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纯音乐未来的发展,我悲观地认为不仅没有市场前途,而且其生存环境都如熊猫一样岌岌可危。
最近关于“原生态”正名问题讨论热烈,其实“古典音乐”这个名称也并非没有争议之处。比如布列兹、潘德列斯基的作品是“当代古典音乐”,但比他们更早的猫王和甲壳虫乐队的作品却不算古典音乐。看来是否是“古典音乐”与创作时间是否“古”没有必然联系。我们也很难证明,约翰·施特劳斯、约翰·凯奇比科恩和平克·弗洛伊德乐队的作品谁更具思想深度和里程碑意义,所以“典”也不是标准。现在公认“古典音乐”泛指对于大多数普通听众——不是古典音乐习练者、也不是精英级知识分子——如果不通过专门的介绍和讲解,就无法顺利理解或得到听觉愉悦的音乐。还有一个共性,就是无法通过市场商业运作自给自足、自力更生,必须通过政府扶植、财团资助才能生存的音乐门类。他就像一个木乃伊,有着丰富的历史深度和审美广度,是集合了数百年人类智慧结晶和艺术灵感最高级的尸体。
所以现在谁再提古典音乐的市场问题其实就和祥林嫂一样:阿毛已经死了,老喊阿毛不仅徒劳,而且容易引起不知道阿毛是谁的人无聊的好奇心。普及古典音乐的高尚努力已经进行了几十年,古典音乐的受众不以善良的人意志为转移而继续锐减。无论是他杀、自杀还是自然死亡,总之古典音乐大概是死了。木乃伊是珍贵的东西,学做木乃伊也很不容易,需要高超的技术和深厚的修养,但是要全社会的正常人都不看或少看活生生水灵灵的泳装美女走T台,而腾出时间和金钱多看精品木乃伊展览,其难度超过让中学生不看金庸看尼采。
古典音乐之死与流行音乐(同样是个不准确的名词)曾经的盛行没有关系,就像妈妈变老和女儿漂亮没有关系。而近年来真正的流行“音乐”并没比木乃伊音乐好到哪里去,真正去“听”音乐的人越来越少。70后还偶尔买张CD,80后还知道下MP3,90后已经不习惯在听到声音的时候眼睛看不到画面。过去的歌手把专辑中最具音乐性的作品拍成MTV,现在的新生代则正相反。唱歌、做音乐,只是如变形金刚般多栖明星的诸多功能之一。只唱歌或只做音乐的明星几乎绝迹,仅存的几个已经被归入音乐家一类,将来有资格以木乃伊的身份入展金字塔。
有人把民族音乐也归入到广义的“古典音乐”中,这说明民族音乐概念的逻辑一直没有被完全理清。“古典音乐”、“流行音乐”的提法尽管不准确,但它们所包含的范畴还是世所公认和明晰的。而在中国这个多民族大家庭,民族音乐都包含哪些门类和经典?它的范畴边际在哪里?平心而论,我们现在的衣、食、住、行、家庭结构、教育体制……已经和我们的民族传统渐行渐远。作为本民族文化符号之一的民族音乐,对于现在的年轻人只是一种猎奇的对象,只给国人带来“新鲜感”,这本身也颇能说明一些问题。
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多媒体娱乐时代。娱乐永远比艺术有市场。而现在单媒体娱乐市场都日薄西山了,单媒体艺术还谈什么市场前途?电影、戏剧、舞蹈等等多媒体艺术,借着其娱乐属性亲戚的势力还可以自我感觉良好。特别是电影,也许是人类艺术传承的阶段性归宿,艺术灵魂的火种在电影的躯壳中还偶尔可以升华出明焰。我们在古典音乐中感受到的深度和在流行音乐中获得的感动,都可以在很多电影中得到类似甚至更深刻的体验,而且更亲切、舒适。
所以对于纯音乐未来的发展,我悲观地认为不仅没有市场前途,而且其生存环境都如熊猫一样岌岌可危。它没有参与适者生存优胜劣汰竞争的能力,必须得到特意的保护和关照。它进化或变异的基因会在其他多媒体艺术和娱乐形式中得到传承。而陪伴木乃伊长大的专业音乐工作者,知道更多的可能是层出不穷的木乃伊制作大师,但是这都是金字塔内部的事,外面的沙漠里刮什么风假装与己无关了。
最近关于“原生态”正名问题讨论热烈,其实“古典音乐”这个名称也并非没有争议之处。比如布列兹、潘德列斯基的作品是“当代古典音乐”,但比他们更早的猫王和甲壳虫乐队的作品却不算古典音乐。看来是否是“古典音乐”与创作时间是否“古”没有必然联系。我们也很难证明,约翰·施特劳斯、约翰·凯奇比科恩和平克·弗洛伊德乐队的作品谁更具思想深度和里程碑意义,所以“典”也不是标准。现在公认“古典音乐”泛指对于大多数普通听众——不是古典音乐习练者、也不是精英级知识分子——如果不通过专门的介绍和讲解,就无法顺利理解或得到听觉愉悦的音乐。还有一个共性,就是无法通过市场商业运作自给自足、自力更生,必须通过政府扶植、财团资助才能生存的音乐门类。他就像一个木乃伊,有着丰富的历史深度和审美广度,是集合了数百年人类智慧结晶和艺术灵感最高级的尸体。
所以现在谁再提古典音乐的市场问题其实就和祥林嫂一样:阿毛已经死了,老喊阿毛不仅徒劳,而且容易引起不知道阿毛是谁的人无聊的好奇心。普及古典音乐的高尚努力已经进行了几十年,古典音乐的受众不以善良的人意志为转移而继续锐减。无论是他杀、自杀还是自然死亡,总之古典音乐大概是死了。木乃伊是珍贵的东西,学做木乃伊也很不容易,需要高超的技术和深厚的修养,但是要全社会的正常人都不看或少看活生生水灵灵的泳装美女走T台,而腾出时间和金钱多看精品木乃伊展览,其难度超过让中学生不看金庸看尼采。
古典音乐之死与流行音乐(同样是个不准确的名词)曾经的盛行没有关系,就像妈妈变老和女儿漂亮没有关系。而近年来真正的流行“音乐”并没比木乃伊音乐好到哪里去,真正去“听”音乐的人越来越少。70后还偶尔买张CD,80后还知道下MP3,90后已经不习惯在听到声音的时候眼睛看不到画面。过去的歌手把专辑中最具音乐性的作品拍成MTV,现在的新生代则正相反。唱歌、做音乐,只是如变形金刚般多栖明星的诸多功能之一。只唱歌或只做音乐的明星几乎绝迹,仅存的几个已经被归入音乐家一类,将来有资格以木乃伊的身份入展金字塔。
有人把民族音乐也归入到广义的“古典音乐”中,这说明民族音乐概念的逻辑一直没有被完全理清。“古典音乐”、“流行音乐”的提法尽管不准确,但它们所包含的范畴还是世所公认和明晰的。而在中国这个多民族大家庭,民族音乐都包含哪些门类和经典?它的范畴边际在哪里?平心而论,我们现在的衣、食、住、行、家庭结构、教育体制……已经和我们的民族传统渐行渐远。作为本民族文化符号之一的民族音乐,对于现在的年轻人只是一种猎奇的对象,只给国人带来“新鲜感”,这本身也颇能说明一些问题。
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多媒体娱乐时代。娱乐永远比艺术有市场。而现在单媒体娱乐市场都日薄西山了,单媒体艺术还谈什么市场前途?电影、戏剧、舞蹈等等多媒体艺术,借着其娱乐属性亲戚的势力还可以自我感觉良好。特别是电影,也许是人类艺术传承的阶段性归宿,艺术灵魂的火种在电影的躯壳中还偶尔可以升华出明焰。我们在古典音乐中感受到的深度和在流行音乐中获得的感动,都可以在很多电影中得到类似甚至更深刻的体验,而且更亲切、舒适。
所以对于纯音乐未来的发展,我悲观地认为不仅没有市场前途,而且其生存环境都如熊猫一样岌岌可危。它没有参与适者生存优胜劣汰竞争的能力,必须得到特意的保护和关照。它进化或变异的基因会在其他多媒体艺术和娱乐形式中得到传承。而陪伴木乃伊长大的专业音乐工作者,知道更多的可能是层出不穷的木乃伊制作大师,但是这都是金字塔内部的事,外面的沙漠里刮什么风假装与己无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