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历史课堂教学设计

来源 :现代教育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lson_r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师上好课的前提首先是要有好的构思和设计,就像造大厦要先设计模型和蓝图一样。优秀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方案时,常常是殚精竭虑反复推敲,虽不一定字字落笔成文,但一定做到成竹在胸。
  实践告诉我们,真正设计一堂好课,照搬书本上的程序和套路依样画葫芦是不行的。这是一个需要依据理论解决的实践问题,涉及到许多方面,首要的是明确教学指导思想。下面就此谈谈自己的认识。
   教学指导思想的形成和锤炼不是手到擒来、一蹴而就的事,需要有扎实的教育理论和学科专业知识基础,还要有深入钻研、勤于思考的习惯。但是也不是没有规律可循。一般说来,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指导思想具有以下四个特点:
  
   一、符合时代精神,体现时代特点
  
  例如,人教版九年义务教材刚投入实验的时候,不少教师认为第一册第9课“大变革时期的社会经济”,将生铁冶炼技术的发明放在开头叙述很别扭,觉得从逻辑关系上不好处理。 事实上这正是教材编者的独具匠心之处,其中蕴含着一个鲜明的观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生铁冶炼技术的发明对铁工具的推广有决定意义,而铁工具在农业、手工业生产上的使用,标志着社会生产力的显著提高 ,由此带来了巨大的社会变革,以至在社会发展史上有“铁器时代”。
  事实上存在的事情,一定有其内在的逻辑。基于对时代精神的把握和对教材的深刻理解,本节课的教学指导思想即可确定一条:突出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帮助学生初步领会“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这一指导同样适用于世界史三次科技革命的教学。
  
   二、关注学生发展,启迪学生心智
  
  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让学生在课堂怎样学、学到什么,是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时最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还以前面谈的生铁冶炼技术的发明为例,如果采用讲述法,明明白白地告诉学生这项技术是在什么时候发明的、意义是什么、影响有大多,那学生只是一个听众、一个知识的记忆者。
  有的教师围绕这个内容设计了三个问题引导学生探索。第一个问题:生铁冶炼技术是怎样发明的?也就是说当时人怎样想办法将铁矿石炼成铁水的?学生开始动脑筋了:铁矿石炼成铁水需要很高的温度,关键是 想办法提高炉温。提高炉温首先是火得烧旺,那就得改进鼓风设备,还得烧好炭。炉温跟冶炼炉也有关系,炉膛不能是直筒的,像烟囱似的热气就全跑了,要改成大膛小口的。
  第二个问题:为什么中国人能发明这项技术 ?学生想当然地回答: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有很高的聪明才智。教师引导:这是一个重要因素,但聪明才智并不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所独有的呀!想一想,有什么特殊的因素启迪了那些聪明的工匠们?
  在此之前,中国在金属冶铸方面有什么成就?学生恍然大悟:中国的青铜器制造水平很高,青铜艺术是夏商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青铜器不就是冶炼成铜溶液铸造出来的吗?生铁冶炼技术的发明肯定是受到这方面的启发。
  第三个问题:课本上为什么说生铁冶炼技术的发明对铁工具的推广有决定意义?学生回答:用铁水倒在模具中制造铁工具很容易,铁工具就会造出很多,还可以根据农业、手工业的需要不断改进或增加工具的形状、种类。铁工具坚硬、锋利,胜过木石和青铜工具,当然会很快得到推广。
   教学指导思想制约着教师如何设计和实施教学。如果一个教师真正将学生的发展置于教学的核心地位,那他的教学设计一定会有新的创意。
  
   三、深刻理解教材,敢于加工处理
  
  教材主要指课本即教科书。不少教师在设计教学时感到为难的是教科书内容的处理,习惯于教科书写多少讲多少,按什么顺序写就照什么顺序讲。其实不必如此机械。灵活变通主要是个观念问题,是个指导思想问题。
  在教材编写体制上,国家教委(教育部)早已明确了可以“一纲多本” 。大纲作为教学指导文件,是编写教材和进行教学的依据。对教科书,各省、直辖市有选择权和有限编写权( 各地可自编教科书,经教委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后方可正式使用)。我们既然可以选择或编写教科书,对教科书内容适当调整变通处理当然也是可以的
  
   四、突出学科特色,讲出历史韵味
  
  作为基础教育的一门必修学科,历史课有其不可替代性,也就是没有哪一门课能捎带完成历史教学的任务。同样,我们的历史课也没必要“越位”,去抢别人的球。历史内容涉及古今中外,包罗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思想、文化等诸方面,而文化又囊括了科学技术、文学艺术、宗教 、体育等许多内容,所以有人称历史是“总科学”。作为历史教师,一方面要注意与相关学科的联系和互相渗透;另一方面更要注意在涉及同样内容时,突出自己的学科特色,讲出历史的韵味。
  什么是历史的韵味?我想 主要体现在对现象的历史思考、历史分析和历史认识上,这里面闪烁着历史的超脱和智慧。在一个多学科教学观摩活动中,放了一节历史录像课《光辉千古的唐代文坛》,一看片头,别的学科的教师说话了:这不是语文课吗?
  历史老师真本事啊!待看完这节课,这位教师诚恳地说:我明白了历史课上讲文学与语文课的不同,你们不仅要讲明白文学知识,还要使学生明白文学与当时历史的关系,让学生从文学中学到历史,看似学文学,实是学历史啊!这位教师体味到的,正是我们当初设计这节课的指导思想之一。
  历史造就了光辉千古的唐代文学奇葩,唐代文学史和文学作品也映出了唐代历史的概貌,学生从中理解了历史与文学的辩证关系,有助于形成带有历史意识的文学审美能力,这将使他们在阅读文学作品时获益更多。
   教学指导思想,可以针对一节课,也可以针对一类课,也不必非要列出个三条五条。但是,没有思想指导的课很难上出名堂,教师没有教学指导思想,也很难有出息成名师。因此我认为,进行课堂教学设计,首先应明确教学指导思想。
其他文献
—、研究性学习的含义    所谓研究性学习并非传统意义上的或科研含义上的对某一门类学科或某一专门问题所使用的钻研、推究的涵义,而是依托于教师的主导性、民主性、开放性和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实践性、创造性为基础的以个人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并致力于培养学生科学的精神和科学的态度的学习模式。    二、研究合作式学习的目的    传统的学习程序是:教师传授知识——学生识记、理解——掌握、运用——巩固,这
期刊
提要:实践新课标理念,抓住课堂主阵地,追求语文课堂的至上境界——“活”,课堂上,平等的师生关系,和谐的课堂气氛,丰富的情感体验,巧妙的问题设置,美丽的情境创设,奇妙的古今对话,生动的肢体语言,让学生在充满活力的课堂上动起来,培养能力,张扬个性,呈现一个个鲜活而灵动的生命。  关键词:新课标 语文 课堂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性质的核心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
期刊
班集体对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意义重大,从而也决定了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意义。首先,“班”是学校教导工作的基层组织,教育和教学工作是以班级为单位进行的。  班主任管理好班级、组织好班集体是学校教育工作得以开展的基础。其次,班集体对于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在集体建设的过程中受教育,有重要意义。从这一方面看,班主任对学生的成长与发展起着直接的促进作用。  那么,作为班主任该如何做,才能管理好班集体。下面浅谈一
期刊
“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上,应建立融合、开放、发展的课程观,充分发挥课程资源的人文教育功能,优化教学资源组合,有效地实施课程目标。”(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教师在德育工作中,应紧跟时代脉搏,努力开拓课程资源,以求得德育效果的最优化。  “生活中处处皆学问”,我们的学生是活生生的人,他们生活在具体的环境之中,他在接受知识的同时,也无时无刻不在受着环境的熏陶与影响,这些环境就是很好的德育资源。  当学生
期刊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能力,引导他们在实践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形成能力。  教师的职责不仅在于让学生掌握一定的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让学生成为一切教学活动的主体,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人。我们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尝试着给予学生自由——让他们在语文学习的海洋里自由遨游、飞跃。    一、课堂情趣化,使学生乐于自主学习    我们常说“兴
期刊
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中明确规定,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等等。要实施素质教育,就要打破传统的师本教育,走向生本教育。  也就是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为此,必须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否则素质教育只不过是一句漂亮的空口号而已。就历史学科来说
期刊
合作能力在当今社会是一个人最重要的素质之一。在竟争激烈的现代社会,微软公司能取得辉煌的成绩,不是比尔盖茨一个人的成绩,是全体工程师和测试人员的倾力合作今天 , 中国已经加入WTO, 学会合作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时代的需要,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也明确强调了要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所以注重培养孩子的合作能力是我们早期教育中必不可的一项内容。对孩子今后能否取得成功相当重要。      一、激发幼儿兴趣
期刊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经济的核心是知识创新,江泽民曾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新课程改革则更加重视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开发学生的潜能。  在英语教学中,作业是反馈课堂教学的形式之一,对作业的设计和优化,可以促进教学相长。但是,纵观教师布置作业的情况,我们不难发现,很多教师不自觉地陷入了“题海战术”模式。如何进行优化,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期刊
英语教学中常常会出现“哑巴英语”、“聋子英语”的现象,尤其是在农村中学,这一现象极为普遍。多年的教学实践和学生运用英语的现实告诉我们:必须加强学生英语学习的听力训练,杜绝“哑巴英语”、“聋子英语”。    一、加强英语听力训练的必要性    英语是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语言之一,尤其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与西方国家贸易往来的日益频繁,英语显得越来越重要。  1、交际运用需要加强听力训练。人教版新教材也强调
期刊
一、分类分班协作教学模式  什么是分类分班?把同年级的学生打破人为的班级界限,把兴趣相同的学生分入同一个班进行教学,形成班际之间的人际互动。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小学生对球类项目特别感兴趣,而球类项目中又包含着田径、体操、武术等项目的基础练习。  因此把一个级部分为篮球、足球、软式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等教学班,把同一年级的体育课安排在同一课次进行。优化评价标准和评价手段,关注学生的体验和兴趣,从根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