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职称评审权下放背景下地方高校职称评审的问题与对策

来源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uvvuu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7年是高校职称评审权全面下放第一年,由于地方高校因在大学制度建设、职称评审经验等方面与教育部直属的重点高校有着诸多不同的特点,因而其在职称评审中凸显的问题尤其值得重视。当前,部分地方高校在职称评审时存在着促优汰劣及激励功能弱化、职称评审标准不够完善、评审责任追究难、评审程序不完善等问题。而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一是监管信息与放权信息不对称使部分责任人不知法而违法,二是评审标准、程序不完善易误伤优秀从而降低其获得感,三是以往类案的过轻处罚易引发效仿带来不良影响,四是职称评审中的微腐败问题还未引起足够重视
其他文献
我国目前付费实习非常普遍,其严重“异化”形态为“付费内推实习”。付费实习及付费内推实习严重“侵蚀”了实习经费,破坏了实习契约精神,影响了实习效果。付费实习或付费内推实习之合法性问题,因法律规范缺失而一直没有定论。“付费内推实习”危害性极大,它不仅易于扭曲实习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还存在较大安全隐患,并且破坏了正常的线上实习秩序。治理付费内推实习应当依法进行,我国目前暂时还只能参照民法、竞争法、广告法、教育法和劳动法等有关规定,其法定化和明确化不足,最终还是需要出台《实习法》或《学徒法》。
城乡义务教育发展失衡是制约我国义务教育整体发展的主要原因,是当前我国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主要表现在办学条件、教育经费投入和师资力量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影响了社会的和谐发展。从溯源来看,办学思想的偏差、城乡二元结构体系的阻碍和教育政策的城市偏向是造成我国城乡义务教育发展失衡的主要原因。因此,各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需要以机制建设为突破口,为我国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顺利进行提供必要的制度保障。
《论语》“子罕言利与命与仁”章的句读与理解,古来分歧不一.从文法、义理、语言等多层面综合考察,“与”字不能理解为并列连词,只能理解为动词义.这句话的基本意涵在于: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