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微创手术治疗体会

来源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nje2004_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探讨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微创手术治疗。方法:原醛症患者55例均为单侧,行后腹腔镜手术。结果:此55例手术均成功,平均手术时间35分钟,术后平均1.6天排气,2天下地活动,术后平均住院9天。结论:腹腔镜下建立后腹腔肾上腺切除,减少患者痛苦,恢复迅速,生理影响轻微,尤其在显微情况下操作更细致,对瘤体刺激轻微,有效地减少了术中血压的波动。
  关键词 原醛症 微创手术 腹腔镜
  腹腔镜手术以其损伤小、恢复快的特点已经逐渐成为许多疾病的标准术式,后腹腔镜手术正是在其基础上的一种创新,我院自2002年开始以后腹腔镜治疗肾上腺腺瘤,共选择了肾上腺原醛症患者以后腹腔镜手术治疗共55例,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临床资料:原醛症患者55例,男25例,女30例;左侧34例,右例21例;年龄43~65岁,平均50岁;肾上腺瘤直径1.5~2.5cm,平均1.8cm。原醛症诊断均明确,术前均予充分准备。
  手术方法:全身麻醉,健侧卧位,起腰桥,于腋中线髂棘上方3cm处横行切开达腹膜外,以手指在腹膜后向后上钝性分离,置入光源以及30°腔镜,缝合切口使其紧密以防溢气;于腋前、腋后肋弓下另作2个1.0cm切口置入操作器械,在监视器下向肾脏游离,打开肾周筋膜游离出肾上腺,以钛夹夹闭滋养血管行单侧肾上腺切除,术毕置引流管。
  结 果
  此55例患者手术均成功,术后平均1.6天排气,早进食,2天时离床活动,均有不同程度皮下气肿,未予特殊处理,有3例发生不同程度的肾上腺危象,予激素治疗后好转。
  讨 论
  原醛症,又称醛固酮增多症,是由肾上腺皮质分泌过多的醛固酮而引起的高血压和低血钾综合征。Conn于1955年首先指出肾上腺皮质腺瘤分泌过多的醛固酮是本病的原因,因此又称此病为Conn综合征,已成为继发高血压的首位病因。本病占住院的高血压病例的1%~2%,是一种可以治愈的继发性高血压。外科手术是首选治疗方法,因其病变体积小,多<2cm,非常适合行腹腔镜手术。
  腹腔镜手术可采用经腹腔和经腹膜后两种路径,经腹腔路径视野清楚,解剖标志清晰,可同时处理双侧病变,但需同时建立4~5个通道[1]。经腹膜后途径手术路径直接、损伤小,对腹腔干扰少,损伤腹腔内脏器的机会小,一般仅需3个道路[2],本组患者均采用3个通路,由于对腹腔内脏器干扰较小,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快,患者很快排气、进食。
  术中游离组织均采用钝性游离,有时甚至可用吸引器操作,遇有小的血管用超声刀切割止血,可以直接切断直径<3mm的血管而不必上钛夹,无电切时的烟雾,使视野保持清晰,不会因为电传导导致周围脏器电灼伤,使手术的安全性更高。
  后腹腔手术患者痛苦小,恢复快,但其手术风险并不因此原因而减轻,主要风险有皮下气肿、腹膜破损、术中血压的剧烈波动、大出血、及腹膜后血肿等,其中出血是最常见也是最危险的并发症,因为肾上腺毗邻下腔静脉、腹主动脉等大血管,术中解剖层次不清就有可能损伤,会在短时间内出现大量的失血,如不当机立断中转手术开腹止血,患者立刻就有生命危险;在充气压力作用下也可能形成空气栓塞,从而导致患者猝死;如果破口较小,由于充气压力作用下并未出血导致术后出血,也有可能引起致命性大出血;腹膜破损较常见,破口小可不需处理,但会引起局部气压降低影响操作。
  皮下气肿几乎每个患者都会出现,原因为CO2气体在疏松组织间隙弥散所致,均局限于患侧胸壁及颈胸部,一般不会造成明显不适,均能自行吸收,无需处置;腹膜后血肿不如果术中仔细止血能够避免,若较大血肿需行二次手术清除并彻底止血。
  目前,腹腔镜下建立后腹腔肾上腺切除已成为肾上腺手术的金标准,减轻患者痛苦,恢复迅速,生理影响轻微,尤其在显微情况下操作更细致,对瘤体刺激轻微,有效地减少了术中血压的波动,作为一种成熟术式,适合在有条件的基层医院推广。
  
其他文献
综述了电化学氧化技术的特点,通过电极材料、溶液pH、溶液中的离子等方面阐述了电化学氧化的作用机理和运行的最佳反应条件,并简单介绍电化学氧化与其他高级氧化、催化技术的协
目的:分析金黄色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重症患儿的临床特征、治疗及预后。方法:对12例金黄色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重症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葡萄球菌烫伤样
目的:探讨下鼻甲骨部分切除加下鼻甲骨折外移术在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的价值.方法:慢性肥厚性鼻炎患者47例,且存在黏膜肥厚和骨质增生两种病理变化,行下鼻甲骨部分切除加下鼻甲
  摘 要 目的:探讨穴位贴敷治疗肾病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肾病综合征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只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中药穴位贴敷治疗。14天后,观察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症状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35g/日),低蛋白血症(清蛋白005)。具有可比性。  方法及护理:对照组只接受常规治疗,利尿消肿,降低血压,提高
关键词 吲达帕胺 双下肢乏力 不良反应  吲达帕胺是一种具有轻度利尿作用和钙拮抗作用的降压药物,由于它价格低廉、疗效确切、安全性高、服用方便、患者依从性好,在临床上有着广泛的应用,在应用吲达帕胺治疗高血压时遇到双下肢乏力患者1例,现报告如下。  病历资料  患者,男,55岁,高血压病史10余年,口服吲达帕胺2.5mg/次,1次/日,服药6个月,血压控制稳定。患者自觉四肢乏力1个月余,以下肢為著,遂
针对特高频局部放电测量中的随机脉冲信号设计了模糊聚类统计排除的方法,利用信号归类得出随机干扰极有可能就是变压器箱体外部高压导体上的尖刺放电干扰串入进检测系统的干
大风条件下高速列车通过部分防风设施过渡段时,车体往往会在横向突变风载作用下产生明显的瞬态横向振动和侧滚振动。实车线路试验发现:这种瞬态振动会经由车辆悬挂向下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