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涂片分析在血常规检验中的重要性探析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ygra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观察血常规检查中血涂片分析的重要性。方法随机选取我院800份正常血液标本作为观察组,以1800份异常血液标本作为对照组,利用血液分析仪对血涂片白细胞类型、形态变化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800例正常血液标本经血涂片检测后,12例存在异常,假阴性发生率为1.5%,而1800份异常血液标本血涂片检测后,784份为正常血液标本,假阳性率为43.5%。从血涂片检测过程中发现血液标本存在异常性的幼稚细胞、红细胞、淋巴细胞等现象。结论通过对血涂片进行有效的分析,能够有效提高临床疾病确诊率,及时为临床疾病治疗提供重要依据,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意义。
  【关键词】血涂片分析;血常规检验;重要性
  血涂片镜检是一种常见的血常规检验方式,主要是将血液标本通过制片、染色之后,在生物显微镜辅助下,可对血液标本中的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及形态等进行有效观察,为临床疾病诊断提供重要依据,避免误诊、漏诊现象的产生。本文通过对我院800份正常血液标本与1800份异常血液标本进行血涂片鏡检,以明确血涂片分析的重要性,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试验标本试验所采用的血液标本均是从2011年2月至2013年5月我院收集所有血液标本中筛选出来的2600份EDTA-K2抗凝标本,通过血常规检查表明,正常血液标本有800份,异常血液标本有1800份。
  1.2试剂与仪器本试验采用的是BC-3000型号的血细胞分析仪及其配套试剂,OLYMPUS CX-31型号的生物显微镜,瑞氏-吉姆萨型复合染液。
  1.3方法
  1.3.1血涂片镜检①涂片制作。依据血液标本情况及血液分析仪性能,并参照实验室显微镜血涂片检查标准进行操作。试验仪器设置有警报信号,即红细胞、血小板及白细胞三系计数异常,当任何一系计数异常出现增减现象时,未能够及时报警,则需进行血涂片镜检,或者与临床诊断标准不相符计数,同样需要镜检。②涂片标准。在制作血涂片时,厚薄程序应适宜,头尾需分明,并将细胞均匀分布在玻璃片上,血膜长度为玻璃片2/3。③涂片染色。主要用复合染液给涂片进行染色,染液必须严格按照临床检验规程进行配置。④涂片镜检。首先用高倍镜或者低倍镜,对血涂片全貌进行观察,看血涂片与染色质量是否达到试验标准;白细胞计数与试验结果是否相一致;并掌握外周血细胞及其他细胞分布比例情况,尤其是观察血涂片尾端是否存在异常性细胞,以体尾交界红细胞与核细胞不相互重叠处作为镜检区域。在镜检过程中,对细胞比例、形态、计数等进行严密观察,看白细胞的形态有无异常,如毒性改变、细胞变形;看红细胞是否存在畸形、大小不一、染区扩大、结构异常等现象;看血小板是否存在形态变形、计数增减、聚集等现象。
  1.3.2试验方法在采集抗凝血液标本后,将其放置在常温状态下进行保存,采集2h后可按照临床检验规程要求进行检测,对2600分血液标本进行血涂片镜检和血液分析仪检测。按照检验标准,将血液标本放置大生物显微镜下方进行观察,并对其血细胞数量、白细胞分类及形态,红细胞大小及形态、血小板形态、聚集性及数量等进行有效评估。
  2结果
  800份正常血液标本经血涂片检测后,12例存在异常,假阴性发生率为1.5%,而1800份异常血液标本血涂片检测后,784份为正常血液标本,假阳性率为43.5%。在白细胞处于正常、轻度减少或轻度增加情况下,其L%,N%,B%,M%指标均有所增高,血涂片经验结果出现异常的发生率较低,占总数30%,而当白细胞出现显著性的减少或者增加现象时,血涂片镜检结果出现异常的发生率较高,占总数60%,尤其是当分析仪无法进行计数时,必须进行涂片镜检。在白细胞、红细胞分布宽度、红细胞平均体积、血红蛋白等指标均正常状态下,需对红细胞形态进行密切观察,看有无贫血症。
  3讨论
  随着血液分析仪在血常规检查中的应用,有效提高了血常规检查效率和准确性,但是却无法有效区分嗜酸粒细胞、嗜酸细胞及幼稚细胞,也无法对淋巴细胞变形情况、中性粒细胞存在的毒性变化情况进行有效识别,甚至存在吧小粒细胞作为中性粒细胞的错误[1]。当出现这种误差时,将对血常规检查结果造成严重影响,所以必须采取血涂片镜检方式进行复查,以避免因误诊或者漏诊而延误患者最佳治疗时机,有效防止医疗纠纷的产生。
  大量临床研究表明,血液分析仪虽然能够通过对细胞大小、形态、分布等情况进行分析和判断,并发出报警信号,但是无法对细胞异常情况产生原因进行有效的分析和了解,在临床诊断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做好血涂片镜检分析工作非常重要[2]。在血液分析仪检查过程中,若白细胞N%上升时,需及时进行血涂片镜检,并观察期有无中毒颗粒、空泡、细胞核转移等现象,有无感染或者肿瘤等报警提示。当血液分析仪检测完成后,白细胞总数处于正常状态或者存在轻微的减少现象时,其L%上升,则需观察患者有无异型淋巴细胞,如果异型淋巴细胞计数在40%至70%间,则应出现病毒性感染提示或者白血病提示[3]。经过血液分析仪检测之后,白细胞M%呈现出显著性的上升趋势,或者M%、B%均有所升高,尤其是M%大于20%时,应该进行血涂片镜检,观察标本内是否存在幼稚细胞。通过血涂片镜检、血液分析仪检查后,白细胞E%出现升高现象时,应出现寄生虫或者皮肤病提示,同时对存在贫血症状患者白细胞与血红蛋白比例、红细胞平均体积、红细胞分布宽度等进行密切观察,而在血涂片镜检时,对红细胞大小、体积、分布等情况应有所关注。
  总之,血液分析仪在血常规检查中能够起到疾病筛查作用,在细胞大小、数量、分布、形态等检查上,均需通过血涂片进行检查,才能提高临床确诊率,给予患者及时治疗。
  参考文献
  [1]董晓峰.应用血细胞分析仪必须重视血涂片镜检[J].基层医学论坛,2012,7(08):65-66.
  [2]刘杰平.从Kx-21血细胞分析仪测得结果看血涂片的重要性[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0,2(10):54-55.
  [3]汪从祥,谭雪峰,梁影,雷婷.应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应该重视血涂片镜检[J].医学信息(上旬刊),2011,8(04):90-92.
其他文献
【摘 要】目的:探究胸腺瘤患者采用手术治疗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71例胸腺瘤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并将其随机分组,实验组40例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对照组31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评估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较为显著,实验组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胸腺瘤手术前后实施优质护理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
期刊
脊柱外科近几十年发展迅速,椎弓根螺钉的应用是一大功臣,其置钉技术、应用范围、螺钉的丰富程度都非常成熟,至今仍是一种主流技术.但椎弓根螺钉钉道全程基本均被松质骨包围,
期刊
目的:探讨人血清中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211),D-二聚体(DD),血沉(ESR)联合检测对于肺癌中的价值.方法:肺癌患者75例和确诊为肺良性结节患者75例,分别作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
【摘要】目的探讨16排螺旋CT二维及三维重建技术在肋骨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85例胸部外伤患者进行16排螺旋CT扫描,对原始数据薄层重建后做全肋骨VR、MIP、CPR、MPR图像。结果单发肋骨骨折25例,2根以上骨折55例,其中2例双侧24根肋骨全部骨折,阴性5例。结论16排螺旋CT二维及三维重建技术图像对错位性肋骨骨折能够直观、立体、准确定位于第几肋,确定数目及部位,而对无错位性肋骨和肋软骨骨
期刊
【摘要】 卫生监测、检验工作是疾控中心的重要职能,本文提出应建立和完善卫生监测检验工作体系,加快人才队伍素质建设,健全落实规范的保障机制,推动卫生监测、检验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疾控中心;卫生监测检验;对策  1 卫生监测检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1 重视程度不够 长期以来,各级政府对卫生监测检验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卫生监测检验大多是应付卫生行政部门和监督机构交付的被动性任务,主动开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交通事故、高处坠落等意外伤的发生率逐年攀升,创伤性脊髓损伤逐渐成为现代社会中一类常见的疾病,其中颈脊髓损伤(cervical spinal cord injury,CSCI)
期刊
【摘要】目的对用超声诊断妇产科的急腹症72例患者的病情进行临床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经TAS及和经TVS诊断之后加以治疗的72例妇产科急腹症患者的病情,对照病理结果进行分析。结果72例妇产科急腹症患者中32例异位妊娠流产破裂,4例卵巢黄体囊肿破裂,2例急性子宫穿孔,6例急性盆腔炎性反应,14例各种类型流产,12例前置胎盘。超声与术后结果符合70例,符合率为97.22%。结论超声诊断中本次用到的两种方
期刊
目的:探讨炎琥宁、热毒宁在治疗儿童支气管肺炎中药物经济学对比与研究.方法:调研2016年3月~2017年2月我院小儿科收诊的100例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50例
【摘要】 目的 对锐性消化道异物的治疗手段及其结果进行总结分析,以指导以后的治疗。 方法 对2007年——2013年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羁留病科收治的锐性消化道异物患者34例的诊断、治疗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 结果 本组病例经保守治疗后自行排出30例,1例外科手术取出,3例提前出院,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 结论 消化道异物的治疗措施,应依照异物具体情况选择,推荐保守治疗为首选治疗方法。  【关键词
【中图分类号】R446.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7-4764-02  尿路感染是临床常见的泌尿系统感染性疾病,也是医院感染主要因素之一,随着新型强效、广谱抗生素的不断开发与广泛应用,尿路感染的治疗水平不断得到提高,但同时也使细菌的耐药率逐年上升,特别是多重耐药菌株的产生,给后续治疗带来困难,且不同地区的耐药率及菌株分布也有差异,因此为了给临床提供合理应用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