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材料产业发展现状
新材料是制造强国和国防科工的基础和支撑,是原材料工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攻方向。在中央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各有关方面的共同努力下,我国新材料产业取得了长足进步,创新成果不断涌现,优势企业日益壮大,整体实力大幅提升,有力支撑了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科技工业建设。
发展步伐不断加快。新材料产业总产值由2010年的0.65万亿元增至2015年的近2万亿元,年均增速24%。空间布局日趋合理,产业集聚效应不断增强,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新材料综合性产业集群优势突出,中西部地区一批特色鲜明的新材料产业基地初具规模。已累计设立了北京石化新材料、包头稀土新材料、陕西有色金属新材料等48个新材料重点领域的产业基地。
创新能力稳步增强。联合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发布了“关键材料升级换代”重大工程实施方案。组织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新材料专项,支持稀土稀有金属材料、高温合金、碳纤维及复合材料、电池材料、膜材料等关键材料的产业化和示范应用,推动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相互结合的新材料创新体系。新材料国家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和科研院所实力大幅提升,在重大技术研发及成果转化中的促进作用日益突出。实施高端材料和新材料保障工程,建设了一批技术水平先进的产业化项目。
重点新材料发展取得突破。实施高端材料和新材料保障工程,围绕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重大需求,建设了一批技术水平先进的产业化项目,大力推进重点新材料规模化发展。支持组建碳纤维、电子化学品等产业发展联盟。先进半导体材料、稀土功能材料等领域加速发展,高性能钢铁材料、轻合金材料、工程塑料等产品结构不断优化,有效支撑了高速铁路、载人航天、海洋工程、能源装备等领域的发展。金属靶材制备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T700、T800碳纤维技术成熟度分别达到7级和6级。飞机专用第三代铝锂合金、百万千瓦级核电用U型管、硅衬底LED材料、大尺寸石墨烯薄膜等一批先进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
行业管理基础不断夯实。会同国家发改委、科技部、财政部联合印发了《加快新材料产业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切实加强对地方工作的指导。组织编制了《新材料产业发展指南》,已经国务院批准同意。成立了国家新材料产业发展专家指导委员会,在决策智库上强化了部门协同。积极推进新材料首批次机制建设,制订了《重点新材料首批次应用示范指导目录》。编制《新材料技术成熟度等级划分及定义》标准草案,已经国家标准委批准正式立项为国家标准。联合黑龙江省举办第四届中国国际新材料产业博览会,搭建政产学研用交流合作平台。印发《2016年度民机铝材上下游合作机制重点任务及分工》,研究化工新材料进口替代工作方案,积极推进石墨烯产业化应用,支持军民共用新材料发展。
但也要看到,我国新材料产业仍处于培育发展阶段,核心技术与专用装备水平相对落后,低端品种产能相对过剩,关键材料保障能力不足,产品性能稳定性亟待提高,产学研用合作不紧密,创新链条不完善,标准、计量和管理体系不健全等问题还没有根本解决,新材料仍然是制约制造强国建设的瓶颈。
2017年重点工作
2017年,要认真贯彻国务院新材料产业创新发展专题会议精神,以满足《中国制造2025》重大技术装备需求和军民共用新材料为主攻方向,全面落实《新材料产业发展指南》,进一步完善产业发展支撑体系,加快突破一批关键高端品种,推动新材料产业发展水平不断迈上新台阶。
一、加强部门协调配合
贯彻落实马凯副总理在国务院专题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在国家新材料产业发展领导小组指导下,系统研究解决新材料产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加强政策协调配合,强化各部门专项资金和重大项目的衔接,创新管理、强化服务,形成协同推进的工作格局。充分发挥国家新材料产业发展专家指导委员会作用,为行业规划、产业政策、重大工程等提供咨询建议。加强对地方新材料产业发展的宏观指导和信息引导。支持建立中国新材料行业协会和一批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新材料产业联盟,集中优势资源推动新材料研发、工程化、产业化与应用。
二、研究落实专项政策
会同财政部、保监会开展新材料首批次应用保险补偿机制试点,解决我国新材料产业长期存在的“好材不敢用”问题。推动实施“重點新材料研发及应用”重大工程,集中突破一批战略关键材料。加大“工业转型升级(中国制造2025)项目”对新材料产业的支持力度,促进新材料产业化和推广应用。研究设立新材料产业投资基金,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广泛吸引地方和社会资本投资新材料产业。
三、强化新材料产业协同创新体系建设
加强新材料基础研究、产业化和应用技术研究的统筹衔接,完善创新链条的薄弱环节。统筹需求导向与超前探索,加快构建以龙头企业为主导、科研机构为支撑、产学研用相互促进的协同创新体系,强化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产业化的统筹衔接。整合完善创新资源,组建新材料制造业创新中心、新材料性能测试评价中心,建立新材料产业计量服务体系。统筹布局和建设材料基因工程重大共性技术研究平台,充分依托现有科研机构,组建材料基因工程专业化研究中心,形成重点新材料创新基础和开发共享的公共平台,降低新材料研发成本,缩短新材料研发应用周期。
四、加快重点领域新材料发展
认真贯彻落实《新材料产业发展指南》,发挥市场需求对新材料开发应用的引导作用,以《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急需的关键材料为主攻方向,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聚焦重点方向、重点企业和重点地区,着力促进供需对接与上下游协作配套,抓紧突破一批材料品种,形成一批典型应用示范成果。编制《促进化工新材料进口替代实施方案》,以发展碳纤维及复合材料、电子化学品、推动高端工程塑料在装备中的应用为突破口,促进化工新材料进口替代。
五、夯实公共平台基础
会同有关部门研究推进产用平台、测试评价平台、参数库平台和资源共享平台等4个平台建设。提出新材料生产应用示范平台组建方案,在核电材料、航空材料、集成电路材料等领域启动相关平台建设。组建新材料测试评价联盟,加大投入力度,支持大专院校、研发机构、大型企业和计量测试机构,建立一批高水平、开放式检测评价中心。加快制定数据采集和共享制度,建立一批材料数据库、工艺参数库、工艺知识库。统筹新材料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整体布局,在石墨烯等重点领域,拟订中心建设方案。
六、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加快出台《新材料技术成熟度等级划分及定义》国家标准,研究碳纤维等其他领域的技术成熟度评价标准,建立评价标准体系,为政策制定、社会投资、用户选材等提供依据。在新材料企业、园区、联盟开展新材料产业标准化试点工作,进一步完善新材料产业标准体系,创新标准化工作机制和管理体制。完善体制机制,加快人才培育,在推进新材料学科建设,健全激励政策,加快国内新材料专业人才培养的同时,多渠道招募引进国际人才,为我国新材料产业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新材料是制造强国和国防科工的基础和支撑,是原材料工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攻方向。在中央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各有关方面的共同努力下,我国新材料产业取得了长足进步,创新成果不断涌现,优势企业日益壮大,整体实力大幅提升,有力支撑了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科技工业建设。
发展步伐不断加快。新材料产业总产值由2010年的0.65万亿元增至2015年的近2万亿元,年均增速24%。空间布局日趋合理,产业集聚效应不断增强,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新材料综合性产业集群优势突出,中西部地区一批特色鲜明的新材料产业基地初具规模。已累计设立了北京石化新材料、包头稀土新材料、陕西有色金属新材料等48个新材料重点领域的产业基地。
创新能力稳步增强。联合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发布了“关键材料升级换代”重大工程实施方案。组织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新材料专项,支持稀土稀有金属材料、高温合金、碳纤维及复合材料、电池材料、膜材料等关键材料的产业化和示范应用,推动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相互结合的新材料创新体系。新材料国家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和科研院所实力大幅提升,在重大技术研发及成果转化中的促进作用日益突出。实施高端材料和新材料保障工程,建设了一批技术水平先进的产业化项目。
重点新材料发展取得突破。实施高端材料和新材料保障工程,围绕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重大需求,建设了一批技术水平先进的产业化项目,大力推进重点新材料规模化发展。支持组建碳纤维、电子化学品等产业发展联盟。先进半导体材料、稀土功能材料等领域加速发展,高性能钢铁材料、轻合金材料、工程塑料等产品结构不断优化,有效支撑了高速铁路、载人航天、海洋工程、能源装备等领域的发展。金属靶材制备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T700、T800碳纤维技术成熟度分别达到7级和6级。飞机专用第三代铝锂合金、百万千瓦级核电用U型管、硅衬底LED材料、大尺寸石墨烯薄膜等一批先进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
行业管理基础不断夯实。会同国家发改委、科技部、财政部联合印发了《加快新材料产业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切实加强对地方工作的指导。组织编制了《新材料产业发展指南》,已经国务院批准同意。成立了国家新材料产业发展专家指导委员会,在决策智库上强化了部门协同。积极推进新材料首批次机制建设,制订了《重点新材料首批次应用示范指导目录》。编制《新材料技术成熟度等级划分及定义》标准草案,已经国家标准委批准正式立项为国家标准。联合黑龙江省举办第四届中国国际新材料产业博览会,搭建政产学研用交流合作平台。印发《2016年度民机铝材上下游合作机制重点任务及分工》,研究化工新材料进口替代工作方案,积极推进石墨烯产业化应用,支持军民共用新材料发展。
但也要看到,我国新材料产业仍处于培育发展阶段,核心技术与专用装备水平相对落后,低端品种产能相对过剩,关键材料保障能力不足,产品性能稳定性亟待提高,产学研用合作不紧密,创新链条不完善,标准、计量和管理体系不健全等问题还没有根本解决,新材料仍然是制约制造强国建设的瓶颈。
2017年重点工作
2017年,要认真贯彻国务院新材料产业创新发展专题会议精神,以满足《中国制造2025》重大技术装备需求和军民共用新材料为主攻方向,全面落实《新材料产业发展指南》,进一步完善产业发展支撑体系,加快突破一批关键高端品种,推动新材料产业发展水平不断迈上新台阶。
一、加强部门协调配合
贯彻落实马凯副总理在国务院专题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在国家新材料产业发展领导小组指导下,系统研究解决新材料产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加强政策协调配合,强化各部门专项资金和重大项目的衔接,创新管理、强化服务,形成协同推进的工作格局。充分发挥国家新材料产业发展专家指导委员会作用,为行业规划、产业政策、重大工程等提供咨询建议。加强对地方新材料产业发展的宏观指导和信息引导。支持建立中国新材料行业协会和一批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新材料产业联盟,集中优势资源推动新材料研发、工程化、产业化与应用。
二、研究落实专项政策
会同财政部、保监会开展新材料首批次应用保险补偿机制试点,解决我国新材料产业长期存在的“好材不敢用”问题。推动实施“重點新材料研发及应用”重大工程,集中突破一批战略关键材料。加大“工业转型升级(中国制造2025)项目”对新材料产业的支持力度,促进新材料产业化和推广应用。研究设立新材料产业投资基金,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广泛吸引地方和社会资本投资新材料产业。
三、强化新材料产业协同创新体系建设
加强新材料基础研究、产业化和应用技术研究的统筹衔接,完善创新链条的薄弱环节。统筹需求导向与超前探索,加快构建以龙头企业为主导、科研机构为支撑、产学研用相互促进的协同创新体系,强化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产业化的统筹衔接。整合完善创新资源,组建新材料制造业创新中心、新材料性能测试评价中心,建立新材料产业计量服务体系。统筹布局和建设材料基因工程重大共性技术研究平台,充分依托现有科研机构,组建材料基因工程专业化研究中心,形成重点新材料创新基础和开发共享的公共平台,降低新材料研发成本,缩短新材料研发应用周期。
四、加快重点领域新材料发展
认真贯彻落实《新材料产业发展指南》,发挥市场需求对新材料开发应用的引导作用,以《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急需的关键材料为主攻方向,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聚焦重点方向、重点企业和重点地区,着力促进供需对接与上下游协作配套,抓紧突破一批材料品种,形成一批典型应用示范成果。编制《促进化工新材料进口替代实施方案》,以发展碳纤维及复合材料、电子化学品、推动高端工程塑料在装备中的应用为突破口,促进化工新材料进口替代。
五、夯实公共平台基础
会同有关部门研究推进产用平台、测试评价平台、参数库平台和资源共享平台等4个平台建设。提出新材料生产应用示范平台组建方案,在核电材料、航空材料、集成电路材料等领域启动相关平台建设。组建新材料测试评价联盟,加大投入力度,支持大专院校、研发机构、大型企业和计量测试机构,建立一批高水平、开放式检测评价中心。加快制定数据采集和共享制度,建立一批材料数据库、工艺参数库、工艺知识库。统筹新材料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整体布局,在石墨烯等重点领域,拟订中心建设方案。
六、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加快出台《新材料技术成熟度等级划分及定义》国家标准,研究碳纤维等其他领域的技术成熟度评价标准,建立评价标准体系,为政策制定、社会投资、用户选材等提供依据。在新材料企业、园区、联盟开展新材料产业标准化试点工作,进一步完善新材料产业标准体系,创新标准化工作机制和管理体制。完善体制机制,加快人才培育,在推进新材料学科建设,健全激励政策,加快国内新材料专业人才培养的同时,多渠道招募引进国际人才,为我国新材料产业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