自信谁就成功了一半。”幼儿期是个性品质处在可塑性较强的时期,从小培养幼儿相信自己力量的心理品质,无论对个体的身心健康,还是提高群众素质都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然而目前大多数家长只重视培养幼儿的智力素质,却忽略了幼儿心理素质的培养,使许多幼儿表现得胆小、懦弱、缺
摘要:培养技校生《计算机基础》课学习能力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正确定位教学目标;整合课程内容,突出操作实践;布置大型作业,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努力克服困难,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多项指标评价,强化习惯养成。  关键词:技校生 计算机基础 学习能力  随着知识经济、现代教育的发展,信息对社会的作用越来越大,社会对信息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计算机的运用是获得信息的有利手段,计算机也是现代人学习和工
摘要:文学作品的翻译不仅应再现原文的思想内容,而且必须再现原语的风格。但由于东西方文字的巨大差异,译文对原文风格再现的同时不免带上译者自己的独特风格。  关键词:文学翻译 风格再现 译者风格  说起文学作品的翻译,目前翻译界一致认为对原文内容是否忠实和能否再现原文的文体风格(closeness in style)是评判译文质量好坏的标准之一。 换句话说,译文必须符合“内容第一,形式第二”的原则——
摘要:在课程整合后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案例教学法的应用是由本课程的性质决定的,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客观要求。在该门课程中案例教学模式的应用要依据不同的内容采用不同的方式来进行,同时还要注重课堂外的师生交流,做到教学效果的及时反馈。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 应用    引言    为贯彻落实中宣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