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5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2)10-000-02
摘 要 通过现场观察教学实际情况,对影响武术教学课质量的主要因素及教学方法和手段等方面的分析,以及武术基础差,缺乏相关知识,没有打破传统教授武术套路的模式,最后,运用教学手段和方法,提出增强学生对武术课教学质量的方法。
关键词 武术 教学 质量
武术是中国传统技击术,归属于传统的民族体育,是富有民族风格的一种独特体育项目。它不但内容丰富多彩,技击性强,而且动作形象优美。深受广大群众和青少年的喜爱。因此,它成为普通高校体育教学的内容之一。它包括简化24式太极拳、32式太极剑、长拳套路、初级剑和初级棍等项目。武术教学的关键,在于怎样让学生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学到真正有用的健身方法和本领,助于提高武术教学的质量。
武术运动是一种全身性运动,人体各部位都要求运动,武术课对学生身体、具有增强体质、防身自卫、修身养性的作用,还具有观赏娱乐的作用。
武术教学是师生双向交流的活动过程。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一般采用教师讲解、示范、领做、学生练习、纠正错误这一模式进行,而近年为提高高校武术教学质量创新了科学性较高的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如:武术教学方法与手段、内容,学生对武术课的认识,兴趣爱好和教师在上课当中传统的教学方法与现代教学方法充分结合并能启发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练习的课堂活跃气氛来讲解而示范动作并纠正已发现的错误动作。更重要是让学生了解每一个动作的攻防含意和清晰的认识并以满足大学生的“求快,求新,求奇”的心里需求,广大教师努力提高武术教學方法并重视双语教学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如:刚开始学生对武术课的看法,观点,兴趣和认识还很浅而且太极拳运动的时间比较长,动作速度很慢而正好学生的年龄和性格特点刚好要相反,另外从南北疆,乡村地区和高原边疆地区来的少数民族同学们来说,武术课是很有可能新的体育项目、尤其是太极拳,再说太极拳动作名称较复杂而且很难记。老师讲解动作名称大意甚至有些同学还是不理解,这时候提高教学质量是有难处而这种情况下广大武术教学工作者应用怎样的教学方法来解决上述问题?所以这种情况下要提高教学质量和解决问题,需要以下几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望广大武术教学工作者进一步探讨和研究。
1.教师利用各种各样的教学方法来讲解,提高学生对自己的教学内容和教法的兴趣,这对教学质量有很大的帮助。
2.教师讲解动作名称是要结合动作攻防含义,每一个动作的象形取义要让学生明白。提出动作难点和重点并让学生多练习。
3.课后小结,老师要给学生布置作业让他们背下次课动作名称并检查。
4.教师让学生分组练习,老师不停地监督并纠正错误。
5.追求现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要用传统的教学与现代教学充分结合的方法,并进一步提高,学生对太极拳项目的兴趣爱好和教学质量。
6.民族教师,用语言的特长能给民族同学们详细的解释,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瑰宝太极拳运动的起源及发展状况并结合中西医讲解它对身体的医疗和健身作用的特点,另外在课堂上解释每一个动作的名称大意和动作功放含义。
这样就能解决同学们在上课当中遇到的很多问题,更重要是能启发学生对太极拳运动的兴趣爱好。这提高武术教学质量的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这对教学质量有很大的改善和提高。
一、研究目的
让学生体会到中华传统武术运动的含义,武术运动对自身健体,对养生长寿并提高身体各方面素质等作用。注重激发学生习武的兴趣,并通过武术锻炼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其对疾病的免疫能力;通过武术运动中所蕴含的尚武崇德的精神培养大学生尊师重道,讲礼守信,宽以待人,严于律己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并通过武术的练习,使学生在追求技艺提高的过程中,培养自强不息的意志品质;通过武术动作组合的创编,培育学生的创新能力,开发学生智力,在高校通过武术文化教学,弘扬和培育大学生的民族精神,培育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和民族自豪感,提高大学生的自身修养和塑造全面的人格,培育大学生的整体思维而让学生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学到真正有用的本领和健康的方法助于提高武术教学质量。充分利用武术的育人功能,推动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广大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二、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我区高校武术教学课学生。
(二)研究方法
通过对我区各高校武术教学课的现场观察,对提高武术教学质量效果的因素进行分析,这些因素包括:武术教学方法与手段、内容、学生对武术课的认识、兴趣,教师在上课当中用传统的教学与现代教学充分结合的方法启发学生自主学习的课堂活跃气氛。
三、研究结果
大部分地区的中小学体育教学中没有武术课内容,学生基本上都是到高校以后才开始接触武术运动,因此,没有武术运动的基础可言。另外,大部分高校体育课实行选项课学习,学生选学项目的动机除兴趣爱好外,考试是否容易通过也是主要考虑因素。大多数学生坦言选择学习武术是因为觉得武术对身体条件和素质要求不高,考试好通过,这部分学生往往都是不爱运动或体育基础比较差的学生。对于教师来说,一是、观念和认识不清晰,方向不明确,二是、受传统教学模式影响,尚未建立新的模式与评价体系,导致了部分武术教师不知道上课不教套路该教什么,没有打破传统教授武术套路的模式,三是、学生所使用的教材周期长,更新慢。
(一)教学中常用的几种口头语言
讲解性语言。针对教学内容,使用的语言必须明确、扼要.在讲解过程中,语言要准确、精炼,生动并富有启发性。
术语性语言。术语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科学性,正确的使用术语,能使概念明确、教学紧凑、节省时间,以便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进行练习。在武术教学中如“弓步冲拳、仆步亮掌”,形象又明确的指明了整个动作对身型的基本要求。 暗示性语言。包括口令性、激励性等语言。即运用不同的语气、语调来暗示、调节学生的心理活动,稳定心理状态,调节其积极性,有助于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如准备活动中的集体整队慢跑或长拳类的口令,宜短促、宏亮、有力。而太极拳的口令则是缓慢、平和、细匀,使学生听后对形成不同拳种的表象有积极的作用。无论是表扬语,批评语,激励语的暗示,贵在及时调控,扼制不良的现象,使课堂保持活而不乱,严而不死的气氛,同时及时纠正错误,巩固正确动作,以利于运动技能的迁移。
(二)提高武术教学质量的途径要按武术运动特有的规律来进行
首先,培养防护意识。我们知道套路运动的特点是以攻防动作为素材,以技击技术为基本内容。因此在授课时讲清动作的攻防含义,技击方法就成了武术教学的重要环节。不管是教哪种拳术,都应把技击特点,攻防意识放在首位。为了培养学生的攻防意识应该让学生在假设对手进攻的条件下进行练习。一攻,一防重点在防守,格挡动作要实效,只有这样才能准确地掌握这个动作,提高攻防意识。
1.动作标准化。在增强意识的前提下,应该进一步要求学生掌握动作的准确性。武术套路动作多有变化,复杂的动作更是变化多端,所以在掌握了所学动作的往来路线之后就应从动作的规格,劲力的方法上下功夫,以保持武术动作的特殊形态。只有强调和掌握了所学动作的规格和形态,才能体现出所学套路的特点和风格。
2.动作重点和风格。动作看起来很简单,实际上在动作规格的要求很高。另外动作规格还包括套路演练的风格和节奏。例如:动静的转换,劲力的发放,手腿的协调配合,刚柔虚实的变换等。所以把握住每一个动作攻防意图和规格结构的练习是保证全套运动演练风格和节奏的基础。有时在套路中有些动作是出于锻炼身体或动作衔接的需要,并不具有明显的攻防含义,但它的劲力特点,技术风格都必须和整个套路相适应,使之成为整个套路有机的一部分。只要我们能掌握了这些特点和风格,就可以把握住演练套路的规律,就能使动作规格更加规范地完成。
3.教师在教学时不但要求动作做的像,更重要的是要传神,要通过准确的外形来传达内在的精神。“形不似而神难传”,“神”是武术动作的内在生命; “形”是人物动作的外在表现,而人物动作的本身要反映出人物的精神状态。“形须神以立,神须神以存。”由此可见,武术运动的最高境界是“神”与“形”的完美统一。一般来说学生在短期内不太容易体现出形神兼备的运动特点,但随着攻防意识的增强,动作规格和熟练程度的不断提高,可以使他们对武术运动的特点和套路本身的要求理解的更深刻。教师应该把握住这一时机将教学的重点放到强调“形神兼备”上来,这对学生整套动作的掌握和提高时至关重要的一节。
四、研究结论与建议
高校的中心工作就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体育教学作为培养学生的一个方面,其教学质量直接影响着人才的培养,而在武术课中围绕培养学生攻防意识为核心,以要求动作规模和强调形神兼备为手段的教学指导思想,是提高武术课教学质量的根本所在,要提高武术课的教学质量,同样需要教师对所教套路中的每一个动作为攻防含意有清晰的认识和了解并以满足大学生的“求快,求新,求奇”的心里需求。要改革武术教学与手段,就应加强对武术教师的培训,从根本上提高武术教师对武术教学方法的认识和重视。将武术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方法与现代教学方法充分结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启发学生自主练习,适应现代的快节奏生活和大学生的心理特点,从而间接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千变万化的攻防含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是提高武术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当然仍需广大武术教学工作者进一步探讨和研究。
参考文献:
[1] 徐春毅,虞定海.高校武术教育现代化的内涵、目标及途径[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8.4.149.
[2] 龚茂富,刘同为.武术套路视觉特性的文化解读[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7.1.140.
[3] 李金龙,刘英辉.我国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化問题的思考[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9.3.154.
[4] 刘杏芝,陈琼霞.影响大学生武术套路记忆效果的因素及对策[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29.11.
[5] 宋桦.普通高校武术公共课教学情况分析[J].体育科研.2006.27.6.
摘 要 通过现场观察教学实际情况,对影响武术教学课质量的主要因素及教学方法和手段等方面的分析,以及武术基础差,缺乏相关知识,没有打破传统教授武术套路的模式,最后,运用教学手段和方法,提出增强学生对武术课教学质量的方法。
关键词 武术 教学 质量
武术是中国传统技击术,归属于传统的民族体育,是富有民族风格的一种独特体育项目。它不但内容丰富多彩,技击性强,而且动作形象优美。深受广大群众和青少年的喜爱。因此,它成为普通高校体育教学的内容之一。它包括简化24式太极拳、32式太极剑、长拳套路、初级剑和初级棍等项目。武术教学的关键,在于怎样让学生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学到真正有用的健身方法和本领,助于提高武术教学的质量。
武术运动是一种全身性运动,人体各部位都要求运动,武术课对学生身体、具有增强体质、防身自卫、修身养性的作用,还具有观赏娱乐的作用。
武术教学是师生双向交流的活动过程。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一般采用教师讲解、示范、领做、学生练习、纠正错误这一模式进行,而近年为提高高校武术教学质量创新了科学性较高的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如:武术教学方法与手段、内容,学生对武术课的认识,兴趣爱好和教师在上课当中传统的教学方法与现代教学方法充分结合并能启发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练习的课堂活跃气氛来讲解而示范动作并纠正已发现的错误动作。更重要是让学生了解每一个动作的攻防含意和清晰的认识并以满足大学生的“求快,求新,求奇”的心里需求,广大教师努力提高武术教學方法并重视双语教学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如:刚开始学生对武术课的看法,观点,兴趣和认识还很浅而且太极拳运动的时间比较长,动作速度很慢而正好学生的年龄和性格特点刚好要相反,另外从南北疆,乡村地区和高原边疆地区来的少数民族同学们来说,武术课是很有可能新的体育项目、尤其是太极拳,再说太极拳动作名称较复杂而且很难记。老师讲解动作名称大意甚至有些同学还是不理解,这时候提高教学质量是有难处而这种情况下广大武术教学工作者应用怎样的教学方法来解决上述问题?所以这种情况下要提高教学质量和解决问题,需要以下几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望广大武术教学工作者进一步探讨和研究。
1.教师利用各种各样的教学方法来讲解,提高学生对自己的教学内容和教法的兴趣,这对教学质量有很大的帮助。
2.教师讲解动作名称是要结合动作攻防含义,每一个动作的象形取义要让学生明白。提出动作难点和重点并让学生多练习。
3.课后小结,老师要给学生布置作业让他们背下次课动作名称并检查。
4.教师让学生分组练习,老师不停地监督并纠正错误。
5.追求现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要用传统的教学与现代教学充分结合的方法,并进一步提高,学生对太极拳项目的兴趣爱好和教学质量。
6.民族教师,用语言的特长能给民族同学们详细的解释,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瑰宝太极拳运动的起源及发展状况并结合中西医讲解它对身体的医疗和健身作用的特点,另外在课堂上解释每一个动作的名称大意和动作功放含义。
这样就能解决同学们在上课当中遇到的很多问题,更重要是能启发学生对太极拳运动的兴趣爱好。这提高武术教学质量的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这对教学质量有很大的改善和提高。
一、研究目的
让学生体会到中华传统武术运动的含义,武术运动对自身健体,对养生长寿并提高身体各方面素质等作用。注重激发学生习武的兴趣,并通过武术锻炼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其对疾病的免疫能力;通过武术运动中所蕴含的尚武崇德的精神培养大学生尊师重道,讲礼守信,宽以待人,严于律己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并通过武术的练习,使学生在追求技艺提高的过程中,培养自强不息的意志品质;通过武术动作组合的创编,培育学生的创新能力,开发学生智力,在高校通过武术文化教学,弘扬和培育大学生的民族精神,培育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和民族自豪感,提高大学生的自身修养和塑造全面的人格,培育大学生的整体思维而让学生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学到真正有用的本领和健康的方法助于提高武术教学质量。充分利用武术的育人功能,推动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广大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二、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我区高校武术教学课学生。
(二)研究方法
通过对我区各高校武术教学课的现场观察,对提高武术教学质量效果的因素进行分析,这些因素包括:武术教学方法与手段、内容、学生对武术课的认识、兴趣,教师在上课当中用传统的教学与现代教学充分结合的方法启发学生自主学习的课堂活跃气氛。
三、研究结果
大部分地区的中小学体育教学中没有武术课内容,学生基本上都是到高校以后才开始接触武术运动,因此,没有武术运动的基础可言。另外,大部分高校体育课实行选项课学习,学生选学项目的动机除兴趣爱好外,考试是否容易通过也是主要考虑因素。大多数学生坦言选择学习武术是因为觉得武术对身体条件和素质要求不高,考试好通过,这部分学生往往都是不爱运动或体育基础比较差的学生。对于教师来说,一是、观念和认识不清晰,方向不明确,二是、受传统教学模式影响,尚未建立新的模式与评价体系,导致了部分武术教师不知道上课不教套路该教什么,没有打破传统教授武术套路的模式,三是、学生所使用的教材周期长,更新慢。
(一)教学中常用的几种口头语言
讲解性语言。针对教学内容,使用的语言必须明确、扼要.在讲解过程中,语言要准确、精炼,生动并富有启发性。
术语性语言。术语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科学性,正确的使用术语,能使概念明确、教学紧凑、节省时间,以便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进行练习。在武术教学中如“弓步冲拳、仆步亮掌”,形象又明确的指明了整个动作对身型的基本要求。 暗示性语言。包括口令性、激励性等语言。即运用不同的语气、语调来暗示、调节学生的心理活动,稳定心理状态,调节其积极性,有助于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如准备活动中的集体整队慢跑或长拳类的口令,宜短促、宏亮、有力。而太极拳的口令则是缓慢、平和、细匀,使学生听后对形成不同拳种的表象有积极的作用。无论是表扬语,批评语,激励语的暗示,贵在及时调控,扼制不良的现象,使课堂保持活而不乱,严而不死的气氛,同时及时纠正错误,巩固正确动作,以利于运动技能的迁移。
(二)提高武术教学质量的途径要按武术运动特有的规律来进行
首先,培养防护意识。我们知道套路运动的特点是以攻防动作为素材,以技击技术为基本内容。因此在授课时讲清动作的攻防含义,技击方法就成了武术教学的重要环节。不管是教哪种拳术,都应把技击特点,攻防意识放在首位。为了培养学生的攻防意识应该让学生在假设对手进攻的条件下进行练习。一攻,一防重点在防守,格挡动作要实效,只有这样才能准确地掌握这个动作,提高攻防意识。
1.动作标准化。在增强意识的前提下,应该进一步要求学生掌握动作的准确性。武术套路动作多有变化,复杂的动作更是变化多端,所以在掌握了所学动作的往来路线之后就应从动作的规格,劲力的方法上下功夫,以保持武术动作的特殊形态。只有强调和掌握了所学动作的规格和形态,才能体现出所学套路的特点和风格。
2.动作重点和风格。动作看起来很简单,实际上在动作规格的要求很高。另外动作规格还包括套路演练的风格和节奏。例如:动静的转换,劲力的发放,手腿的协调配合,刚柔虚实的变换等。所以把握住每一个动作攻防意图和规格结构的练习是保证全套运动演练风格和节奏的基础。有时在套路中有些动作是出于锻炼身体或动作衔接的需要,并不具有明显的攻防含义,但它的劲力特点,技术风格都必须和整个套路相适应,使之成为整个套路有机的一部分。只要我们能掌握了这些特点和风格,就可以把握住演练套路的规律,就能使动作规格更加规范地完成。
3.教师在教学时不但要求动作做的像,更重要的是要传神,要通过准确的外形来传达内在的精神。“形不似而神难传”,“神”是武术动作的内在生命; “形”是人物动作的外在表现,而人物动作的本身要反映出人物的精神状态。“形须神以立,神须神以存。”由此可见,武术运动的最高境界是“神”与“形”的完美统一。一般来说学生在短期内不太容易体现出形神兼备的运动特点,但随着攻防意识的增强,动作规格和熟练程度的不断提高,可以使他们对武术运动的特点和套路本身的要求理解的更深刻。教师应该把握住这一时机将教学的重点放到强调“形神兼备”上来,这对学生整套动作的掌握和提高时至关重要的一节。
四、研究结论与建议
高校的中心工作就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体育教学作为培养学生的一个方面,其教学质量直接影响着人才的培养,而在武术课中围绕培养学生攻防意识为核心,以要求动作规模和强调形神兼备为手段的教学指导思想,是提高武术课教学质量的根本所在,要提高武术课的教学质量,同样需要教师对所教套路中的每一个动作为攻防含意有清晰的认识和了解并以满足大学生的“求快,求新,求奇”的心里需求。要改革武术教学与手段,就应加强对武术教师的培训,从根本上提高武术教师对武术教学方法的认识和重视。将武术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方法与现代教学方法充分结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启发学生自主练习,适应现代的快节奏生活和大学生的心理特点,从而间接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千变万化的攻防含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是提高武术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当然仍需广大武术教学工作者进一步探讨和研究。
参考文献:
[1] 徐春毅,虞定海.高校武术教育现代化的内涵、目标及途径[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8.4.149.
[2] 龚茂富,刘同为.武术套路视觉特性的文化解读[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7.1.140.
[3] 李金龙,刘英辉.我国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化問题的思考[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9.3.154.
[4] 刘杏芝,陈琼霞.影响大学生武术套路记忆效果的因素及对策[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29.11.
[5] 宋桦.普通高校武术公共课教学情况分析[J].体育科研.2006.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