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现阶段的品德课堂有重知识的传授和活动的体验,轻学生思辨能力培养的问题。在品德课堂中,教师要想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在教学资源中选择社会焦点问题展开思辨,解决思辨内容的问题;在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的联系中,通过思维留白激发思辨欲望,解决思辨动力的问题;在思辨过程中,教师通过及时有效的评价,引导学生思辨,解决思辨策略的问题。
[关键词]品德与社会;思辨能力;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23.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8)36-0072-03
思辨能力,是一个人自主发展的必备能力。它反映了一个人对所学知识、技能掌握的扎实程度,也是创新的必要条件。从课改要求看,思辨能力是学生的核心素养之一。《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也提出注重学生的互动与思辨能力培养的要求。然而,现在的品德课堂,重知识的传授、活动的体验,轻思辨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
一、问题的提出
思辨,是思考、分析、判断、辨别、推理等思维过程。思辨能力,是一种抽象的思维能力。如果一个学生能思考深刻、逻辑清晰、说理清楚,说明他具有较强的思辨能力。学生具有较强的思辨能力,则说明他对发现的问题、观察的现象能提出自己的见解,有所创新。
1.教学现状
在小学高年级品德与社会课堂中,无论是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都不够重视思辨能力的培养。
教師的教:由于教材编排的局限性,教师补充了很多教学素材,展开情境式教学,但缺少对教学素材的思考与辨别,导致课堂上素材多、形式活,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教学活动少。
学生的学:以体验式为主,大量时间花在小组合作学习和活动探究中,很少有时间展开课堂思辨活动。
2.课改要求
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学生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培养责任意识和实践创新能力。如果学生不具备较强的思辨能力,那么学习将是盲目的、没有目标的。只有具备思辨能力,学生才会主动思考,积极创新,将个体融入社会生活中。
《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提出了法治教育的要求:“教师要更多采取实践式、体验式、参与式等教学方式,与法治事件、现实案例、常见法律问题紧密结合,注重内容的鲜活,重视学生的参与、互动和思辨。”《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也指出,“学习是知行统一的过程,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形成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引导学生在思辨中成长,注重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
二、实施策略
在实施过程中,教师要解决哪些材料适合学生思辨、怎样激发学生思辨的兴趣以及如何让学生掌握思辨策略等问题。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与研究,笔者探索出了以下一些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策略。
1.善用资源,在社会焦点处选择思辨内容
开展思辨活动,首要的一点是话题具有思辨价值。只有对有思考与辨析价值的材料,学生才会乐于思辨,敢于思辨。也就是说,在开展思辨活动之前,教师要解决好思辨的内容问题。
社会焦点与每一个社会公民息息相关,值得每个人关注。教师可结合教材,抓住社会中的焦点问题,让学生用儿童的视角参与思辨,在探究、比较、取舍中学习思辨,增强社会主人翁意识。
(1)用好具有国际视野的教学资源,在探究中学思辨。
拥有国际视野是新时代的要求,也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在课堂教学中,如何让学生立足祖国,放眼世界,处理好各种关系、矛盾和冲突,是一个大难题。而通过思辨活动,这个难题可迎刃而解。通过探究、思辨,学生明白各个国家、各个地区要彼此尊重、互相理解,才能友好相处,共同发展。这样的教学资源,具有思辨的价值。
案例:教学《放眼现代世界》一课,在引导学生通过调查、交流了解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在道德规范和风俗习惯上的差异后,教师以电影《刮痧》为引子,抛出思辨的话题:“为什么世界各地的风俗会有差异?”在思辨、探究过程中,师生找到造成差异的原因。找到原因,就能采取措施解决因差异而造成的误会、矛盾甚至地区冲突了。最后,教师自然地将课程内容引到“国际理解教育”上来。这里,教师大胆地运用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充分开展探究、思辨活动,比简单地呈现教学内容更有效。
(2)用好符合中国国情的教学资源,在比较中学思辨。
在高年级的品德教材中,有关政策法规的主题较多。在教学中,通过调查、访问等形式,学生不仅能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还能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但对一些具有中国特色的政策,采用比较的方式进行思辨,能使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国国情。
案例:2016年1月1日,“全面二孩”政策正式实施。学习这一政策时,教师可安排学生思辨:只生一个孩子的优与劣。这样的思辨话题符合社会现实,通过思辨,学生能更全面地了解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的家庭成长环境,明白自己应该怎么做才能让家庭更加幸福,同时也认识到无论是独生子女政策还是“全面二孩”政策,都是由中国国情决定的。
(3)用好时代感强的教学资源,在取舍中学思辨。
不同的发展阶段,对于同一习俗,无论是国家层面的,还是人民层面的,态度都会有所变化和不同。面对这样的教学资源,教师不能轻易放过,应留足时间让学生思辨,使他们在思辨过程中了解国家和人民态度发生变化的原因,懂得取舍。
案例:放爆竹是中华民族过春节的标志,也是传统习俗中不可缺少的一项内容。但是,出于安全和环境保护的考虑,我国各地都对放爆竹进行了限制。如何看待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放爆竹?结合学生过春节的实际,教师引导学生展开思辨活动:“我们是在继承中有所改进,还是完全摒弃不适宜社会发展的传统习俗?”通过辨析,教师补充了放爆竹致使大气污染严重的资料,使学生明白如果某些传统习俗已经影响到人们的健康生活应予以限制,有所取舍。
[关键词]品德与社会;思辨能力;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23.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8)36-0072-03
思辨能力,是一个人自主发展的必备能力。它反映了一个人对所学知识、技能掌握的扎实程度,也是创新的必要条件。从课改要求看,思辨能力是学生的核心素养之一。《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也提出注重学生的互动与思辨能力培养的要求。然而,现在的品德课堂,重知识的传授、活动的体验,轻思辨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
一、问题的提出
思辨,是思考、分析、判断、辨别、推理等思维过程。思辨能力,是一种抽象的思维能力。如果一个学生能思考深刻、逻辑清晰、说理清楚,说明他具有较强的思辨能力。学生具有较强的思辨能力,则说明他对发现的问题、观察的现象能提出自己的见解,有所创新。
1.教学现状
在小学高年级品德与社会课堂中,无论是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都不够重视思辨能力的培养。
教師的教:由于教材编排的局限性,教师补充了很多教学素材,展开情境式教学,但缺少对教学素材的思考与辨别,导致课堂上素材多、形式活,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教学活动少。
学生的学:以体验式为主,大量时间花在小组合作学习和活动探究中,很少有时间展开课堂思辨活动。
2.课改要求
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学生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培养责任意识和实践创新能力。如果学生不具备较强的思辨能力,那么学习将是盲目的、没有目标的。只有具备思辨能力,学生才会主动思考,积极创新,将个体融入社会生活中。
《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提出了法治教育的要求:“教师要更多采取实践式、体验式、参与式等教学方式,与法治事件、现实案例、常见法律问题紧密结合,注重内容的鲜活,重视学生的参与、互动和思辨。”《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也指出,“学习是知行统一的过程,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形成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引导学生在思辨中成长,注重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
二、实施策略
在实施过程中,教师要解决哪些材料适合学生思辨、怎样激发学生思辨的兴趣以及如何让学生掌握思辨策略等问题。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与研究,笔者探索出了以下一些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策略。
1.善用资源,在社会焦点处选择思辨内容
开展思辨活动,首要的一点是话题具有思辨价值。只有对有思考与辨析价值的材料,学生才会乐于思辨,敢于思辨。也就是说,在开展思辨活动之前,教师要解决好思辨的内容问题。
社会焦点与每一个社会公民息息相关,值得每个人关注。教师可结合教材,抓住社会中的焦点问题,让学生用儿童的视角参与思辨,在探究、比较、取舍中学习思辨,增强社会主人翁意识。
(1)用好具有国际视野的教学资源,在探究中学思辨。
拥有国际视野是新时代的要求,也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在课堂教学中,如何让学生立足祖国,放眼世界,处理好各种关系、矛盾和冲突,是一个大难题。而通过思辨活动,这个难题可迎刃而解。通过探究、思辨,学生明白各个国家、各个地区要彼此尊重、互相理解,才能友好相处,共同发展。这样的教学资源,具有思辨的价值。
案例:教学《放眼现代世界》一课,在引导学生通过调查、交流了解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在道德规范和风俗习惯上的差异后,教师以电影《刮痧》为引子,抛出思辨的话题:“为什么世界各地的风俗会有差异?”在思辨、探究过程中,师生找到造成差异的原因。找到原因,就能采取措施解决因差异而造成的误会、矛盾甚至地区冲突了。最后,教师自然地将课程内容引到“国际理解教育”上来。这里,教师大胆地运用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充分开展探究、思辨活动,比简单地呈现教学内容更有效。
(2)用好符合中国国情的教学资源,在比较中学思辨。
在高年级的品德教材中,有关政策法规的主题较多。在教学中,通过调查、访问等形式,学生不仅能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还能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但对一些具有中国特色的政策,采用比较的方式进行思辨,能使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国国情。
案例:2016年1月1日,“全面二孩”政策正式实施。学习这一政策时,教师可安排学生思辨:只生一个孩子的优与劣。这样的思辨话题符合社会现实,通过思辨,学生能更全面地了解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的家庭成长环境,明白自己应该怎么做才能让家庭更加幸福,同时也认识到无论是独生子女政策还是“全面二孩”政策,都是由中国国情决定的。
(3)用好时代感强的教学资源,在取舍中学思辨。
不同的发展阶段,对于同一习俗,无论是国家层面的,还是人民层面的,态度都会有所变化和不同。面对这样的教学资源,教师不能轻易放过,应留足时间让学生思辨,使他们在思辨过程中了解国家和人民态度发生变化的原因,懂得取舍。
案例:放爆竹是中华民族过春节的标志,也是传统习俗中不可缺少的一项内容。但是,出于安全和环境保护的考虑,我国各地都对放爆竹进行了限制。如何看待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放爆竹?结合学生过春节的实际,教师引导学生展开思辨活动:“我们是在继承中有所改进,还是完全摒弃不适宜社会发展的传统习俗?”通过辨析,教师补充了放爆竹致使大气污染严重的资料,使学生明白如果某些传统习俗已经影响到人们的健康生活应予以限制,有所取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