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朴寓奇崛 平淡寄温馨

来源 :中国报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rd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张复兴是当代卓有声望的山水画家,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已崭露其不凡的头角。记得1994年在深圳市博物馆由中国美协中国画艺委会和深圳动产拍卖行联合举办的当代中国画10位名家展,张复兴被提名参加。他的山水画以独特的桂北山川形貌的南派风格,为界内专家所首肯,更得到藏家和爱好者的欢迎。从此,他和他的山水画声名遂广为人知。张复兴是北方人,多年在广西生活、工作,由于他在绘画方面具有的出色才华,上世纪80年代进入柳州画院,其后到桂林画院,长期担任桂林画院院长。文化部文艺研究院成立中国画创作院,他被聘请担任专职画家。我初次认识张复兴是1993年在桂林参加全国美术理论会时,参观桂林画院见到他和他的作品,算起来也有20年时光了。在我的印象里,张复兴很有才,作画很有灵性,为人忠厚而低调,不张扬不膨胀,是那种埋头努力“沉潜型”的画家,复兴看似寡言少语却很有幽默感,在画家群里,也属于出类拔萃的好手。
  做一个画家是要有才华的,更要有天才,方能出类拔萃。这是我学画从艺近60年的体会。当然,天才不是唯一的,但却是不可或缺的因素。没有些“才气”当然学不成画,做不成画家,但是要突破习见的风范,超越前人、师辈典范的样式,凸现出自家独有面目,或者说站在大师们的肩膀上,跨出哪怕一小步,这不仅需要努力和勤奋,更要有天才。张复兴能够在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走出一条自己的道路,形成自家的样式风格,与其说有勇气毋宁说他有天才。山水画和花鸟画受惠于改革开放,摆脱了极左的束缚,艺术风格样式开始呈现多样化的态势,这是令人高兴的。近年来在展会上山水画的数量迅速增多,不足的是跟风模仿的人多,独具面目的少,这是令人感到无奈的。毕竟艺术创造和精品的出现有其独特的规律,投入和产出比不同于物质生产现象。在当时的八九十年代,受西方现代思潮影响,一味追求“创新”,于是各种制作方法大行其道。新世纪以来,民族文化复兴思潮涌起,山水画界向传统回归,以黄宾虹研究兴起为契机,“笔墨”开始受到重视,短时间内又出现一窝蜂“复古”趋同现象。这或许正是许多年轻画家走向成熟的必然过程,无可讳言的就是全社会当下弥漫的急功近利和浮躁心态在艺术界的映像。
  张复兴的水墨山水以独具的面目享誉画坛20余年,成功之道非仅个人天才擦出的灵感火花,更确切地说成功的取得是一项综合工程。广西是山水之美富甲天下的地方,光是桂林漓江一处就吸引了无数如醉如痴的画家。不过“美景”与“杰作”之间,并没有绝对的关联,就是说天下好景虽多,却未必都能勾画成“杰作”。正如“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口号不虚,身在漓江之上就体会到无论是“水光潋滟”还是“山色空漾”都有令人惊心动魄之美。但是,除去许多表述性的作品之外,只有徐悲鸿先生的《漓江烟雨》等几件作品令人难忘。董其昌有一段名言:“以境之奇怪论,则画不如山水。以笔墨之精妙论,则山水决不如画。”以我们今天的理解,好的山水画是画家贴近自然,氤氲山川,积聚天地灵气之后的再创造,所以石涛讲“搜尽奇峰打草稿”。长期生活在广西的张复兴,似乎并没有把目光定格在公认的“美景”上,尽管他担任桂林画院院长多年,问题在于并非桂林那些溶洞、那些如“碧玉簪、青罗带”般的山山水水不能吸引画家的目光,而是那些景观的“奇怪”,即引起感官愉悦的、具有独特视觉性状的景观,很大部分是照相机所能胜任有余,而并非中国画家与相机、电脑争一席地之所长。张复兴在广西多年,见多了广西的奇山异水,但从他笔下流出的画面,却没有什么夺人眼球的“奇怪”之景。这或许正是他聪明过人之处:一方面他深谙中国山水画理论精髓,明白景观丘壑的描绘,是属于“技”与“术”层面,而“意境”与“笔墨”这些文化属性,则上升为“道”的精神层面。所以我看他的山水画动人之处,其一是寻求朴实平淡之美,在看似寻常的处处家山中,在南国青烟靇翠的茂林修竹里,达到素朴自然却醇厚丰满意蕴盎然的境界。其二是张复兴特有的笔墨图像构成,开创了山水画具有个性化的新貌。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山水画迅速恢复发展时期,影响南北画坛的是李可染、陆俨少二位泰斗,此外则是各种“特技”试验以及大量的追随模仿者,在西化“创新”和“折中”的样式试验中茫然地探索着。而张复兴这位远在广西的画家,却以自己特有的才华将多年的勤奋和生活积累,演绎出令人眼球为之一亮的既平淡朴实又华美的笔墨图像。他的许多作品常常冠以“家山”二字,道出了他的精神追求:平凡中的田园美感,温馨中的情感归属。张复兴没有追随当时流行的各种“制作”技法,也没有简单追摹大师前辈们的样式来换得界内的认可。张复兴的成功之处在于驾驭前人留传风格图像的种种成法套路,用于探索自家腕下笔端出现形成的图景意象,以至于观者既感到他的图像中有前人的种种因素在,却又难以确切认定其出于何家何派。这正是中国画现代发展过程中人们不断寻求的目标。许多年来,现代美术教育教会人们素描速写掌握造型能力,许多人并不惮于写生画出逼真的视觉图景,但是中国画要达到的是心中酝酿创造的意境图像,其本质是游离于自然真景和记忆想象之间的模糊图景,因此更具有个人惯性特点。张复兴用笔墨编织的节奏感、韵律感极强的图像,既是从传统笔墨程式继承而来,更是以现代人的审美观中演化而出的结果,从而为业内同道和广大受众所接受。
  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画经历了快速发展繁荣时期,尤其是山水画的成绩可称突飞猛进,从事山水画创作的青年很多,难免出现跟风模仿急于求成的现象,但更突出的问题是作品的精神内涵欠缺、意境韵味淡薄,笔墨功底不足反映了画家文化修养素质有待提高。张复兴的山水画20年来异军突起,以鲜明的素朴、绵密、宁静的风格,产生了很广泛的积极影响,成为当代山水画重要一家。我对他的艺术给以更高的期待。
其他文献
中国的发展越来越呼唤独立智库的力量,好的政策绝不是拍着脑瓜想出来的。智库只有身份超脱,才能提出没有偏见性的专业分析和政策建议,而这正是中国官方智库无法摆脱的“原罪”。    智库,有人称之为国家的右脑,有人称之为影子内阁,有人称之为为继立法、行政、司法和媒体之后的“第五权力中心”。  一致的是,大家都认同,智库的研究深度体现了一个国家的思考深度。  那么,中国的智商有多高呢?    官方智库谱系 
成都,王者荣耀团队办公区  年初,拼多多员工回家途中猝死的消息让人惋惜,更让人意外的是整个事件发生在新疆乌鲁木齐,一个三线城市。一时间,有网友疑惑:二三线城市也能这么拼?  对初出茅庐的应届生而言,一线城市的“月亮”与二三线城市的“六便士”似乎难以兼得,却又在不经意间,出现了“围墙”效应。  在二三线城市100多平的屋子里,流传着年轻人在大城市月入过万、生活光鲜的故事;在一线城市逼仄到只有近10平
胡泳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  21世纪是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世纪,虽然这个世纪还远远没有过完。这并不是因为你我身处这个世纪—我们都知道,人类拥有一种将自己的时代看成前所未有、独一无二的倾向。  牛津大学学者威尔·麦克斯基尔指出,存在三个核心论点,可以证明我们生活在人类历史的关键时刻。第一个乱点叫做“危险时刻”理据。这个理据很简单:本世纪我们只有克服巨大的挑战才能拥有任何未来,仅此一点,就足以使
“老鼠偷拖鞋,大的在后面。”被问到是否会参选2020,高雄市长韩国瑜这样回应。  4月17日,鴻海集团董事长郭台铭宣布,他将参加2020年台湾地区领导人国民党党内初选。韩国瑜所谓“大的”现身了。  17日下午,郭台铭在国民党中央党部接受党主席吴敦义颁发的荣誉状。在仪式上,郭台铭自称“50年的党员郭台铭”,很高兴接受由党颁予荣誉状,并表示“和平、安定、经济、未来”这八字是自己信仰的价值,“不管我将来
上图:2019年8月2日,晚上10点,火村东服务区,林师傅在卡车上看手机,林嫂倚靠在他身旁,小小车厢就是他们的“家”  卡车司机祥师傅给《南风窗》记者发来图片和视频:“这就是五道梁,小辉辉夫妇就是在这个小镇上缺氧去世的。”  五道梁位于被称为“生命禁区”的青藏高原和西部高山地区。2018年12月27日,河北省个体卡车司机倪万辉、李婵夫妇在运货途中,因高寒缺氧不幸辞世,留下两个还未成年的孩子。  卡
近日,《中国养老金精算报告2019-2050》发布,报告称,仅从制度赡养率上看(不考虑人均待遇的提高),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支付压力在不断提升。中国社会科学院预测,养老金结余预计2035年耗尽。  2019年,平均2个多缴费者赡养1个离退休者,到2050年,几乎是1个缴费者赡养1个离退休者。此外数据显示,2016年,青海、吉林、内蒙古、河北、湖北、辽宁6省份养老金收不抵支。  2018年,中国
在过去的100年中,美国社区学院已经由一所单独的机构扩张为上千所学院组成的庞大体系,其服务对象几乎占每年公立高等教育招生人数的一半。然而,当社区学院成功适应过去几年的变革浪潮以后,一份独特的人口统计学和社会经济学报告预见,在接下来的十年内,这些费用低廉且开放的学院的顺利发展将会面临挑战。    一、教育差异性更大的学生群体    社区学院的生源差异很大,如不同的社会经济背景、年龄、学术功底、教育志
新春伊始,经地方人民政府自愿申报、省级旅游部门推荐、国家旅游局组织专家审核,吉林省延吉市成功入选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  据悉,全域旅游示范区按照对旅游业率先实现当地经济贡献率15%和新增就业贡献率20%的目标,率先实施“1 3”旅游综合管理和综合执法模式,旅游厕所建设率先达标,旅游数据中心率先建成等标准验收。  2015年,延吉市接待国内外游客730万人次,旅游收入完成170亿元,旅游
深圳是一个生来就伟大的城市。从最初的渔村,发展成为如今的创新中心;从一个落后的农业经济边陲小镇,到现在成为强大的科技城市,在短短的几十年中,深圳的工业化和城市化都迅速发展,让中外人士都感到惊讶。  一切始于1979年。当时深圳建市时只有31万人,仅仅依靠纯粹的自给自足生产活动,与成功的邻居香港相比,这是一个苍白的形象。而如今,经过改革开放,拥有近1400万人口的深圳已成为当代中国的面孔。  198
“他身在海南,却放眼全国。他现在是学者,却曾经是官员。他以研究经济体制改革见长,每年主持多个改革热点课题的研究,使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这个偏于一隅的学术机构放眼八方,蜚声海内外,使这个位居天涯海角的‘学术重镇’以巨大能量辐射全国,成为中国改革研究重要基地。他,就是被称为改革‘智囊’的迟福林。”  十年前,有媒体曾这样概括迟福林的前半生。如今他已近古稀之年,脚步却从未停歇,依然走在中国改革的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