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消失的蓝印花布

来源 :看历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uniao0909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南通蓝印花布博物馆馆长吴元新被称为“蓝痴”。冯骥才讲过,吴元新每一分钟都要提到“蓝印花布”这四个字。吴元新说,他怕一不讲“蓝印花布”这四个字,蓝印花布就没了。
  80年代,被看不起的研究员
  28岁的吴元新进入研究所专门研究蓝印花布,这在80年代是被人看不起的。他的同学开广告公司,骑着摩托来找他,而他骑着自行车上下班。
  吴元新祖籍苏州。太平天国的时候,为了躲避战乱,他的曾祖父搬到苏州吴县,后来搬到南通启东县。吴元新小时候,家里没有粮票也没有布票,身上穿的衣服都是母亲纺纱织布做的。吴元新的姐姐们出嫁时,母亲和祖母一起纺纱织布织出了嫁妆。吴元新的母亲今年86岁,她还经常在博物馆里面表演蓝印花布的一些制作技艺。
  70年代,乡镇企业开始盛行,蓝印花布厂招工,却没有人报名。17岁的吴元新因为经常接触染布、织布,感觉比较好玩,就第一个报了名。但是进入印染厂之后,他发现染布并非想象中那样,每天重复洗布、染布、晒布,十分枯燥。他想要换工作,就去和主任说,能不能把自己换到印染厂的刻花版工作,自己可以画一些蓝印花布的纹样。主任没有直接答应他,而是让他在厂里面锻炼一下,染布染好了才能调到刻花版。从此吴元新每天第一个到染坊,最后一个下班,第二年就被评为染布能手,也如愿以偿被调到刻花版工作。在星期天休息的时候,吴元新就跟着师傅到乡下去收蓝印花布,不是为了收藏,而是为了获得更多的花型,这样便可以设计出更好的图案,获得更多的订单。
  1987年,28岁的吴元新进入南通旅游工艺品研究所,专门从事蓝印花布工作。这在80年代是不被人看好的,甚至被看不起。当时吴元新的很多同学都开广告公司,他们会开着摩托车、带着金项链到研究所来找他。而吴元新依旧骑着自行车上下班,是个一贫如洗的研究员。吴元新也曾萌生过摆脱蓝印花布的想法。恰好在1989年,研究所派他到北京中央美术工艺学院深造,吴元新想,到了北京可以学习一些现代设计,回南通也开个广告公司,骑上自己的摩托车。
  张仃先生与一“点”之美
  中国国徽设计者张仃先生曾说,自己宁可欣赏一块蓝印花布,也不喜欢团龙五彩锦缎,因为蓝印花布有清新之气、自由之气、欣欣向荣之气。
  吴元新在中央美术工艺学院装饰艺术系遇到了很多老前辈,如国徽设计者张仃先生,中央美术工艺学院老院长常沙娜先生。吴元新在听课时发现这些前辈们对传统文化有着深厚的情感。张仃先生给学生讲一“点”之美,说中国人在年节的时候,要蒸馒头和糕点。在民间,人们会用红胭脂在馒头、糕点上点一个点,这个点虽然对馒头没什么意义,但能给年节增加气氛,给人带来特殊的情感。张仃先生还讲,点在生活中,特别是蓝印花布中运用很多,点可以做成线和面,做成各种人物造型、动物造型与吉祥图案。吴元新听到这里很激动,就上前去和张仃先生讲,自己是南通旅游工业品研究所从事蓝印花布研究的。张仃高兴地说:“我听说南通的蓝印花布很美,希望你能做好它的收藏。现在我们国家经济不太好,对文化遗产可能不太重视,但以后经济好起来了,一定会重视文化遗产,并且把它好好保持下去。”两年后,吴元新回到南通,非但没有改行,而是继续专注从事蓝印花布的收藏、研究和创新。
  在张仃先生等老一辈艺术家的家里,有蓝印花布做成的靠垫、门帘、壁挂等。张仃先生曾说,自己宁可欣赏一块蓝印花布,也不喜欢团龙五彩锦缎,因为蓝印花布有清新之气、自由之气、欣欣向荣之气。张仃先生生前穿过一件传统的蓝色土布衣服,虽然已经洗得很旧了,但也一直穿在身上。
  抢救蓝印花布的最后黄金期
  几乎每天都会有几百甚至上千件蓝印花布在消失。吴元新说,未来五年是抢救蓝印花布的最后黄金期。
  20世纪90年代,吴元新所在的工艺品研究所被一家国企兼并,包括蓝印花布在内的很多工艺项目被撤掉,吴元新如果继续在这里工作,就只能改行。从事了二十多年蓝印花布研究的吴元新选择辞职,并在家人的支持下创办自己的蓝印花布博物馆。博物馆成立之初,经济状况十分艰难,吴元新白天接待来访客人,晚上设计蓝印花布,并且制造了一批蓝印花布艺术品投放市场。通过收集、研究、开发、生产的实践过程,吴元新让博物馆成功地生存下来。
  在收藏过程中,吴元新发现蓝印花布在民间不断地流失。20世纪80年代左右,美国人、韩国人、日本人到南通以及山东、浙江等地收走了大批优秀的蓝印花布纹样。除此之外,由于普通百姓不知道蓝印花布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家里的老人过世后,通常会把老人生前用过的蓝印花布烧祭给他,几乎每天都会有几百甚至上千件蓝印花布在消失。吴元新说,未来五年是抢救蓝印花布的最后黄金期,因为很多老人不在了,在民间收到蓝印花布的机会也越来越少。
  蓝印花布,谁来传承?
  曾经衣被天下的蓝印花布现在几近濒危,全国能做蓝印花布的不到50人。
  冯骥才讲过,吴元新每一分钟都要提到“蓝印花布”这四个字。吴元新说,他怕一不讲“蓝印花布”这四个字,蓝印花布就没了。这种消失除了指蓝印花布的消失,也指蓝印花布在今天遇到的传承困难。在三十多年前与吴元新一起从事蓝印花布工作的人,其中一些老前辈已经过世,而与他年纪相仿的人也都不再做蓝印花布。吴元新2011年当选中国民艺家协会副主席,做了冯骥才的助手,同民协主席团一起,在全国各地抢救流失的民间工艺。在调研中他发现,曾经衣被天下的蓝印花布现在几近濒危,全国能做蓝印花布的不到50人。吴元新也曾经在一些高等院校带研究生,希望能通过这种学院的方式将蓝印花布传承下去,但是他的学生也都没有专职从事蓝印花布工作。
  即将在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毕业的吴灵姝,是吴元新的女儿,也是蓝印花布的第六代传承人。吴元新从小就让吴灵姝学习美术,想把女儿引向蓝印花布的道路。然而吴灵姝并没有那么快爱上蓝印花布,反而有些讨厌。她觉得蓝印花布与现实毫无关系,有时候同学在聊天时会谈起父母,吴灵姝也不好意思说自己的父母是做蓝印花布的。   吴灵姝高中毕业后,考入北京理工大学设计艺术学院。吴元新每次到北京,都会带吴灵姝到老一辈艺术家的家里接受传统的熏陶。吴灵姝大三时曾经作为交换生去韩国建国大学学习,她在那里的图书馆看到了很多关于中国传统印染的书籍,觉得自己也有必要为蓝印花布做些事情。随着深入了解了蓝印花布,吴灵姝逐渐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内涵。她也在染坊实习了一段时间,体验学习了蓝印花布的刻版、刮浆、染色、刮灰等工艺流程。她也设计了一些与现代结合的蓝印花布产品,并且“希望能够和更多人碰撞有关传统与现代结合的方式方法,让蓝印花布不只是进入我们的博物馆,而是在我们的生活中更具有生命力”。
  (本文图片资料为吴元新先生提供,易虹、赵婕对本文亦有贡献。)
  万年色彩与千年之蓝
  15000年前,山顶洞人就使用色彩装饰居所了。
  15000年前,北京周口店山顶洞人就已经开始运用红色氧化铁颜料涂绘居住的山洞。4500多年前的黄帝时期,人们开始利用植物染色。古书《夏小正》记载:“五月,启灌蓼蓝。”说的是农历五月要赶紧栽种蓼蓝,这种植物就是蓝印花布所用的植物染料蓝草。
  到了周代,已经有了专门从事染色工作的染匠,甚至设有掌管染色的“染草之官”。秦朝设置“染色司”,汉至隋设“司染署”。
  春秋之前,因为不知道靛蓝染料的还原染色机理,人们只能在蓝草收获季节将蓝草割下,泡出色液,尽快染色。每当蓝草收获时,染匠是最忙碌的人,经常不分昼夜地工作,如果这时不抓紧染色,染液就报废了。
  春秋时期,人们改进了蓝色染料的配置方法,将蓝草叶浸泡后加入石灰,就可以将沉淀了的蓝靛还原出来再次染色。荀子的名言“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说的是:白布经过染缸浸泡又取出,在空气中氧化后,由黄变绿,由绿变蓝,经过多次反复染色最终变青的过程。
  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种蓝》中记述了从蓝草中撮蓝靛的方法,明代宋应星的《天工开物》也对蓝草的种植、造靛与染色工艺进行了全面阐述。
  古代漏浆防染印花历史悠久。早在北朝就出现了用镂空花版和防染剂的蓝底白花布实物(新疆于田屋于来克古城北朝遗址曾出土蓝底白花毛布残片),其纹样用点构成几何花纹,花纹与点互不相连,这种技艺称为蜡缬,唐代盛行后与绞缬、夹缬统称为染缬。
  宋朝国力衰退,宫廷用夹缬代替刺绣与锦缎作为宫廷的日常服饰,禁止染缬在民间使用。这一禁令让民间出现了用黄豆粉加石灰、米糠等做防染浆料的新工艺,用于印染蓝花布,又名为“药斑布”。
  元朝时,棉纺织业发展迅速,黄道婆改进了海南黎族的纺织技术,促进了松江地区纺织业的发展,当时有“松郡棉布,衣被天下”的美誉。松江、南通等地家家以纺织为业,由于临海,产品还销售到日本、欧洲等地。明朝在长江下游推广棉花种植,棉布大量生产,以棉花为布料的药斑布发展迅速,在当时十分普及。
  乾隆时,有人描绘上海染坊:“染工有蓝坊,染天青、淡青、月下白。”在1834年法国佩罗印花机发明以前,我国拥有世界上最发达的手工印染技术。今天我们所见的蓝印花布纹样,多为明清两代流传。
  蓝印花布是怎样制成的
  刻版
  一般用二至三层油板纸订合在一起,刻时刻刀需竖直,力求上下层花形一致。刻刀用铁皮切割斜口后,用竹片夹紧包扎而成。刻刀分斜口单刀、双刀、用铁皮自制圆口刀(俗称“铳子”)三种类型。单刀刻面为主,用双刀所刻的线宽窄一致,铳子分大小数种,主要铳制花版所需的圆点。刻版时纸板下垫季青树板,它材质细嫩,不容易伤刀口,刻画自如。铳纸板下面垫的是“白果”树墩,它材硬质松。
  上桐油
  先用卵石把刻好的花版反面打磨平整,然后刷熟桐油加固,晾干,经过2-3次正反面刷油,最后晾干压平,分类保存,需要用时就可直接印纺染浆。
  刮防染浆
  刮浆前先将坯布洒水后卷布,润湿是为了让白布更好地吸收染浆。把刻好的花版放在白布上就可以进行刮浆。刮浆时用力要均匀。刮有防染浆的坯布需要两天的时间阴干,待灰浆晾干后,投入缸内染色。
  染色
  染色前将竹篮放入缸中间,以防所染的布沉入缸底泛起缸脚,影响染色。然后把刮上浆的布松开放在水中浸泡,直至布浸湿到浆料发软后即可下缸染色。布下缸20分钟后取出氧化、透风30分钟,并不断转动布面使其氧化均匀,根据面料的不同和气候变化可调整下缸和氧化的时间。
  刮灰
  出缸布晒干后灰碱偏重,要“吃”酸固色。清洗后,把布绷在支架上,用定制两头圆形的刮灰刀或家用菜刀倾斜45°,用力适中刮去灰浆。
  清洗、晾晒
  布经刮灰后需要2-3次清洗,把残留在布面灰浆及浮色清洗干净后晾干。因受到刮浆、染色、晾晒等工艺因素的影响,蓝印花布的长度一般限定在12米以下,由染色师傅用长竹竿将湿布挑上七米高的晾晒架上,晾晒时的情景十分壮观。最后用踹布石将布滚压平整。
  出生·成长·洞房花烛
  ——生活中的蓝印花布吉祥图案
  五毒肚兜
  肚兜是小孩保暖和防脏的用品。五月初五夏季来临时,给小孩穿上五毒肚兜寓意是避五毒,希望小孩可以不受蚊虫叮咬。
  喜鹊登梅襁褓
  孩子出生时,会需要一块襁褓。这一块蓝印花布的襁褓,印的是喜鹊登梅的纹样。实际上这里面不仅有喜鹊登梅,还有葡萄,象征着多子;有莲花,象征着连生贵子。
  恋爱结婚
  ——凤凰牡丹
  人到了恋爱结婚的时候,要选一条凤戏牡丹的被面。这是吴元新的作品《凤戏牡丹》,现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在民间,凤代表男性,牡丹代表女性,凤戏牡丹是男欢女爱的象征。
  结婚生子——麒麟送子
  如果你要结婚生子了,要给你选一条麒麟送子的被面。这条麒麟送子的被面是吴元新的一个朋友在浙江海宁一位92岁的老奶奶那里得来的。老奶奶五代同堂,有三儿五女。她的孙女考取大学以后,就把这个麒麟送子同状元及第的被面,跟他们换了丝绸被面。
  双鱼
  图片中的双鱼作品是吴元新在谈恋爱的时候为女朋友做的。双鱼代表了双鱼吉祥,因为鱼是多子的,所以也有多子多福的意思。后来在他们结婚的时候,吴元新把双鱼挂在了新房里,表达对妻子的爱恋。这个作品也是他申报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的作品之一。
  刺绣蓝印花布枕头
  这个枕头是吴元新在民间收到的,是他的镇馆之宝。因为这个蓝印花布枕头是同刺绣结合在一起的,又是白底蓝花。白底兰花比蓝底白花要贵两三倍,因为它工艺比较复杂,用的防染浆也比较多。吴元新去民间收的时候,枕头的原主人是一位老奶奶,她说这个枕头已经伴她一生,是母亲给她的陪嫁。最初原本有两个枕头,一个蓝底白花是给她丈夫的,一个白底蓝花是她的。因为她的老伴已经过世,就把蓝底白花的那个枕头烧祭给他了。老人希望过世的时候这个枕头也要由后人烧祭给她。吴元新为了抢救这个文化遗存,连续五六次上门做工作,最后老人将这个枕头捐赠给博物馆。这也是吴元新博物馆里唯一一个刺绣同蓝印花布结合在一起的文化遗存。
  洞房花烛——恩爱一生
  在民间还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当你要结婚的时候,蓝印花布染的床单是不洗的。等到洞房花烛夜第二天醒来的时候,赤裸的身体上会留下青蓝色的花纹。“青”同“亲”是谐音,表示夫妻亲亲爱爱、恩爱一生的美好意愿。因为蓝印花布的染料是用蓝草做的,它也能保护人的身体,比如身上痒,擦一下可能会好。所以民间流传着这样一种民俗风情。
其他文献
轮子是如何让世界滚动球起来的?谁是最早滚动轮子的人?  轮子的发明与利用  人类社会从借助人类自身禀赋(包括体能和智能)实现其基本交通和移动功能,比如借助双腿的行走、奔跑、跳跃、长途迁徙和借助四肢功能配合的攀爬、游泳和滑行,从借助较为原始的交通媒介或工具(马、牛、驴、骡、骆驼、大象、独木舟、竹排或圆木排、羊皮筏或牛皮筏、狗拉雪橇、马车、牛车、驴车、轿子、人力车),到工业化时代的交通工具(自行车、三
期刊
个人家庭生活经验的传承,因都市文明的冲击,形成断裂;现实的生活体验无法为记忆提供心灵庇护;记忆越走越远,乡愁依旧,家园到底何在?  谁能解那记忆中的乡愁?寻到了诗意所栖,也就寻到了故园所在。  先从第一次遇见胡顺香说起吧,也是最早一次见到她的画儿。  那还是在2009年的一个小展览中。印象里,不大的展厅,她的作品极为入眼。我反复看了很久。之后,她上前自我介绍,落落大方,像她的画儿——律动的色块,自
期刊
一只稚嫩的小手不断地拍打木门,直到有人出来面对这一张张写满忿怒的脸,但这些脸透露出的神情,证明它们的主人也不过只有十四五岁的光景。对峙的双方心中都明白一件事——这是一场不折不扣的叛逆。  叛逆者  在常州府中学堂校长屠元博的眼中,站在他面前的学生钱思鑅并非激进分子。钱思鑅这一年15岁,1907年,这所中学刚刚成立之时入校,至今已近三年。这个孩子在校以为人谦和、恪敬师长著称。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钱思
期刊
1883  吕碧城生于安徽旌德书香门第,其父吕凤歧为光绪进士,家有藏书三万卷,受父亲熏陶,聪颖早慧,少年才情纵横,二十文章惊海内,工诗文,善丹青,能治印,并娴音律,有“绛帷独拥人争羡,到处咸推吕碧城”之赞。  1985  父亲去世,族人因为觊觎吕家家产,唆使匪徒将母亲劫持,12岁的她四处告援,给父亲的朋友、学生写信求助,母亲终获救,其夫家却吓得退婚。  1903  20岁的她空手离家前往天津,结识
期刊
1857  辜鸿铭生在南洋,学在西洋,娶妻东洋,仕在北洋。一生精通9种语言,在欧洲游学十余载,学贯中西,国学造诣极深,曾获赠博士学位达13个之多,号称清朝最后一根辫子,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位奇人。  1870  14岁的辜鸿铭被送往德国学习科学。后回到英国,掌握了英文、德文、法文、拉丁文、希腊文。后考入爱丁堡大学文学院攻读西方文学专业,并得到校长、著名作家、历史学家、哲学家卡莱尔的赏识。  1883
期刊
柏林之战是对第三帝国的最后进攻。数万名孩子被希特勒当成“最后的希望”推向战场……一名妇女回忆道:“尽管有钢盔遮挡,但我仍能看见他们稚嫩的脸,六年来我们看腻了死亡,但当亲眼见证孩子们奔向战场时,我依旧会感到痛苦和辛酸。鱼类和昆虫为了生存会吞噬后代,但这不是人类应有的本能,我深信,任何驱使他们战斗的人都不配谈荣誉和道德。”  当第一缕阳光从地平线上升起时,柏林正在弹雨下烈焰熊熊,巨大的黑色烟柱笼罩了市
期刊
和普通百姓的死法不同,在大清崩灭后,京师文人多了个爱好,那就是找个湖景好的地界投水淹死自己。  这其中有个掌故,说是大宋名臣江万里守襄樊城,城破前盖了个亭子,题匾上写“止水”二字。当时没人知道这是什么意思,直到城破后江万里投水而死,才发现“止水”的意思是要找时机淹毙自己。后来余英时考证晚明当了和尚的文人方以智到底是病死还是投水尽节,也是发现他儿子写诗中出现了“止水”二字,原来是怕清廷追究,不敢明说
期刊
封面话题《天气战争——拒绝成为气候难民》,是本期最触动我的内容。感谢北大能源研究中心的何远琼博士等作者在春节期间替本刊供稿。这期封面,最后两个方案难以取舍:一个是以蒙克的《呐喊》为原型塑造出来的气候难民形象,一个是画家黄勇先生的桃花图塑造出来的明媚春光。  前者似乎更有冲击力,也与《看历史》一贯厚重的风格相呼应。但,最后还是决定留下桃花图做封面,也许寄托了编辑对人类未来处境的祝福与信心吧。1935
期刊
村上春树和他那一整代人为什么叫“团块世代”?《挪威的森林》中的个性主义是怎么来的?  民族之春:  诞生于日本战后婴儿潮时期的“团块世代”  “所谓民族生命力这种东西,就是一种时代的产物罢了。”  “是啊!日本民族的春天和夏天,还真是很短啊!”  “是么?现在已经是民族之秋了么?”  听到上面的对话,福西裕次无力地小声嘟哝着,听到心里有一个声音在小声说:“还不赶快做好冬天的准备的话可就……”  上
期刊
2013年初,赵本山宣布退出春晚,宣告了一个时代的落幕。从1990年凭借小品《相亲》第一次登上春晚,到2011年《同桌的你》最后一次在春晚露面,22年中,赵本山只在1994年缺席了一次春晚。退出春晚舞台之后,赵本山的电视剧还在拍摄,刘老根大舞台也在继续,他带来的笑声只不过转移了地点而已。  在历史上,“退”是新旧交替的符号。历史上的退与进永远不会停歇。  退位了——清朝最后的皇帝溥仪  1908年
期刊