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PM2.5的中文定名为“[可吸入]细颗粒物”

来源 :中国科技术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dal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N04;X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578(2013)02-0037-02
  最近三十多年来,中国的经济建设不断发展,国民生产总值不断提高,成绩是有目共睹的。但与此同时,很多地区的空气质量却不断下降,对人民群众的生存环境造成严重的危害,也是不争的事实,而且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尤其是PM2.5严重超标,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近两年,PM2.5作为一个涉及大气科学、环境科学和医学的专业术语,已经深入到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之中。
  目前空气质量的监测对象中,涉及颗粒物的有三个,即总悬浮颗粒物、可吸入颗粒物和PM2.5。
  总悬浮颗粒物(total suspended particle;TSP)是悬浮在大气中的各种不同粒径的固体或液体颗粒物的总称。在中国颁布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指空气动力学等效直径100微米以下的颗粒物,即粒径≤100μm的颗粒物。
  可吸入颗粒物(particulate matter10;PM10)指飘浮于大气中的空气动力学等效直径小于等于10微米的颗粒物,即粒径≤10μm的颗粒物。包括固体、液体,或固體吸附液体、气体形成的微粒。
  PM2.5是飘浮于大气中的空气动力学等效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即粒径≤2.5μm的颗粒物。在大气中滞留时间长,易被人体吸入,沉积于呼吸道、支气管甚至肺泡内,对人体危害比较严重。
  总悬浮颗粒物和可吸入颗粒物这两个概念,都是先将英文名称确定为规范的中文名称后才推向社会的,使用中没有歧出的现象。而PM2.5不然,它自被社会关注时起,几乎一夜之间就以字母词的身份迅速普及,它的中文名称不但滞后了,还因翻译者不同而有许多种,常见的如:入肺颗粒物、可入肺颗粒物、细颗粒物、细粒子(以上为中国大陆出现的中文名);微细悬浮粒子(港澳);细悬浮微粒(台湾);等等。其中文名称未能及时规范,对于彼此交流已然造成了一定的混乱。因此,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于2013 年2月27日组织“PM2.5的中文定名研讨会议”是非常必要的。
  有人认为,既然PM2.5在社会上已经流行开了,直接用字母词即可,中文定名不很重要。这种观点似乎不妥。第一,我们并不一律反对使用字母词,但是PM2.5是一个外来术语,理应有一个中文名称,而且是规范的中文名称。第二,目前在气溶胶的范围内,三种颗粒物中唯有PM2.5没有中文名称。从科学术语定名系统性的角度,也是不完善的。
  给气溶胶颗粒物定名的系统有两个,一个是“×尘”,另一个是“×颗粒物”。前者如“降尘”“飘尘”(《大气科学名词》已定为规范词);后者如“总悬浮颗粒物”“可吸入颗粒物”(常见于“空气质量预报”)。相比较而言,前者在社会层面的普及程度远不如后者,虽然字数较少,但可能被理解为一般的语文词,容易混淆;后者虽然字数较多,但早已为大众熟悉,而且一目了然是科技术语,不易混淆。因此,PM2.5的中文定名采用“×颗粒物”系统是合适的。
  名称的规范要照顾到学术的和社会的两个层面,学术层面上的规范要符合科学性,要与国际已有的定名接轨,社会层面的规范要考虑大众普遍使用的倾向和接受程度。新术语的定名,文字以“巧”为上,即尽量用较少的文字改动和调整,使之在本系统中具有单一性,与其他相关术语又有足够的区别度,且上下位次序明确。同时也要考虑定名成本,即尽量不因一个术语的定名而改动同类术语的已有定名,维护术语定名的权威性和稳定性是必须注意的事情。
  从学术层面和已有规范看,美国环境保护署1994年将PM10(可吸入颗粒物)分为两群,将粒径≤2.5μm的颗粒物称fine particles(细颗粒),记为PM2.5;将粒径>2.5μm而≤10μm的颗粒物称coarse particles(粗颗粒),记为PM10-2.5。 中国环境保护总局1996年10月发布《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1996),将粒径≤10μm的颗粒物定名为可吸入颗粒物,环境保护部2012年2月发布的新标准(GB 3095—2012)中,将可吸入颗粒物划分为两类,将粒径≤2.5μm的颗粒物称为细颗粒物,将粒径≤10μm的颗粒物称为可吸入颗粒物,而粒径在2.5~10μm的颗粒物,没有定义和名称。(以上据全国科技名词委大气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主任王存忠介绍)
  从社会层面看,如果PM2.5定为“×颗粒物”,现有的常见中文名称中有“入肺颗粒物、可入肺颗粒物、细颗粒物”可供选择。
  综合以上两方面因素,建议将PM2.5定名为“[可吸入]细颗粒物”。与此相对应,将粒径在2.5~10μm的颗粒物定名为“[可吸入]粗颗粒物”。
  之所以在“细颗粒物”的前面冠以“[可吸入]”,是想表达这样的意思:第一,“细颗粒物”“粗颗粒物”是 “可吸入颗粒物”的下位概念,粗、细的划分是在这个范畴内进行的。第二,一般情况下,可用简称“细颗粒物”,必要时才用全称“可吸入细颗粒物”。
  不建议采用“入肺颗粒物”或“可入肺颗粒物”的原因,还在于这种表述不够严谨 ,“入肺”主要指进入肺泡,能不能“入肺”也因个人身体差异有所不同。 PM2.5对人的健康是有危害的,应该提醒大家引起足够的注意,但是命名上似不必特别强调它的致病性。一是它并非造成肺部疾患的唯一因素,二是以往的术语命名也没有这个传统,例如“大肠杆菌”就没有定名为“可致腹泻大肠杆菌”,等等。
  随着环境科学和医学研究的进一步深入,现在科研人员已经在关注PM1、PM0.1等对人体健康的影响。PM1、PM0.1等的中文名称可缘此定为“[可吸入]超细颗粒物”“[可吸入]极细颗粒物”等。
  北京大学的李红印教授在与我讨论时提出,“可吸入”不如改为“易吸入”更准确一些,因为“可以”不仅有“能够”的意思,还有“表示允许”的意思,能避免歧义才好。这个意见有一定的道理。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PM2.5还有PM2.5、PM2.5等形式的写法。鉴于2.5不是粒径的一个确定的值,而是表示一个范围, 2.5用下角码是合宜的。
其他文献
客户关系管理(CRM)是继Internet后,全世界企业所共同关注的热门话题。CRM所倡导的营销理念与传统营销有着很大差异。认识到差异才会认识到CRM可以为我们带来观念和方法上的改
电子化服务的实施,给服务业带来巨大的变革,同时也带来了更广阔的商机.CALL CENTER客服中心系统,作为一种新兴的电子化服务手段,是一个集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尤其是互联网
没有谁愿意生病,但也没有谁不生病,生病是无可奈何的事。若能遇到好医生,病也就不算个什么了,若遇不到好医生,恐怕就很麻烦。
网络经济是当今社会中备受关注的崭新领域。近十多年来,网络经济一直保持高速发展,而且正在引发经济社会的深刻变革。但另一方面,网络经济又表现出与传统产业经济的显著差异,使人
学位
证券商是经过证券主和机关批准成立的证券市场上经营代理证券发行买卖等业务的金融机构,在中国已有一百多年的发展历史.但直到八十年代中期特别是九十年代,证券商才获得了飞
乡村画家张瑞海,字静柳,1964年生于玉田县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师从于河北省著名书画家江枫、钟长生二位先生,主攻国画山水专业。2011年考入中国书协培训中心研修生专业,主攻书法专
该文对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带的若干问题进行了比较详细的探讨.首先,文章第一部分阐述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带的理论.包括开发带规划布局的指导原则以及其综合效应与基本功能.
期刊
近年来,随着以网络与高科技为主要特征的新经济时代的不断发展,在新经济与传统产业的整合过程中,技术创新成为了企业不断提升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企业实现技术创新的途径一般包括内部研发和外部导入,而外部导入包括技术购买、技术联盟和技术购并等方式,其中技术购并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近几年随着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大规模产业化,技术购并再度兴起,谷歌、苹果、Facebook以及国内的BAT都频繁购并。此外,中国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