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自信是学生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它在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具有重要的价值。在小学学习阶段,数学学习的自信主要是指在学习数学期间对于自身的学习能力以及实践能力等方面的信念。自信心的培养和树立可以对学生选择和接受数学学习的内容产生影响,会影响到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情感。因此,自信心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是促进学习的重要动力。本文对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提出了一些科学有效的策略,为教学实践提供了宝贵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小学数学 树立自信心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15-0138-02
一、更新教学模式,构建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
小学生正处于发展阶段,他们的思维能力主要是基于形象思维。基于这一特点,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应运用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学习内容应以生动直观形象有趣的方式呈现出来。这样,既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学生学习内容的多样化需求,又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比如,在“比分”课的教学中,可以摒弃传统的教与听的学习模式,选择讲故事的方式来组织教学。教师可以先编一些合理的比较分数的小故事,生动地讲给学生听,学生听完后,让他们谈谈自己的感受。通过各种学习渠道,使学生在积极活跃的课堂氛围中更增强了自己的自信心。
二、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塑造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
数学教学最有效的成果是构建学生的学科思维,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懂得如何去学,从而提高教学的适应性,提高知识传播的效率。思维的形成是一个相对长期的过程。我们在小学可以做的是建立一个基本的数学思维网络,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让学生从主动学习中感受到数学学习的快乐和成就感,进而增强自我学习信心。
首先,要注重培养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数学思维。对于小学生来说,数学思维是让学生了解某一类问题的解决方案,问题的突破口,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必须重视起这方面的问题,选择适当的例子来讲解透彻,讲解清楚,着重基础知识把握,让学生学一点就会一点,一步步构建起学生数学思维模式,让学生在解题过程中逐步形成有“法”可依,有规律可循的状态。
其次,在数学方面,我们还需要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小学生知识基础薄弱,学习能力有限,因此他们会不自觉地依赖教师的指导。数学教学中最重要的是学生的积极思考。在教学中,那么在教学中教师就要扮演好“十万个为什么”的角色,引发学生的思维,不断启发学生主动思考,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最终培养养成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
三、重视小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提高创造性思维能力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内容与传统的教学形式不同,在新的形势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需要摒弃以往依賴模仿和记忆的形式。要加强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能力的培养,使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得到相应的发展,最终实现自信心的培养和建立此外,在新教育理念的推动下,还要注重为学生创造足够的探索和交流空间,不断加强学生的自主意识培养,为了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效率,教师应引导学生在实际教学工作中积极开展各种自主学习活动,包括小组讨论、集体发表意见等形式。同时,还可以适当增加开放性问题的机会和学生在课堂上的合作与交流,从而拓展探索空间,提高学习积极性,树立良好的学习自信。
四、合理运用评价方法重视课堂教学评价功能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评价对学生自信心的建立起着关键作用,教师评价需要科学化、多样化。传统的学生评价教学模式是从学生的提问能力、表现能力、听与不听等方面进行的当前,课堂教学一方面要注重基础知识的传授,另一方面要根据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好自信的人才。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的评价也应丰富多样。例如,在课堂上,教师应对学生的表现给予更多的鼓励,以便学生能够以更高的热情和兴趣参与到学习中。在此期间,通过及时评价,可以增加学生的言论自由机会,更大程度地激发潜在能力,从而体现良好的自信心。此外,学生们渴望在学习中得到老师的评价。教师的微笑、情感和积极的语调也构成了学生的期望效应。从学生心理角度看,教师应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一方面,可以让他们感到充实,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也能使学生学会独立、自强,他们会更加自信地应对学习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
参考文献:
[1]袁翠莲.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信心的树立[J].考试周刊,2014(7):74.
[2]张锐.学生自信心培养的有效策略[J].班主任之友(小学版),2016(04):42-47.
【关键词】小学数学 树立自信心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15-0138-02
一、更新教学模式,构建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
小学生正处于发展阶段,他们的思维能力主要是基于形象思维。基于这一特点,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应运用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学习内容应以生动直观形象有趣的方式呈现出来。这样,既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学生学习内容的多样化需求,又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比如,在“比分”课的教学中,可以摒弃传统的教与听的学习模式,选择讲故事的方式来组织教学。教师可以先编一些合理的比较分数的小故事,生动地讲给学生听,学生听完后,让他们谈谈自己的感受。通过各种学习渠道,使学生在积极活跃的课堂氛围中更增强了自己的自信心。
二、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塑造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
数学教学最有效的成果是构建学生的学科思维,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懂得如何去学,从而提高教学的适应性,提高知识传播的效率。思维的形成是一个相对长期的过程。我们在小学可以做的是建立一个基本的数学思维网络,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让学生从主动学习中感受到数学学习的快乐和成就感,进而增强自我学习信心。
首先,要注重培养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数学思维。对于小学生来说,数学思维是让学生了解某一类问题的解决方案,问题的突破口,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必须重视起这方面的问题,选择适当的例子来讲解透彻,讲解清楚,着重基础知识把握,让学生学一点就会一点,一步步构建起学生数学思维模式,让学生在解题过程中逐步形成有“法”可依,有规律可循的状态。
其次,在数学方面,我们还需要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小学生知识基础薄弱,学习能力有限,因此他们会不自觉地依赖教师的指导。数学教学中最重要的是学生的积极思考。在教学中,那么在教学中教师就要扮演好“十万个为什么”的角色,引发学生的思维,不断启发学生主动思考,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最终培养养成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
三、重视小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提高创造性思维能力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内容与传统的教学形式不同,在新的形势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需要摒弃以往依賴模仿和记忆的形式。要加强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能力的培养,使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得到相应的发展,最终实现自信心的培养和建立此外,在新教育理念的推动下,还要注重为学生创造足够的探索和交流空间,不断加强学生的自主意识培养,为了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效率,教师应引导学生在实际教学工作中积极开展各种自主学习活动,包括小组讨论、集体发表意见等形式。同时,还可以适当增加开放性问题的机会和学生在课堂上的合作与交流,从而拓展探索空间,提高学习积极性,树立良好的学习自信。
四、合理运用评价方法重视课堂教学评价功能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评价对学生自信心的建立起着关键作用,教师评价需要科学化、多样化。传统的学生评价教学模式是从学生的提问能力、表现能力、听与不听等方面进行的当前,课堂教学一方面要注重基础知识的传授,另一方面要根据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好自信的人才。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的评价也应丰富多样。例如,在课堂上,教师应对学生的表现给予更多的鼓励,以便学生能够以更高的热情和兴趣参与到学习中。在此期间,通过及时评价,可以增加学生的言论自由机会,更大程度地激发潜在能力,从而体现良好的自信心。此外,学生们渴望在学习中得到老师的评价。教师的微笑、情感和积极的语调也构成了学生的期望效应。从学生心理角度看,教师应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一方面,可以让他们感到充实,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也能使学生学会独立、自强,他们会更加自信地应对学习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
参考文献:
[1]袁翠莲.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信心的树立[J].考试周刊,2014(7):74.
[2]张锐.学生自信心培养的有效策略[J].班主任之友(小学版),2016(04):4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