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等太阳高度线图是近年来的一种新颖的等值线图,其图形抽象,知识跨度大,思维含量高,因而成为地理学习的难点问题,因此对等太阳高度线图进行判读和解法分析,有助于化解学生的思维障碍。
一、等太阳高度线图中太阳高度的分布特点。
(一)太阳高度分布规律简述。由于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各地的太阳高度也会发生变化,当太阳直射在某一纬度时,此日正午太阳高度角由直射点分别向四周逐渐呈圆形递减,至晨昏圈时太阳高度为0°。
(二)太阳高度分布规律解析。太阳高度相等的点连接起来的线即为等太阳高度线,根据太阳高度的分布特点,可以得出等太阳高度线图的一般规律:
1、等太阳高度线图的中心点是太阳直射点,其太阳高度为90°;
2、等太阳高度线以直射点为中心呈同心圆状分布;
3、等太阳高度线图呈现的是昼半球或昼半球的一部分,如果等太阳高度线最外圈的高度角数值为0°,则0°等太阳高度线与晨昏圈重合;
4、经过圆心的横线代表直射点所在的纬线,此纬线的度数就是直射点的纬度,经过圆心的竖线全部或大部分为直射点的经度,其地方时为12时,而竖线的另一部分地方时为24时(0时),12时和24时这两部分经线的度数相差180°;
5、与太阳直射点为中心的相距相同纬度的相对称的两地,其正午太阳高度角相等;
6、直射点位于赤道时,南北半球纬度相同的地方,太阳高度相等,且此日其正午太阳高度角也相等;如果直射点位于赤道,且经过圆心的竖线与等太阳高度线最外圈的两个交点分别为南北极点时,经过圆心的竖线为同一条经线,其地方时均为12时,则此竖线与各条等太阳高度线的交点所代表的数值均为正午太阳高度。
二、等太阳高度线图的判读难点分析。等太阳高度线图的判读难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图11、晨昏线的判断。如图1要判断晨昏线,先认真读图,可知等太阳高度线最外圈的高度角数值为0°,而晨昏线的太阳高度为0°,因此可以判断出0°等太阳高度线与晨昏圈重合,进一步根据地球的自转方向,由夜到昼的界线为晨线,由昼到夜的界线为昏线,因为图示部分为昼半球,因此可以推断出曲线BCG为晨线,曲线BFG为昏线。

2、南北极点和地方时12点所在经线范围的判断。如图1要判断南北极点,就应该根据太阳高度与纬度的关系来进行分析,如果COF所在的纬线的纬度为0°,可知太阳直射在O点(正午太阳高度为90°)即直射在赤道上,应用正午太阳高度角的计算公式,可以得出南北极点的正午太阳高度为0°,因此可以得出B、G为北极点和南极点,由此也可推出BOG是同一条经线,其地方时为12点;如果图1中COF所在的纬线的纬度为23°26′,读图可知太阳直射在O点(正午太阳高度为90°)即直射在北回归线上,应用正午太阳高度角的计算公式,北极点的正午太阳高度应该为23°26′,因此可以得出大致在A点的位置为北极点,同理,应用正午太阳高度角的计算公式,可以得出图中南极圈的正午太阳高度角为0°,从而可以得出G点位于南极圈上,由此可推出图中AOG是同一条经线,其地方时为12点,而BA为另外一条经线,其地方时为24点(0点)。

图23、太阳直射点和其它各点的经纬度判断。如图2中O、G、B的经纬度的判断,读图可知,O点的太阳高度为90°,可以得出太阳直射在O点,从图中的有关信息可知,其经纬度为“0°(与伦敦在同一条经线上)、23°26′N”,应用正午太阳高度角的计算公式,北极点的正午太阳高度应该为23°26′,因此可以得出A点(太阳高度为23°26′)为北极点,同理可以得出G点位于南极圈上,由此可推出图中AOG是同一条经线,因此G的经纬度为“0°、66°34′S”,由于图中AB和AOG不是同一条经线,因此AB是180°经线的一部分,由于A点(太阳高度为23°26′)为北极点,而B点的太阳高度为0°,说明B和A的纬度相差23°26′,从而可以得出B的经纬度为“180°、66°34′N”。
三、等太阳高度线图的典型例题解法分析。

图3图4例如、图3为汕头周边地区太阳高度的等值线图,回答:
1、a地的纬度为 。
2、若b地此日的正午太阳高度为H,c地此刻地方时为T,则下列完全正确的是
A. H>60°,T>13时 B. H<60°,T<13时
C. H>60°,T<13时 D. H<60°,T>13时
3、航行在b处海面的轮船上,悬挂着一面国旗,此刻旗杆的影子的方向为
A. 甲 B. 乙C. 丙D.丁
【答案】1、68°26′N 。2、A 。3、A 。
【解析】
1、读图3可知a地的正午太阳高度为45°,而汕头的正午太阳高度为90°,两地的太阳高度相差45°,根据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分布规律,两地的太阳高度差等于两地的纬度差,由于a地位于汕头以北,不难得出a地的纬度为68°26′N 。

2、结合图4可帮助解答问题,从图4所示可知,太阳直射在汕头(纬度为23°26′),由于b1地与汕头的太阳高度相差30°,可以计算出b1地的纬度为 53°26′,读图可以看出,b地的纬度小于53°26′,因此应用其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分布规律,可以推断出b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大于60°(由于此时b地的地方时不是12点,因此图中b地的太阳高度角60°不是正午太阳高度);由于太阳直射在北半球,北半球昼长夜短,因此汕头日出时间在6点(地方时)以前,日落时间在18点(地方时)以后,则昼长大于12小时,汕头从日出太阳高度为零-正午90°-日落太阳高度为零,太阳高度变化量为180°,所经历的时间大于12小时,从而可以计算出太阳高度每变化15°,所经历的时间要大于1小时,而由于c地与汕头位于同一纬度,且c地的太阳高度角为75°,与汕头相差15°,因此可以判断T>13小时。
3、因为轮船位于太阳直射点的东北方向,容易得出答案为A。
(审稿:张兵编校:李红静)
一、等太阳高度线图中太阳高度的分布特点。
(一)太阳高度分布规律简述。由于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各地的太阳高度也会发生变化,当太阳直射在某一纬度时,此日正午太阳高度角由直射点分别向四周逐渐呈圆形递减,至晨昏圈时太阳高度为0°。
(二)太阳高度分布规律解析。太阳高度相等的点连接起来的线即为等太阳高度线,根据太阳高度的分布特点,可以得出等太阳高度线图的一般规律:
1、等太阳高度线图的中心点是太阳直射点,其太阳高度为90°;
2、等太阳高度线以直射点为中心呈同心圆状分布;
3、等太阳高度线图呈现的是昼半球或昼半球的一部分,如果等太阳高度线最外圈的高度角数值为0°,则0°等太阳高度线与晨昏圈重合;
4、经过圆心的横线代表直射点所在的纬线,此纬线的度数就是直射点的纬度,经过圆心的竖线全部或大部分为直射点的经度,其地方时为12时,而竖线的另一部分地方时为24时(0时),12时和24时这两部分经线的度数相差180°;
5、与太阳直射点为中心的相距相同纬度的相对称的两地,其正午太阳高度角相等;
6、直射点位于赤道时,南北半球纬度相同的地方,太阳高度相等,且此日其正午太阳高度角也相等;如果直射点位于赤道,且经过圆心的竖线与等太阳高度线最外圈的两个交点分别为南北极点时,经过圆心的竖线为同一条经线,其地方时均为12时,则此竖线与各条等太阳高度线的交点所代表的数值均为正午太阳高度。
二、等太阳高度线图的判读难点分析。等太阳高度线图的判读难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图11、晨昏线的判断。如图1要判断晨昏线,先认真读图,可知等太阳高度线最外圈的高度角数值为0°,而晨昏线的太阳高度为0°,因此可以判断出0°等太阳高度线与晨昏圈重合,进一步根据地球的自转方向,由夜到昼的界线为晨线,由昼到夜的界线为昏线,因为图示部分为昼半球,因此可以推断出曲线BCG为晨线,曲线BFG为昏线。

2、南北极点和地方时12点所在经线范围的判断。如图1要判断南北极点,就应该根据太阳高度与纬度的关系来进行分析,如果COF所在的纬线的纬度为0°,可知太阳直射在O点(正午太阳高度为90°)即直射在赤道上,应用正午太阳高度角的计算公式,可以得出南北极点的正午太阳高度为0°,因此可以得出B、G为北极点和南极点,由此也可推出BOG是同一条经线,其地方时为12点;如果图1中COF所在的纬线的纬度为23°26′,读图可知太阳直射在O点(正午太阳高度为90°)即直射在北回归线上,应用正午太阳高度角的计算公式,北极点的正午太阳高度应该为23°26′,因此可以得出大致在A点的位置为北极点,同理,应用正午太阳高度角的计算公式,可以得出图中南极圈的正午太阳高度角为0°,从而可以得出G点位于南极圈上,由此可推出图中AOG是同一条经线,其地方时为12点,而BA为另外一条经线,其地方时为24点(0点)。

图23、太阳直射点和其它各点的经纬度判断。如图2中O、G、B的经纬度的判断,读图可知,O点的太阳高度为90°,可以得出太阳直射在O点,从图中的有关信息可知,其经纬度为“0°(与伦敦在同一条经线上)、23°26′N”,应用正午太阳高度角的计算公式,北极点的正午太阳高度应该为23°26′,因此可以得出A点(太阳高度为23°26′)为北极点,同理可以得出G点位于南极圈上,由此可推出图中AOG是同一条经线,因此G的经纬度为“0°、66°34′S”,由于图中AB和AOG不是同一条经线,因此AB是180°经线的一部分,由于A点(太阳高度为23°26′)为北极点,而B点的太阳高度为0°,说明B和A的纬度相差23°26′,从而可以得出B的经纬度为“180°、66°34′N”。
三、等太阳高度线图的典型例题解法分析。

图3图4例如、图3为汕头周边地区太阳高度的等值线图,回答:
1、a地的纬度为 。
2、若b地此日的正午太阳高度为H,c地此刻地方时为T,则下列完全正确的是
A. H>60°,T>13时 B. H<60°,T<13时
C. H>60°,T<13时 D. H<60°,T>13时
3、航行在b处海面的轮船上,悬挂着一面国旗,此刻旗杆的影子的方向为
A. 甲 B. 乙C. 丙D.丁
【答案】1、68°26′N 。2、A 。3、A 。
【解析】
1、读图3可知a地的正午太阳高度为45°,而汕头的正午太阳高度为90°,两地的太阳高度相差45°,根据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分布规律,两地的太阳高度差等于两地的纬度差,由于a地位于汕头以北,不难得出a地的纬度为68°26′N 。

2、结合图4可帮助解答问题,从图4所示可知,太阳直射在汕头(纬度为23°26′),由于b1地与汕头的太阳高度相差30°,可以计算出b1地的纬度为 53°26′,读图可以看出,b地的纬度小于53°26′,因此应用其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分布规律,可以推断出b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大于60°(由于此时b地的地方时不是12点,因此图中b地的太阳高度角60°不是正午太阳高度);由于太阳直射在北半球,北半球昼长夜短,因此汕头日出时间在6点(地方时)以前,日落时间在18点(地方时)以后,则昼长大于12小时,汕头从日出太阳高度为零-正午90°-日落太阳高度为零,太阳高度变化量为180°,所经历的时间大于12小时,从而可以计算出太阳高度每变化15°,所经历的时间要大于1小时,而由于c地与汕头位于同一纬度,且c地的太阳高度角为75°,与汕头相差15°,因此可以判断T>13小时。
3、因为轮船位于太阳直射点的东北方向,容易得出答案为A。
(审稿:张兵编校:李红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