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一道高考题引发的思考:历史核心素养在高考中是如何考查的?
2017年全国?玉卷选择题传承了近几年高考试题的特点,突出了思维认识能力的考查,尤其是在题干中增设了很多的历史信息,并要学生通过对材料的解读,建构对该问题的合理认识,并最终做出恰当的判断。而学生在做出判断时对材料的准确解读,尤其重要,既要尊重材料本身蕴含的诸多历史信息,又要结合准确的历史知识,并在此基础上对问题做出认识。而题目的价值不仅在材料本身,所给出的选项更是很有学问和艺术,让学生做出判断的难度值加大了。这里以第25题为例,来说明:
2017年全国?玉卷第25题:
表1 为西汉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变化表。据此可知
( )
A. 诸侯王国与朝廷矛盾渐趋激化
B. 中央行政体制进行了调整
C. 朝廷解决边患的条件更加成熟
D. 王国控制的区域日益扩大
分析:本题题干信息看似很容易总结,皇帝纪年与公元纪年给出了时间信息,郡级政区给出了中央与地方关系变化的核心信息,说明从汉高帝到武帝近89年的历史时间内,中央在地方上增设郡的数量不断增加,郡国数量增加的速度在汉景帝和武帝之际有加速的趋势,说明地方势力受到的较大的削弱和打击,尤其是在西汉前期一度形成的王国势力膨胀受到了较大遏制,隐形信息就是地方势力削弱了,中央集权逐步强化了,尤其汉武帝时期中央已经完全解决了地方王国问题。这有利于汉中央集中全国力量应对匈奴威胁等边患问题,所以合理答案应该是C,朝廷解决边患的条件更加成熟。
但学生在做题过程中遇到了几个纠结的问题,问题主要来自选项设置中干扰性,体现了命题者高超的出题艺术,每个选项几乎都是基于史实,与材料紧扣,尤其是A选项,更符合这一历史过程中史实进程,汉中央政府在削弱地方王国势力的过程,双方的矛盾确实越来越激化,尤其是“七国之乱”,为学生选择A选项看似知识上的支撑,所以该题目,很多同学反馈选了A项。相反,他们直接排除了C选项,原因很简单,认为C选项与材料没有形成直线联系。
命题者这样设置问题典型的在试题中渗透了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能力的考察,尤其是材料解读及由此生成的历史认识问题。材料与题干之间的逻辑联系本来很简单,可学生在做题过程中做出这样的判断,说明学生对材料的解读存在很大的误差,对由材料生成的认识逻辑存在无法辩伪的能力缺失。我们在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合理解读选择题题干材料,高考复习如何具体落实核心历史核心素养问题?
二、如何立足核心素养的视角引领学生准确解读材料
首先,基于文字信息和知识,准确、全面地理解材料中的全部信息。
我们以2015·课标Ι卷25题高考真题为例来探讨:
两汉时期,皇帝的舅舅、外祖父按例封侯;若皇帝幼小,执政大臣也主要从他们之中选择,这被当时人们视为“安宗庙,重社稷”的“汉家之制”。汉代出现外戚干政的背景是
A. 皇帝依靠外戚抑制相权
B.“家天下”观念根深蒂固
C. 母族亲属关系收到重视
D. 刘氏同姓诸侯王势力强大
分析:想必师生对这道题十分纠结,也许这就是全国卷的特点:基于材料与所学知识,寻求内在的逻辑性。那么,该如何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呢?我们从操作方面适当调整,先在PPT展示“两汉时期,皇帝的舅舅、外祖父按例封侯;若皇帝幼小,执政大臣也主要从他们之中选择,这被当时人们视为“安宗庙,重社稷”的‘汉家之制’”,再设置问题:根据材料,概括材料的观点。意图是,先让学生读懂材料,概括材料的观点。材料前两句话告诉我们 两汉时期,皇帝的舅舅、外祖父地位高、权力大,第三句话再告诉我们这种现象还成为“安宗庙,重社稷”的“汉家之制”,可见皇帝的舅舅、外祖父这类人影响有多大。然后在PPT中展示A、B、C、D四个选项。通过这样的转变,引导学生真正讀懂材料,真正从材料出发,解题的难度就相对降低了。否则,学生在没有弄清楚材料的真实含义基础上,很容易受到选项的干扰,导致误选。
所以,解读材料要遵循的核心原则之一就是,从材料出发,尽最大可能地提取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做到论从史出,史论一致。这样才能真正使历史核心素养在高三历史复习课堂中得到准确的贯彻和落实,引领学生核心能力的提升。
其次,通过问题引领和历史情境迁移深层解读材料中的神韵,移情历史原始场景。
所谓“移情”就是置身情境中体会与思考问题。在分析和解读历史材料中,也需要“移情”。如:
(2015.课标Ι卷)18世纪中叶,一位英国内阁成员在议会发言中说:“诸位都知道,媾和与开战的权力是由国王掌握的……我们的宪法始终表明,国王在决定和平与战争时有权利让议会参与,也有权利不让议会参与。没有哪位明智的国王真的会冒险不让议会参与。” 这表明在当时的英国
A. 光荣革命成果受到侵蚀
B. 立宪政体未能阻止国王专权
C. 内阁依旧为国王所控制
D. 国王仍旧保留某些名义权力
分析:先展示材料,让学生回到18世纪中叶的英国情境中去,感悟“内阁成员”在议会中发言时的心态与意图。再展示选项,让学生选出正确答案。
此即材料解读的第三大原则:移情历史现场,体会人物心态,神入历史情境中去理解和审视历史问题,这样才能更准确的把握材料真实意义。需要注意的是,我们不像艺术学家那样纯粹通过想象来描述历史人物的心态,正如柯林伍德所讲历史学家的想象是基于史料对真理的追求。
三、2018年高三备考展望:深入历史才是历史材料解读的真谛,才能真正发挥核心素养对学生进行价值引领的实践效能。
高考试题当然要关注历史知识与学科能力的考查,但更重要的是它还渗透了价值观的引领。“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如2015年课标Ⅰ卷第40题考查儒学的演变与如何看待儒学问题,告诉我们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继承与发扬传统文化;2015年课标Ⅱ卷第40题考查孟子与苏格拉底的法制观念,隐含有加强法治建设的价值取向。这些都体现了命题者高远的命题情怀,如果我们平时不加注意和引导,学生很难意识到命题者的意图,学生的视野不可避免地相对狭窄,不利于提升学生认识问题的高度与境界。 为了加强这方面的引导,我们设计了这样一道材料分析题。
材料一:语言是文化的两大要素之一,而语言差异的重要方面在于词汇量的多少。社会变化加速,各种新兴事物层出不穷,需要大量表达新概念的新符号。近代以来,至少有500个日本明治维新后出现的新汉语输入到中国的词汇,成为现代汉语实用频率极高的常用或最常用的词。这不仅促成由文言到白话的文体转变,而且刺激了思维行为的变化。
材料二:据现有资料统计,1890-1931年日本在华报刊有275家;至1930年,日本侨民在华人数达283870人(外国侨民总数460924人)。以1902年创设《顺天时报》为例,在1919年前日发行量达30000份,在中国近代史报刊占有显著位置。
——摘自桑兵《交流与对抗:近代中日關系史论》
(1)根据材料一、二反映了怎样的历史现象?
(2)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你有何认识?
分析:对于第(1)问,学生根据材料,概括历史现象应该没什么大问题。第(2)问前一半,回到历史情境,从中日当时的国力对比中作答,关键有何认识作答比较难。这就要揣摩作者意图和命题者的立意。从深层次来讲,据桑兵教授研究,当今中国最通用的500个词语是由日本人发明的,如果离开这些词语,中国人都不会表达自己的思想。桑兵教授认为当今中国人是在“用西思、说日语、发汉音”,中国的话语权陷入日本所创造的语言体系,“如果取消这些词语,现代中国人的思维和交际便会发生严重障碍,甚至基本丧失能力。简单地说,就是当时日本掌握了中国的话语权,进而深刻地影响了中国。故而在当今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中也要不断地增加在世界各种体系中的话语权,才能真正提升中国的影响力。
这就是本文探讨解读材料的第四个原则,把握材料价值取向,理解命题者的“真意”,即所谓的“言外之意”,也就是从更高的境界来理解材料的含义。当然,这需要阅读更多的材料,更广阔的视野,更宽大的胸怀,此种能力绝非一朝一夕所能形成,而在于长期的阅读、训练、积累和总结。与此同时,体会命题者的“真意”,还需回归历史,因为某种历史现象或者历史人物的观点与当时历史情境是紧密联系的,是那个时代的某一现象或某一阶层的缩影,类似布罗代尔运用“长时段”去考查历史真相,这样才会与命题者“心心相惜”,所谓“会当凌绝顶”才能“一览众山小”!
中国近代史学者桑兵教授在其新著《交流与对抗:近代中日关系史论》中指出:“用历史的方法重解历史,取事实证言论,搜群籍参圣言,考订解释以明行前后左右、上下内外地通语境以解文本,如此,庶几可以回到历史现场。”实际上,桑兵教授道出了材料解读的途径:运用历史方法、事实取证、严格考订、体会语境、移情现场等方式,才能真正理解材料。这也许是中学一线教师一生的追求和模范。此外,在平日教学中,广泛阅读材料,静心思考问题,不断总结实践经验,那么,解读材料的原则才会以一种更加明确的方式展示给学生,而不仅仅取决于教师的知识背景、教学经历、人生阅历等原有经验,那么,我们相信解读材料的原则会不断地走向丰富和多样化。
2017年全国?玉卷选择题传承了近几年高考试题的特点,突出了思维认识能力的考查,尤其是在题干中增设了很多的历史信息,并要学生通过对材料的解读,建构对该问题的合理认识,并最终做出恰当的判断。而学生在做出判断时对材料的准确解读,尤其重要,既要尊重材料本身蕴含的诸多历史信息,又要结合准确的历史知识,并在此基础上对问题做出认识。而题目的价值不仅在材料本身,所给出的选项更是很有学问和艺术,让学生做出判断的难度值加大了。这里以第25题为例,来说明:
2017年全国?玉卷第25题:
表1 为西汉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变化表。据此可知
( )
A. 诸侯王国与朝廷矛盾渐趋激化
B. 中央行政体制进行了调整
C. 朝廷解决边患的条件更加成熟
D. 王国控制的区域日益扩大
分析:本题题干信息看似很容易总结,皇帝纪年与公元纪年给出了时间信息,郡级政区给出了中央与地方关系变化的核心信息,说明从汉高帝到武帝近89年的历史时间内,中央在地方上增设郡的数量不断增加,郡国数量增加的速度在汉景帝和武帝之际有加速的趋势,说明地方势力受到的较大的削弱和打击,尤其是在西汉前期一度形成的王国势力膨胀受到了较大遏制,隐形信息就是地方势力削弱了,中央集权逐步强化了,尤其汉武帝时期中央已经完全解决了地方王国问题。这有利于汉中央集中全国力量应对匈奴威胁等边患问题,所以合理答案应该是C,朝廷解决边患的条件更加成熟。
但学生在做题过程中遇到了几个纠结的问题,问题主要来自选项设置中干扰性,体现了命题者高超的出题艺术,每个选项几乎都是基于史实,与材料紧扣,尤其是A选项,更符合这一历史过程中史实进程,汉中央政府在削弱地方王国势力的过程,双方的矛盾确实越来越激化,尤其是“七国之乱”,为学生选择A选项看似知识上的支撑,所以该题目,很多同学反馈选了A项。相反,他们直接排除了C选项,原因很简单,认为C选项与材料没有形成直线联系。
命题者这样设置问题典型的在试题中渗透了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能力的考察,尤其是材料解读及由此生成的历史认识问题。材料与题干之间的逻辑联系本来很简单,可学生在做题过程中做出这样的判断,说明学生对材料的解读存在很大的误差,对由材料生成的认识逻辑存在无法辩伪的能力缺失。我们在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合理解读选择题题干材料,高考复习如何具体落实核心历史核心素养问题?
二、如何立足核心素养的视角引领学生准确解读材料
首先,基于文字信息和知识,准确、全面地理解材料中的全部信息。
我们以2015·课标Ι卷25题高考真题为例来探讨:
两汉时期,皇帝的舅舅、外祖父按例封侯;若皇帝幼小,执政大臣也主要从他们之中选择,这被当时人们视为“安宗庙,重社稷”的“汉家之制”。汉代出现外戚干政的背景是
A. 皇帝依靠外戚抑制相权
B.“家天下”观念根深蒂固
C. 母族亲属关系收到重视
D. 刘氏同姓诸侯王势力强大
分析:想必师生对这道题十分纠结,也许这就是全国卷的特点:基于材料与所学知识,寻求内在的逻辑性。那么,该如何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呢?我们从操作方面适当调整,先在PPT展示“两汉时期,皇帝的舅舅、外祖父按例封侯;若皇帝幼小,执政大臣也主要从他们之中选择,这被当时人们视为“安宗庙,重社稷”的‘汉家之制’”,再设置问题:根据材料,概括材料的观点。意图是,先让学生读懂材料,概括材料的观点。材料前两句话告诉我们 两汉时期,皇帝的舅舅、外祖父地位高、权力大,第三句话再告诉我们这种现象还成为“安宗庙,重社稷”的“汉家之制”,可见皇帝的舅舅、外祖父这类人影响有多大。然后在PPT中展示A、B、C、D四个选项。通过这样的转变,引导学生真正讀懂材料,真正从材料出发,解题的难度就相对降低了。否则,学生在没有弄清楚材料的真实含义基础上,很容易受到选项的干扰,导致误选。
所以,解读材料要遵循的核心原则之一就是,从材料出发,尽最大可能地提取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做到论从史出,史论一致。这样才能真正使历史核心素养在高三历史复习课堂中得到准确的贯彻和落实,引领学生核心能力的提升。
其次,通过问题引领和历史情境迁移深层解读材料中的神韵,移情历史原始场景。
所谓“移情”就是置身情境中体会与思考问题。在分析和解读历史材料中,也需要“移情”。如:
(2015.课标Ι卷)18世纪中叶,一位英国内阁成员在议会发言中说:“诸位都知道,媾和与开战的权力是由国王掌握的……我们的宪法始终表明,国王在决定和平与战争时有权利让议会参与,也有权利不让议会参与。没有哪位明智的国王真的会冒险不让议会参与。” 这表明在当时的英国
A. 光荣革命成果受到侵蚀
B. 立宪政体未能阻止国王专权
C. 内阁依旧为国王所控制
D. 国王仍旧保留某些名义权力
分析:先展示材料,让学生回到18世纪中叶的英国情境中去,感悟“内阁成员”在议会中发言时的心态与意图。再展示选项,让学生选出正确答案。
此即材料解读的第三大原则:移情历史现场,体会人物心态,神入历史情境中去理解和审视历史问题,这样才能更准确的把握材料真实意义。需要注意的是,我们不像艺术学家那样纯粹通过想象来描述历史人物的心态,正如柯林伍德所讲历史学家的想象是基于史料对真理的追求。
三、2018年高三备考展望:深入历史才是历史材料解读的真谛,才能真正发挥核心素养对学生进行价值引领的实践效能。
高考试题当然要关注历史知识与学科能力的考查,但更重要的是它还渗透了价值观的引领。“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如2015年课标Ⅰ卷第40题考查儒学的演变与如何看待儒学问题,告诉我们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继承与发扬传统文化;2015年课标Ⅱ卷第40题考查孟子与苏格拉底的法制观念,隐含有加强法治建设的价值取向。这些都体现了命题者高远的命题情怀,如果我们平时不加注意和引导,学生很难意识到命题者的意图,学生的视野不可避免地相对狭窄,不利于提升学生认识问题的高度与境界。 为了加强这方面的引导,我们设计了这样一道材料分析题。
材料一:语言是文化的两大要素之一,而语言差异的重要方面在于词汇量的多少。社会变化加速,各种新兴事物层出不穷,需要大量表达新概念的新符号。近代以来,至少有500个日本明治维新后出现的新汉语输入到中国的词汇,成为现代汉语实用频率极高的常用或最常用的词。这不仅促成由文言到白话的文体转变,而且刺激了思维行为的变化。
材料二:据现有资料统计,1890-1931年日本在华报刊有275家;至1930年,日本侨民在华人数达283870人(外国侨民总数460924人)。以1902年创设《顺天时报》为例,在1919年前日发行量达30000份,在中国近代史报刊占有显著位置。
——摘自桑兵《交流与对抗:近代中日關系史论》
(1)根据材料一、二反映了怎样的历史现象?
(2)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你有何认识?
分析:对于第(1)问,学生根据材料,概括历史现象应该没什么大问题。第(2)问前一半,回到历史情境,从中日当时的国力对比中作答,关键有何认识作答比较难。这就要揣摩作者意图和命题者的立意。从深层次来讲,据桑兵教授研究,当今中国最通用的500个词语是由日本人发明的,如果离开这些词语,中国人都不会表达自己的思想。桑兵教授认为当今中国人是在“用西思、说日语、发汉音”,中国的话语权陷入日本所创造的语言体系,“如果取消这些词语,现代中国人的思维和交际便会发生严重障碍,甚至基本丧失能力。简单地说,就是当时日本掌握了中国的话语权,进而深刻地影响了中国。故而在当今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中也要不断地增加在世界各种体系中的话语权,才能真正提升中国的影响力。
这就是本文探讨解读材料的第四个原则,把握材料价值取向,理解命题者的“真意”,即所谓的“言外之意”,也就是从更高的境界来理解材料的含义。当然,这需要阅读更多的材料,更广阔的视野,更宽大的胸怀,此种能力绝非一朝一夕所能形成,而在于长期的阅读、训练、积累和总结。与此同时,体会命题者的“真意”,还需回归历史,因为某种历史现象或者历史人物的观点与当时历史情境是紧密联系的,是那个时代的某一现象或某一阶层的缩影,类似布罗代尔运用“长时段”去考查历史真相,这样才会与命题者“心心相惜”,所谓“会当凌绝顶”才能“一览众山小”!
中国近代史学者桑兵教授在其新著《交流与对抗:近代中日关系史论》中指出:“用历史的方法重解历史,取事实证言论,搜群籍参圣言,考订解释以明行前后左右、上下内外地通语境以解文本,如此,庶几可以回到历史现场。”实际上,桑兵教授道出了材料解读的途径:运用历史方法、事实取证、严格考订、体会语境、移情现场等方式,才能真正理解材料。这也许是中学一线教师一生的追求和模范。此外,在平日教学中,广泛阅读材料,静心思考问题,不断总结实践经验,那么,解读材料的原则才会以一种更加明确的方式展示给学生,而不仅仅取决于教师的知识背景、教学经历、人生阅历等原有经验,那么,我们相信解读材料的原则会不断地走向丰富和多样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