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社会对专业教科研机构提出了较高要求,尤其是担任市州级教研部门高中学科教研员一职,既要涉及高中办学及课程建设、课题研究等方面的综合指导工作,又要熟悉课堂教学全流程,还要兼顾到学校综合质量分析评价、高考备考指导等重要事项,这意味着高中学科教研员尤其是高考学科教研员,一定要在基层打过滚,从高一到高三打通关,还要在毕业年级蹲点把关多年,不仅要有实践操作的经验,还要有理论指导的基础,方方面面都能应付得来,才算是基本合格。除了保证教学教研水平优秀以外,教研员在地方上要有站得住脚的学术权威,还要有足够的组织协调能力和人格魅力,也要有一定的行政推动力和学科评价权限,能得到基层学校管理者的首肯,因而在历次重大教育改革中,教研员都在各级教育机构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引领推动作用。
那么,对高中学科教研员的素质考察,以下几方面的能力素养是必不可缺的。
立德修身,提高教研工作软实力。一线教师对高中优秀教研员的评价,当然会突出其工作能力和学术权威,但前提是教研员的个人修养达到了应有的高度。老师们信任、爱戴甚至崇仰某个教研员,不仅仅因为他的学识渊博,更由于他的正直品行、诚挚人格与宽阔胸襟。教研员必须立德修身,才德配位。作为一名优秀的高中学科教研员,首先要淡泊名利,牢固树立服务意识,为市、州重大教育决策服务,为学校教育发展服务,为一线教师专业成长服务;要把时间与精力放在促进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上,把自己的专业优势转化为一线教师的成长优势,主动为一线教师专业成长进行指导与帮助,从而引领他们迅速健康成长。唯有如此,教研员在广大教师心目中才有地位,才真正有感召力。这样的教研员,待同事真诚热情、明智达理,对一线老师则率先垂范、以身作则,方能称得起基层教研员之典范。
手不释卷,打好专业发展底色。优秀高中学科教研员的学术品质,源于对学科知识体系及发展走向深邃且清醒的认识,源于对本专业发自内心的强烈而执着的热爱。目前,教研员工作面临着重大转型。面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纵深发展,教研员仅凭过去的知识储备、专业技能与经验策略很难适应层出不穷的变革。因此,对教研员而言,学习永远要走在最前头:向书本学习,向同行学习,在实践研究中学习。只有这样,教研员才能不断适应变化,提升教科研启碇领航能力,为自身的专业发展和学术研究打牢根基。对高中学科教研员而言,学习研究本专业书籍只是最基本的要求,还应该博采众长,涉猎重要的教育理论专著以及教育心理学、教育技术等前沿理论,并能将自身的经验心得赋之以文,甚至能有自己的专著出版(不包括复习备考的教辅资料)。
植根课堂,让教研教改根深叶茂。根据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要求,教研员必须降低研究重心、积极转变教研职能。教研员的工作重心只能在教学一线,归根结底在课堂。唯有如此,教研教改才能真正接地气,才能根深叶茂。好的高中学科教研员之所以能在本地乃至全省全国产生一定的影响力,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他们始终将自己的教研教改植根于课堂,从一线教师的课堂教学中去发现问题。为有效破解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他们将所发现的问题加以提炼,形成研究课题,带领广大教师集中攻关,破解一个又一个的教学难题。不仅如此,教研员还能将微观的问题集约化,发现共性的规律,并由此提出对中观和宏观都能产生推动作用的建议,得到各方领导专家的肯定和赞赏。近几年来,宜昌市教科院一直积极推行“三联系”活动——联系基层学校,联系一线青年教师,联系家庭贫困学习困难学生,要求教研员始终扎根于课堂,取得了明显实效。去年,宜昌市近30所学校参与研究的全国重点课题“写作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也由全国中语会结题。这些课题能取得如此大的影响和成果,和一线课堂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勇于批判,引领教研教改先河。“独立之人格,自由之精神”是研究者的基本学术品质,也是优秀的高中学科教研员必须具备的素质。教研员作为一个学科的“掌门人”,不仅要对学科教学有较强的观察思考、分析诊断、反思评价、指导研究等能力,还要有开阔的视野与超前的思维,尤其要有勇于批判、求真务实的精神,不盲从既有结论,不迷信学术权威,这是为学之道、从研之本。唯有如此,教研教改才有新的触发点,才能产生新的思想理念,才能有开拓性的工作思路。当然,作为优秀高中学科教研员的另一个鲜明的标志,就是必须坚持立场坚定的政治方向,在意识形态方面不能违背党中央及上级党组织关于教育的基本方向,“研无禁区,讲有规矩,行有底线”,在“四个自信”的前提下阐发观点。这在已经到来的统编教材时代,更是必须遵守的基本原则。
提携后学,培养精英教研团队。教研员往往是一个地方学科教学的佼佼者,但如果缺乏对一线教师方向性的理念引领,缺乏对当地乃至省内外本学科教学的影响力,仅仅满足于自身的学术研究,埋头完成日常事务性工作,显然还不能算是优秀的教研员。培养一大批优秀的中青年骨干教师,既对他们严格要求,精心指导,又对他们极尽关爱,无私提携,使他们在课堂教学和学术研究的双轨同时起飞,迅速成长,这也是教研员的任务之一。宜昌市教科院原高中历史教研员、著名历史特级教师李明海老师曾对作为教研员的自己提出了“五台高手”“四面俱到”的要求。“五台高手”即统观全局,能登上“高台”;专业引领,能站稳“讲台”;交流共享,能搭好“平台”;规范公正,能把握“擂台”;助师成功,能充当“后台”。“四面俱到”即理论面,高屋建瓴史论结合,能够开阔老师们的眼界;实践面,内容具体贴近实际,切合老师们的认知水平,便于老师们的模仿迁移;人际面,学术民主话语自由,能够激发老师们的参与热情;外赛面,全心投入认真帮扶,让参赛老师赢得最好成绩。
评价检测,提升教育教学质量。高中学科教研员要在“备、教、辅、改、命、审、考、阅”等各个教学环节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并能够给予一线教师针对性的指导,而对市、州级高考学科教研员来说,高考复习备考指导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以来,“绿色评价”渐成风尚,各地不再以分数作为唯一的评价指标,而是从“品德发展水平、学业发展水平、身心发展水平、兴趣特长养成、学业负担状况”五个维度来进行综合的质量监测。但学生高考成绩仍是学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仍需重点关注。优秀的教研员,善于指导一线教师科学备考,将师生从盲目的题海战术中解放出来,通过对课程标准、考试说明的学习了解命题趋势,同时指导教师梳理知识体系,突破重点专题,夯实学生基础,力求规范答题,提升其素养能力,从而在高考中获得理想成绩。一般而言,市、州会组织全市性的甚至跨区域的大型调研考试,对复习备考效果加以检测,这就必须培养一支合格的命、审题专家队伍,通过专门的培训提升其原创命题和精细审题的能力,以期尽可能地接近高考命题专家的水平。
这些年来,宜昌组建了一个大库容的命、审题专家库,不仅用于日常命审题,还自己开发了“五个维度”综合评价的测量工具,对全市进行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监测,每年发布学区、學校教育质量综合评价监测报告,同时还发布家庭教育质量监测报告,促进家校联动,帮助学生“扣好人生第一颗纽扣”。正因为如此,宜昌高考成绩的各项指标,一直居于全省前列,成为“绿色质量”的风向标。
综上,优秀高中学科教研员应该成为各地教育行政部门重点培养的专家型人才,也是教育决策者可以倚重的参谋和良将,如何有效发挥他们的积极作用,也应该是当地教育部门研究的重要课题。
责任编辑/潘静娴
那么,对高中学科教研员的素质考察,以下几方面的能力素养是必不可缺的。
立德修身,提高教研工作软实力。一线教师对高中优秀教研员的评价,当然会突出其工作能力和学术权威,但前提是教研员的个人修养达到了应有的高度。老师们信任、爱戴甚至崇仰某个教研员,不仅仅因为他的学识渊博,更由于他的正直品行、诚挚人格与宽阔胸襟。教研员必须立德修身,才德配位。作为一名优秀的高中学科教研员,首先要淡泊名利,牢固树立服务意识,为市、州重大教育决策服务,为学校教育发展服务,为一线教师专业成长服务;要把时间与精力放在促进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上,把自己的专业优势转化为一线教师的成长优势,主动为一线教师专业成长进行指导与帮助,从而引领他们迅速健康成长。唯有如此,教研员在广大教师心目中才有地位,才真正有感召力。这样的教研员,待同事真诚热情、明智达理,对一线老师则率先垂范、以身作则,方能称得起基层教研员之典范。
手不释卷,打好专业发展底色。优秀高中学科教研员的学术品质,源于对学科知识体系及发展走向深邃且清醒的认识,源于对本专业发自内心的强烈而执着的热爱。目前,教研员工作面临着重大转型。面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纵深发展,教研员仅凭过去的知识储备、专业技能与经验策略很难适应层出不穷的变革。因此,对教研员而言,学习永远要走在最前头:向书本学习,向同行学习,在实践研究中学习。只有这样,教研员才能不断适应变化,提升教科研启碇领航能力,为自身的专业发展和学术研究打牢根基。对高中学科教研员而言,学习研究本专业书籍只是最基本的要求,还应该博采众长,涉猎重要的教育理论专著以及教育心理学、教育技术等前沿理论,并能将自身的经验心得赋之以文,甚至能有自己的专著出版(不包括复习备考的教辅资料)。
植根课堂,让教研教改根深叶茂。根据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要求,教研员必须降低研究重心、积极转变教研职能。教研员的工作重心只能在教学一线,归根结底在课堂。唯有如此,教研教改才能真正接地气,才能根深叶茂。好的高中学科教研员之所以能在本地乃至全省全国产生一定的影响力,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他们始终将自己的教研教改植根于课堂,从一线教师的课堂教学中去发现问题。为有效破解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他们将所发现的问题加以提炼,形成研究课题,带领广大教师集中攻关,破解一个又一个的教学难题。不仅如此,教研员还能将微观的问题集约化,发现共性的规律,并由此提出对中观和宏观都能产生推动作用的建议,得到各方领导专家的肯定和赞赏。近几年来,宜昌市教科院一直积极推行“三联系”活动——联系基层学校,联系一线青年教师,联系家庭贫困学习困难学生,要求教研员始终扎根于课堂,取得了明显实效。去年,宜昌市近30所学校参与研究的全国重点课题“写作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也由全国中语会结题。这些课题能取得如此大的影响和成果,和一线课堂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勇于批判,引领教研教改先河。“独立之人格,自由之精神”是研究者的基本学术品质,也是优秀的高中学科教研员必须具备的素质。教研员作为一个学科的“掌门人”,不仅要对学科教学有较强的观察思考、分析诊断、反思评价、指导研究等能力,还要有开阔的视野与超前的思维,尤其要有勇于批判、求真务实的精神,不盲从既有结论,不迷信学术权威,这是为学之道、从研之本。唯有如此,教研教改才有新的触发点,才能产生新的思想理念,才能有开拓性的工作思路。当然,作为优秀高中学科教研员的另一个鲜明的标志,就是必须坚持立场坚定的政治方向,在意识形态方面不能违背党中央及上级党组织关于教育的基本方向,“研无禁区,讲有规矩,行有底线”,在“四个自信”的前提下阐发观点。这在已经到来的统编教材时代,更是必须遵守的基本原则。
提携后学,培养精英教研团队。教研员往往是一个地方学科教学的佼佼者,但如果缺乏对一线教师方向性的理念引领,缺乏对当地乃至省内外本学科教学的影响力,仅仅满足于自身的学术研究,埋头完成日常事务性工作,显然还不能算是优秀的教研员。培养一大批优秀的中青年骨干教师,既对他们严格要求,精心指导,又对他们极尽关爱,无私提携,使他们在课堂教学和学术研究的双轨同时起飞,迅速成长,这也是教研员的任务之一。宜昌市教科院原高中历史教研员、著名历史特级教师李明海老师曾对作为教研员的自己提出了“五台高手”“四面俱到”的要求。“五台高手”即统观全局,能登上“高台”;专业引领,能站稳“讲台”;交流共享,能搭好“平台”;规范公正,能把握“擂台”;助师成功,能充当“后台”。“四面俱到”即理论面,高屋建瓴史论结合,能够开阔老师们的眼界;实践面,内容具体贴近实际,切合老师们的认知水平,便于老师们的模仿迁移;人际面,学术民主话语自由,能够激发老师们的参与热情;外赛面,全心投入认真帮扶,让参赛老师赢得最好成绩。
评价检测,提升教育教学质量。高中学科教研员要在“备、教、辅、改、命、审、考、阅”等各个教学环节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并能够给予一线教师针对性的指导,而对市、州级高考学科教研员来说,高考复习备考指导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以来,“绿色评价”渐成风尚,各地不再以分数作为唯一的评价指标,而是从“品德发展水平、学业发展水平、身心发展水平、兴趣特长养成、学业负担状况”五个维度来进行综合的质量监测。但学生高考成绩仍是学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仍需重点关注。优秀的教研员,善于指导一线教师科学备考,将师生从盲目的题海战术中解放出来,通过对课程标准、考试说明的学习了解命题趋势,同时指导教师梳理知识体系,突破重点专题,夯实学生基础,力求规范答题,提升其素养能力,从而在高考中获得理想成绩。一般而言,市、州会组织全市性的甚至跨区域的大型调研考试,对复习备考效果加以检测,这就必须培养一支合格的命、审题专家队伍,通过专门的培训提升其原创命题和精细审题的能力,以期尽可能地接近高考命题专家的水平。
这些年来,宜昌组建了一个大库容的命、审题专家库,不仅用于日常命审题,还自己开发了“五个维度”综合评价的测量工具,对全市进行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监测,每年发布学区、學校教育质量综合评价监测报告,同时还发布家庭教育质量监测报告,促进家校联动,帮助学生“扣好人生第一颗纽扣”。正因为如此,宜昌高考成绩的各项指标,一直居于全省前列,成为“绿色质量”的风向标。
综上,优秀高中学科教研员应该成为各地教育行政部门重点培养的专家型人才,也是教育决策者可以倚重的参谋和良将,如何有效发挥他们的积极作用,也应该是当地教育部门研究的重要课题。
责任编辑/潘静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