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贲门胃底腺癌是指发生在食管胃交界线下、胃底近贲门区约2 cm范围内的腺癌,具有独特的解剖组织学特点、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1].其组织学类型主要有腺癌与黏液腺癌两类.手术是贲门胃底腺癌的首选治疗方法,但大多数患者发现时已是中晚期,无法进行手术切除;放射疗法治疗几乎无效;全身化学疗法(以下简称为化疗)治疗效果不理想,且毒性不良反应较重.因此,如何提高失去手术机会的贲门胃底腺癌患者的化疗效果对改善预后具
【机 构】
:
250031济南,山东省医学科学院附属医院微创外科,250031济南,山东省医学科学院附属医院微创外科,250031济南,山东省医学科学院附属医院微创外科,250031济南,山东省医学科学院附属医院微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贲门胃底腺癌是指发生在食管胃交界线下、胃底近贲门区约2 cm范围内的腺癌,具有独特的解剖组织学特点、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1].其组织学类型主要有腺癌与黏液腺癌两类.手术是贲门胃底腺癌的首选治疗方法,但大多数患者发现时已是中晚期,无法进行手术切除;放射疗法治疗几乎无效;全身化学疗法(以下简称为化疗)治疗效果不理想,且毒性不良反应较重.因此,如何提高失去手术机会的贲门胃底腺癌患者的化疗效果对改善预后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奥沙利铂及区域性动脉化疗的应用使贲门胃底腺癌的化疗效果有所改善,然而目前对区域性动脉化疗的应用时机和次数,以及其与全身静脉化疗之间是否可以互补尚缺乏相关的研究.经山东省医学科学院附属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200802),本研究对54例晚期贲门胃底腺癌患者分别采用奥沙利铂、氟尿嘧啶(fluorouracil,FU)等进行了全身静脉化疗、区域性动脉化疗,以及区域性动脉化疗联合全身静脉化疗,结果报道如下。
其他文献
目的 分析初发型广泛型UC的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2007年5月至2013年3月确诊为初发型UC并住院治疗患者的病历资料,比较广泛型、直肠型及左半结肠型患者的民族构成比、性别比、诊断时年龄、居住环境、疾病严重程度、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结果、结肠镜结果及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三组间比较时,正态分布资料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偏态分布资料及等级资料采用Kruskal-Wallis
无线动力胶囊(wireless motility capsule,WMC)系统是一种全胃肠道动力检测系统,可同时检测消化道压力、pH值和温度,有助于多区域、复杂动力障碍的诊断,且无放射性、便携、非侵入性、重复性高[1].一、WMC系统简介WMC系统包括一次性智能胶囊、数据接收器和数据处理工作站.胶囊长26.8 mm,宽11.7 mm,表层为硬质聚氨酯,在体内不会被腐蚀,不会被胃肠蠕动损坏,不影响胃
心脑血管疾病是老年人群中的多发病,长期服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有利于减少该类疾病的发生,故在老年人群中应用广泛.结直肠肿瘤也是中老年人群中的多发疾病.通过有效的干预手段,结直肠癌的病死率可获降低[1].粪隐血试验(fecal occult blood test,FOBT)是结直肠肿瘤初筛方法之一。
淋巴上皮瘤样癌是指发生于鼻咽部以外、形态学特点与鼻咽未分化癌相似的一类肿瘤,其病理特点为癌块由肿瘤细胞巢团和淋巴基质组成。该病可发生于食管、唾液腺、肺、胸腺、宫颈、膀胱、输尿管、喉、皮肤、睾丸、肾盂和胆管等部位,而发生于胃的淋巴上皮瘤样癌(胃淋巴上皮瘤样癌, lymphoepithelioma-like gastric carcinoma,LELGC)则非常少见,最早由 Watanabe 等于19
目的 探讨经皮微波消融脾脏治疗脾功能亢进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2007年3月至2011年5月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继发中重度脾功能亢进患者38例.行经皮分次微波消融治疗前,先经三维CT平扫计算脾脏体积,并行多普勒超声、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血清淀粉酶水平、血清脂肪酶水平检查.第1次操作的消融体积约为初始脾脏的1/3,1周后若无明显并发症,则再次消融1/3初始脾脏体积的脾脏组织.微波消
患者男,62岁,2009年6月4日第1次结肠镜检查,示盲肠底部最大径为0.5 cm 的溃疡,大部分被覆厚薄不均的白苔,无苔部分溃疡表面呈不规则颗粒状,溃疡边缘稍充血性轻隆起,隆起内缘呈星芒状(图1a)。内镜疑诊0-Ⅱc+Ⅱa早期癌。病理组织学提示中-重度不典型增生(图1b)。患者拒绝进一步治疗。2010年1月11日第2次结肠镜检查(距第1次7个月7 d),示盲肠底部病变明显增大(图2a),呈广基饱
Vater壶腹部腺鳞癌是一种恶性程度高、预后较差的Vater壶腹部癌,较为少见.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08至2012年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5例Vater壶腹部腺鳞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的特点,现报道如下。
食管上段胃黏膜异位症(heterotopic gastric mucosa in the upper esophagus,HGMUE)是在食管上段出现的岛状异位胃黏膜,因多出现在颈段食管,也被称为“入口斑”或“颈段食管入口斑”.少数情况下,异位胃黏膜也可出现在食管的中段或下段[1].之后发现异位胃黏膜可出现在消化道的多个位置,十二指肠、空肠、结肠甚至胆囊中都有发现。
患者女,52岁,入院前20 d始无明显诱因下出现上腹部阵发性隐痛不适,与饮食无关,无放射痛,偶有烧心感,无嗳气、反酸,无恶心、呕吐,无腹胀.既往曾行阑尾切除术.胃镜检查发现胃体大弯侧一息肉样隆起,表面充血、糜烂.病理检查结果示类癌(Ⅰ型).入院后查上腹部CT及肝肾功能、凝血功能、心电图等检查未见明显异常.超声内镜提示病变位于黏膜下层.经患者家属知情同意后,实施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是消化系统常见疾病,起病急骤,病情发展迅速,严重时常需要危重症监护、内科、外科在内的多学科协调诊治。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不仅消耗大量资源,而且病死率仍然居高不下,所以应尽早对 AP 严重程度、病情进展及预后进行判断,对指导治疗及改善预后有重要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