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上好科学课

来源 :教育科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wlw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科学课,作为新课程改革设置的一门新学科,我认为要上好这门课当务之急是要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提高老师的科学素养。而目前大多数农村由于缺编,没有专职的科学教师,科学老师仍是“兼职状态”。一般身兼两职,主要是语文或者数学,还要带一个班的班主任。有很多老师都把科学课当作搭头,认为学校只看语、数的成绩,不重视科学,因此,照着书本念成了他们普遍的方式,认为考之前让学生死记结论就行了。殊不知现在的《科学》和以前的《自然》不一样,书上没有现成的答案,很多结论都必须由学生在实验中生成,于是老师告诉学生结论,再要他们背,这严重违背了设置科学课的初衷,久而久之,就扼杀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也扼杀了他们的创新能力,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就只是被动的接受,成了盛东西的容器,就更谈不上具备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了。针对这种情况,笔者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转变观念,提高认识。《科学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科学课是研究小学生身边的事物,贴近小学生的生活,是很受学生欢迎的一门课。我认为学生学好了科学,再用学科学的方法去学习其他的任何科目,都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你一天都照着书本念,久而久之学生就失去了兴趣,就更别谈语文、数学了。所以我呼吁所有的农村科学老师:要转变教学观念!不是老师们教不来,是老师们没认识到科学课的重要性!
  二、以生为主,注重探究。学生对周围的世界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积极的求知欲,学习科学应该是他们主动参与和探究的过程,教师应提供它们能直接参与的各种科学探究活动,让他们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比单纯的讲授训练更有效,而探究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科学课程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使他们在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课程改革六年了,不仅仅语、数讲究以学生为主,把空间还给学生,科学更是这样,教师注意保护儿童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挖掘学生的潜力,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脑子去想,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用自己的耳朵去听,用自己的嘴巴去说,用自己的心灵去悟。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大胆地猜想,还可以以小组的形式自行设计实验去探究、验证,最后得出实验的结论。学生不是接收器,请老师们不要再用填鸭式的教学去给学生灌结论了
  三、联系实际,开发课程。《科学课程标准》指出:设计科学课的教学目标时应注意:“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教教材”的教学,常常把目标单一定位于教知识;“用教材教”则是更大程度上把知识的教学伴随在培养能力、态度的过程中。而我们的老师还停留在“教教材”,死扣书上,书上的东西没有,就不知道变通。比如,书上要求种凤仙花,老师说我们没有凤仙花,就不种,你没有凤仙花,可以开发本地资源,种其它的植物啊,本地的植物很多,你可以要学生种向日葵、缸豆、豌豆、蓖麻等等都可以,然后研究它们的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等,关键是掌握研究的方法。没有蚕卵,有蝌蚪啊,一样的可以研究。
  四、因地制宜,自制器材。教师要给学生提供探究为主的学习空间,就需要很多的实验器材,于是有很多老师就抱怨学校实验器材太少,其实,学校除了准备化学、物理试验需要的诸如:试管、铁架台、酒精灯、显微镜等器材外,由于科学知识大部分都是来自于学生生活,也就要求教师或者学生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再说你平时只要留心,做个有心人,也可积累一些实验器材的。
  总之,我认为只要老师们认识到了科学的重要性,充分利用自己身边的资源,因地制宜,给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让学生自己去动手、动脑、动口、亲身体验科学的探究过程,那么就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他们后继的科学学习、为其他学科的学习、为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打下了基础,我国就会有更多的诺贝尔奖获得者,中华民族就会更强大。
其他文献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小学英语课程的目标就是要根据小学生的生理、心理以及发展需求,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就像拥有了一把开启知识宝库的钥匙。有了兴趣,就能产生无穷无尽的学习动力。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是十分重要的,这也是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的重要途径。  一、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研究证明,语言的运用最
期刊
英语教材进行几次改革,我们所使用的新目标英语教材在使用的过程中对我们学生和教师都带有一定的难度并存在着一些问题。回顾这一年的课改情形,结合自己的实际教学及本地区的实际情况与特点,笔者从浮华的背后,感到了一种深深的忧虑与不安:尽管新课改在某些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新课改困难重重,举步维艰,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英语新课改未取得预期的效果,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  问题一:新教材部分内容与实际生活脱节。新
期刊
随着英语教学的深入开展,游戏相对于刚开始使用于教学的那股新鲜劲已成过去式,大有“英雄末路”之感。许多老师对所能够使用于教学的游戏已是“黔驴技穷”了,甚至出现这堂课所使用的教学游戏上节课刚刚用过,以至学生反感大叫“早玩过了,还玩,没劲”。面对着这一问题,许多教师上课也就慢慢的离开了游戏,课堂上少或不用游戏来参与教学,正大光明的理由是:学生不玩,用了是浪赞时间,干脆就past。正因如此,使学生对英语的
期刊
记单词是学生学英语的一个薄弱环节,如何帮助学生在单位时间内最高效率地牢牢记住所学的词汇,只有解决了效率的问题,才能既减轻学生的负担,又提高教学质量,我们要向效率要时间,而不是用时间补效率,那么,应该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词汇记忆能力呢?  一、对学生进行瞬间记忆训练  教育心理学者研究“痕迹理论”所得出的结论指出:“凡是已经识记过的事物都有在大脑组织中以某种形式留下痕迹”。记忆痕迹在脑
期刊
现在高中学生听力差,听不懂的原因有:1. 语音知识不足,语音知识不扎实。扎实的语音知识是听懂英语的基础,准确地抓住了语音,即使是生词也不难根据其发音从字典中找到答案。反之,如果语音知识不够,也搞不清楚语法关系,分不出主句和从句,因而搞不懂其含义。2. 词汇量不够。主要表现为一词多意不懂,单个单词认识,但与其他单词组合在一起组成词组后就听不懂了。3. 背景知识不足。学生对西方的风俗习惯和各种文化历史
期刊
现在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对词汇提出了更高要求。语言知识目标(八级)要求:1.运用词汇理解和表达不同的功能、意图和态度等;2.在比较复杂的情况下,运用词汇给事物命名、进行指称、描述行为和特征、说明概念等;3.学会使用3000个左右的单词和400~500个习惯用语或固定搭配。一方面,要求学生的词汇量有了很大增加和扩充。另一方面,新课程提倡从使用的角度出发学习词汇,了解基本词义之外的用法、辨析、词
期刊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命题考评在教学中重要的地位日渐凸显出来。那么,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英语命题应体现哪些特征呢?  一、体现人文性。依据素质教育的要求,命题应体现在对学生的关爱、鼓励,通过人文关怀,让学生增强自信,感受命题的亲和力,勇于迎接挑战。彻底改变以往命题过于严肃、生硬、呆板的面孔,逐渐消除学生对考试的恐惧心理。如命题前,可在卷首写上一段尊重、关爱、鼓励、引领学生的话。如“亲爱的同学们,时
期刊
从事初中英语教学这些年来,我觉得“口语”几乎是一个被冷落的话题;部分初中生更是能不开口就不开口。这种状况是如何形成的呢?究其原因,我觉得有以下两方面。首先,教师过分注重词汇语法的解释,对词汇运用语法易错处不厌其烦的讲解,语用思维的流动,没有对学生语言思维连贯性进行培养。我认为这样就象一个人只有骨骼,而没有肉体和灵魂。如果说词汇、语法是学习英语的载体、基础,那么,口语交际就是学习英语的灵魂。只有准确
期刊
情感态度是伴随着学习过程中而产生的体验,类似的体验积累多了,就形成稳定的倾向性。原则上讲,情感态度不是“教”出来的,它的形成是潜移默化的结果。因此,教师在幼儿园数学学习中应注重情感培养,帮助幼儿积累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对此,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创设宽松和谐环境,建立良好的师幼关系  我们教师最重要的两个品质是“亲切和热心”。我们一个充满爱意的目光、一句诚恳鼓励的话语、一个亲切关怀
期刊
案例教学,就是教师根据课程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需要,通过设置一个具体的教学案例,引导学生参与分析、讨论等活动,让学生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积极思考探索,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它强调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它能够创设一个良好的宽松的教学实践情景,把真实的典型问题展现在学生面前,让他们设身处地地去思考,去分析,去讨论,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