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例题教学变式的应用

来源 :文化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qiuhe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为了避免学生学习例题时生搬硬套和思维定势,教师在例题教学时对例题要充分变式,例题变式主要包括一题多解(证)变式、一题多变变式,多题一解(一法多用)变式。例题变式设计要注意差异性、层次性、开阔性、灵活性。
  [关键词] 变式、例题
  例题的教学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把知识、技能、思想和方法联系起来的一条纽带。但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容易形成思维定势,套用固定的解题模式,造成思维僵化。因而在例题、习题教学中,当学生获得某种基本解法后,应通过改变题目的条件、探求题目的结论、改变情境等多种途径,强化学生对知识和方法的理解、掌握和变通,帮助他们对问题进行多方向、多角度、多层次的思考,使思维不局限于固定的理解和某一固定的模式,从而提出新问题或获得同一问题的多种解答或多种结果。一组由浅入深、富有启发性和探索性的变式题组,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培养灵活转换和积极探索的能力,从而提高思维的层次。
  一、例题变式分类
  例题变式主要包括一题多解(证)变式、一题多变变式,多题一解(一法多用)变式。
  1、一题多解(证)变式
  即对同一个数学问题,引导学生在所学的知识范围内尽可能地提出不同的解题构想和方法,从而达到培养发散思维和创新意识,总结规律、方法,提高数学能力的目的。一题多解的实质是以不同的论证方式,反映条件和结论的必然本质联系。在教学中教师积极引导学生从各种途径,用多种方法去思考问题。有些问题多种方法求解,既可暴露学生解题的思维过程,增加教学透明度,又能使学生思路开阔,熟练掌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对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起着铺路架桥的作用。
  例如:求证“等腰三角形两腰上的高相等”。这是一道文字证明题,引导学生转化成用几何符号表达的几何证明题。
  以上各种证法,沟通了不同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达到了深化知识,融会贯通
  的目的。这样的例子很多,尤其是几何证明题中,许多证明题都有多种证法。当
  然,列出各种证法后,教师还应要求学生筛选出最佳方法,这也是多向思维的最
  终目的,以达到经济思维的目的。通过引导学生对同一来源材料,从不同角度、
  不同方位思考问题,寻求某类问题的解题规律或一题多解,从而拓广了思路,使
  思维辐射展开,培养了思维的发散性,这不仅能强化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
  握,而且对开发智力,启迪学生的创造欲望也大有裨益。
  2、一题多变变式
  就是通过对某一题目进行条件变换、结论探索、逆向思考、图形变化等多角度、多方位的探讨,使一个题变为一类题,达到举一反
  触类旁通的目的,进而培养学生的良好思维品质及探索、创新能力。
  例如:如图 在△ ABC中,D是BC边上一点,E是AD中点,过A作BC的平行线交CE的延长线于F,且AF=BD,连接BF
  (1)求征:D是BC的中点。
  (2)如果AB=AC,试判断四边形AFBD的形状,并证明你的结论。
  此题第二小题中,可进行以下的条件变式:
  (3)如果∠BAC=90度,试判断四边形AFBD的形状,并证明你的结论。
  (4)如果∠BAC=90度,AB=AC,试判断四边形AFBD的形状,并证明你的结论。
  当然,上面(2)(3)(4)小题也可以逆向思考。
  (1)如果四边形AFBD是矩形,试判断 △ABC的形状,并证明你的结论。
  (2)如果四边形AFBD是菱形,试判断△ABC的形状,并证明你的结论。
  (3)如果四边形AFBD是正方形,试判断 △ABC的形状,并证明你的结论。
  3、多题一解(一法多用)变式
  数学中有许多不同的分支,同一分支内又常被划分为若干个单元。不同分支之间或同一分支的不同单元之间,常常会出现许多内容上的相互转换与渗透,据此,我们可以将某一单元的题目改变表达形式而变为另一单元的题目,但题目本质不变,解答方法相同。另外,通过互为逆否命题转换而得到等价命题,不同题型之间的转换,如选择题转换为填空题,解答题变为证明题、探索开放题等,都属于多题一解的范围。题型变式有助于学生透彻理解题目的本质属性,开阔解题思路,提高解题能力。
  例如:(1)已知y是x的一次函数,当x=5时,y=7.5 ,当x=6时,y=7.2,求当x=0时,y的值。
  (2)、已知弹簧的长度 y(厘米)在一定的限度内是所挂重物质量 x(千克)的一次函数.现已测得挂5千克质量的重物时,弹簧的长度是7.5厘米,挂4千克质量的重物时,弹簧的长度是7.2厘米.求当不挂重物时弹簧的长度。
  (3)、如图是弹簧的长度y(厘米)与在一定的限度内所挂重物质量 x(千克)的函数图像,则不挂重物时弹簧的长度为 。
  二、例题变式设计注意事项
  数学变式设计要巧,要有一定的艺术性,要正确把握变式的“度”。一般地,数学例题变式设计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差异性
  强调一个“变”字,避免简单的重复。变式题组的题目之间要有明显的差异。对每道题,要使学生既感到熟悉,又感到新鲜。从心理学角度看,新鲜的题目给学生的刺激性强,学生的神经兴奋度高,做题时注意力集中,积极性大,思维敏捷,使训练达到较好的效果。因此,设计数学变式,要努力做到变中求“活”,变中求“新”,变中求“异”,变中求“广”。
  2.层次性
  所设计的数学习题变式要有一定的难度,才能调动学生积极思考。但是,变式要由易到难,层层递进,让问题处于学生思维水平的最近发展区,充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要让学生经过思考,能够跨过一个个“门坎”,既起到训练的作用,又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
  3.开阔性
  一幅好画,境界开阔,就会令人回味无穷。同样,设计数学习题变式,一定要内涵丰富,境界开阔,给学生留下充足的思维空间。因此,所选范例必须具有典型性:一要注意知识的横向联系;二要能够进行一题多解;三要具有延伸性,可进行一题多变。
  4.灵活性
  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数学变式训练的方式要灵活多样,口头、书面、板演均可,力求使学生独立练习和教师启发引导下的半独立练习相结合。同时,根据教学内容,有时可分散训练,有时可集中训练,有时一个题目的变式可分几次完成,充分展现知识螺旋上升的方式。这种灵活的训练方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而且可以使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提高大脑和神经的兴奋度,达到最佳的训练效果。
  波利亚在《怎样解题》中建议“你是否知道与此有关的题目,是否知道可能用得上的定理?这是一个与你的题目有关且已被解答的题目,你能用它吗?能用它的结果吗?能用它的方法吗?你能不能把这一结果或方法用于别的题目?”这正是变式思想的体现。需要强调的是,数学例题变式不是为了“变式”而变式,而是要根据教学需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而设计。这样才能通过变式训练,使学生在理解知识的基础上,把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能力,完成“应用一理解一形成技能一培养能力”的认知过程。
  参考文献
  [1] 章玉兰.初中数学例题教学的理论与实践探索[J].数学天地, 2009.1.
  [2] 陆书环.数学教学论[M].科学出版社,2010.3.
其他文献
角色游戏中游戏材料是幼儿表现游戏内容、幼儿顺利进行角色游戏的物质保障,是发展幼儿游戏水平的重要支柱。玩具、材料是幼儿游戏的工具,幼儿的能力是通过与玩具、材料的互动中学习获得的。因此,教师在提供角色游戏材料时,应考虑材料的操作性、层次性和动态性,支持引发幼儿与环境、材料的互动、发挥游戏材料应有的教育价值。  一、游戏材料具有操作性  不同的玩具、材料有不同的功能和特点,环境与材料不是摆设,都要以幼儿
期刊
《2011版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因此新课程提出了新的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变革,要求我们必须建立全新的教学模式,而信息技术在课堂中运用不失是一种好的教学理念。这种教学理念已随着新课程走进了我们的数学教学,一时间,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上随处可见。  《2011版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
期刊
苏州是吴文化的发源地,更是一座享誉海内外历史文化的名城,其文化积淀深厚,文化内涵丰富,为幼儿园弘扬民族传统文化,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财富。我们将本土文化的精髓融注和浸润到各领域的教育之中,不仅丰富了幼儿园的教育资源,美化了幼儿园的教育环境,更培养了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一、创设独具匠心的特色环境  《纲要》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促进幼儿的发展。”幼
期刊
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一切活动都围绕教师的“教”来进行,教师将课堂当作展示自己的舞台,以“将知识拷贝给学生”为己任,学生成了配合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陪衬,成了储藏知识的“木桶”。这样的师生观、教学观严重地压制了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积极性、主动性,不利于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习惯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那么,如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全过程呢?转变教师角色是关键。教师的责任不是争当最佳演员,而
期刊
走上信息技术教学岗位已经有九年了,上课的节数也可以说数不清了,但是每上完一节课后的心情都是记忆犹新的,有开心有郁闷有纠结。学生学得好学得开心我自然也很开心,如果学生反应平平不想学我就难受了,经常要批评他们怎么不好好学。但静下来想想之后,我就觉得学生不想学应该不能怪学生,还是老师的问题,如果我课上得好、有趣、有吸引他们的地方,他们必定会愿学、乐学的。所以我总在反思——如何让学生愿学乐学呢?我仔细分析
期刊
有效评价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学习成果、学习方法、学习能力所做的一种评判。其目的是帮助学生掌握教材内容,培养学生主动构建知识的能力。因此,在“导学案”教学过程中教师积极、主动地对学生学习过程做出适当的评价显得极为重要。它既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能提高学生完成“导学案”的主动性。下面,笔者就我校开展苏州市教育规划“十二五”课题《基于“导学案”构建农村有效课堂的策略研
期刊
叶澜教授认为,真实的教育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动态转化和生成的过程,它不可能百分之百地按预定轨道行进,总会生出一些意料之外的有意义或无意义的新鲜事,新情境,新思维和新方法。在新课程教学中,教师要及时捕捉并利用一切有价值,动态生成的资料,使教学焕发出生命和活力。作为一线体育教师的我,时常也在思考着、实践着。下面我将联系自己的教学实例谈谈我的思考与做法。  一、让学生在体验中享受快乐  在体育教学中,一项技
期刊
作为新课改重头戏之一的高中政治教材改革,其变化是令人值得称道的。在笔者看来,这其中最突出的亮点就是大量增加了探究活动的设置,大力推行探究式教学。探究式教学就是教师引导学生以教材内容为基本探究方向,参照学生自身的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通过学生个人自主研究,小组、集体合作讨论等多种活动,对教材释疑解惑并能初步运用于实践的教学形式。然而,在具体的政治教学实践中,教师们还没有真正、普遍落实这一形式。本省某校
期刊
[摘 要] 本文从“自我效能感”的内涵和影响学生干部积极性的四大信息源出发,分析班干部自我效能感低的原因与对策。从学生干部成长的角度去探讨自我效能感。  [关键词] 自我效能感 影响因素 原因分析 班干部自我效能感的培养  一、“自我效能感”的内涵  “自我效能感”这一概念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班杜拉于20世纪70年代末提出,自我效能感是指人们对自己能够进行某一行为的实施能力的推测或判断,其基本特征是
期刊
[摘 要] 从一个城市少儿图书馆不文明现象就可以看出这个城市的文明程度。国家的文明复兴离不开当今的青少年儿童,他们是国家的未来,是后备力量,而今不得不让我们反思何为文明,怎样才能建设行为文明的少儿图书馆?怎样才能实现习主席所说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关键字]少儿读者 不文明阅读 探析及对策  少儿图书馆作为青少年学习成长的第二课堂,一直被视为少儿知识的苗圃,未来英才的摇篮,素质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