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曼殊

来源 :作家·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hua1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代文学史上,苏曼殊可谓独特的一个,这是一个极度痛苦的灵魂,在“行云流水一孤僧”角色的自我定位后,自导自演着一场“无端狂笑无端哭”的生命悲剧。他既有中国传统名士的风雅,又是一个找不到根的现代浪子。在他的身上昭示着浓郁的末世知识分子的情怀。
  关键词:苏曼殊 末世 知识分子 缩影
  中图分类号:I206.5 文献标识码:A
  
  在王纲解体的新旧时代,中国近代崛起了一大批新型文化思想的知识分子。他们以其自觉与不自觉的精神追求,殊途同归地烘托了近代新型知识分子生长的独特风景线。作为近代知识分子的苏曼殊在中西文化的剧烈撞击下,一方面狂热地接受西方文化,经受欧风美雨的洗礼,另一方面在他的潜意识层次上却又有着根深蒂固的传统文化感情和无意识的民族心理积淀。因此在中西文化夹缝中艰难挣扎的苏曼殊曾以一个不避锋芒的爱国斗士的轩昂姿态积极入世,而一旦遭到挫折、找不到心灵出路的时候,又立即遁迹空门、落拓不羁、佯狂玩世,郁结其中的精神痛苦昭示着浓郁的末世知识分子的情怀。
  
  一 士大夫英雄梦的精神传承
  
  苏曼殊身上寄托着文人士大夫救世的江湖情、侠客梦。侠客们所具有的独立不羁的个性、快意恩仇的写意人生、豪迈跌宕的激情,以及如火如荼飞扬燃烧的生命情调,确实令文弱书生心驰神往。能够将侠客的壮采人生、自由自在的生命形态与文人的才情意趣相融合的名士型侠客,更是许多失意于庙堂又无法忘却救世情怀的文人士大夫理想人格的化身。“亦狂亦侠真名士,能哭能歌迈流俗”。表现出苏曼殊对无拘无束,四处漫游的生命形态的向往。
  从某种意义上,革命的刺激性和冒险性、新鲜感,最容易引起浪漫主义者的痴迷。被友人誉为“多情”的苏曼殊当然会毫不犹豫地投入到这场声势浩大的革命运动中。“反满”对苏曼殊来说或许只是一种未加深思熟虑的发泄其浪漫激情的借口。因为从阅历上和经历上,苏曼殊并未如章太炎、康有为、梁启超等人亲身感受到这种民族的压迫。苏曼殊的革命,与其说反满,不如说是他对待这个不公的世界进行充满幻想性的复仇。早期的苏曼殊无疑也是民族国家观念的拥护者,可苏曼殊念念不忘的家国实际上是对一种更能维护和实现个人自由的人文环境的期待,是现代知识分子的共同理想。苏曼殊将传统的士大夫的核心精神,用现代浪漫的方式加以演绎。在孤独的游行中,摆脱社会有形的桎梏,体验个体精神的自由;在吟咏《桃花扇》“福王少小风流惯,不爱江山爱美人”之余,又执着于救世的革命理想,与南社诸名士一样,他的革命理想带着中国传统士大夫对未来世界的乌托邦幻想,在苏曼殊对自己与志趣相投的朋友宴饮唱和图景的描画中,无一处不渗透出士大夫的理想志趣,体现出“壮士横刀看草檄,美人挟瑟请题诗”的豪侠风流。这股豪侠风流之趣由来久矣,是儒家精神主宰的务实而理性社会的一股感性的情思。
  严格意义上,苏曼殊还是个未完全脱离封建士大夫人格的“旧人”,苏曼殊现象也不足以标志着“人”的解放进入新的阶段,但从苏曼殊身上,我们看到了士大夫理想的现代变异,看到了一个古老民族转型时期的痛苦。
  
  二 东西方文化冲撞中的心灵晕眩
  
  在苏曼殊的诗歌中,有很多第一人称的词语出现,像“我”、“吾”、“予”、“侬”及“一”、“孤”、“独”等字眼频频出现,在中国传统诗歌中,诗人很少使用第一人称的表现方式,很显然,这种与传统诗歌不同的特点是与他受西方诗歌影响密切相关的。纵观中国文学史,像这样的诗人是极其罕见的。但当我们环顾世界文学时,我们发现了这样一个样板,那就是拜伦——一个极端自由主义的厌世者、高举着个人大旗的诗人。“而我独行谣,我犹无面目,我为希人羞,我为希腊哭”,这是苏曼殊所译拜伦《哀希腊》的诗句,“我”字异常突出。而在英文原文的拜伦诗中,“I”、“MY”等第一人称的词出现的频率是极高的,虽然这与英语的表达习惯相关,但这种突出自我的表达方式对苏曼殊产生影响不是不可能。从苏曼殊对拜伦的极其崇拜、喜爱和他多次翻译拜伦的经历看,说他的诗歌创作受到拜伦的影响,应当不是捕风捉影。
  清末民初,中国处于一个大变革时期:政治腐败、国弱民穷,封建制度遭到前所未有的病垢;西学东来、列强觊觎,亡国的威胁和强国的梦想同时激励着人们,知识分子面临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这样一个空前的挑战和各种新的选择。面对这样从社会结构到社会思想,从内到外的大动荡,几乎每个人都要经历各种选择与被选择,而这种选择与被选择都充满不确定的结果,个人很难控制。从这一点看苏曼殊的漂泊无依,就不是简单的“身世”和“国事”所致,而是一种内心的漂泊——寻找或找不到自己的位置与价值,是当时中国知识分子从传统伦理下解放出来后的一种无所归依的失重感,是近代西方个人主义精神进入中国后在中国知识分子身上的一种反应——中国知识分子开始寻找传统以外的个人价值。只不过苏曼殊的反应格外的有特点,也就格外的引人注目,也正因为他这种“漂泊”是时代给予的,因此,与同时代大多数知识分子产生了共鸣。
  从苏曼殊身上我们可以看到,在近代外来文化冲击下的中国文人艰难的现代转换他们既感于传统下的中国无力抗击列强的逼迫,又对悠久的传统文化恋恋不舍、殊为珍重。像所有的历史转折时期一样,文化人承担的负重是最为沉重的,因为他们所面临的,还有文化的选择。
  
  三 徘徊于出世与入世的岔道口
  
  苏曼殊出家的最初动机主要是由于自感身世飘零、命运多舛,心中有着难言的痛楚。他是孤独的,找不到一个可以倾诉的知音。在这种情况下,他选择了禅。这一选择并非偶然。他能体会和感悟禅宗的“万古长空,一朝风月”的境界,却不能全身心地进入。正如他所说 “学道不成,思之欲泣。”当宗教的麻醉失去时效后,他就不得不为尘世的“名”、“相”、“色”触动凡心,难以自持,终因偷食鸽肉被逐。
  苏曼殊第二次皈依佛门的时间为1898年。苏曼殊与母亲回故居逗子樱山村,与日本女子静子相识并相恋。后因叔父干扰,两情拆散,尤其静子竟殉情而死,苏曼殊不堪打击,再次出家,回国到广州白云山蒲涧寺当了“门徒僧”。然而,毕竟“‘山斋饭罢浑无事,满钵擎来尽落花’。此境不足为外人道矣”,很快他又回横滨大同学校。
  第三次出家是在1903 年。苏曼殊在章士钊、陈独秀创办的《国民日报》做事。当他意气风发、力图报效国家民族时,报纸竟因内讧而停刊。失望之余他投奔香港《中国日报》陈少白。当他正因环境陌生而孤独痛苦、无所适从时,忽传来消息,“苏报”案最终判决:章太炎、邹容二人“永远监禁”。这次判决,在当时全国影响重大,苦闷中的苏曼殊遭受到的打击尤重, 于是又返广东出家,在海云寺修禅受戒。本意要“扫叶焚香、送我流年”,然终又耐不住青灯古佛、芒鞋破钵之苦,狼狈地回到《中国日报》社。以后则以“和尚”自居,
  过起半僧半俗的生活。
  分析苏曼殊的三次出家,目的都不在成佛,只是对环境、对社会的一种暂时逃避或反抗, 难免有“一时冲动”之嫌。遁入空门,对一般的佛教徒来说是可以获得解脱的,但对于风流情种、多愁善感、意气风发、矢志报国的爱国志士苏曼殊来说,这只是一时的解救,并不能使他真正解脱。说到底,他只不过想通过一袭冷清苍灰的袈裟来躲避自己无法直面的现实。实现一种感情的自封。在现实当中,他既是一个革命的游侠,又是一个长期无奈地徘徊于出世与入世岔道口的“花和尚”。这种矛盾的心境和对待革命与现实生活的独特方式宣告了他竭尽一生的不懈努力和全部热情也无法找到真正的生命归宿和美好的精神家园。同时也注定其悲剧的终极命运。因此苏曼殊的悲剧有着多重性和悖反性,是时代的悲剧(即道德和意识革命的悲剧),是宗教的悲剧,也是个人性格的悲剧。
  追逐着他的行踪和文字,他是在躲避世人的同时渴望世人的肯定,却又总是冷漠地闪躲一边,持续着走在他自已认定的幽径,漠然却又无限期盼地回望着红尘繁华。诚如李欧梵所言:“苏曼殊通过他的作风和艺术,不仅体现了旧时代的中国文学传统和西方的新鲜的鼓舞人心的浪漫主义的巧妙融合,而且体现了他那个过渡时代整个情绪的无精打采,动荡不安和张皇失措。”他如宝玉一样,也是这个古国末世悲凉之雾的呼吸领悟者。苏曼殊的价值在于,他用他浪漫的个性超越了他陈腐的思想,表现了个体生命困于此中发出的绝叫,用第一线微明的曙光,促成中国的苏醒。
  
  参考文献:
  [1] 方立天:《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
  [2] 柳亚子:《苏曼殊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
  [3] 马以君:《苏曼殊文集》,花城出版社,1991年。
  [4] 陈平原:《千古文人侠客梦》,新世界出版社,2002年。
  [5] 梁文宁:《近代诗歌意象与近代文人心态》,《学术论坛》,2002年第3期。
  
  作者简介:杨晓蓉,女,1970—,四川广安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工作单位:广安职业技术学院。
其他文献
摘要萧红是现代文学史上一位独特的女作家。在其仅仅三十一年曲折艰难的生命历程里,如实地见证着一个时代女性在男权社会里可悲的生存境遇。萧红切身的体验导致了她于有意无意中形成了对女性命运的关注,这在其小说及散文中均有表现。本文将对萧红早期代表作《生死场》里表现的女性命运进行深入解读,探讨在男权社会的时代阴霾下女性的生存困境。  关键词:男权社会 女性 生存困境 萧红 《生死场》  中图分类号:I206.
期刊
摘要林语堂以英文小说在西方传播中国传统文化,余秋雨用行走到各国发掘和传扬中华历史文明。两人文化定位不同,文化人格特质相同,共同承载了中华文化最具生命力的元素,这是中华文化生生不息的源泉所在。  关键词:英文小说 双脚行走 同质人格 传播文化  中图分类号:I206.6 文献标识码:A    林语堂和余秋雨是两位在现、当代文坛上独树一帜的作家,由于文化渊源和生活经历、所处的时代背景及个人志趣等等的不
期刊
摘要“寡母抚孤”是中国的优良传统,它是“夫死从子”的礼教要求,是“母以子贵”的良好愿望,也是“寡母情结”的内在需要。鲁迅少年失怙,“寡母”伟大而盲目的爱成为了这个深受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影响的“孤子”无法承受又无法逃避的负担。这种心理负担与焦虑,在现实生活中无法言说,无处释放,最终通过变相手段,借助“求同作用”与“投射作用”而获得释放。鲁迅小说中“寡母形象”的塑造,就有这样的一种创作心理的存在。 
期刊
摘要丁玲的“革命加恋爱”小说是其“向左转”过程中的过渡性作品。与蒋光慈等革命作家创作的“革命加恋爱”小说相比较,丁玲的这类小说有其独特之处。本文从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丁玲 “革命加恋爱” 独特性  中图分类号:I206.6 文献标识码:A    丁玲创作于二三十年代的三篇“革命加恋爱”小说,即《韦护》和《一九三○年春上海》(之一、之二),是她“向左转”过程中的过渡性作品。这些小说虽然带
期刊
摘要《边城》通过对湘西少数民族生活和风俗的描写,歌颂了边地乡村优美、健康、自然、合乎人性的人生形式,表现了作者对和谐美好人生的向往,寄托了作者的人生愿望和追求,成为作者理想人生的缩影。  关键词:沈从文 《边城》 湘西 理想人生  中图分类号:I206.6 文献标识码:A    1934年4月,小说《边城》发表,成为沈从文构筑的世外桃源——“湘西世界”的重要作品。  《边城》以20年代湘西小山城茶
期刊
编者按:毋庸置疑,我们已经生活在一个视觉媒介极为发达的时代,而“阅读”也随着读图时代的到来而“快餐化”了。中国古人读书讲求“涵咏沉潜”以及对“味外之旨”的把握、怀想与凝思,尤为追求“神与物游”的自由境界;而今天的读者大多只是“网上点击”,追求“快速浏览”,在迅疾的心灵愉悦和内在满足中,完成了一次次“麦当劳式”的精神快餐之旅。试问:在这个大众传媒流行的时代里,阅读的真正内涵意味着什么?我们该如何很好
期刊
摘要秦牧的散文取材广泛,思想深刻,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在中国当代具有广泛的影响。他的散文爱憎分明,寓教育性、思想性和可读性于一体,语言流畅,艺术性强,在中国散文作品中独树一帜,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关键词:秦牧 散文 艺术特征  中图分类号:I206.7 文献标识码:A    秦牧是我国当代杰出的散文大家,他的文章摇曳多姿,光彩照人,艺术特征鲜明,风格独具。秦牧散文特点之一是言近旨远,哲
期刊
摘要宁静幽闭的“房间”在陈染的长篇小说《私人生活》中出现频率最高。本文试从房间这个意象的分析来探讨房间在《私人生活》中的意义及所起的作用,即它是私人叙事的载体,孤独的载体。从而利于我们更深刻的理解作品。  关键词:《私人生活》 房间 私人叙事 孤独  中图分类号:I206.7 文献标识码:A    中国的女性主义文学繁盛于20世纪90年代,陈染无疑是女性主义作家的中坚力量。她写于1996年的长篇小
期刊
摘要余秋雨的自传性作品《借我一生》出版后,文学界对“记忆文学”这一概念是否成立进行了广泛的探讨。本文以文学的艺术本性和写作方式为出发点,以《借我一生》为中心,从结构设置、艺术手法等方面分析“记忆文学”的文体特征,讨论该写作模式的重要文学价值和美学意义。  关键词:记忆文学 跨文体写作 文体结构实验  中图分类号:I206.7 文献标识码:A    2004年8月,著名艺术理论家余秋雨先生的自传性文
期刊
摘要讽刺是一种独特的文学表现形式。萧红的《马伯乐》是40年代长篇讽刺文学中一部重要作品,它通过场景、人物、心理、事件以及作品思想性质的漫画化处理,给40年代讽刺文学增添了光彩的一笔。  关键词:讽刺 《马伯乐》  中图分类号:I206.6 文献标识码:A    讽刺一词源于拉丁文Satura,从词源意义上说,它是指一种杂烩食品,一种多色多样、既粗俗又充足的杂烩食品。该词在罗马诗人爱尼乌斯、教育家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