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一个瓶颈,有老师亲自动笔,下水写文章给学生做示范,这种方法固然能提高作文教学的效率,但操作上存在着这样一些问题:目标过高,脱离实际;内容单一,模式固定;被动接受,流于形式。本文结合理论与教学实践,总结归纳出解决的对策,以期切实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关键词:下水作文教学;问题;对策
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关键环节,不少行家里手为此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一些老师在教学中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方法——老师亲自下水教学。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下水作文方能深知作文甘苦,无论取材布局,遣词造句,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这时候,随时给学生引导一下,指点几句,全是有益的启发,最切实的经验。”语文教育家朱绍禹老师也说:“只有教师自己也下水作文,他才能真正了解作文的思维过程,进而了解学生写作中的困难,体验到学生不愿写作的原因。”诚然,下水作文的好处不胜枚举,但是在现实运用中,如果操作不当,结果反而事倍功半。笔者在长期实践中发现了下水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找到了解决的策略。
一、下水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目标过高,脱离实际
作文教学的目标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写作技巧,还要让学生领略美妙的语言文字,提高文学素养。但在下水作文教学中,许多老师设计的教学目标不合理,目标的设计过高而且无序。他们妄图通过一篇例文,就企求学生达到既定的目标,没有充分的考虑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接受能力。有些老师忽视了学生的认知水平,忽视了这个过程需要一个铺垫,要由浅入深。在下水例文中充分展示自己丰富的积淀,深邃的思想,高超的技巧。下笔时又天马行空,信马由缰,学生难以把握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到头来反而觉得高不可攀,更加深了对作文的畏惧情绪。王充曾说:“为世用者,百篇无害;不为用者,一章无补。”也就是说有用的作品,对学生启发很大,没用的作品,写得再辛苦也是在做无用功,甚至弄巧成拙。因此,不贴近学生实际的文章,只会让学生对作文望而却步。
(二)内容单一,模式固定
很多语文老师都认为,“下水”的作文其实就是一篇范文,给学生提供了一个模板,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模式进行写作,模仿此文选材的新颖、用词的准确、感情的细腻、布局的合理。老师的例文给学生传递了一个信息:高分作文就应该这样写。确实,老师的“下水”作文就是一个很好的范例,它的实质是读者和作者之间的心灵对话,引起共鸣的媒介牵引。但是单一内容、固定模式的范文非但起不了积极的作用,反而会把学生牵引到一条狭窄的路上。
行为主义学家斯金纳提出,在特定环境中,有机体思维预期行为出现后立即强化,再出现再强化,那么其预期行为再出现的概率就会增加,形成特定情境中的特定行为。在实际操作中,老师由于自己的人生经历,或者个人喜好,亦或关注角度,偏向于写某一种类型的文章。例如亲情类的文章,老师认为自己写得很细腻,又能达到评文育人的效果,就多次“下水”写亲情类文章。又如写题记、写小标题,老师认为这样的结构别出心裁,于是也多次在“下水”文章里用到。范文的内容很单一,关注的视野很狭窄,写作的模式很固定,但是学生却会投其所好,重复写这一类型的文章,由于平时的习作都是自己的老师批改,老师会很欣赏这类文章,学生在得到表扬和获得高分之后,更是对这种类型的作文乐此不疲,“一条道子走到黑”。其实这样做是不可取的,因为考场的作文题目是千变万化的,如果学生写惯了同一种内容,同一种模式的文章,遇到不同的作文题时,思维就会变得僵化,很容易就把作文写成一种模式,一种格调,一种情感,不能适应新的题目,于是就会出现套作,内容牵强附会的情况。长此以往,下水作文反而会束缚学生的思想,抑制学生的创作思维,泯灭学生的创作火花,结果是东施效颦,邯郸学步。
(三)被動接受,流于形式
语文教师的工作量本来就很大,老师根据学生实际次次躬亲拟文,任务就更显艰巨了,因而下水文章寄托了老师很大的厚望。有些老师性子较急,妄想一次下水就能解决众多问题,恨不得学生立马就能成为写作的行家里手,于是在展示习作中,很多老师会“一言堂”,过分注重老师的主导作用,求全责备,从作文中心、详略问题、文章构思、开头结尾、甚至细化到标点、错别字,什么都讲,泛泛而谈,不着边际,忽视学生的接受心理,学生只能被动接受,久而久之,下水作文教学就流于形式,而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针对以上三种下水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本人在长期的实践以及理论的指导下,找到了一些应对的策略,具体做法如下:
二、下水作文教学的应对策略
(一)明确目标,遵循规律
(1)把握情况,对症下药。建构主义代表者皮亚杰强调,教学要解决学生现实中遇到的问题,因而课程内容要选择真实性任务,不能对课程内容过于简单化处理,以免远离现实的问题情境。因而下水前,老师要对学生的作文认真批改,对写作情况有一个全面的把握,找到此次作文普遍存在的问题,做到胸有沟壑。针对实际困难,下水示范,突破难点。下水的文章应有的放矢,或侧重选材,或侧重构思,或侧重表达,切忌眉毛胡子一把抓。要明白这篇文章侧重于传授给学生哪一种作文技巧,要从哪个层面展开,深度要挖掘多少,广度要怎样开拓,技巧要怎样运用,文章取材不能一味的求新求异。
(2)以生为本,从学生的视角拟文。建构主义理论提出,学生要从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变成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构建者。构建主义者认为学生始终是以自己的经验来建构现实的,每个人的经验世界是个体自己的头脑创建的,学习不是简单的被动接受,而是主动建构,这些建构绝对无法由别人代替。这就要求老师意识到,下水作文不同于一般的文学创作,它面对的读者是十来岁的初中生,老师写作的目的不是为了炫耀自己的写作水平,让学生来顶礼膜拜,而是为了引起学生的共鸣,从而让学生更容易接受技能的传授。因而,既不能局限学生的视野,更不能脱离学生的实际,要立足于学生的心理特点、学生关注的事物、学生的知识经验、文化阅历等,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文章在实际教学中的作用。 (3)把握全局,训练思维。目标的设计还要循序渐进,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必须做到先易后难,由简到繁,步步深入,把学生的写作技能一步一个台阶,引向一个求知的新天地。知识转化为能力,要有一个梯度适合的示范迁移过程,要把整个初中阶段看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对学生的知识结构、认识规律有一个全盘的考虑。语文思维培育学对语文学科的根本性质提出了新的认识——语言和思维同等重要!可见语文教学既是语言的教学,又是思维的教学。语文思维培育学把写作过程的基本环节概括为审题和拟题中的思维、立意中的思维、选材中的思维、结构中的思维、文字表述和修改加工中的思维。有了对写作过程各项思维的培育和训练,才能对写作教学采取系统的、有规律的训练。这就为写作教学提供了有效的理论指导,要求教师要循序渐进的,系统的训练学生的各项写作思维。基于此,我们可以把思维训练的目标设置如下:初一注重引导学生自由抒写真实的生活经历,运用语言文字有条理地清楚地表达对学习生活的所见所闻和真实感受,培养他们运用语言的基本功,激发他们的写作情趣和渴求写作的愿望,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和态度打下基础;初二要在基本能写作的基础上,要求学生灵活地运用写作的技能与技巧,在作文中尽量体现,提高作文质量,使语言增色,文章增辉;初三注重在作文中展现更独到的思想,更精湛的水平,在标题,结构,技巧,中心和语言力求作文创新。
三、拓宽视野,方法灵活
(1)提高教师自身语文素养。制约学生语文水平发展的瓶颈是语文老师的素质,所以要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首先老师要培养自身的写作能力。俄国作家契诃夫说:“作家务必要把自己锻炼成一个目光敏锐、永不罢休的观察者!”所以为了避免写作内容的单一,老师应该积极观察生活,不断摄取外界的各种信息,捕捉自己内心细微的感悟,积极创作,笔耕不辍。同时,老师也应多阅读报刊杂志,多关注时事热点新闻,把自己的笔触延伸到各个层面,拓宽自己的视野,给学生一个身先垂范的榜样。《新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老师的例文要有时代的烙印,要有生活的气息,这样才能有效的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社会,多层面、多角度的观察生活、思考人生。教师的下水作文绝不是一个模具,而要有示范意义,更承担着育人的重任。老师的范文是学生的借鉴,是授之以渔的“渔”,是举一反三的“一”,目的是帮助学生拓宽思路,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2)“下水”作文要选材多样化,内容多方面,方式方法灵活多样。形式上可在学生作文的基础上写一篇升格作文,也可以同题目另写一篇作文,甚至可以学生写一个题目的文章,老师写同一范畴的另一篇文章。启发学生在模仿中另辟蹊径,在鉴赏中提高谋篇布局、遣词造句的能力,鼓励学生敢于超越老师,不要固步自封,这样才能百花齐放。
四、激发兴趣,师生同乐
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当一个人不仅是在认识世界,而且是在认识自我的时候,就能形成兴趣。”特级教师于漪也说:“教师如果有本领把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与未知欲激发起来,教学就成功了一大半,学生学会学习语文的兴趣与未知欲激发起来了,不以为苦,从中获得乐趣。”《新课程标准》也提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这就要求老师要做到:
(1)在教学手段、方法上有所创新、突破,激发学生兴趣,走出作文教学空洞说教的尴尬处境。人本主义心理学一贯强调人的心理是一个统一的、有机的整体,任何令人满意的思想体系都不能仅仅包含精神的诸因素,还应包含人的种种奋求的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情感和感觉。人本主义理论突出了情感因素在激发、维持、强化和调控教学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把课程建构的核心定位于以情感因素為基本动力,以情知协调为中轴的模式上。因而,展示下水文时不要满堂灌,要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下水的例文本来就是一篇较高质量的文章,老师可以创设情境,辅以音乐、图片等,有感情的朗诵,诱发学生更多的创作灵感。
(2)让学生平等参与课堂。特级教师魏书生说:“民主像搭在师生心灵之间的桥,民主的程度越高,这座连接心灵的桥就越坚固,越宽阔。”人本主义理论代表者罗杰斯也主张:“教学以学生为中心,学习的发起依赖于教师和学生彼此关系中的某些态度。教师的责任在于帮助学生理解经常变化的环境和自己,最大限度的发展自己的潜能。”老师应该在作文评讲课上营造一种和谐、自由的氛围,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学生的思维,深入思考自己作文中的问题。师生在课堂进行心灵的对话、情感的交流。师生一起参与,一起评析,一起讲述创作中体味的酸甜苦辣,老师适当点拨、引导,启迪学生思维。老师的创作经验可让学生借鉴,学生的写作思路老师可以体会,这样的甘苦得失,对于增强作文指导的针对性、时效性无疑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这是一种课堂民主文化的生动体现。
(3)巧设问题,激活课堂。老师写出的作文一定不是完美无瑕的,老师在课堂中可以积极引导学生进行热烈讨论,明辨得失,鼓励学生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意见,指出老师作文中存在的不足。设置一些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课堂提问既是促进学生探求知识的动力,又是激发学生登入知识殿堂的先导,教师应该根据教学目标,用心设计问题,创造“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情境,使问题成为引爆思维的“火花”。
参考文献:
[1]朱永涛,教师下水作文的教学流程[J],语文学刊:写作导引,2011(10)
[2]冯殿元,简论语文教师的“下水”程序,语文教师研究[J],,2007(8)
[3]薛锁英,例谈教师下水作文在作文教学中的示范作用[J],教育教学研究:文教资料,2009(5)
[4]曹东晓,浅谈教师下水作文学生习作的引领作用[J],大观周刊,2012(10)
[5]郑凤根,教师下水作文,让作文不再有嘘声[J],文科教学探索:教育实践与研究,2010(1)
[6]钟瑞鸿,教师下水作文在初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智育广角,2013
关键词:下水作文教学;问题;对策
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关键环节,不少行家里手为此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一些老师在教学中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方法——老师亲自下水教学。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下水作文方能深知作文甘苦,无论取材布局,遣词造句,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这时候,随时给学生引导一下,指点几句,全是有益的启发,最切实的经验。”语文教育家朱绍禹老师也说:“只有教师自己也下水作文,他才能真正了解作文的思维过程,进而了解学生写作中的困难,体验到学生不愿写作的原因。”诚然,下水作文的好处不胜枚举,但是在现实运用中,如果操作不当,结果反而事倍功半。笔者在长期实践中发现了下水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找到了解决的策略。
一、下水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目标过高,脱离实际
作文教学的目标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写作技巧,还要让学生领略美妙的语言文字,提高文学素养。但在下水作文教学中,许多老师设计的教学目标不合理,目标的设计过高而且无序。他们妄图通过一篇例文,就企求学生达到既定的目标,没有充分的考虑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接受能力。有些老师忽视了学生的认知水平,忽视了这个过程需要一个铺垫,要由浅入深。在下水例文中充分展示自己丰富的积淀,深邃的思想,高超的技巧。下笔时又天马行空,信马由缰,学生难以把握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到头来反而觉得高不可攀,更加深了对作文的畏惧情绪。王充曾说:“为世用者,百篇无害;不为用者,一章无补。”也就是说有用的作品,对学生启发很大,没用的作品,写得再辛苦也是在做无用功,甚至弄巧成拙。因此,不贴近学生实际的文章,只会让学生对作文望而却步。
(二)内容单一,模式固定
很多语文老师都认为,“下水”的作文其实就是一篇范文,给学生提供了一个模板,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模式进行写作,模仿此文选材的新颖、用词的准确、感情的细腻、布局的合理。老师的例文给学生传递了一个信息:高分作文就应该这样写。确实,老师的“下水”作文就是一个很好的范例,它的实质是读者和作者之间的心灵对话,引起共鸣的媒介牵引。但是单一内容、固定模式的范文非但起不了积极的作用,反而会把学生牵引到一条狭窄的路上。
行为主义学家斯金纳提出,在特定环境中,有机体思维预期行为出现后立即强化,再出现再强化,那么其预期行为再出现的概率就会增加,形成特定情境中的特定行为。在实际操作中,老师由于自己的人生经历,或者个人喜好,亦或关注角度,偏向于写某一种类型的文章。例如亲情类的文章,老师认为自己写得很细腻,又能达到评文育人的效果,就多次“下水”写亲情类文章。又如写题记、写小标题,老师认为这样的结构别出心裁,于是也多次在“下水”文章里用到。范文的内容很单一,关注的视野很狭窄,写作的模式很固定,但是学生却会投其所好,重复写这一类型的文章,由于平时的习作都是自己的老师批改,老师会很欣赏这类文章,学生在得到表扬和获得高分之后,更是对这种类型的作文乐此不疲,“一条道子走到黑”。其实这样做是不可取的,因为考场的作文题目是千变万化的,如果学生写惯了同一种内容,同一种模式的文章,遇到不同的作文题时,思维就会变得僵化,很容易就把作文写成一种模式,一种格调,一种情感,不能适应新的题目,于是就会出现套作,内容牵强附会的情况。长此以往,下水作文反而会束缚学生的思想,抑制学生的创作思维,泯灭学生的创作火花,结果是东施效颦,邯郸学步。
(三)被動接受,流于形式
语文教师的工作量本来就很大,老师根据学生实际次次躬亲拟文,任务就更显艰巨了,因而下水文章寄托了老师很大的厚望。有些老师性子较急,妄想一次下水就能解决众多问题,恨不得学生立马就能成为写作的行家里手,于是在展示习作中,很多老师会“一言堂”,过分注重老师的主导作用,求全责备,从作文中心、详略问题、文章构思、开头结尾、甚至细化到标点、错别字,什么都讲,泛泛而谈,不着边际,忽视学生的接受心理,学生只能被动接受,久而久之,下水作文教学就流于形式,而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针对以上三种下水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本人在长期的实践以及理论的指导下,找到了一些应对的策略,具体做法如下:
二、下水作文教学的应对策略
(一)明确目标,遵循规律
(1)把握情况,对症下药。建构主义代表者皮亚杰强调,教学要解决学生现实中遇到的问题,因而课程内容要选择真实性任务,不能对课程内容过于简单化处理,以免远离现实的问题情境。因而下水前,老师要对学生的作文认真批改,对写作情况有一个全面的把握,找到此次作文普遍存在的问题,做到胸有沟壑。针对实际困难,下水示范,突破难点。下水的文章应有的放矢,或侧重选材,或侧重构思,或侧重表达,切忌眉毛胡子一把抓。要明白这篇文章侧重于传授给学生哪一种作文技巧,要从哪个层面展开,深度要挖掘多少,广度要怎样开拓,技巧要怎样运用,文章取材不能一味的求新求异。
(2)以生为本,从学生的视角拟文。建构主义理论提出,学生要从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变成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构建者。构建主义者认为学生始终是以自己的经验来建构现实的,每个人的经验世界是个体自己的头脑创建的,学习不是简单的被动接受,而是主动建构,这些建构绝对无法由别人代替。这就要求老师意识到,下水作文不同于一般的文学创作,它面对的读者是十来岁的初中生,老师写作的目的不是为了炫耀自己的写作水平,让学生来顶礼膜拜,而是为了引起学生的共鸣,从而让学生更容易接受技能的传授。因而,既不能局限学生的视野,更不能脱离学生的实际,要立足于学生的心理特点、学生关注的事物、学生的知识经验、文化阅历等,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文章在实际教学中的作用。 (3)把握全局,训练思维。目标的设计还要循序渐进,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必须做到先易后难,由简到繁,步步深入,把学生的写作技能一步一个台阶,引向一个求知的新天地。知识转化为能力,要有一个梯度适合的示范迁移过程,要把整个初中阶段看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对学生的知识结构、认识规律有一个全盘的考虑。语文思维培育学对语文学科的根本性质提出了新的认识——语言和思维同等重要!可见语文教学既是语言的教学,又是思维的教学。语文思维培育学把写作过程的基本环节概括为审题和拟题中的思维、立意中的思维、选材中的思维、结构中的思维、文字表述和修改加工中的思维。有了对写作过程各项思维的培育和训练,才能对写作教学采取系统的、有规律的训练。这就为写作教学提供了有效的理论指导,要求教师要循序渐进的,系统的训练学生的各项写作思维。基于此,我们可以把思维训练的目标设置如下:初一注重引导学生自由抒写真实的生活经历,运用语言文字有条理地清楚地表达对学习生活的所见所闻和真实感受,培养他们运用语言的基本功,激发他们的写作情趣和渴求写作的愿望,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和态度打下基础;初二要在基本能写作的基础上,要求学生灵活地运用写作的技能与技巧,在作文中尽量体现,提高作文质量,使语言增色,文章增辉;初三注重在作文中展现更独到的思想,更精湛的水平,在标题,结构,技巧,中心和语言力求作文创新。
三、拓宽视野,方法灵活
(1)提高教师自身语文素养。制约学生语文水平发展的瓶颈是语文老师的素质,所以要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首先老师要培养自身的写作能力。俄国作家契诃夫说:“作家务必要把自己锻炼成一个目光敏锐、永不罢休的观察者!”所以为了避免写作内容的单一,老师应该积极观察生活,不断摄取外界的各种信息,捕捉自己内心细微的感悟,积极创作,笔耕不辍。同时,老师也应多阅读报刊杂志,多关注时事热点新闻,把自己的笔触延伸到各个层面,拓宽自己的视野,给学生一个身先垂范的榜样。《新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老师的例文要有时代的烙印,要有生活的气息,这样才能有效的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社会,多层面、多角度的观察生活、思考人生。教师的下水作文绝不是一个模具,而要有示范意义,更承担着育人的重任。老师的范文是学生的借鉴,是授之以渔的“渔”,是举一反三的“一”,目的是帮助学生拓宽思路,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2)“下水”作文要选材多样化,内容多方面,方式方法灵活多样。形式上可在学生作文的基础上写一篇升格作文,也可以同题目另写一篇作文,甚至可以学生写一个题目的文章,老师写同一范畴的另一篇文章。启发学生在模仿中另辟蹊径,在鉴赏中提高谋篇布局、遣词造句的能力,鼓励学生敢于超越老师,不要固步自封,这样才能百花齐放。
四、激发兴趣,师生同乐
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当一个人不仅是在认识世界,而且是在认识自我的时候,就能形成兴趣。”特级教师于漪也说:“教师如果有本领把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与未知欲激发起来,教学就成功了一大半,学生学会学习语文的兴趣与未知欲激发起来了,不以为苦,从中获得乐趣。”《新课程标准》也提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这就要求老师要做到:
(1)在教学手段、方法上有所创新、突破,激发学生兴趣,走出作文教学空洞说教的尴尬处境。人本主义心理学一贯强调人的心理是一个统一的、有机的整体,任何令人满意的思想体系都不能仅仅包含精神的诸因素,还应包含人的种种奋求的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情感和感觉。人本主义理论突出了情感因素在激发、维持、强化和调控教学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把课程建构的核心定位于以情感因素為基本动力,以情知协调为中轴的模式上。因而,展示下水文时不要满堂灌,要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下水的例文本来就是一篇较高质量的文章,老师可以创设情境,辅以音乐、图片等,有感情的朗诵,诱发学生更多的创作灵感。
(2)让学生平等参与课堂。特级教师魏书生说:“民主像搭在师生心灵之间的桥,民主的程度越高,这座连接心灵的桥就越坚固,越宽阔。”人本主义理论代表者罗杰斯也主张:“教学以学生为中心,学习的发起依赖于教师和学生彼此关系中的某些态度。教师的责任在于帮助学生理解经常变化的环境和自己,最大限度的发展自己的潜能。”老师应该在作文评讲课上营造一种和谐、自由的氛围,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学生的思维,深入思考自己作文中的问题。师生在课堂进行心灵的对话、情感的交流。师生一起参与,一起评析,一起讲述创作中体味的酸甜苦辣,老师适当点拨、引导,启迪学生思维。老师的创作经验可让学生借鉴,学生的写作思路老师可以体会,这样的甘苦得失,对于增强作文指导的针对性、时效性无疑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这是一种课堂民主文化的生动体现。
(3)巧设问题,激活课堂。老师写出的作文一定不是完美无瑕的,老师在课堂中可以积极引导学生进行热烈讨论,明辨得失,鼓励学生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意见,指出老师作文中存在的不足。设置一些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课堂提问既是促进学生探求知识的动力,又是激发学生登入知识殿堂的先导,教师应该根据教学目标,用心设计问题,创造“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情境,使问题成为引爆思维的“火花”。
参考文献:
[1]朱永涛,教师下水作文的教学流程[J],语文学刊:写作导引,2011(10)
[2]冯殿元,简论语文教师的“下水”程序,语文教师研究[J],,2007(8)
[3]薛锁英,例谈教师下水作文在作文教学中的示范作用[J],教育教学研究:文教资料,2009(5)
[4]曹东晓,浅谈教师下水作文学生习作的引领作用[J],大观周刊,2012(10)
[5]郑凤根,教师下水作文,让作文不再有嘘声[J],文科教学探索:教育实践与研究,2010(1)
[6]钟瑞鸿,教师下水作文在初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智育广角,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