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拜读了陈松信老师的《莫让“排场”钻了“礼仪”的空子》多遍,里面的观点不敢苟同。在我看来:
联欢活动是“礼仪”,大搞排场也是“礼仪”。
我们首先来了解一下“礼仪”和“排场”,翻开《现代汉语辞海》(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0431-5640624),查到:礼仪:(名)“礼节”和“仪式”。其中,“礼节”:(名)表示尊敬、祝颂、哀悼等的形式,如鞠躬、握手、献花圈、鸣礼炮等;“仪式”:(名)举行典礼的形式。
排场:(名)表现在外面的铺张奢侈的形式或局面:讲一,(形)铺张而奢侈。(取与“礼仪”对应词性,应为解释)。陈老师认为,香港某学校举行的联欢活动让人“不再为‘礼仪’问题所困扰,惬意地欣赏着一个个精彩的节目,尽情地享受着庆祝圣诞的文艺晚会大餐”:中国有些学校接待贵宾或是迎接上级领导来校视察所搞的欢迎仪式是误将“排场”当成“礼仪”。其实,从上面的解释看来,香港某学校为了表示对内地学生和老师的尊敬而举行的联欢晚会这个仪式,叫礼仪;内地某些学校“鲜花招展、彩旗飘飘,校园被装点得充满了节日的喜庆色彩”所讲的这种“排场”其实也是礼仪。因为它们都符合礼仪的基本要求——尊重他人。也就是说,它们的本质是相同的,都属于文化;只不过文化的表现形式不同。
为什么会造成这种本质相同,形式有异的礼仪文化呢?
这与两地所受的文化熏陶有很大的关系。虽说香港地区早在秦始皇时期就已经纳入中国版图,可近代历史中的香港百年时间是英国的殖民地;更何况,香港由于地理位置的影响,早就是一个国际性的商业城市,它的文化礼仪融合东西。如:在香港,对一般的男士称“先生”,女士称“小姐”,如果是对年纪大的男子可称“阿叔”或“阿伯”等,从这些中外混合的称呼中,你可以看出该地区礼仪文化的特殊性。从陈老师带着学生去“体验香港圣诞节活动”,我们也可以看出西方文化在香港的“统治”地位。而代表西方文化的西方礼仪是宗教的重要活动方式,由于对宗教的虔诚信仰,西方人从小就接受这种礼仪的教育与熏陶,使得礼仪能够自然地表现在人的行为之中,让接受这种礼仪的-人感到如坐春风。
而内地某些学校的礼仪则多多少少地代表了中华五千年传承的“礼”,礼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在中国文化中起着“准法律”的作用。古代礼仪形成于“三皇五帝”时代,到尧舜时,已经有了成文的礼仪制度,就是“五礼”。这“五礼”指的是吉礼、凶礼、宾礼、军礼和嘉礼。陈老师文章中写的接待贵宾或迎接上级领导的礼仪,追溯起源的话,应该属于“宾礼”,我国古代最隆重的宾礼是“九宾之礼”:先是从殿内向外依次排列九位礼仪官员,迎接宾客时则高声呼唤,上下相传,声势威严。这在形式上十分威严,也很排场。而“礼”的实质是“利”,“礼”是形式和手段,“利”是内容和目的。尤其在中国封建时代,“礼”体现的本质是不平等,是等级制度:“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礼”成了统治阶级维护特权利益的“堤防”。到了中国近当代,由于西方文明的冲击,礼从形式到内容都有了很大的改变,使得中国目前的“礼”成了一种模糊笼统的状态,所以,校长们奉行的是原有“基因”中的“排场”,其实,本质上也有不平等在里面,所以,大家感到很难受了。
因此,从张扬个性、遵从人性的角度来看,香港的联欢晚会当然舒服,人人欢迎之,享受之;而内地的欢迎仪式“置学生的身心健康不顾,以牺牲学生的学习和休息时间为代价,让学生在操场集体‘罚站”’的做法,让陈老师关于“不仅祸害学生健康,甚至影响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正确树立”的看法也能理解。
传统中关于礼仪的价值观,真的一无是处,没有继承的必要吗?
我们尊崇的圣人孔子主张“克己复礼”,意思是克制自己,使言行都合于礼的原则。校长们的欢迎“排场”中,其实就有这种理念;举行这种仪式,校长们本身其实也未必感到舒服自在,他们是在遵从“礼”。而礼书《中庸》中,认为“不偏谓之中,不易谓之庸”,书中的主张当然不仅仅指礼仪方面,是指一切都要适度;老子的重要思想里面也含有“物极必反”之意。所以呢,校长们其实是没有遵从祖先的教导,学“礼”只学皮毛,有真理过头一步,成为谬误之嫌。可西方文明中“人人平等”的“礼”,真的无懈可击吗?据《参考消息》转引的《纽约时报》的一篇文章说,由于一些学生的行为无法容忍,2004年有1/3的美国教师认真考虑过要改行。因为80%的学生张口闭口都说享有自己的权利,如果老师的管教过于严厉,他们的父母就会提起诉讼。所以,孩子毫无顾忌,变得很粗野。这种所谓的平等,造成的结果是学生凌驾于老师之上,使得正常的教育很难进行。而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礼”,其基本理念就是对人性合理的制约。其中有不少是用来防止人们“兽性大发”的。比较而言,我们传统意义的“礼”,只是在继承发展过程中发生了问题。我们祖先培养出的“礼”,在成长过程中,由于护理不当,发生了问题,我们怎能抛弃它?泱泱五千年文明的根,代表“中国核心思想的‘礼”’岂能成为西方文化的附庸?
发展才是硬道理,“大同世界”共实现!
曾几何时,西方国家实力强大,西方人价值观统一,他们对自身文化的高度认同和深刻觉悟,使得很多方面落后的我们缺乏自信。因此,我国近百年来知识界在思想上发生了分歧和混乱,要么“西方文化”打倒“中国传统”,要么主张“中国传统”抗拒“西方文化”,结果中国文化一直没有机会获得有系统、有意识的现代清理。2008年北京奥运想努力做到的“世界给我十六天,我给世界五千年”的理念给了我们榜样。北京奥运所呈现出的古今结合、适应时代的文明礼仪让中华儿女无不为之振奋自豪,也让世界人民为之欢呼雀跃。虽不能说它给了我们一条光明大道,但总给我们带来了一线希望。真希望让礼仪成为我们的社会法规,让礼仪教育走进课堂、走进教材;只要政府认真要求,个人严格遵守,作为民族文化核心的礼仪会再次大放异彩。等到将来有一天,《礼记·礼运》篇中描绘的“大同”世界、“礼之用,和为贵”所要求的和谐社会在全世界实现,希望那时候,中国经过发展了的“礼”,能够大大方方地融入全世界“礼”性的境界。
联欢活动是“礼仪”,大搞排场也是“礼仪”。
我们首先来了解一下“礼仪”和“排场”,翻开《现代汉语辞海》(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0431-5640624),查到:礼仪:(名)“礼节”和“仪式”。其中,“礼节”:(名)表示尊敬、祝颂、哀悼等的形式,如鞠躬、握手、献花圈、鸣礼炮等;“仪式”:(名)举行典礼的形式。
排场:(名)表现在外面的铺张奢侈的形式或局面:讲一,(形)铺张而奢侈。(取与“礼仪”对应词性,应为解释)。陈老师认为,香港某学校举行的联欢活动让人“不再为‘礼仪’问题所困扰,惬意地欣赏着一个个精彩的节目,尽情地享受着庆祝圣诞的文艺晚会大餐”:中国有些学校接待贵宾或是迎接上级领导来校视察所搞的欢迎仪式是误将“排场”当成“礼仪”。其实,从上面的解释看来,香港某学校为了表示对内地学生和老师的尊敬而举行的联欢晚会这个仪式,叫礼仪;内地某些学校“鲜花招展、彩旗飘飘,校园被装点得充满了节日的喜庆色彩”所讲的这种“排场”其实也是礼仪。因为它们都符合礼仪的基本要求——尊重他人。也就是说,它们的本质是相同的,都属于文化;只不过文化的表现形式不同。
为什么会造成这种本质相同,形式有异的礼仪文化呢?
这与两地所受的文化熏陶有很大的关系。虽说香港地区早在秦始皇时期就已经纳入中国版图,可近代历史中的香港百年时间是英国的殖民地;更何况,香港由于地理位置的影响,早就是一个国际性的商业城市,它的文化礼仪融合东西。如:在香港,对一般的男士称“先生”,女士称“小姐”,如果是对年纪大的男子可称“阿叔”或“阿伯”等,从这些中外混合的称呼中,你可以看出该地区礼仪文化的特殊性。从陈老师带着学生去“体验香港圣诞节活动”,我们也可以看出西方文化在香港的“统治”地位。而代表西方文化的西方礼仪是宗教的重要活动方式,由于对宗教的虔诚信仰,西方人从小就接受这种礼仪的教育与熏陶,使得礼仪能够自然地表现在人的行为之中,让接受这种礼仪的-人感到如坐春风。
而内地某些学校的礼仪则多多少少地代表了中华五千年传承的“礼”,礼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在中国文化中起着“准法律”的作用。古代礼仪形成于“三皇五帝”时代,到尧舜时,已经有了成文的礼仪制度,就是“五礼”。这“五礼”指的是吉礼、凶礼、宾礼、军礼和嘉礼。陈老师文章中写的接待贵宾或迎接上级领导的礼仪,追溯起源的话,应该属于“宾礼”,我国古代最隆重的宾礼是“九宾之礼”:先是从殿内向外依次排列九位礼仪官员,迎接宾客时则高声呼唤,上下相传,声势威严。这在形式上十分威严,也很排场。而“礼”的实质是“利”,“礼”是形式和手段,“利”是内容和目的。尤其在中国封建时代,“礼”体现的本质是不平等,是等级制度:“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礼”成了统治阶级维护特权利益的“堤防”。到了中国近当代,由于西方文明的冲击,礼从形式到内容都有了很大的改变,使得中国目前的“礼”成了一种模糊笼统的状态,所以,校长们奉行的是原有“基因”中的“排场”,其实,本质上也有不平等在里面,所以,大家感到很难受了。
因此,从张扬个性、遵从人性的角度来看,香港的联欢晚会当然舒服,人人欢迎之,享受之;而内地的欢迎仪式“置学生的身心健康不顾,以牺牲学生的学习和休息时间为代价,让学生在操场集体‘罚站”’的做法,让陈老师关于“不仅祸害学生健康,甚至影响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正确树立”的看法也能理解。
传统中关于礼仪的价值观,真的一无是处,没有继承的必要吗?
我们尊崇的圣人孔子主张“克己复礼”,意思是克制自己,使言行都合于礼的原则。校长们的欢迎“排场”中,其实就有这种理念;举行这种仪式,校长们本身其实也未必感到舒服自在,他们是在遵从“礼”。而礼书《中庸》中,认为“不偏谓之中,不易谓之庸”,书中的主张当然不仅仅指礼仪方面,是指一切都要适度;老子的重要思想里面也含有“物极必反”之意。所以呢,校长们其实是没有遵从祖先的教导,学“礼”只学皮毛,有真理过头一步,成为谬误之嫌。可西方文明中“人人平等”的“礼”,真的无懈可击吗?据《参考消息》转引的《纽约时报》的一篇文章说,由于一些学生的行为无法容忍,2004年有1/3的美国教师认真考虑过要改行。因为80%的学生张口闭口都说享有自己的权利,如果老师的管教过于严厉,他们的父母就会提起诉讼。所以,孩子毫无顾忌,变得很粗野。这种所谓的平等,造成的结果是学生凌驾于老师之上,使得正常的教育很难进行。而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礼”,其基本理念就是对人性合理的制约。其中有不少是用来防止人们“兽性大发”的。比较而言,我们传统意义的“礼”,只是在继承发展过程中发生了问题。我们祖先培养出的“礼”,在成长过程中,由于护理不当,发生了问题,我们怎能抛弃它?泱泱五千年文明的根,代表“中国核心思想的‘礼”’岂能成为西方文化的附庸?
发展才是硬道理,“大同世界”共实现!
曾几何时,西方国家实力强大,西方人价值观统一,他们对自身文化的高度认同和深刻觉悟,使得很多方面落后的我们缺乏自信。因此,我国近百年来知识界在思想上发生了分歧和混乱,要么“西方文化”打倒“中国传统”,要么主张“中国传统”抗拒“西方文化”,结果中国文化一直没有机会获得有系统、有意识的现代清理。2008年北京奥运想努力做到的“世界给我十六天,我给世界五千年”的理念给了我们榜样。北京奥运所呈现出的古今结合、适应时代的文明礼仪让中华儿女无不为之振奋自豪,也让世界人民为之欢呼雀跃。虽不能说它给了我们一条光明大道,但总给我们带来了一线希望。真希望让礼仪成为我们的社会法规,让礼仪教育走进课堂、走进教材;只要政府认真要求,个人严格遵守,作为民族文化核心的礼仪会再次大放异彩。等到将来有一天,《礼记·礼运》篇中描绘的“大同”世界、“礼之用,和为贵”所要求的和谐社会在全世界实现,希望那时候,中国经过发展了的“礼”,能够大大方方地融入全世界“礼”性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