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巷道光面爆破施工技术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rthurz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光面爆破前,需确定好爆破参数,以往针对光面爆破参数选取的研究颇多,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本文主要探讨巷道光面爆破施工技术。
  关键词: 巷道 光面爆破 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在巷道掘进中, 普通的光面爆破技术, 在巷道掘进中的应用已经十分成熟, 取得比较理想的爆破效果和经济效益。但是, 由于其自身原理方面的缺陷以及爆破参数、装药结构选择等方面还不够完善, 掘进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影响了施工进度和周边围岩的稳定性。
  一、光面爆破技术原理
  光面爆破的实质是沿开挖轮廓线布置间距减小的平行炮眼,采用特殊的装药结构,在这些光面炮眼中进行减少药量的不耦合装药,然后同时起爆。随后在各炮眼的眼壁上产生细微径向裂隙,先爆炮眼的径向裂隙在相邻后爆眼的导向作用下,沿着炮眼连心线的径向裂隙在气体压力作用下迅速得到扩展,最终相互贯穿,在岩石内部形成发达的孔隙裂隙网络。岩石破裂后,体内应力大量释放,使得其它方向的裂隙因缺乏动力而得不到发展,同时又隔断了从自由面反射的应力波向围岩传播,因而爆破形成的壁面平整。
  二、光面爆破和主要影响因素
  1、光面爆破的优缺点
  (1)巷道围岩很少产生炮震裂缝,保持了围岩完整性,从而增大了围岩自身的承载能力,这为采用锚喷支护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光面爆破技术和锚网喷支护技术相结合,进一步增强了锚网喷支护的作用,特别是在松软岩层中更能显示这一特点。
  (2)在裂隙发育的地层中,避免裂隙扩大和产生新的裂缝,提高了围岩的稳定性,配合锚网喷支护技术,能基本杜绝落石伤人事故,为快速施工提供了有利条件。
  (3)巷道成型规整,极大地减少了掘进超挖数量和出矸工作量,加快了掘进速度,节省了喷砌材料,加快了施工进度。
  (4)由于巷道成型规整,凹凸很少,增强隧道本身稳定性,当巷道局部顶板来压时,也减少了巷道的维护量,且不易于产生瓦斯局部积聚,基本杜绝瓦斯超限事故。
  (5)光面爆破的缺点是炮眼数较一般爆破法要多,钻眼的准确性要求较高,钻眼作业的单项工序时间较长。
  2、影响光面爆破效果的主要因素
  (1)地质因素:包括顶底板围岩特性、硬度、节理、层理发育程度。
  (2)爆破断面的大小、形状及煤层在巷道中所处位置关系。
  (3)光面爆破炮眼布置。
  (4)作业人员对周边眼钻进操作水平。
  (5)炸药装药量的选择,根据围岩特性进行适量调整。
  三、光爆参数
  1、炮眼深度:炮眼深度的确定取决于岩石的性质、钻眼机具、循环作业方式、炸药的类别等,在选择炮眼深度时应综合考虑。
  (1)钻眼机具合理的炮眼深度应与钻眼机具相适应,即合理的炮眼深度要保证钻眼有较高的钻眼速度。研究表明:对于普通的气腿式凿岩机在相同的凿岩条件下,采用同一根钎子钻眼,每增加1m炮眼,其钻眼速度下降4%~10%,且随着深度的增加钻眼速度就下降得越快。特别当炮眼深度超过3.0m 时,钻眼速度仅有0.5m 的31%,由于钎子重量增加,使克服钎子弹性变形的冲击力增加,排岩粉难度也增加;其次钎杆与眼壁间摩擦阻力增大,并且人工拔钎也有相当大的难度,因此,使用普通气腿式凿岩机,炮眼深度宜控制在2.5m 以内;如果采用凿岩台车,可以克服上述缺点,炮眼深度可达3.5~4.0m,对于巷道掘进中深孔爆破非常有利。
  (2)合理的炮眼深度应与循环作业方式相适应,即合理的炮眼深度应能保证每班或圆班完成完整循环,保证实施正规循环作业,这样,每班工作任务明确,便于组织和管理,配合锚网喷支护及其掘支作业方式,在合理的炮眼深度内,力争达到一班多循环或中深孔爆破一班一循环。
  (3)其他因素巷道断面大小、巷道迎头岩性、地质构造等也对炮眼深度的确定有着很大的影响,甚至有着决定作用。断面太小,围岩对爆破的夹制太大,不适合用中深孔爆破,岩石不易被抛出并且对围岩损伤较大;迎头岩性差时宜采用小炮掘进;有地质构造时,宜用小炮,采取特殊方式爆破。
  2 、不耦合系数:不耦合系數选取的原则是使作用在孔壁上的压力低于岩石的抗压强度,而高于抗拉强度。不耦合系数Kd
  
  式中:ρ0和D———炸药的密度和爆速;
  db 和 dc ———炮孔直径和装药直径;
  Kb———体积应力状态下的岩石抗压强度增大系数
  n———压力增大系数
  不耦合系数的大小因炸药和岩性不同,一般取在1.5~2.5.
  3、炮眼间距:合适的间距应使炮眼间形成贯通裂缝,综合考虑爆炸应力波和爆生气体在贯通裂隙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光爆周边眼间距与其最小抵抗线存在着如下比例关系:
  K=E/W
  式中:K———炮眼密集系数,一般为0.6~1.0 岩石坚硬时取大值,岩石软时取小值。
  E———周边眼间距,一般去400~600mm。
  W———最小抵抗线
  4、起爆时差:周边眼同时起爆时,炮眼间的贯穿裂缝形成较早,一旦裂缝形成,使其周围岩体内的应力下降,从而抑制了其他方向的裂缝形成和扩展,若周边眼起爆时差超过0.1s,各炮眼就如同单独起爆一样炮眼周围将产生较多的裂缝,并形成凸凹不平的壁面。因此,在光面爆破中应尽可能减小周边眼爆破的起爆时差。周边眼与其相邻炮眼的起爆时差对爆破效果的影响也很大。如果起爆时差选择合理,可获得较好的光爆效果。理想的起爆时差应该使先发爆破的岩石应力作用尚未完全消失,且岩体刚开始断裂移动时,后发爆破立即起爆。在这种状态下,既为后发爆破创造了自由面,又能造成应力叠加,发挥微差爆破的优势。实践证明,起爆时差随炮眼深度的不同而不同,炮眼愈深,起爆的时差应愈大,一般在50ms~100ms。
  四、工程应用
  1、爆破参数的选择
  某巷道断面5 m2 , 设计每循环炮眼深度为1. 6m, 进尺1. 3 m。主要爆破参数选取如下:
  掏槽眼布置在掘进断面上半部, 采用垂直楔形掏槽, 设6 个掏槽眼, 排距0. 4~ 0. 45 m, 眼深1. 8 m, 孔距0. 9 m, 孔底距离约150 mm, 单眼装药量0. 8 kg, 总装药量4.8 kg。辅助眼总共设置8 个, 间距0. 4~ 0. 45m。上部5 个辅助眼, 单孔装药量0. 6 kg, 总装药量3kg; 下部3 个辅助眼略向下倾斜, 角度与底眼大致相当( 倾角5°左右) , 单孔装药量0. 5 kg, 共1.5 kg,辅助孔总装药量为4.5 kg。周边眼19 个, 帮眼间距400~450 mm, 顶眼间距450~ 500 mm, 帮眼和顶眼( 含底角眼) 15 个, 单孔装药量0. 2 kg, 其余4 个装药0. 6 kg, 共2.4 kg, 周边眼总装药量5.4 kg。
  工作面上布置炮眼数为33 个, 每个工作循环装药量为14.7 kg。工作面炮眼布置如图1 所示。
  
  掏槽眼、辅助眼采用Ф32 mm, 长200 mm 药卷,连续装药; 周边眼采用Ф25 mm, 长200 mm 药卷空气间隔装药( 底眼4 个抛掷炮孔填装药卷直径为32mm, 连续装药) , 药卷间距小于该炸药的瞬爆距离。
  2、聚能切缝管的选取
  聚能切缝管宽度直接影响着爆破的质量和效果,根据经验数据, 并通过在施工中的反复使用, 最后确定聚能管切缝宽度为0. 3 mm。利用均能切缝管同药卷组合, 形成聚能切缝药包, 聚能管结构如图2 所示。
  
  
  聚能切缝管内径为28 mm, 长度根据周边的装药长度而定。在加工切缝过程中, 管壁切缝上留几处连接点( 视切缝长度而定, 一般每400 mm 留一个) ,以保持切缝宽度均匀不变, 连接点长度可控制在10~ 20 mm。在该巷道使用定向控制光面爆破与传统的光面爆破效果比较见表1。
  
  由表1 可以看出, 采用该技术后, 工作面炮眼减少2 个, 周边半眼痕率达到75%, 出矸工程量平均减少0. 5 m3 / m, 巷道成型比较规整, 轮廓清楚, 基本无欠挖、超挖现象, 炸药消耗量稍微有所增加, 但爆破费用略有降低, 支护量明显降低, 且增强了巷道的稳定性。同时, 通过多次试验, 在该巷道中, 爆破后渣堆后抛掷4~ 8 m, 大大提高了装岩效率, 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五、主要技术要点
  1、上部掏槽眼的布置必须保证爆破后形成一定的空间, 使定向控制爆破顺序完成。要根据岩石的物理力学性质, 合理地选择掏槽眼的位置和角度。
  2、下部双排抛掷炮孔的角度和装药量影响到爆堆的位置和效果, 角度控制在5°左右, 第一排抛掷孔装药比其它辅助眼多25%, 底排抛掷炮眼装药量与第一排抛掷炮眼装药量基本相当。
  3、正确加工聚能药包, 并严格沿巷道轮廓方向放置, 使药包送到孔底, 并填塞好炮孔。
  结束语
  在岩巷掘进中, 光面爆破能使巷道成形规整, 尺寸达到设计要求, 减少掘进过程中的超挖量, 减少岩石装运量, 加快了施工进度, 降低了通风阻力, 减少瓦斯聚集, 便于运输和行人; 实现了巷道平行作业, 提高了掘进速度, 经济效益较为明显。因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参考文献
  [1] 刘永胜,夏红兵,徐颖.软岩巷道掘进中的光面爆破控制参数研究[J].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03)
  [2] 崔晓荣,罗勇.光面爆破与多面聚能切割爆破的比较[J].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10)
  [3] 徐颖,孙勇,傅菊根.软岩巷道掘进中光面爆破参数的初步探讨[J].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02)
  
  作者簡介:程付印, 男, 1978年6月出生,毕业于河北工程大学矿建专业,助理工程师,现任中煤五建三十一处梗阳项目部技术员,主要从事矿井建设工作。
其他文献
摘要:在发电厂的运行当中,难免会遇到电气设备发生故障的情况,所以加大发电厂电气设备检修的力度,优化发电厂电气设备检修的方案,能够有效的减少设备故障发生的频率,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本文简要的介绍了发电厂电气设备检修的重要性以及我国发电厂电气设备检修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优化发电厂电气设备检修方案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发电厂;电气设备;检修与管理  中图分类号: F407.6文献标识码: A 
期刊
摘要:软土地基的排水加固,是市政道路建设的关键,是关系到市政道路建设质量和使用寿命的重要环节。软土地基的处理有很多种技术,需要根据施工现场软土地基的实际情况和周围的环境进行选择,力求市政道路软土地基加固处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关键词: 市政道路施工软基 加固技术  中图分类号: U41 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在道路建设中,软土地基对工程质量危害很大,其危害性具有隐蔽性强、周期长、
期刊
摘 要:随着新世纪的到来,人们对工作条件和环境的舒适度方面的要求变得越来越迫切。在建筑采光要求上,计算机的广泛应用提出了怎样在保证自然光照的条件下避免阳光直接进入室内的问题,无论从心理学,还是从不同使用者特殊要求的角度,自然通风的可能性及对建筑物的自然开放式的条件,已为人们所普遍欢迎。另外,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加强,光污染和节能的重要性已成为人们广泛的共识。这一切成为摆在现代建筑幕墙生态技术面前
期刊
摘要:随着矿井开采规模的加大, 矿井开采向纵深化发展, 软岩巷道施工与支护问题日益突出, 一直严重困扰着矿井的安全生产,文中对巷道施工作业中支护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软岩巷道 深部开采施工作业支护问题  中图分类号:TD263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近年来,随着矿井开采深度的加大,矿井深部岩层地应力亦加大,越来越多的巷道掘进支护工程尤其是软岩巷道支护技术越来越难。面临着复杂的应力环境,
期刊
摘 要:粉喷桩作为一种新型的软土加固技术,已逐渐在全国高速公路软基处理工程中得到广泛的应用。然而, 粉喷桩的施工质量不易控制, 易出现工程事故。本文主要介绍了粉喷桩施工的优点和施工工艺,并对质量控制进行了简单的论述  关键词:公路软土;地基;粉喷桩;施工工艺;检测方法  中图分类号: TU44 文献标识码: A  随着我国公路建设的规模不断扩大,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各行各业也不断发展, 公路作为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交通建设事业的飞速发展,人们对于道路桥梁的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施工企业要加大对道路桥梁的施工管理,这对提高道路桥梁的施工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对道路桥梁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解决对策。  关键词:道路桥梁;施工管理;问题及对策  中图分类号:TU71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道路桥梁的建设是我国道路建设过程中的一个重点环节,这个环节质量的好坏将会严重
期刊
摘要:岩土工程勘察是为了施工提供各项岩土工程参数,也是建设工程中的重要环节,岩土工程勘察的结果与质量对整个工程项目的安全及造价有着重要影响。本文通过对岩土工程勘察与地基设计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了一定的解决方案,希望可以有效地提高工程质量,为岩土工程勘察与地基的设计处理打下扎实的基础。   关键词:岩土工程勘察;地基设计;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TU47 文献标识码: A  对于一项
期刊
【摘要】建筑工程在施工的过程中,必须要做好项目管理工作,发挥项目管理的职能作用,提高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分析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职能作用,并提出强化项目管理工作的方法。  【关键词】建筑工程;项目管理;重要职能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一、前言  建筑工程实施各个环节受影响的要素众多,如何高效合理的管控这些要素,是建筑工程施工队伍必须要思考的问题
期刊
摘要:管桩作为一种地基处理及桩基础形式从上个世纪初产生到现在已经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在工业与民用建筑等领域已被广泛采用,在铁路工程软土地基处理方面则起步较晚。由于其具有质量保证、施工方便、施工时间短、造价低、抗震性能好、污染小等许多优点,相信管桩在未来铁路建设中应用会更加广泛。  关键词:铁路 预制混凝土 管桩施工 病害防治  中图分类号: TU7 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京沪高铁济南西客站Z
期刊
摘要:高大模板工程施工是砼结构构件施工的重要工具,采用先进的模板技术,对于提高工程质量、加快施工速度、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工程成本和实现文明施工,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建筑 高大模板施工技术 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随着高大模板已在建筑施工过程中被广泛应用。因模板支撑系统设计、安装、拆除不当,造成结构下沉、开裂等一系列质量问题,造成重大的人身伤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