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创设情境、激情引趣
1. 张秋生是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诗人,写过很多有趣的儿童文学作品,在课外阅读中我们读过一些他的作品,比如《树》 《蝴蝶花》 《思念和欢乐》等等。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他创作的童话诗。(师板书课题,学生书空)
2. 结合预习,说说诗中绿色的有什么?(森林、草地、小溪、翠鸟、棕榈)灰色的有什么?(狐狸)
3. 课件随学生回答逐步映示课文情景。小兔在哪里呢?(在棕榈叶的下面)在这绿色的世界里曾经发生了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到底是什么故事呢?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圈出生字词,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设计意图】入境才能入情。上课伊始,教者根据课文内容呈现意境优美的课件,将学生一下子带进那美丽、神奇的童话世界,激发学习的兴趣,唤起学习的热情。
二、初读课文,识字读词
1. 出示生字:
(1) 多种形式读准字音。先加上拼音读,再去掉拼音读,然后说说自己是怎么认识这些字的,引导学生多种渠道识字,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 分析字形、字源。字之初,本为画。我们来看看下面几个字是怎样造出来的:
“灰”字是半包围结构,左上一横和一撇是“手()”,右下是火,表示火灭后,剩下的是手可以拿的“灰”字了。
“森”字是上下结构,三棵树木组合,表示很多树木组成森林。
“告”字是上下结构,甲骨文这样写“”,上“牛”下“口”,本义是牛叫,上古时期杀牛以祭告,后引申出“报告” “告示”等义。
“块”字是左右结构,甲骨文这样写“”,外面是筐形,里面是“土”,表示土块装在筐里,所以“块”字的本义就是“土块”。后来引申为量词,如“一块绿色的草地”。
【设计意图】识字是低年级语文重要的课程教学目标,教学中充分考虑汉字的特点,有意识地加强字形和字源分析,感受汉字的文化内涵,切实提高识字效率,激发和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
2.分行出示词语:
绿色 森林 草丛 小溪 棕榈
灰色 狐狸 躲进 等候 这里
小兔 经过 翠鸟 报告 秘密
指名读,分行读,读准字音。
3.读了这些词语后你有什么发现?带着自己的发现,边读边想象画面。
【设计意图】三组词串取自课文,适当排列组合,既关注内容的层次性,又通过押韵形成节奏感。言简意丰,包容全篇,是反映课文内容的“镜子”,是展示故事场景的“屏幕”,也是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的“导游图”。学生一边诵读词串,一边在头脑中想象画面,读着读着,学生就会读出三种小动物在绿色的世界里发生的故事。这对于学生积累优美词语,把握课文内容,发展想象力,培养文字感受力等都是有益的。
三、圈点词句,品词析句
1. 教师范读课文。
2. 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整首诗写得欢快、流畅,指导学生在朗读时把握好以下感情变化:
第一小节的朗读,语气舒缓,将听者带入诗歌所描绘的优美情境中。
第二、三小节中,“狐狸”和“翠鸟”两个小动物先后出现,要读出它们不同的性格和目的。
第四小节为第一小节的重复,再次营造一种神秘的,梦幻般的氛围。
第五、六、七小节“小白兔”出场,要突出其“轻手轻脚”,而两个连续的“穿过”和一个“蹚过”,又表明它们的动作是迅速的、敏捷的。
最后两个小节可用欢快的调侃口气表现狐狸的无奈。
3. 故事中都有谁?它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请学生将这首叙事诗中包含的故事复述出来。
4. 大家讲得真好,一个多么有趣的故事啊!再自由地读一遍课文,读完后想一想:你有什么感受或想法想告诉大家?你是从课文中哪些词、句体会到的?把这些词句圈出来。
学生自由读文;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感受或想法;全班交流、汇报,指导有感情地朗读重点句、段。学生可能谈到:
(1) 从“躲”字体会到狐狸的狡猾。教师追问:小狐狸躲进草丛,心里想什么?
(2) 从“报告了这个秘密”体会翠鸟的热心。教师追问:“秘密”是什么?
(3) 从“轻手轻脚” “顶着” “穿过” “蹚过”等词语,体会小兔子的机智、敏捷。教师追问:怎么读才能让小兔子不被狐狸发现?
(4) 从“叹气”体会狐狸的无奈。教师追问:狐狸叹气,它又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呢?
……
【设计意图】提出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品词析句,理解课文,就是要落实《语文课程标准》针对第一学段阅读教学的目标和内容:“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尊重学生个性化的见解和感受,通过“追问”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
四、设计对话,演剧悟情
1. 故事这么精彩,表演成课本剧肯定更精彩!你们想不想演一演?当一个好演员首先要钻研课文,体会人物内心,为每个人物设计对话,因为课本剧主要是通过对话来推动情节发展的。请你先和好朋友商量,分配好角色,将诗歌改编成剧本,把故事表演出来,看谁表演得最好。
2. 学生分组准备,请表现突出的上台示范表演,给表演者佩戴狐狸、翠鸟和小兔子头饰,课件随机映示相关场景和配乐。
【设计意图】 “根据课文内容演一演”是课后练习题,体现语文教学由“重知识”转向“重素养”。组织学生排演课本剧,将抽象的文字变成生动活泼的舞台形象,很好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了让课本剧的表演和评价更有针对性,教者设计出一份评价量表,不同个性、水平的学生都能对照评价量表,发挥自身的优势,克服不足之处,获得长足发展。
五、指导写字,感受汉字形体美
1. 出示田字格中的7个生字,齐读。
2. 投影放大“森”和“丛”字,提醒学生注意“森”字中的三个“木”字写法不一样,上面的“木”字宽而扁,下面两个“木”字窄一些,其中左下的“木”字最后一捺变“点”;“丛”字左上的“人”字最后一捺也变“点”。说明汉字各部件讲礼貌,互相谦让,体会“避让”的书写规则。
3. 投影放大“这”字,提醒学生注意里面的“文”字最后一捺变“长点”,给学生讲解“燕不双飞”的书写规则——一字之中两次出现捺脚就会笔画雷同,字形拖沓。
4. 教师范写,学生描一个、写一个,写完投影反馈、评价。
【設计意图】二年级学生有一定的字形观察能力,教学中并非每个生字都要详细指导,应该抓住重点,教给规则,做到写一个,像一个;教一个,会一类。
(作者单位:仪征市实验小学)
1. 张秋生是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诗人,写过很多有趣的儿童文学作品,在课外阅读中我们读过一些他的作品,比如《树》 《蝴蝶花》 《思念和欢乐》等等。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他创作的童话诗。(师板书课题,学生书空)
2. 结合预习,说说诗中绿色的有什么?(森林、草地、小溪、翠鸟、棕榈)灰色的有什么?(狐狸)
3. 课件随学生回答逐步映示课文情景。小兔在哪里呢?(在棕榈叶的下面)在这绿色的世界里曾经发生了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到底是什么故事呢?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圈出生字词,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设计意图】入境才能入情。上课伊始,教者根据课文内容呈现意境优美的课件,将学生一下子带进那美丽、神奇的童话世界,激发学习的兴趣,唤起学习的热情。
二、初读课文,识字读词
1. 出示生字:
(1) 多种形式读准字音。先加上拼音读,再去掉拼音读,然后说说自己是怎么认识这些字的,引导学生多种渠道识字,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 分析字形、字源。字之初,本为画。我们来看看下面几个字是怎样造出来的:
“灰”字是半包围结构,左上一横和一撇是“手()”,右下是火,表示火灭后,剩下的是手可以拿的“灰”字了。
“森”字是上下结构,三棵树木组合,表示很多树木组成森林。
“告”字是上下结构,甲骨文这样写“”,上“牛”下“口”,本义是牛叫,上古时期杀牛以祭告,后引申出“报告” “告示”等义。
“块”字是左右结构,甲骨文这样写“”,外面是筐形,里面是“土”,表示土块装在筐里,所以“块”字的本义就是“土块”。后来引申为量词,如“一块绿色的草地”。
【设计意图】识字是低年级语文重要的课程教学目标,教学中充分考虑汉字的特点,有意识地加强字形和字源分析,感受汉字的文化内涵,切实提高识字效率,激发和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
2.分行出示词语:
绿色 森林 草丛 小溪 棕榈
灰色 狐狸 躲进 等候 这里
小兔 经过 翠鸟 报告 秘密
指名读,分行读,读准字音。
3.读了这些词语后你有什么发现?带着自己的发现,边读边想象画面。
【设计意图】三组词串取自课文,适当排列组合,既关注内容的层次性,又通过押韵形成节奏感。言简意丰,包容全篇,是反映课文内容的“镜子”,是展示故事场景的“屏幕”,也是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的“导游图”。学生一边诵读词串,一边在头脑中想象画面,读着读着,学生就会读出三种小动物在绿色的世界里发生的故事。这对于学生积累优美词语,把握课文内容,发展想象力,培养文字感受力等都是有益的。
三、圈点词句,品词析句
1. 教师范读课文。
2. 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整首诗写得欢快、流畅,指导学生在朗读时把握好以下感情变化:
第一小节的朗读,语气舒缓,将听者带入诗歌所描绘的优美情境中。
第二、三小节中,“狐狸”和“翠鸟”两个小动物先后出现,要读出它们不同的性格和目的。
第四小节为第一小节的重复,再次营造一种神秘的,梦幻般的氛围。
第五、六、七小节“小白兔”出场,要突出其“轻手轻脚”,而两个连续的“穿过”和一个“蹚过”,又表明它们的动作是迅速的、敏捷的。
最后两个小节可用欢快的调侃口气表现狐狸的无奈。
3. 故事中都有谁?它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请学生将这首叙事诗中包含的故事复述出来。
4. 大家讲得真好,一个多么有趣的故事啊!再自由地读一遍课文,读完后想一想:你有什么感受或想法想告诉大家?你是从课文中哪些词、句体会到的?把这些词句圈出来。
学生自由读文;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感受或想法;全班交流、汇报,指导有感情地朗读重点句、段。学生可能谈到:
(1) 从“躲”字体会到狐狸的狡猾。教师追问:小狐狸躲进草丛,心里想什么?
(2) 从“报告了这个秘密”体会翠鸟的热心。教师追问:“秘密”是什么?
(3) 从“轻手轻脚” “顶着” “穿过” “蹚过”等词语,体会小兔子的机智、敏捷。教师追问:怎么读才能让小兔子不被狐狸发现?
(4) 从“叹气”体会狐狸的无奈。教师追问:狐狸叹气,它又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呢?
……
【设计意图】提出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品词析句,理解课文,就是要落实《语文课程标准》针对第一学段阅读教学的目标和内容:“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尊重学生个性化的见解和感受,通过“追问”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
四、设计对话,演剧悟情
1. 故事这么精彩,表演成课本剧肯定更精彩!你们想不想演一演?当一个好演员首先要钻研课文,体会人物内心,为每个人物设计对话,因为课本剧主要是通过对话来推动情节发展的。请你先和好朋友商量,分配好角色,将诗歌改编成剧本,把故事表演出来,看谁表演得最好。
2. 学生分组准备,请表现突出的上台示范表演,给表演者佩戴狐狸、翠鸟和小兔子头饰,课件随机映示相关场景和配乐。
【设计意图】 “根据课文内容演一演”是课后练习题,体现语文教学由“重知识”转向“重素养”。组织学生排演课本剧,将抽象的文字变成生动活泼的舞台形象,很好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了让课本剧的表演和评价更有针对性,教者设计出一份评价量表,不同个性、水平的学生都能对照评价量表,发挥自身的优势,克服不足之处,获得长足发展。
五、指导写字,感受汉字形体美
1. 出示田字格中的7个生字,齐读。
2. 投影放大“森”和“丛”字,提醒学生注意“森”字中的三个“木”字写法不一样,上面的“木”字宽而扁,下面两个“木”字窄一些,其中左下的“木”字最后一捺变“点”;“丛”字左上的“人”字最后一捺也变“点”。说明汉字各部件讲礼貌,互相谦让,体会“避让”的书写规则。
3. 投影放大“这”字,提醒学生注意里面的“文”字最后一捺变“长点”,给学生讲解“燕不双飞”的书写规则——一字之中两次出现捺脚就会笔画雷同,字形拖沓。
4. 教师范写,学生描一个、写一个,写完投影反馈、评价。
【設计意图】二年级学生有一定的字形观察能力,教学中并非每个生字都要详细指导,应该抓住重点,教给规则,做到写一个,像一个;教一个,会一类。
(作者单位:仪征市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