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国汉字独特的造字方法,赋予汉字丰富的内涵。在语文教学中,必须理解汉字的本义,从字理解析入手,才能理顺识字教学,抓住识字教学的根,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实现语文识字教学的再次升华。
【关键词】汉字;字理;识字
作为炎黄子孙,应该了解汉字;作为语文教师,更应该理解汉子,解析字理,以帮助学生识字。《语文课程标准》规定规定初中学生“累积认识常用汉字3500个,其中3000个左右会写”,初中学生识字以学生熟练使用工具书,独立识字为主。识字是学习语文的基础,在农村学校,识字教学也是语文教学的一个环节,只是初中教师在识字教学时应更注重字理解析。这样,才抓住了识字教学的根,引领学生快乐学习,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何为字理?字理就是汉字构成的基本规律,是汉子形与义相互关系。在识字教学中,根据汉字的构字规律,在字形分析中渗透一些字理,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字义,做到见形知义,促使学生牢固记忆,从而全面提高识字教学的质量。
那么,在教学中怎样渗透字理解析呢?下面仅举几个量词的使用来简单说明我的一些粗略感想。
“一束鲜花”的“束”,很多学生已会自觉地把“束”字分为“木”和“口”,但是找不到其中的联系,这时教师再指导他们,这个“口”字与“吃”、“喝”、“吞”、“咬”的“口”的意思是不一样的,“束”字中的“口”实际是一圈绳索,一下他们就明白了是用一根绳索把几支带花的小树木捆在一起,所以是“一束鲜花”。
“一篇文章”。先叫学生撤分“章”字,可以撤分为“立”“日”“十”、“音”“十”、“立”“早”这样三种,那么,哪种撤分是正确的呢?按照比较流行的说法是“弓长张”、“立早章”是深入人心、约定俗成的,但是按照把“章”分为“立”“早”两部分的话,得不到它本来的意思,于是教师再提醒学生:古人在唱诵的时候,常常是唱了十小段音乐后就休息一会儿,一次就把每十个小节的音乐叫做一章,这样,每个学生都明白了“章”应该是“音”“十”章。再分析“篇”字,古时没有纸,人们常把字刻在竹片上,称为“竹简”,这样,他们对“一篇文章”的“篇”字就印象深刻了。
“一副手套”的“副”为什么用“刂”的“副”,因为在造“副”字的时候贫富悬殊很大已经出现私有财产了,富人在把粮食牲口农具借给穷人解急的时候,也害怕穷人耍赖,于是就把借给穷人的物品名称和数量写在竹简上,然后将竹间一分为二,各保留一片,穷人在归还所借物品时将自己手中的竹简也一并承上。所以,只要涉及到能一分为二合二为一的事物,其量词都用这个“副”,如“一副球拍”、“一副眼镜”、“一副碗筷”、“一副手铐”、“一副拳套”、“一副嘴脸”、“一副表情”、“一副重担”、“名副其实”等等。而没必要一分为二合二为一的如“一幅窗帘”、“一幅标语”、“一幅古画”等等则只能用“巾”旁这个“幅”。
识字教学贯穿了中华几千年的传统教学过程,其字理解析也并非一朝一日便能掌握。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进行必要的归类,主要掌握常用的、组字较高的象形字以及用它作形旁时的特点,才能大大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才能促进学生举一反三地创造性地学习和使用汉字,最终实现识字教学的再次升华。学习“首”字(表人头)并懂得“首”作形声字形旁时变为“页”,那么当学习“顾”、“项”、“颜”、“顶”、“须”、“烦”等字时就能自觉地用“人头”去解析它们的意义,也就知道“一顶帽子”中何以用“顶”做量词了。如果了解了“手”作偏旁可变写为“扌”、“爪”等,就不难理解“打”“采”这些字的意思了。找准汉字构字的类属,就能一下学会很多汉字。《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初中生“熟练地书写正楷字的基础上,学写规范、通行的行楷字,提高书写的速度”,只有正确地了解了汉字本身的含义后,写出的行楷字才会规范,才能辨认;也只有真正地了解汉字的本意后,才能“临摹名家书法,体会书法的审美价值”可悲的是,电脑的普及使得很多学校很多家长忽略了对孩子识字写字的教育,总觉得在电脑上一敲出来的字比谁都写得规范,于是,有意无意地淡化了对学生写字的要求,这个危害是相当大的。有的学生说的头头是道,在电脑上打字飞快,可是你一叫他书写,糟了,许多简单的字写出来都是错的,很显然,他并没有真正理解这个汉字的意思。这是目前识字教学面临的一个很尴尬的现象。
【关键词】汉字;字理;识字
作为炎黄子孙,应该了解汉字;作为语文教师,更应该理解汉子,解析字理,以帮助学生识字。《语文课程标准》规定规定初中学生“累积认识常用汉字3500个,其中3000个左右会写”,初中学生识字以学生熟练使用工具书,独立识字为主。识字是学习语文的基础,在农村学校,识字教学也是语文教学的一个环节,只是初中教师在识字教学时应更注重字理解析。这样,才抓住了识字教学的根,引领学生快乐学习,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何为字理?字理就是汉字构成的基本规律,是汉子形与义相互关系。在识字教学中,根据汉字的构字规律,在字形分析中渗透一些字理,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字义,做到见形知义,促使学生牢固记忆,从而全面提高识字教学的质量。
那么,在教学中怎样渗透字理解析呢?下面仅举几个量词的使用来简单说明我的一些粗略感想。
“一束鲜花”的“束”,很多学生已会自觉地把“束”字分为“木”和“口”,但是找不到其中的联系,这时教师再指导他们,这个“口”字与“吃”、“喝”、“吞”、“咬”的“口”的意思是不一样的,“束”字中的“口”实际是一圈绳索,一下他们就明白了是用一根绳索把几支带花的小树木捆在一起,所以是“一束鲜花”。
“一篇文章”。先叫学生撤分“章”字,可以撤分为“立”“日”“十”、“音”“十”、“立”“早”这样三种,那么,哪种撤分是正确的呢?按照比较流行的说法是“弓长张”、“立早章”是深入人心、约定俗成的,但是按照把“章”分为“立”“早”两部分的话,得不到它本来的意思,于是教师再提醒学生:古人在唱诵的时候,常常是唱了十小段音乐后就休息一会儿,一次就把每十个小节的音乐叫做一章,这样,每个学生都明白了“章”应该是“音”“十”章。再分析“篇”字,古时没有纸,人们常把字刻在竹片上,称为“竹简”,这样,他们对“一篇文章”的“篇”字就印象深刻了。
“一副手套”的“副”为什么用“刂”的“副”,因为在造“副”字的时候贫富悬殊很大已经出现私有财产了,富人在把粮食牲口农具借给穷人解急的时候,也害怕穷人耍赖,于是就把借给穷人的物品名称和数量写在竹简上,然后将竹间一分为二,各保留一片,穷人在归还所借物品时将自己手中的竹简也一并承上。所以,只要涉及到能一分为二合二为一的事物,其量词都用这个“副”,如“一副球拍”、“一副眼镜”、“一副碗筷”、“一副手铐”、“一副拳套”、“一副嘴脸”、“一副表情”、“一副重担”、“名副其实”等等。而没必要一分为二合二为一的如“一幅窗帘”、“一幅标语”、“一幅古画”等等则只能用“巾”旁这个“幅”。
识字教学贯穿了中华几千年的传统教学过程,其字理解析也并非一朝一日便能掌握。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进行必要的归类,主要掌握常用的、组字较高的象形字以及用它作形旁时的特点,才能大大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才能促进学生举一反三地创造性地学习和使用汉字,最终实现识字教学的再次升华。学习“首”字(表人头)并懂得“首”作形声字形旁时变为“页”,那么当学习“顾”、“项”、“颜”、“顶”、“须”、“烦”等字时就能自觉地用“人头”去解析它们的意义,也就知道“一顶帽子”中何以用“顶”做量词了。如果了解了“手”作偏旁可变写为“扌”、“爪”等,就不难理解“打”“采”这些字的意思了。找准汉字构字的类属,就能一下学会很多汉字。《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初中生“熟练地书写正楷字的基础上,学写规范、通行的行楷字,提高书写的速度”,只有正确地了解了汉字本身的含义后,写出的行楷字才会规范,才能辨认;也只有真正地了解汉字的本意后,才能“临摹名家书法,体会书法的审美价值”可悲的是,电脑的普及使得很多学校很多家长忽略了对孩子识字写字的教育,总觉得在电脑上一敲出来的字比谁都写得规范,于是,有意无意地淡化了对学生写字的要求,这个危害是相当大的。有的学生说的头头是道,在电脑上打字飞快,可是你一叫他书写,糟了,许多简单的字写出来都是错的,很显然,他并没有真正理解这个汉字的意思。这是目前识字教学面临的一个很尴尬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