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引言
马克思主义理论大众化研究是马克思主义研究中非常关键的一部分。虽然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一个完整的、庞大的、体统的科学理论体系,它的理论是科学的,是正确,也是与时俱进的,但是科学的理论更需要科学的传播,这样才能够用彻底的理论来说服群众掌握群众。因此,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在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方面比不可少的一部分。
通过研究恩格斯对《资本论》大众化的贡献,可以总结出经典马克思主义理论著作的大众化具体经验,弥补在经典著作方面的大众化弱点,并使之与当今大众化研究的方法和路径相结合,开拓新的大众化思路。这里强调的大众化研究,是通过经典作家或者马克思主义者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研究,从而总结出大众化经验并结合实践对新的大众化路径和方法的启示。
到目前为止,国内外从经典著作方面研究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文献并不多。但是国内对于恩格斯与《资本论》的研究还是有一部分成果的,直接相关的文献共有20余篇;涉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文献则有几百篇之多。在专著中,关于恩格斯与《资本论》只有较早时期的一部,是罗郁聪于1987年11月出版的《恩格斯与<资本论>》一书;而关于资本论传播相关的也只有早期的一部著作,是雍桂良于1982年12月出版的《<资本论>的写作与传播》一书;关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则有13本,是分别从1999年到2011年出版的著作。但是关于从经典著作出发,研究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专著目前还没有。
1.关于《资本论》传播的文献综述一共包括两个部分,一部分是《资本论》在国外的传播的文献综述,另一部分是《资本论》在中国的传播的文献综述。
1.1《资本论》在国外的传播
雍桂良(1982)1对《资本论》做了专门的研究,他主要研究了《资本论》创作和传播两个部分。传播部分包括《资本论》在世界的出版和传播与《资本论》在中国的出版和传播。其中《资本论》在世界的传播和出版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恩格斯去世之前的出版传播情况,第二部分是恩格斯逝世之后《资本论》的出版和传播情况,第三部分是在《资本论》第一卷出版之后马克思、恩格斯以及国际工人运动活动家对《资本论》传播的总述。雍桂良(1982)2用通过不同版本的出版和传播情况,对《资本论》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做了介绍。其中涉及到的版本有:俄文版、法文版、英文版、德文版、日文版、中文版以及国际版。王泓远(2003)3把《资本论》比作工人阶级的科学的“圣经”,并把它与宗教中的圣经对比,以信仰的不同传播方式来比较两部“圣经”的起源、内容、目的的根本不同,宗旨在于“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庄前生、曹剑(2010)4在其著作中涉及了包括《资本论》在内的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出版和传播的专题研究。与恩格斯和《资本论》有关的按照时间分成了三个阶段,即马克思生前、恩格斯晚年及恩格斯死后《资本论》的整理、翻译和出版情况。
1.2《资本论》在中国的传播
雍桂良(1982)5出版的《<资本论>的传播与写作》中涉及到了《资本论》在中国的传播。介绍了郭大力、王亚楠以及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对《资本论》传播所做的贡献。雍桂良(1982)6在另一篇文章中也提到了《资本论》中文版本的翻译和出版情况。包括陈启修译本,王慎明、侯外庐译本,吴半农译本和郭大力、王亚楠译本。宋涛、胡钧(2002)7从四个方面论述了《资本论》(中文版)的翻译、理论传播及其运用和发展。包括:《资本论》中文版的介绍、翻译与理论传播;《资本论》的基本内容;《资本论》在新民主主义时期的传播、运用和发展;《资本论》在开创建设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方面的指导作用。陈正权(2003)8根据《资本论》在中国传播的背景、幅度和影响,以五四新文化运动、《资本论》第一个中文译本的出版和中共中央马恩列斯编译局重译的《资本论》全译本的面世等三个重要事件为分期标志,将《资本论》在中国的传播分为四个时期,并分别加以论述。庄前生、曹剑(2010)在其著作中涉及了包括《资本论》在内的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出版和传播的专题研究。其中关于《资本论》在中国的传播研究,作者分成三个阶段来论述,分别是十月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2.关于《资本论》序言、导言和书评的文献综述
周陈曦、谢元态(2008)9对《资本论》的序言和跋做了研究,认为序言和跋的内涵及其深刻,是原著提纲挈领性的文字,其中的许多论述是对正文内通的高度概括与点拨,它预示着正文的写作内容与作者的开创性思维。从序言和跋的内容就可以从某种程度上窥见《资本论》原著的经济学意义、政治学意义和哲学意义。罗郁聪(1987)10在其著作中,涉及到关于《资本论》第一卷书评和提纲的论述。王德胜(2005)11在其著作中涉及到恩格斯对《资本论》第一卷的九个书评,恩格斯从1867年10月开始到1986年7月完成了这九篇书评。萧灼基(2008)12在其著作中论述了恩格斯为了《资本论》的传播所做的努力,不断的写出书评来打破资产阶级“沉默的阴谋”。
3. 关于恩格斯对《资本论》贡献的文献综述
罗尔夫?黑克尔(2011)13研究了《资本论》第一卷的诞生及其不同版本,包括《资本论》第一卷的结构设计、《资本论》第一卷手稿以及《资本论》资本论最后几个版本的改动。梅荣政、王冲(2008)14从《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来研究恩格斯对《资本论》第一卷的贡献,涉及对第一卷创作和宣传的直接贡献。
吕贝尔(1983)15针对《资本论》第二卷和第三卷进行了研究,他认为恩格斯并没有代替马克思撰写未完成的著作,而是逐字终于原稿,只是限于做一些文体上的修改。他认为马克思的著作都有内在联系,修订马克思早期著作的重要性不亚于整理遗稿。
朱炳元(2010)16认为恩格斯在编辑和整理第三卷的时候,恩格斯在很多地方对虚拟资本理论部分做了改写、补充和完善。根据资本主义的新发展和新变化,恩格斯还在多个地方对虚拟资本理论做出了休整、充实和发展。朱宗炎(1994)17论述了恩格斯对《资本论》第三卷的贡献,包括恩格斯编辑出版了《资本论》第三卷、恩格斯补充和发展了马克思的经济学说以及恩格斯驳斥了资产阶级经济学者的攻击。王荣(1985)18论述了恩格斯在整理编辑出版《资本论》第三卷所花费的巨额大劳动和他在阐发、捍卫马克思冠以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理论方面的贡献。 王英辉(1984)19简述了恩格斯对《资本论》一、二、三卷的贡献。王乃恒(1986)20则从《资本论》的创作开始,简述了恩格斯从第一卷创作到第二、三卷的整理出版所做的贡献。王冲(2007)21简述了恩格斯经济理论对《资本论》第一卷创作的贡献、对第一卷的宣传、对第二卷和第三卷的编辑和出版以及驳斥对《资本论》的种种攻击。朱宗炎(1985)22从对《资本论》的创作、出版和捍卫三个方面对恩格斯的贡献做了论述。
另外,朱传棨(2003)23在其文献中论述了涉及关于恩格斯对《资本论》第四卷出版的准备。萧灼基(2008)在其著作中也涉及到恩格斯冠以《资本论》第四卷的安排。罗郁聪(1987)也在其著作中论述了部分关于《资本论》第四卷的贡献。
4. 关于恩格斯捍卫《资本论》的文献综述
王荣(1985)的文献中涉及到恩格斯对洛里亚的驳斥,坚决地捍卫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真理。朱宗炎(1994)论述了恩格斯有力地驳斥资产阶级经济学者对《资本论》的攻击;朱宗炎(1985)也在其另一篇文献中论述了恩格斯在宣传和捍卫《资本论》方面的贡献。王冲(2007)在其文献中论述了恩格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性的捍卫和发展。另外,雍桂良(1982)24、罗郁聪(1987)、萧灼基(2008)以及陈林、袁霞(1998)25都在其著作中论述了恩格斯在捍卫《资本论》和马克思方面的贡献。
综合上述研究现状,笔者认为还存在一些方面的不足:从整体上,综合研究恩格斯与《资本论》大众化的著作较少,相关的只有罗郁聪(1987)所著的《恩格斯与<资本论>》一书和雍桂良(1982)所著的《<资本论>的写作与传播》。但是前者是通过《资本论》的各卷为逻辑论述恩格斯对《资本论》的贡献,而没有以恩格斯对《资本论》大众化的形式为逻辑,例如创作、出版、宣传、捍卫等方面深刻分析各部分的内容;而后者只是单纯的从《资本论》写作与传播方面进行研究,没能很好的总结由此得到的《资本论》以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经验和方法。在具体的方面,例如《资本论》序言,上述文献中都是从个别的方面或者单独的卷册来研究,没有系统地做过分类整理和研究,这样就不利于总结在《资本路》或经典著作这方面甚至马克思主义理论大众化的经验,以及由经验结合当今实际做出更好的方法改进和创新。因此,笔者将对些方面的不足,在现有资料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完善,对于恩格斯与《资本论》大众化勾勒出新的框架,并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总结。
马克思主义理论大众化研究是马克思主义研究中非常关键的一部分。虽然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一个完整的、庞大的、体统的科学理论体系,它的理论是科学的,是正确,也是与时俱进的,但是科学的理论更需要科学的传播,这样才能够用彻底的理论来说服群众掌握群众。因此,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在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方面比不可少的一部分。
通过研究恩格斯对《资本论》大众化的贡献,可以总结出经典马克思主义理论著作的大众化具体经验,弥补在经典著作方面的大众化弱点,并使之与当今大众化研究的方法和路径相结合,开拓新的大众化思路。这里强调的大众化研究,是通过经典作家或者马克思主义者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研究,从而总结出大众化经验并结合实践对新的大众化路径和方法的启示。
到目前为止,国内外从经典著作方面研究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文献并不多。但是国内对于恩格斯与《资本论》的研究还是有一部分成果的,直接相关的文献共有20余篇;涉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文献则有几百篇之多。在专著中,关于恩格斯与《资本论》只有较早时期的一部,是罗郁聪于1987年11月出版的《恩格斯与<资本论>》一书;而关于资本论传播相关的也只有早期的一部著作,是雍桂良于1982年12月出版的《<资本论>的写作与传播》一书;关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则有13本,是分别从1999年到2011年出版的著作。但是关于从经典著作出发,研究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专著目前还没有。
1.关于《资本论》传播的文献综述一共包括两个部分,一部分是《资本论》在国外的传播的文献综述,另一部分是《资本论》在中国的传播的文献综述。
1.1《资本论》在国外的传播
雍桂良(1982)1对《资本论》做了专门的研究,他主要研究了《资本论》创作和传播两个部分。传播部分包括《资本论》在世界的出版和传播与《资本论》在中国的出版和传播。其中《资本论》在世界的传播和出版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恩格斯去世之前的出版传播情况,第二部分是恩格斯逝世之后《资本论》的出版和传播情况,第三部分是在《资本论》第一卷出版之后马克思、恩格斯以及国际工人运动活动家对《资本论》传播的总述。雍桂良(1982)2用通过不同版本的出版和传播情况,对《资本论》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做了介绍。其中涉及到的版本有:俄文版、法文版、英文版、德文版、日文版、中文版以及国际版。王泓远(2003)3把《资本论》比作工人阶级的科学的“圣经”,并把它与宗教中的圣经对比,以信仰的不同传播方式来比较两部“圣经”的起源、内容、目的的根本不同,宗旨在于“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庄前生、曹剑(2010)4在其著作中涉及了包括《资本论》在内的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出版和传播的专题研究。与恩格斯和《资本论》有关的按照时间分成了三个阶段,即马克思生前、恩格斯晚年及恩格斯死后《资本论》的整理、翻译和出版情况。
1.2《资本论》在中国的传播
雍桂良(1982)5出版的《<资本论>的传播与写作》中涉及到了《资本论》在中国的传播。介绍了郭大力、王亚楠以及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对《资本论》传播所做的贡献。雍桂良(1982)6在另一篇文章中也提到了《资本论》中文版本的翻译和出版情况。包括陈启修译本,王慎明、侯外庐译本,吴半农译本和郭大力、王亚楠译本。宋涛、胡钧(2002)7从四个方面论述了《资本论》(中文版)的翻译、理论传播及其运用和发展。包括:《资本论》中文版的介绍、翻译与理论传播;《资本论》的基本内容;《资本论》在新民主主义时期的传播、运用和发展;《资本论》在开创建设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方面的指导作用。陈正权(2003)8根据《资本论》在中国传播的背景、幅度和影响,以五四新文化运动、《资本论》第一个中文译本的出版和中共中央马恩列斯编译局重译的《资本论》全译本的面世等三个重要事件为分期标志,将《资本论》在中国的传播分为四个时期,并分别加以论述。庄前生、曹剑(2010)在其著作中涉及了包括《资本论》在内的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出版和传播的专题研究。其中关于《资本论》在中国的传播研究,作者分成三个阶段来论述,分别是十月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2.关于《资本论》序言、导言和书评的文献综述
周陈曦、谢元态(2008)9对《资本论》的序言和跋做了研究,认为序言和跋的内涵及其深刻,是原著提纲挈领性的文字,其中的许多论述是对正文内通的高度概括与点拨,它预示着正文的写作内容与作者的开创性思维。从序言和跋的内容就可以从某种程度上窥见《资本论》原著的经济学意义、政治学意义和哲学意义。罗郁聪(1987)10在其著作中,涉及到关于《资本论》第一卷书评和提纲的论述。王德胜(2005)11在其著作中涉及到恩格斯对《资本论》第一卷的九个书评,恩格斯从1867年10月开始到1986年7月完成了这九篇书评。萧灼基(2008)12在其著作中论述了恩格斯为了《资本论》的传播所做的努力,不断的写出书评来打破资产阶级“沉默的阴谋”。
3. 关于恩格斯对《资本论》贡献的文献综述
罗尔夫?黑克尔(2011)13研究了《资本论》第一卷的诞生及其不同版本,包括《资本论》第一卷的结构设计、《资本论》第一卷手稿以及《资本论》资本论最后几个版本的改动。梅荣政、王冲(2008)14从《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来研究恩格斯对《资本论》第一卷的贡献,涉及对第一卷创作和宣传的直接贡献。
吕贝尔(1983)15针对《资本论》第二卷和第三卷进行了研究,他认为恩格斯并没有代替马克思撰写未完成的著作,而是逐字终于原稿,只是限于做一些文体上的修改。他认为马克思的著作都有内在联系,修订马克思早期著作的重要性不亚于整理遗稿。
朱炳元(2010)16认为恩格斯在编辑和整理第三卷的时候,恩格斯在很多地方对虚拟资本理论部分做了改写、补充和完善。根据资本主义的新发展和新变化,恩格斯还在多个地方对虚拟资本理论做出了休整、充实和发展。朱宗炎(1994)17论述了恩格斯对《资本论》第三卷的贡献,包括恩格斯编辑出版了《资本论》第三卷、恩格斯补充和发展了马克思的经济学说以及恩格斯驳斥了资产阶级经济学者的攻击。王荣(1985)18论述了恩格斯在整理编辑出版《资本论》第三卷所花费的巨额大劳动和他在阐发、捍卫马克思冠以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理论方面的贡献。 王英辉(1984)19简述了恩格斯对《资本论》一、二、三卷的贡献。王乃恒(1986)20则从《资本论》的创作开始,简述了恩格斯从第一卷创作到第二、三卷的整理出版所做的贡献。王冲(2007)21简述了恩格斯经济理论对《资本论》第一卷创作的贡献、对第一卷的宣传、对第二卷和第三卷的编辑和出版以及驳斥对《资本论》的种种攻击。朱宗炎(1985)22从对《资本论》的创作、出版和捍卫三个方面对恩格斯的贡献做了论述。
另外,朱传棨(2003)23在其文献中论述了涉及关于恩格斯对《资本论》第四卷出版的准备。萧灼基(2008)在其著作中也涉及到恩格斯冠以《资本论》第四卷的安排。罗郁聪(1987)也在其著作中论述了部分关于《资本论》第四卷的贡献。
4. 关于恩格斯捍卫《资本论》的文献综述
王荣(1985)的文献中涉及到恩格斯对洛里亚的驳斥,坚决地捍卫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真理。朱宗炎(1994)论述了恩格斯有力地驳斥资产阶级经济学者对《资本论》的攻击;朱宗炎(1985)也在其另一篇文献中论述了恩格斯在宣传和捍卫《资本论》方面的贡献。王冲(2007)在其文献中论述了恩格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性的捍卫和发展。另外,雍桂良(1982)24、罗郁聪(1987)、萧灼基(2008)以及陈林、袁霞(1998)25都在其著作中论述了恩格斯在捍卫《资本论》和马克思方面的贡献。
综合上述研究现状,笔者认为还存在一些方面的不足:从整体上,综合研究恩格斯与《资本论》大众化的著作较少,相关的只有罗郁聪(1987)所著的《恩格斯与<资本论>》一书和雍桂良(1982)所著的《<资本论>的写作与传播》。但是前者是通过《资本论》的各卷为逻辑论述恩格斯对《资本论》的贡献,而没有以恩格斯对《资本论》大众化的形式为逻辑,例如创作、出版、宣传、捍卫等方面深刻分析各部分的内容;而后者只是单纯的从《资本论》写作与传播方面进行研究,没能很好的总结由此得到的《资本论》以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经验和方法。在具体的方面,例如《资本论》序言,上述文献中都是从个别的方面或者单独的卷册来研究,没有系统地做过分类整理和研究,这样就不利于总结在《资本路》或经典著作这方面甚至马克思主义理论大众化的经验,以及由经验结合当今实际做出更好的方法改进和创新。因此,笔者将对些方面的不足,在现有资料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完善,对于恩格斯与《资本论》大众化勾勒出新的框架,并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