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网络环境下解决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先学后教”的困难,将信息技术课堂中的操作和探究活动向课前移,真正实现“先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真正实现自主学习,同时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关键词]生本理念;网络环境;课前学习;学习能力
[中图分类号] G633.6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7)18-0036-02
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生本教育“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理念深入人心。高中信息技术是一门以操作和探索为基础的学科,因此,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操作能力,提高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就显得十分重要和必要。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要立足于课程改革,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限制,利用网络创设学生自主学习环境,并提供丰富的教育资源,从而有效提高信息技术教学质量和效率。
一、生本理念下前置作业的重要性
“先学后教”主要是在生本理念下,注重学生的课前学习。生本理念下,信息技术课前学习的优势显现出来,教师会将下一节课要学习的内容以浅显扼要的形式布置,然后通过微课、网络查找等方式分组展开,这类作业是为新课做铺垫的。它是预习作业,却超越了预习作业,这就是生本课的前置作业。课前学习使学生学会了预习,又融合了以前所学的知识。因此,课前的预习和作业,不仅让学生学到了知识,又使学生掌握了自主学习的能力。前置作业让每个学生有准备地进入课堂。课前的思考和准备,可以给学生更多自主学习的空间;可以使课内的学习更加深入;还可以大大节省课堂上讨论的时间,极大地提高课堂效率。
二、依托生本理念,利用网络环境优化学生课前学习
1.利用网络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以往的课前预习就是学生拿了课本自己看,然后操作,学生的兴趣全无,且对于信息技术课程来说,光看书是不能理解知识点的。利用网络资源,在课前把相关教学内容放在一个生动、活泼、有趣的情境中让学生去学习,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教学《5.2视频、音频和动画信息加工》时,考虑到学生对网络歌手是非常熟悉的,但他们不知道如何自己制作歌曲并上传到网络,所以笔者通过课前布置任务“用Cool Edit Pro来制作一首歌曲的视频”来引导学生思考及探究,并通过任务操作提醒,讓学生课前自己设计一个“用Cool Edit Pro来制作一首自己的歌”的操作任务,从而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这对于学生获取课外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来说无疑是一种很好的形式。
2.利用网络环境,帮助学生合作探究
在当前的课改中,培养学生互相学习、交流合作的能力非常重要。课前自主学习之前,教师可先分组布置任务,学生通过QQ群、微信群等分工,然后课前通过网络搜集资料和学习。不管他们的想法怎样,都可以在群里大胆表达出来。在课前学习过程中,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乐于学习,真正把“要我学”变成“我要学”。通过小组的合作学习,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获得了很多知识和信息。
例如在教学《4.1.1文字及其处理技术》前,让学生在小组内自行设计一个任务,使用合适的关键词上网查阅相关资料,然后填写下表。
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了解了汉字的来源和意义,知道了汉字的编码过程,认识到汉字对他们的学习、生活和今后的工作有着深刻的影响,同时也加强了他们的动脑和动手能力。
3.利用网络环境,让学生亲历知识探索过程,激发创新意识
信息技术课堂上注重学生的探究学习,因此教师在课前可让学生尝试开展探究性学习,然后在课堂上让学生亲历实践、探索的过程,感受探索中的乐趣,激发创新意识。在课前用视频再现教师的探究经历,让学生“亲历”知识探究过程,感悟探究方法和思想,加深对知识理解,发现规律,培养学生的知识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
例如在讲述《2.3 文件的下载》时,课前让学生下载自己喜欢的歌曲并保存在电脑上,能够很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平时有大部分的学生并不知道怎么利用下载工具来进行高效的下载,对此教师可通过微视频介绍下载的途径及方法,然后在课堂上只要学生分组回答各下载文件的途径及优点即可,这样本节课的重点就马上突显了。
通过课前学习,学生都能有准备地进入课堂,课堂上思维更活跃了,还有了更多自主学习的空间,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效率。
三、通过课前自主学习提升学生学习能力
1.通过课前自主学习,优化信息技术教学模式
因为生本教育是一种思想,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且各年级、各学科、各种课型都有自身特点,这就需要我们有步骤地去研究、探索、磨合和完善,努力寻找合适的教学模式。课前的教学设计包括以下两个方面。(1)情境的创设。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利用多媒体技术与网络技术,在教学的开端用生活中的实例来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创设一种能促使学生主动参与信息技术学习的情境。(2)自主性的学习活动。学生通过教师布置的任务,在组内自主完成学习,再交流所得,从而得出初步结论。
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改变形式,提高课前学习效率,加强课前学习资源的建设。教师可通过自制微课,或共享网络资源,让学生通过网络平台提前学习课堂内容,从而实现“先学”。在网络环境中,教师应设法培养学生判断、选择、整理、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切实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依托生本理念,指导学生课前开展项目性学习
信息技术的学习目的是进一步提高学生运用网络学习的能力,为此,教师可设计一些项目学习任务。例如在进行《信息获取》这一章复习时,让学生课前围绕“信息获取”进行资料整理,除了整理基础的知识纲要外,还要求学生提供一些辅助的视频资料,并将学生整理的资料上传到网络教学平台,其余学生如果有补充,及时与上传学生沟通,对资料进行修正、完善。通过生生互动、教师点拨,完成了“信息获取”的复习。
3.依托网络教学平台,指导学生课前开展拓展性学习
操作是信息技术学习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课堂上,学生对于一些基础的知识或操作往往能够及时地反馈掌握情况,但对于一些拓展性的知识,往往无法及时地反馈。在《4.1.2文字处理软件》的教学中,教师可在课前依靠网络教学平台,设计了一个拓展性话题。教师首先在网络平台上传“电子小报的分析与制作”的话题,让学生谈谈自己的看法。如果让学生直接回答,往往看法比较片面、单一,为此,教师要求学生课前查阅相关资料,然后在平台上发表自己的看法,接着自己制作一份电子小报。这样课堂上教师就可对学生的电子小报进行整理,指出各种软件制作的优缺点,最后小结:必须根据信息的特点,选取适合的文本加工工具来处理文本信息。这样的教学设计既突出了重难点,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总之,通过网络资源,将很难前置的信息技术操作预习,通过网络平台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前提前了解操作的过程和方法,为课堂的学习做好铺垫,从而使学生能自主地、有计划地“先学”。在生本理念下,教师由原来教会学生变为学生逐步自己习得知识,变课后作业为课前自学作业,使学生先学后思,再有所得。
(责任编辑 柳 紫)
[关键词]生本理念;网络环境;课前学习;学习能力
[中图分类号] G633.6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7)18-0036-02
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生本教育“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理念深入人心。高中信息技术是一门以操作和探索为基础的学科,因此,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操作能力,提高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就显得十分重要和必要。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要立足于课程改革,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限制,利用网络创设学生自主学习环境,并提供丰富的教育资源,从而有效提高信息技术教学质量和效率。
一、生本理念下前置作业的重要性
“先学后教”主要是在生本理念下,注重学生的课前学习。生本理念下,信息技术课前学习的优势显现出来,教师会将下一节课要学习的内容以浅显扼要的形式布置,然后通过微课、网络查找等方式分组展开,这类作业是为新课做铺垫的。它是预习作业,却超越了预习作业,这就是生本课的前置作业。课前学习使学生学会了预习,又融合了以前所学的知识。因此,课前的预习和作业,不仅让学生学到了知识,又使学生掌握了自主学习的能力。前置作业让每个学生有准备地进入课堂。课前的思考和准备,可以给学生更多自主学习的空间;可以使课内的学习更加深入;还可以大大节省课堂上讨论的时间,极大地提高课堂效率。
二、依托生本理念,利用网络环境优化学生课前学习
1.利用网络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以往的课前预习就是学生拿了课本自己看,然后操作,学生的兴趣全无,且对于信息技术课程来说,光看书是不能理解知识点的。利用网络资源,在课前把相关教学内容放在一个生动、活泼、有趣的情境中让学生去学习,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教学《5.2视频、音频和动画信息加工》时,考虑到学生对网络歌手是非常熟悉的,但他们不知道如何自己制作歌曲并上传到网络,所以笔者通过课前布置任务“用Cool Edit Pro来制作一首歌曲的视频”来引导学生思考及探究,并通过任务操作提醒,讓学生课前自己设计一个“用Cool Edit Pro来制作一首自己的歌”的操作任务,从而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这对于学生获取课外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来说无疑是一种很好的形式。
2.利用网络环境,帮助学生合作探究
在当前的课改中,培养学生互相学习、交流合作的能力非常重要。课前自主学习之前,教师可先分组布置任务,学生通过QQ群、微信群等分工,然后课前通过网络搜集资料和学习。不管他们的想法怎样,都可以在群里大胆表达出来。在课前学习过程中,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乐于学习,真正把“要我学”变成“我要学”。通过小组的合作学习,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获得了很多知识和信息。
例如在教学《4.1.1文字及其处理技术》前,让学生在小组内自行设计一个任务,使用合适的关键词上网查阅相关资料,然后填写下表。
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了解了汉字的来源和意义,知道了汉字的编码过程,认识到汉字对他们的学习、生活和今后的工作有着深刻的影响,同时也加强了他们的动脑和动手能力。
3.利用网络环境,让学生亲历知识探索过程,激发创新意识
信息技术课堂上注重学生的探究学习,因此教师在课前可让学生尝试开展探究性学习,然后在课堂上让学生亲历实践、探索的过程,感受探索中的乐趣,激发创新意识。在课前用视频再现教师的探究经历,让学生“亲历”知识探究过程,感悟探究方法和思想,加深对知识理解,发现规律,培养学生的知识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
例如在讲述《2.3 文件的下载》时,课前让学生下载自己喜欢的歌曲并保存在电脑上,能够很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平时有大部分的学生并不知道怎么利用下载工具来进行高效的下载,对此教师可通过微视频介绍下载的途径及方法,然后在课堂上只要学生分组回答各下载文件的途径及优点即可,这样本节课的重点就马上突显了。
通过课前学习,学生都能有准备地进入课堂,课堂上思维更活跃了,还有了更多自主学习的空间,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效率。
三、通过课前自主学习提升学生学习能力
1.通过课前自主学习,优化信息技术教学模式
因为生本教育是一种思想,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且各年级、各学科、各种课型都有自身特点,这就需要我们有步骤地去研究、探索、磨合和完善,努力寻找合适的教学模式。课前的教学设计包括以下两个方面。(1)情境的创设。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利用多媒体技术与网络技术,在教学的开端用生活中的实例来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创设一种能促使学生主动参与信息技术学习的情境。(2)自主性的学习活动。学生通过教师布置的任务,在组内自主完成学习,再交流所得,从而得出初步结论。
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改变形式,提高课前学习效率,加强课前学习资源的建设。教师可通过自制微课,或共享网络资源,让学生通过网络平台提前学习课堂内容,从而实现“先学”。在网络环境中,教师应设法培养学生判断、选择、整理、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切实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依托生本理念,指导学生课前开展项目性学习
信息技术的学习目的是进一步提高学生运用网络学习的能力,为此,教师可设计一些项目学习任务。例如在进行《信息获取》这一章复习时,让学生课前围绕“信息获取”进行资料整理,除了整理基础的知识纲要外,还要求学生提供一些辅助的视频资料,并将学生整理的资料上传到网络教学平台,其余学生如果有补充,及时与上传学生沟通,对资料进行修正、完善。通过生生互动、教师点拨,完成了“信息获取”的复习。
3.依托网络教学平台,指导学生课前开展拓展性学习
操作是信息技术学习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课堂上,学生对于一些基础的知识或操作往往能够及时地反馈掌握情况,但对于一些拓展性的知识,往往无法及时地反馈。在《4.1.2文字处理软件》的教学中,教师可在课前依靠网络教学平台,设计了一个拓展性话题。教师首先在网络平台上传“电子小报的分析与制作”的话题,让学生谈谈自己的看法。如果让学生直接回答,往往看法比较片面、单一,为此,教师要求学生课前查阅相关资料,然后在平台上发表自己的看法,接着自己制作一份电子小报。这样课堂上教师就可对学生的电子小报进行整理,指出各种软件制作的优缺点,最后小结:必须根据信息的特点,选取适合的文本加工工具来处理文本信息。这样的教学设计既突出了重难点,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总之,通过网络资源,将很难前置的信息技术操作预习,通过网络平台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前提前了解操作的过程和方法,为课堂的学习做好铺垫,从而使学生能自主地、有计划地“先学”。在生本理念下,教师由原来教会学生变为学生逐步自己习得知识,变课后作业为课前自学作业,使学生先学后思,再有所得。
(责任编辑 柳 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