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 感物而动于心者曰情,意已决而卓有所成立者曰志”。情志,是人体对于外界各种刺激所产生的主观感受与内心体验,而情志疗法则是指医生在治疗疾病的过程中,根据形神统一理论,运用语言、动作、表情等手段,影响患者的情绪与认知,进而达到抑制患者异常的情志反应,消除治病的情志因素,促进躯体恢复,疾病愈合的一种疗法。
情志与疾病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如《景岳全书》中曾记载:“凡五气之郁,则诸病皆有,此因病而郁也;至若情志之郁,则总由乎心,此因郁而病也。”情志太过会导致形体损伤,形体损伤又会加剧情志失调。《黄帝内经》中曾提出五脏五志学说,怒易伤肝,喜易伤心,忧易伤脾,悲易伤肺,恐易伤肾。情志过及则会影响脏腑气机的运行,进而导致疾病,怒则气上,思则气结,恐则气下,悲则气消,喜则气缓;而当脏腑气机受到影响也会影响患者的情绪,导致疾病的产生,如肝失疏泄,引起气机失常,患者可能会出现郁闷的情绪反应。
情志疗法种类丰富,具体可分为情志相胜法、音乐疗法、暗示疗法、说理开导法等。
情志相胜疗法是指运用一种或几种情志去克制其他过及情志,来消除治病的情志因素,从而达到治疗躯体疾病的一种疗法。根据五脏五志理论和五行理论,我们可以得到“怒胜思”、“喜胜忧”、“思胜恐”、“悲胜怒”、“恐胜喜”的相互关系。
范进中举的故事便很好的诠释了“恐胜喜”的疗法。范进多年屡试不第,终于中了举人,大喜之下疯癫起来,众人不知如何是好。得知范進平日最怕岳父胡屠夫,报录人便想到一个办法,让胡屠夫恐吓他。胡屠夫假装发怒,打了范进一掌,受到惊吓的范进恢复了正常。文学作品可能会有夸张的成分,但用情志相胜疗法治疗疾病确实有其根据。
清代名医叶桂曾在《临证指南医案.郁证》中提到:“郁证,全在病者能移情易性。”其认为患者自身通过调节情绪能够达到治疗疾病的效果。叶天士曾接诊过一位双下肢瘫痪无法活动的妇女,不少医生接诊用药治疗均无明显的效果。经过详细的接诊后,叶天士发现该妇女是由于肝气郁结,脾气不得行而导致的下肢疲软无力。经过询问妇女及其家人发现其平素十分惧怕狗。随后叶天士便让人将妇女抬至山上,放出一猛犬,妇女受到惊吓恐惧,立马坐起飞快逃走,下肢瘫痪的疾病也不药而愈。过极的情志会损伤脏腑,引起气机失调导致疾病。惊则气乱,恐则气下,病案中的叶天士就是利用惊恐的情志,调节气机的运行,恢复其升降出入的平衡来达到消除疾病的效果。
音乐疗法对于情志的调节也有不少帮助。五脏与五志、五脏与五音的对应关系,是其作用的依据,角、徵、宫、商、羽分别对应肝、心、脾、肺、肾。中医上认为情志过极会伤及对应的脏腑,影响脏腑气机的运行,进而使人体的气血失调,阴阳不和导致疾病。而音乐具有疏通的作用,可以调和人体气机运行,调和气血,稳定情志的作用,能够消除治病的情志因素,利于疾病的恢复。
暗示疗法也是一种常用的情志疗法,可分为积极暗示与消极暗示。医生及患者周围家属应当尽可能给予患者积极的暗示。运用积极阳光的语言、动作、姿势、面部表情对待患者,为患者营造一个向上的环境,从而利于患者的康复,暗示疗法在癔症疾病病方面效果较好。
说理开导法则是通过和患者交流,使患者通过言语交流来宣泄内心的情绪,同时对患者进行安慰与劝说的一种手段,是一种较好的情志疗法。在运用过程中,医生及家属要注意自己的态度表情等,要以一种平等的姿态与患者进行交流,而不要采取说教的形式,避免对患者产生不好的影响。
在对患者进行情志疗法时,我们要“既治病,又见人”,除了对疾病进行辨证论治外,还要看到患者的整体状况,把握良好的医患关系,才能更好的利于患者的康复!
情志与疾病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如《景岳全书》中曾记载:“凡五气之郁,则诸病皆有,此因病而郁也;至若情志之郁,则总由乎心,此因郁而病也。”情志太过会导致形体损伤,形体损伤又会加剧情志失调。《黄帝内经》中曾提出五脏五志学说,怒易伤肝,喜易伤心,忧易伤脾,悲易伤肺,恐易伤肾。情志过及则会影响脏腑气机的运行,进而导致疾病,怒则气上,思则气结,恐则气下,悲则气消,喜则气缓;而当脏腑气机受到影响也会影响患者的情绪,导致疾病的产生,如肝失疏泄,引起气机失常,患者可能会出现郁闷的情绪反应。
情志疗法种类丰富,具体可分为情志相胜法、音乐疗法、暗示疗法、说理开导法等。
情志相胜疗法是指运用一种或几种情志去克制其他过及情志,来消除治病的情志因素,从而达到治疗躯体疾病的一种疗法。根据五脏五志理论和五行理论,我们可以得到“怒胜思”、“喜胜忧”、“思胜恐”、“悲胜怒”、“恐胜喜”的相互关系。
范进中举的故事便很好的诠释了“恐胜喜”的疗法。范进多年屡试不第,终于中了举人,大喜之下疯癫起来,众人不知如何是好。得知范進平日最怕岳父胡屠夫,报录人便想到一个办法,让胡屠夫恐吓他。胡屠夫假装发怒,打了范进一掌,受到惊吓的范进恢复了正常。文学作品可能会有夸张的成分,但用情志相胜疗法治疗疾病确实有其根据。
清代名医叶桂曾在《临证指南医案.郁证》中提到:“郁证,全在病者能移情易性。”其认为患者自身通过调节情绪能够达到治疗疾病的效果。叶天士曾接诊过一位双下肢瘫痪无法活动的妇女,不少医生接诊用药治疗均无明显的效果。经过详细的接诊后,叶天士发现该妇女是由于肝气郁结,脾气不得行而导致的下肢疲软无力。经过询问妇女及其家人发现其平素十分惧怕狗。随后叶天士便让人将妇女抬至山上,放出一猛犬,妇女受到惊吓恐惧,立马坐起飞快逃走,下肢瘫痪的疾病也不药而愈。过极的情志会损伤脏腑,引起气机失调导致疾病。惊则气乱,恐则气下,病案中的叶天士就是利用惊恐的情志,调节气机的运行,恢复其升降出入的平衡来达到消除疾病的效果。
音乐疗法对于情志的调节也有不少帮助。五脏与五志、五脏与五音的对应关系,是其作用的依据,角、徵、宫、商、羽分别对应肝、心、脾、肺、肾。中医上认为情志过极会伤及对应的脏腑,影响脏腑气机的运行,进而使人体的气血失调,阴阳不和导致疾病。而音乐具有疏通的作用,可以调和人体气机运行,调和气血,稳定情志的作用,能够消除治病的情志因素,利于疾病的恢复。
暗示疗法也是一种常用的情志疗法,可分为积极暗示与消极暗示。医生及患者周围家属应当尽可能给予患者积极的暗示。运用积极阳光的语言、动作、姿势、面部表情对待患者,为患者营造一个向上的环境,从而利于患者的康复,暗示疗法在癔症疾病病方面效果较好。
说理开导法则是通过和患者交流,使患者通过言语交流来宣泄内心的情绪,同时对患者进行安慰与劝说的一种手段,是一种较好的情志疗法。在运用过程中,医生及家属要注意自己的态度表情等,要以一种平等的姿态与患者进行交流,而不要采取说教的形式,避免对患者产生不好的影响。
在对患者进行情志疗法时,我们要“既治病,又见人”,除了对疾病进行辨证论治外,还要看到患者的整体状况,把握良好的医患关系,才能更好的利于患者的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